文学五一

第464章 五百年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剑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杀害他妻儿之人竟然就在他的眼前。
    他既是他最好的兄弟,也是唯一的敌人。
    “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剑祖的情绪波动颇大。
    这些年来,他一直修身养性,即便是泰山崩于前也不会色变。但即便是这样的人物,也无法完全免俗。
    妻儿的死一直是他心中的魔障。
    剑祖身上的真气不受控制地往外喷发,一片片竹林被这股无形剑气所割倒。
    应顺天手中的魔剑发出一阵赤色的剑芒,先天罡气主动护体,在他身外形成一个椭圆形的气罩,抵挡剑祖的先天剑气。
    他们二人,同样都是先天境界的高手。寂寞无敌,便是彼此唯一的对手。
    “来吧,大哥,用尽你的全力!我屠杀你的妻儿,为的就是让你无牵无挂!进入天灵之境吧!”应顺天大吼道。
    剑祖猛地看向应顺天,双目之中尽是白色剑芒。紧接着,他浑身上下都为剑气所覆盖,剑气在他身上交织,将他的肉体完全笼罩。
    此时的剑祖,已经迈出了最后一步!
    他打开了天人之路,面对的就只有一条——飞升!
    但他自认为还不具备破境的实力,因此不该轻易开启天人之路。
    而在此时此刻,为应顺天所迫,他却是提前开了天门。
    与此同时,应顺天浑身也为赤色剑芒所覆盖。
    他们一个是圣,一个是魔。
    这一刹那,天地色变,原本万里晴空,瞬间被乌云所笼罩。一道道紫色的闪电劈落在镜映湖之上。
    “和!”
    剑祖一声大喝,背后的宝剑瞬间出鞘,完全剑气涌向应顺天。
    这是天人之势的剑之意境!
    应顺天大笑一声,手中赤色魔剑挥舞,同样也是无敌的剑道之境。
    二人到了这个层次,举手投足间尽是剑气,哪怕是最简单的一次击剑,却也包含着彼此剑道的切磋。
    一圣一魔,想要分出个胜负,却是不易!
    竹林间,道道剑气飞舞,白色和赤色的剑芒漫天四野都是。
    片刻间,所有的竹子都已被斩断,原本偌大的竹林眨眼间就已被夷为平地。
    二人身形第三次交汇,剑气飞荡,顷刻间,光影明灭。
    胜负已分。
    剑祖毕竟心有牵挂,最终败了半招。
    而此刻两人都已是天人之躯,浑身都由真气构成,已无法被凡俗兵刃杀死。
    剑祖身上的真气泄露了许多,应顺天狰狞道:“让我们在生死棋上,一决胜负!”
    说罢,赤色身影一动,已经到了镜映湖上的白色帅棋雕塑上,剑祖也被他带到了那里。
    剑祖仗剑立在塑像上,应顺天站在另一边,手中握着那柄赤色魔剑。
    “来,只有活着的人才能走出这里。”
    应顺天的剑,却是要比他的棋更为高明。
    “魔剑!”
    应顺天受这柄魔剑的影响,实力增强了许多,但性格也是大变。他对于生死棋的执念太深了!
    “天下第一,今日,就此易主!”应顺天说着,手中赤色魔剑一挥。
    这柄魔剑,汇聚了太多人的鲜血方才铸成,魔性之强,亘古无有。
    应顺天整个人化作一道赤光,执魔剑刺向剑祖。
    但在这一瞬间,剑祖却是双目紧闭,好似等死一般。
    待到这道赤光突现在剑祖身前,剑祖忽地睁开眼来。他的剑直指高天,一道紫雷轰然落下。
    应顺天的魔剑刺入了他的体内,而剑祖也引来了九天紫雷!
    这是二人共同的劫难!
    一人破境,便要面对雷劫。二人一起,引来的却是双倍的雷劫!
    应顺天和剑祖同时被紫雷劈中,浑身的真气瞬间涣散。
    剑祖白色的真气之体和应顺天赤色的真气之身,同时溃散,二人的气息越来越微弱。
    “不,不可能!”应顺天不可思议,一脸的不甘。
    他们已经从天人之境不断跌落下来。
    “我不可能会败!”
    他忽地拿起那柄魔剑直指高天:“我应顺天,不会败!”
    “我在此立下重誓!我应顺天一定还会回来!”
    “生死棋灵魂不散!五百年后,天下大乱,我要回来一统天下!”
    他大喝一声,身上灵气彻底熄灭!
    剑祖身上涌现一道白光,应顺天身上则涌出一道赤光。
    两道光芒同时冲向那柄魔剑。
    魔剑往下坠落,在半空中剧烈颤抖着,忽地,这剑竟然直接一分为二,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飞去。
    而应顺天和剑祖的尸体,也重重地坠落进了镜映湖中。
    这湖中,无数幽绿的气息在涌动,在剑祖落入水中时,它们只是围绕着剑祖,却未曾动他的尸体。而应顺天的尸体,却是被这些气息撕咬成了粉碎。
    或许,这就是那冤死的三千工匠,最后的不平!
    这镜映湖上的石像也迅速地下沉,漫山遍野的蝙蝠飞出,遮蔽住了整片湖泊。
    时光悠悠,五百年过去。
    生死棋早已成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这一日,在一间桃花盛开的草庐中,传来了郎朗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
    这草庐却是一间学堂。
    学堂中,一个年轻的先生正在教授着一群幼童。这些孩子有的抱着小羊羔,有的带着小女孩,各个都是颠三倒四、摇头晃脑的。
    “念得很好,我们继续。”这夫子温和地笑道。
    “苟不教,性乃迁。”
    他一边念着,一边朝下边看去,却发现少了一个学生。
    “狗子.......”
    他念叨着,这孩子跑哪里去了?
    这时,在城门的小道理,一辆载着货物的马车正缓缓驶入城中。
    这时,两道黑影从天而降,各自持着一柄大刀。
    “抢劫!”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
    两个壮汉,扛着大刀,同时吼道。
    那驾马车的,却是一个少妇。
    她皱了皱眉头,只见这二人道:“乖乖把财宝交出来!”
    “对不起,我们箱子里没有财宝。”那少妇淡淡道。
    “睁眼说瞎话。”那匪寇说着,伸手就往箱子里摸去。
    “哎呀!”
    他一声痛呼,手指伸出来,却是带出一条碧绿的青蛇!
    另一人急忙掀开箱子,只见里面却只是装着些鸡鸭鹅之类的牲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