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4章 来自京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舒心了,我可不舒心,邱氏心想,打量赵珩的神情,越发带着些不善,再看他这衣服穿作,也不是什么富贵的打扮,越发觉得是个穷酸,日子过不下去了,才来特意投奔孙千方的。
    谁让孙千方这人,就是那么滥好心呢,一个无父无母的宋芳华,他给收留下来,还收做徒弟,也不管一个丫头,又能有什么成应。
    如今再来一个赵珩,连陌生人都肯收下,这何况还是故友之子,有这情份在,又岂有不收的道理。
    宋芳华只看着邱氏的脸色变来变去的,只但笑不语,她觉得与他们这些人,也是讲不通什么大道理的,人家就是认死理,只认同自己心中所想,至于别人的意见,重要吗?
    邱氏心中翻来覆去的想了一番,最终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她现在还并不想跟孙千方起什么龌龊,自然也不会跟宋芳华、赵珩起什么纷争。
    她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让马氏出头的好,到时候得罪人的是她马氏,而自己从中做个和事佬,还能得到孙千方的感谢,这关系处起来了,想要什么得不到。
    最主要,还是要马氏出头,来试探一下孙千方的态度,总不能让他为官几十年的积蓄,全都便宜了外人吧?
    真要如此,她是如何也不会心甘的。
    “芳华啊,什么时候得闲了,就来家里坐坐。”邱氏脸上带起笑,故作一脸和蔼模样。
    只是落在宋芳华眼中,却觉得怎么看都很假。
    “行啊,只要婶子不嫌弃就好。”她似笑非笑道,当她看不出来吗,邱氏一向很嫌弃她,觉得她无父无母,很是晦气,又哪会真心邀她上门。
    邱氏与宋芳华还能假客气几句,但与赵珩,不但没有一句客气话,反倒还横眉竖眼,一脸瞧不起人的模样,话都懒得与他说多说几句,转身就走。
    这在赵珩看来,是相当无礼的事,但却也知这只是个市井妇人,完全没有与之计较的必要。
    只摸了摸鼻子道:“她看上去,好像很不喜欢我。”想他六皇子,在皇宫中不敢说人见人爱,但大多数人对他都是又敬又怕的,哪曾这样被对待过,一时又觉得很新鲜。
    “她对我也未必多喜欢,咱们又不是金银,哪能人见人爱啊!”宋芳华玩笑了一句。
    赵珩听着她这说辞,只觉得有趣极了,可不是嘛,就算是天下最尊贵的帝王,那也不是人见人爱的,还真比不上金银来得更让人喜爱。
    “我还是头一次听人这么说,不过就算是金银,也未必是人见人爱的,我看那些读书人,可都是视金钱如粪土……”
    读书人的清高,他们的眼中,可看不见金银。
    宋芳华听到他这话,却是嗤笑了一声,道:“视金钱如粪土,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你还真当真了,也不想想,若这些读书人没有金钱的支撑,他们能有机会读书吗,读书的花费可是不低。”
    不说束修几何,只说笔墨纸砚这些东西的消耗就不少,再买上几本书什么的,这时代的书,可真不便宜,一本孤本之类的书籍,让人倾家荡产都买不起。
    所以,读书人的生活水准,其实已经比很多普通百姓强了。
    “再说了,吃的穿的,哪一样不花钱,他们真要视金钱如粪土,首先就不要吃穿了。”她撇了撇嘴道。
    虽然她的说法有点偏激吧,但其实很多读书人,到最后做了官,在官场浸淫数十年后,本质上也就发生变化了,真正还能坚守本心的,那是少之又少,而这少之又少的人,也确实值得人尊重。
    赵珩被她一通话说得张口结舌,完全不知该如何反驳,直觉得她的说法不对,但又完全找不出反对的说辞来,甚至私心觉得,好像也不是全无道理。
    “行啦,我们就不要扯那些有的没的,还是去布店逛逛,看看买点什么布来帮衣裳吧,对了,你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先说好啊,我手艺一般,若做好了你又嫌弃不肯穿,那我可是不依的。”
    她这人,就容不得人浪费,费心费力做好了,这大少爷还嫌弃的话,那就是她不乐意了。
    赵珩听着她的话,一时有些好笑,不时第一次听她说手艺不好了,想了想开口道:“我听孙大夫说,他身上的衣裳就是你做的,我看做得也不差啊,为何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宋芳华闻言,也跟着笑了笑:“所以说你是男人,这看东西的眼光,就是不一样,你觉得能穿就行。”
    她已经自暴其短了,就用不着再揭露其中的具体细节问题了,好不好的,总归自家师傅是半点不嫌弃,甚至还挺高兴。
    至于赵珩嫌不嫌弃,她其实也不是那么在意,只是不想让自家师傅没面子罢了,这位毕竟是故友之子,往后回家,在自家长辈面前提起这些来,多不好看。
    对于清河县,宋芳华不但摸熟了道儿,甚至还跟随近的很多人都相熟,她算不得多热情的一个人,但待人自有一股亲和力,很能让人感受到她的真诚,附近不少人,都挺喜欢她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孙千方这个师傅的缘故在,大多数人待她好,大概也是看孙千方的面子。
    “芳华来了啊,今儿倒是得闲。”布店黄掌柜,一眼就见到她领着人进门来,脸上带笑的招呼道。
    “黄掌柜,我来挑些布,要给我师傅做秋衣,以及冬衣也得做准备了,还有就是他,看看什么布料适合他穿的!”她话说着,指了指身旁的赵珩。
    赵珩见黄掌柜的目光看过来,冲他笑着拱手见礼,这似乎已是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黄掌柜愣了一下,但随即便也拱手还礼,他这做了大半辈子生意的人,向来是逢人三分笑,遇人就见礼,是习惯使然,只是见对面不大点的孩子,这礼倒是行得有模有样,有些暗自称奇。
    “这位小公子是?”
    “来自京城,我师傅故友之子,在我们家暂住一段时间。”宋芳华解释了一句。
    倒也并不只是解释给黄掌柜听,而是周边的人家,见到她带着个男孩子出门,少不得都会过问几句,她便照着这么跟人解释了都不知多少遍了。
    “原来是来自京城啊,难怪看着就是不一样!”黄掌柜连声称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