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4章 卖掉方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两人商量妥当,随后就找上了村长。
    村长听明白他们的来意之后,也不由惊讶极了,豆腐生意极为不错,他每天都会去村里走一走,宋三柱一家,哪怕是请了不少人帮工,也是忙得脚不沾地,至于别的挑豆腐出去卖的,那个不是满面春风。
    总之,现在整个村子里都是喜气洋洋的,这个改变,他也是乐见其成。
    没想到,宋秀才家的闺女,却还是这么大气的一个人,居然连豆腐方子都愿意卖,一时他都不免有些动心。
    说起来,卖豆腐的这些人中,也有他的子孙晚辈在,对于豆腐的销售情况,也是十分清楚的,这个方子买下来,绝对不吃亏。
    “这个豆腐方子,你打算卖给谁,还是说价高者得?”村子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们一个村子,多数是姓宋的,也都是自家人,倒不好说单独卖哪一家,我的意思是,开价五十两,村里谁家想买都可以。”这个价格,她是仔细算过的。
    现在豆腐才出来,算是个新鲜东西,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让人吃腻了,所以,现在豆腐市场还是很大的,只要会经营,买方子的这个本钱很快就能赚回来。
    村长听到这个数目,是更加心动了,五十两银子,他是完全能拿出来的,还不会伤筋动骨,只是谁家都能买的话,那就不是独此一家了,这让他有点拿不准。
    “谁家都能买?”
    宋芳华点了下头:“只限我们村里的人家,外面的可不行。”
    村长听着,也点了点头,他是村长,对村里的人家,是最为清楚不过的了,有哪些人家能一口气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他心里大致有个数。
    桃花村的人家,日子虽然都还算过得不错的,至少家家也都有饱饭吃,不像有的村里,半数人家吃不饱肚子的,对于这一点,村长还是很自豪的,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大家的日子都还过得去不是。
    但要拿出五十两银子的人家,他心里默数了一下,大概也就五六家的样子吧。
    当然,有的人家,若是想赌一把,卖了家里的田地买方子,那也是能买得起的,但这样就太冒险了。
    “你可确定了,这方子要是卖出去了,可没有后悔的余地!”村长目光盯着她,开口说道。
    别看小姑娘年纪不大,但说话行事,还真不能当成是个孩子,不知不觉就能让人觉得,这就是个同等的大人一般,也着实让人纳罕的。
    不过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交道,倒也不会太过惊奇。
    “那是当然,做生意嘛,那就是讲究一个诚信,方子卖出去,又岂会反悔。”
    “好,回头我就召集大家伙,把这事儿跟他们说一说。”村长果断的开口说道,话音落,又轻笑了一声道:“说起来,他们这些人,最近都赚了不少,可是这钱在兜里还没揣热乎呢,就又得往外掏!”
    宋秋柏听到这话,也不由笑了起来,这话跟之前芳华所说的,可不是一个意思嘛,她的原话是,要将他们赚的钱,给抠出来!
    “村长爷爷,看你这个乐呵劲,可是你家也想买?”他开口问了一声。
    村长却是捋了捊胡须道:“这样的好事,自然不能错过,正好家中也能拿出这个钱来,我虽然是村长,也要为儿孙打算不是。”话说着,目光又扫了一眼宋秋柏、宋芳华兄妹俩,感慨了一声:“要是他们能像你们兄妹这样出息,我也就不用为他们操心什么了。”
    “村长爷爷,你可不要埋汰我,谁不知道,你家大孙子书念得好,没准什么时候就中了秀才了呢。”宋秋柏连忙说道。
    心中也是颇为奇妙,好似上半年的时候,自己在村长爷爷的眼中,也还只是个不知事的小子而已,但现在听着那话中的意思,好似是夸他有出息了呢!
    突然这般,让他也是有些受宠若惊。
    “托你吉言,若真能中个秀才,那真是祖坟冒青烟了。”村长乐呵呵的说着。
    话是这么说着,但神情间颇有些得色,显然,对于自家的大孙子,他还是十分满意的。
    这事儿商定之后,村长很快就召集了村民们,将卖方子的事情,给大家伙说了说,五十两银子买个方子,算起来是真心不贵的,有了这个技术,便有了立身之本。
    很快家里能拿出钱来的那几家,与家人商议了几句后,便立马表示了要买,正好六户人家,也正是村长心里算着的那几户。
    村长看着点了点头,完全不出他所料。
    眼见这几家商定好,很快就取了钱来,一手交钱,一手拿方子。
    其余拿不出这么多钱的人家,看得眼都红了,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个豆腐能赚钱,可是手里却没有买方子的本钱,看着干着急,却是没法子。
    也有年轻人,比较有冲劲的,开始打起家里田地的主意,只是这个想法才冒出来,很快就被更看重稳当的家中长辈给压了下去,年轻人喜欢冒险,但老年人说什么也不肯这么干。
    但这也为难不住人,有那脑子灵活的年轻人,自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便联合了好几户人家,一起凑出五十两银子,买下方子!
    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连宋芳华都觉得意外,他们还能想出这主意来,不过倒也没有为难人,人家凑够了钱,她也同样将方子给了出去。
    如此一来,那些凑不出钱来的,又很想买下方子的人家,很快便四下联络起来,家里钱少的,便多凑几户人家,一时村里几乎有半数人家,买下了方子。
    至于另外那些没有买方子的人家,要么是家里真的穷得实在拿不出钱来,要么就是胆子小,觉得五十两银子,这么大一笔钱,未必就能赚回来,不敢下手。
    待到事情落定,大家欢欢喜喜的准备过年,今年的年成算不得好,但是之前制过一次麦芽糖卖了些钱,后头卖豆腐又赚了些钱,虽然买了方子,又将钱给花出去了,可方子在手,来年却是可以大干一场,让人充满了斗志,生活也满是希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