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炮灰的人生[快穿] 第11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郑闻失笑:“当然不会,这是送给你的东西,你怎么花都行。实在乐意,丢进那边湖水里听个响,只要能博你一笑,也算物尽其用。”
    这话中讨佳人欢心之意毫不掩饰。
    楚云梨早有预料,倒也不奇怪。
    身后赶上来的柳母听到这话,吓得魂飞魄散,两步扑上前:“无功不受禄,我们家受不起这么重的礼。这位老爷,既然今日碰上了,就把这东西带回去。”她顿了顿:“我们之前借来用过,老爷别见怪,若是在意,我们也可还利钱。”
    郑闻今年还不到四十,本来是不在乎别人的称呼的,但如今他看上了柳青青,听到她母亲唤自己老爷,好像自己多老似的。脸上笑容僵了一僵。
    “不用还,这是我送给青青的礼物。”
    如果爽快还了东西还好,人家不乐意要,柳母更慌了:“老爷,我们家青青受不起。您还是收回去吧!”
    郑闻脸上笑容不在:“我送出去的东西,从来就没有收回的。夫人这是看不起我么?”
    柳母:“……”
    她想要说自己女儿配不上他,可人家没有主动提,她这么说也不合适。
    她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和这样富贵的人说过话,眼看贵人不悦,一时间呐呐不能言。
    楚云梨一本正经:“你别吓我娘。”
    看着她认真的小脸,那份艳丽似乎更烈了,郑闻愈发来了兴致:“好,都依你。”
    语气和眼神里都满是宠溺。
    柳母:“……”这怎么办?
    她万分不想送女做妾,鼓起勇气道:“郑老爷,我们家青青胆子小,我和她爹就得这一个女儿,一直都想把她留在身边。”怕他不懂,还补充:“留一辈子。”
    这话几乎是直白地表示以后会招赘进门。
    郑闻一愣,随即笑了:“柳夫人爱女之心,郑某了解。我从未想过要唐突青青姑娘。”他一脸正色:“夫人若是愿意,我想求娶青青姑娘为正室。”
    柳母一呆,脱口问道:“你没娶妻?”
    郑闻苦笑:“娶过,可惜都无缘相守一生。”
    柳母好半晌才反应过来,不是做妾挺好,可做妻也不成啊!
    她试探着道:“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我们家青青出身普通人家,不懂规矩,也不懂得待人接物。连你们这些富贵人家的衣裙都不知道怎么穿,实在是不合适。”
    “不会可以学。”郑闻执着:“我一见青青,就想要照顾她。来日方长,你们会看到我的决心的。”
    说着,又看向楚云梨:“你要做生意,不方便打扰你。我去另一边,等到夕阳西下,再接你们母女回城。”
    “不用……”柳母拒绝的话还没说完,人已经走远。
    她一脸害怕,一整个下午都有些心不在焉,不停地在周边扫视想要找到人,可又见不着人。
    “青青,这可怎么办?”
    第1384章 第五任妻子五
    柳母可能是想着找到人后,赶紧上前拒绝。
    可是遍寻不着人,她越想越慌。要是被人送回了巷子,外人肯定会好奇,等到时候所有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老爷缠上了女儿,女儿还能嫁好人家吗?
    楚云梨忙着招呼客人,抽空答:“您再怕也无济于事。先把生意做了,回头再说。”
    柳母本来就是打下手的,她神情慌乱心不在焉,也只是帮不上忙而已,并没有添乱。
    到了午后,带来的东西又少了大半,湖上已经没有舟,不远处的马车基本都离开了。
    母女俩收摊,还没收完,郑闻已经又冒了出来。
    他身边带着两个人,那俩人手脚麻利,上前帮着收拾,不过一刻钟,就已经全部绑好。
    “反正你们明天还来,这些东西就不要带回城了。”郑闻提议:“你们明天要进货的话,我再让马车送你们。”
    柳母愈发不安:“郑老爷,我们承不了您这么大的情。”
    “你们承受得起。”郑闻语气笃定。
    楚云梨整理了下袖子:“郑东家,你吓着我娘了。”
    郑闻无奈:“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是伯母胆子小。来日方长,以后你们知道了我的性子,就不会再害怕。”
    上辈子柳青青是嫁进了郑府的,对他的脾气也有所了解。郑闻本身不是凶恶的人,他的妻妾之所以红颜薄命,其实另有内情。
    郑闻伸手一引:“青青,你和伯母坐另外的马车。”
    柳母见他没有要和女儿单独相处,紧绷的心弦微松。但也只是微松而已。
    一路上,她紧皱的眉就没松开过,见女儿靠在车壁上补眠,她心疼之余,还是忍不住问:“青青,这马车不能送我们回家。”
    楚云梨颔首:“一会儿在两条街外,我们就下来。”
    柳母半信半疑:“能成吗?”
    “郑东家是个讲道理的人。”楚云梨换了一个舒适的姿势:“他要是不答应,我们就跳下去。您放心吧!”
    柳母:“……”都这么说了,她还怎么放心?
    马车回城,比她们走路要快得多。小半个时辰后,楚云梨看到外面熟悉的街道,吩咐:“劳烦小哥,停一下。”
    车夫勒住缰绳:“姑娘有何吩咐?”
    楚云梨拉着柳母跳下:“我们还有些东西要买,就到这儿吧。”
    身后的郑闻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周围景致,倒也没有强求,道:“明日一早,我让马车送你们。青青,回去的路上小心些,有事情记得让人来找我。”
    目送马车离开,柳母神情复杂:“他要是年轻点就好了。”
    “人家要是年轻,也不会看上我。”楚云梨拉着她,先去了这些天进货的几个铺子把东西定下,又找了马车装好,还付了车资,让其明日一早直接送去郊外湖边。
    柳母心事重重,走在巷子里时,还险些撞上了人。
    柳家已经有人等着,柳母进门看到众人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脸上忍不住带上了笑容:“哥哥,怎么有空过来?”
    来的人是柳青青的两个舅舅,大舅周大树和大舅母张氏,二舅周成和舅母齐氏。
    院子不大,几人一坐下,加上柳父在其中穿梭,咋一看好像挺多人。
    周大树没吭声,张氏轻哼一声,阴阳怪气道:“我娘家弟弟下个月要生孩子,得筹银子给孩子准备衣衫。我就这一个弟弟,他有了难处,我自然要帮忙。就像是当初你们家困难,我和孩子他爹哪怕不吃饭也要把银子借给你们一样。三妹,你欠我们的银子,何时能还?”
    那边齐氏不甘示弱:“我娘身体不好,我早就想买些进补的东西送回去,可惜囊中羞涩。三妹,我们家所有的银子都给了你,你也不想让我落下一个不孝的名声,对不对?”
    总之一句话,他们就是来要债的。
    柳父这些年来凭着一把力气从郊外搬菜进城,根本赚不了多少。本来还能攒一点,他一倒下,再加上喝药,很快就把银子花光了。
    普通百姓之家,谁都不宽裕,柳母只能往娘家跑。
    可以说,柳家欠的银子大半都是从周家而来。
    柳母面露尴尬,赔笑道:“我这两天忙……”
    “三妹,你到底忙的什么?”张氏毫不客气:“之前你借银的时候说几个月就还,这都快一年了,你该不会是故意躲着我们吧?”
    “大嫂,不是这样的。”柳母急忙解释:“我想抽空上门还债,可整日早出晚归,实在是没空。”她也想尽快把银子还上,可家里人手不够。
    再说,赚银子也就是这四五天的事,她有时候也盘算,想着等到柳父好转之后,由他散着步去一趟。
    这不是还没来得及么?
    张氏并不相信已经穷得底子都没了的小姑子这么快就缓过了气,冷笑道:“那正好,不用你跑一趟。我们人就在这,还是把帐了了吧。”
    楚云梨一直没出声。
    周家人哪怕再不客气,曾经也掏了银子出手相助。虽然那些银子买的药并不对症,但也吊住了柳父的命。若是一点药不喝,柳父的坟头兴许都已经长了草。
    她从怀里掏出了五枚银角子:“我听娘说过,她欠了两个舅舅四两银子。这里是五两,剩下的就当是谢礼。”
    真切的银子摆在面前,周家人面面相觑。
    兄弟两人满是不自在,妯娌俩神情也有点僵硬,反应过来后,张氏好奇:“你们家哪来的银子?”
    齐氏试探着问:“真的有富家老爷看上了青青吗?”
    柳母面色大变,她最怕的就是此事暴露毁了女儿名声,当即颤声问:“二嫂,你从哪听说的这事?”
    眼看小姑子吓成这样,妯娌两人心里都清楚,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齐氏看了一眼隔壁的梁家:“她家那个小丫头说的,还说你们家搭上了富贵老爷以后就发达了。我们不太信,这才找上门来。”
    也是因为这银子欠得太久,二人早就想收回,干脆也趁此机会发作一番。一点不催促,柳家兴许会以为他们多宽裕呢。
    “没有的事。”柳母矢口否认:“小丫头不懂事,净胡说八道。一会儿我去说她。”
    本来周家兄弟还想多问几句,见妹妹如此抵触,便咽下了到了口边的话。
    妯娌俩今日拿到了银子,本就心情愉悦,小姑子还疑似搭上了富家老爷,话语间就愈发客气。临走之时,两家言笑晏晏,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
    送走了人,天色已晚。
    柳父一张脸白得像鬼似的,他虽然好转,但病了这许久,没那么快恢复。今日下午客人上门,还是对自家有恩的人,他忙前忙后,还强撑着做了饭,此时早已扛不住,倒回了椅子上。
    他强打起精神:“富家老爷是怎么回事?”
    柳母眼神闪躲。
    楚云梨决定和盘托出,也是因为柳父整日呆在家中,和梁家住得这么近,两家之前来往多年,怕他对梁家毫无防备。
    当她把那些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后,柳家夫妻俩都眉头紧皱。
    “你的意思是说,郑老爷最先认识的是慧云,她有意把你带到郑老爷面前的?”
    柳母问出这话,愈发疑惑:“慧云那丫头最是机灵,平时把这巷子里的年轻后生都捏在手心,明显就是想挑个好的嫁。郑老爷若是愿意明媒正娶,对她来说就是顶顶好的亲事。她为何不答应?”
    柳父深以为然:“我也听说过那丫头的行事,确实有些不妥。”
    楚云梨坦然:“郑老爷之前已经死过四位夫人,包括他那些妾室,也活不长久。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为他诞下子嗣。”
    闻言,夫妻俩面色大变。
    柳母可没忘记郑闻要求娶女儿的事。
    如果女儿嫁了,很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要……收尸了。
    想到此,她颤声道:“这事不行。我们赶紧睡,明日早点出门,天一亮就赶去郊外,别坐他的马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