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1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码头最靓的仔”实在无地自容,捂着脸跑开了,恶作剧得逞的周氏夫妻捧腹大笑。
    洞里萨湖是柬地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住的大多都是无国籍的越南人,因没有身份,得不到政府的认可,只能在水上漂泊。
    导游拿到票之后,又在码头等了好一会儿,接他们的游船才到,船上备有救生衣,一上船,导游就让大家把救生衣船上,当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嫌天气太热,穿起来会闷坏,不肯穿,对此,导游也没多说什么。
    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洞里萨湖的来历,便站到甲板上吹起了风。
    这是何曦第一次坐船出海,难免有些紧张,规规矩矩地穿好救生衣,坐在船只最中间,靠船沿,有扶手的位子上,不敢轻举妄动。
    游船在码头泊了一会儿,导游前去告知开船的商家,人已到齐,船很快就发动起来。
    第一次在水上飘,因船速太快,颠簸的十分厉害,这让何曦更加紧张,连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反观其他游客,仿若没事人一样在船上嬉闹。
    她未免怀疑是不是她小题大做,顾景洲似乎也感觉出了何曦的紧张,轻声问她:“晕船?”
    何曦摇摇头,她只是第一次坐船,有点害怕。
    “这湖深吗?”她问道。
    顾景洲往湖面上望了眼,略微思索了一下,说:“没有长江黄河这么深。”
    何曦:“……”
    他这是在和她开玩笑吗?她当然知道这没有长江黄河这么深,如果有长江黄河这么深,那还得了!
    她不由地嗔了他一眼,说:“你又开我玩笑。”
    顾景洲勾了勾唇,示意她往船的侧边看去,“看到那些海草和芦苇了吗?”
    何曦点点头,这湖的两岸长满了水草和芦苇,而且十分茂密。
    “住在这的人家,经常会在那些地方游泳。”
    游泳?他的意思是,这水不深?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湖淹不死人?”
    顾景洲一笑,没答话,听他这么说,何曦紧绷的身子,到底放松下来,按照常识来推断,能看到水草的地方,湖底应该不深,加之他说有人会在周围游泳,她想,她应该不用太过害怕。
    何曦彻底松了口气,却在这时,顾景洲又说:“船家都是熟手,只要不遇到大风大浪或者别的什么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让我们掉下去。”
    “……这里四周确实不深,但是中间,还是有些深度的,所以,还是小心为好。”
    他帮何曦把救生衣系好,就这么靠在她旁边,陪她坐着。
    幸好游船只是在驶出码头的时候速度快,等来到湖中央,就放慢了船速,不少胆大的游客,已经被此时的见闻所震撼,迫不及待走出座位,跑到船头的甲板上,开始拍起了照。
    就连天嫂,也在前面冲何曦招手,“何曦,过来拍照不?这里风景好,照出来的照片水天一色,很好看的。”
    何曦摇摇头,说:“我先坐一会儿。”
    天嫂笑了,“晕船啊?”
    何曦又摇摇头,不晕,只是,单纯的,有这么一丢丢紧张……
    天嫂决定不管她了,拉着天哥一起上了甲板。
    何曦知道顾景洲长相好,身材又不差,站到哪儿都是一处亮丽的风景线,怂恿他也去拍,她好坐收渔翁之利,跟天嫂要照片,谁知顾景洲却不上当,任凭她劝说,他也不肯去,说是要在这里陪她。
    何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虽然面上有点遗憾,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暗赞自己选的男人好,时时刻刻都守着自己。
    看着前方越来越多的游客脱了救生衣,跑到甲板上拍照,何曦也有点蠢蠢欲动,正当她要走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出来两个孩子。
    孩子看着年龄不大,七、八岁的样子,皮肤黢黑,骨瘦如柴的,看了座位上的游客一眼,也不说话,直接摸去了他们后排。
    柬地落后,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下,甚至有不少柬地人,会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这在国人圈中,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
    何曦还以为这两个孩子,生活过于贫苦,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偷东西,开口正要阻止,却见那两个孩子,摸到游客座位后,盯着的却不是他们的包包,而是,他们的背。
    他们伸出手,放到他们肩膀上,轻轻地替他们按摩捏着肩膀……
    何曦被这一幕感动到,不觉眼眶蒙了雾,他们选择的是一个中年男游客,和一个中年的女游客,身材都比较臃肿,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神色看得出是确实疲惫的。
    但触不及防被他们一碰,双双惊醒过来,男游客看到本地孩子,脸上已经露出不悦了,女游客倒是反应比较快,“还以为你们偷东西呢,原来是想来给我们按摩啊?”
    她一家几口出来玩的,其中就有个跟他们差不多大的小孩,但凡家里有小孩的,多会有仁爱之心,骂是不会骂出口的,只是还是有些不悦说:“下回可以先叫一下我们。免得我们被吓到。”
    两个瘦弱的孩子,仿佛听懂了一般,比划了几句,大概意思是问她要不要按。
    那游客看到他们的模样,心生怜悯,点点头,“好啊。”
    顺带就跟那个被吓到的男游客说:“他们家里穷,靠这个来赚钱的。”
    男游客听后,终于了然,“吓死我了。”
    也知这两个孩子不容易,便说:“正好累了,你们给我按按吧。”
    他比划着自己的肩膀,孩子虽然听不懂太多,但估计也在这边混了很久,能猜到大概的意思,笑着给他们按了起来。
    按完两人之后,也没要小费,接着去给下一个按,几乎把还在船上的游客,都伺候了个遍,才得了一点小费。
    轮到何曦这里,实在不忍,直接给了他们钱,让他们回去休息了。
    等孩子走了,顾景洲才告诉她,这两个孩子,应该都是“水上人家”中的一员,每只船上一般有两人,是政府特许的“童工”。
    何曦心情莫名的变得沉重起来,原以为自己过的已经够苦了,但看到他们,她才知道,她所经历的那些,根本不算什么,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身份,上不了学的他们,才是最苦的。
    游船驶了十多分钟,终于来到洞里萨湖水上人家的住所,湖畔两旁随处可见的简陋屋船,浮在水面的小楼,据导游介绍,这些船只和小楼,就是这些人赖以生存的家。
    甚至遇到水季,湖水上涨,他们还会面临被湖水淹没的风险,这时,他们就要选择搬家。
    一眼望去,每座简陋的屋船前,都有几个孩子,他们赤着上身,或握着船桨,或拿着菜篓,或背着比他们更小的娃娃,在湖边荡漾,劳作。
    每到一处,导游就会给他们介绍,这是他们的水上学校,水上运动场,水上警察局,水上餐厅,水上工厂……其实在何曦眼中,这些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小船还是大船的问题。
    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们的水上学校,那是一座白色的游船,比他们所坐的游船大上好几倍,上面一块很大的牌子写着school。
    同团的人看到学校,都兴奋的大叫起来,因为它是洞里萨湖他们有经过的地方最大的一艘。
    何曦拿手机拍了一张,靠近目的地,他们游船速度便慢了下来,这时,便有不少当地人家,开着破旧的木船,划到他们船只旁,卖饮料、水果、鱼干,或者带着孩子过来讨要小费。
    同行人看到这情景,多数会往他们小船上扔一些糖果,面包,小的瑞尔等,靠近其他船只的人看到他们船游客这么大方,似乎都有些懊恼,调转船头,往他们这边跑来,一时间,他们所在的游船,便被一艘艘,载着贫困孩子和妇人的木船包围了。
    导游这时提醒他们,不要给他们仍太多的食物,不然,会有孩子一直跟着你,而且,等会到了岸上,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免得被人顺走了。
    团里人一听,都有点害怕被这些孩子尾随,紧张地握紧了手里的包包,有的甚至抱怨导游不提前告知,导游笑笑不说话。
    何曦想,导游这么做,其实也是想帮这些孩子的,毕竟怎么说,都和他一样,是柬地人。
    导游带他们去的是湖上的购物中心和观光平台,这里不仅有专门供给游客饮食用的餐厅,还有购买纪念品的小屋,观赏日落的甲板。
    何曦在上甲板的途中,还看到了当地人饲养的鳄鱼和蟒蛇……有小孩抱着蟒蛇和游客合照,以赚取一定的费用。
    何曦对“它们”存有敬畏之心,不敢在那儿待太久,跟着天嫂一起上了观光平台上拍照,望着远处的斜阳,终归有些沉甸甸的。
    顾景洲似乎感觉到她情绪的变化,全程都在一旁陪伴,甚至,她要求他做一些搞怪的动作,供她拍摄,他也没有二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