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又告我什么黑状了?”云知意走近他俩,口中对妹妹说着话,却蹙眉冲弟弟摇了摇头,示意他松手。
    言知时撇开头,口中淡哼一声,却还是照着长姐的意思松了手。
    云知意上辈子和弟弟妹妹关系可称恶劣,前两年刚重生那会儿,心中多少还是有几分介怀的。
    但如今两年过去,过往的那些冲突并未重演,她也就渐渐释怀了。
    虽依然做不到与他俩亲密无间,可她私下里与这俩小的相处时,态度还算平和。
    “说吧,”云知意随手替言知白理了理衣领,“是不是今日又在母亲面前搬弄我什么是非了?”
    言知白抽噎了两声,紧跟着就哭了出来:“我方才看到你在隔壁霍家门口……和小田大人在说话……就、就去和娘讲了一下……”
    其实不管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言知白这小姑娘都称不上坏,就是在长姐二哥跟前不讨喜。
    她是三个孩子里最得母亲宠爱纵容的,虽父亲言珝有心严厉管教,但云昉总是护着,言珝自是顺着妻子。
    久而久之,言知白就被惯得娇气贪懒又不学无术,偏又什么事都想与哥哥姐姐争抢。
    可惜她年纪最小,也无强项,道理讲不过长姐,蛮力拼不过二哥,寻常若没有母亲撑腰,她就什么都抢不到。
    于是练就了“向母亲告哥哥姐姐状”的碎嘴本领,搞得长姐二哥对她都很不耐烦。
    “言知白你哭个……”言知时看了看长姐,强行将那个粗鲁字眼憋了回去,“你哭个什么劲?我是打你了还是骂你了?”
    言知白强行收住哭声,却没防备打了个嗝儿。
    云知意笑笑,抽出随身的绢子递给小妹:“你跑去跟母亲说,看到我在隔壁门口和田岳说话,然后呢?”
    言知白接过绢子胡乱擦脸,瓮声低低道:“然后,娘她……嗝……发了好大脾气……还砸了个杯子,嗝。”
    云昉自来就体弱,这些年深居简出将养着,连大声说话的时候都不多,更别提发脾气砸东西。
    莫说言知白这备受宠爱的小幺女从没见过母亲如此,就是云知意,两世为人皆不得母亲垂青,也从没见过云昉怒极失态到砸东西的模样。
    云知意惊讶地眨了眨眼,脑中飞快地转动着。只是听说她“在隔壁门口与田岳说话”,就生气到砸东西?为什么?
    “姐,娘要见你,”言知时清了清嗓子,垂眸盯着地面,尴尬地补充道,“她正在气头上,爹这会儿又还没回来。不若你直接回望滢山,我去和娘说。”
    前些日子,霍奉卿在旬会合议上对漕运司张立敏与言珝做了处置,二人除了被罚俸外,都得了“降职调用”的惩处。
    张立敏被派去记档室做文书吏半年,而言珝则被派去码头,每日负责登船检查来往船只有无运载违禁货物。
    这是个早出晚归的苦差,今日言珝当班,约莫要入夜后才能回城来了。
    云知意沉吟片刻,摇头拒绝了弟弟难得的善意维护:“罢了,母亲是因我
    动气,你去也平不了事。我若转头就走,最后不还得等爹回来收场吗?”
    她爹如今的差事很辛苦,累一天回来还要为这些事烦心,不合适。
    ——
    主院正厅,端坐主位的云昉两眼微红,眼皮有些肿。“区区民妇,不敢受云大人重礼!”
    在到主院的路上,云知意想想母亲向来“万事先护着夫君,然后是言知白,最后是言知时”的行事准则,就已大致明白母亲今日怒从何来了。
    对此云知意早就习以为常,此刻站在厅中,抬头迎上母亲的泪目怒瞪,心中平静至极。
    她规整行了个常礼:“我还没来得及换下官服,按规制本也不能对母亲行重礼。”
    这不卑不亢、就事论事的态度,对云昉来说无疑火上浇油。
    云昉猛地一拍桌,气血上涌,两颊立时红得异样,呼吸声都重了许多:“你、你这个……”
    终究不是什么市井泼妇,怒急攻心之下也没能说出什么恶毒言词。
    “母亲喝口参茶缓缓吧,”云知意轻叹一声,也不绕弯子,“您今日动这么大的气,是不是因为爹被降职调用的事?”
    云昉气冲冲道:“亏你还叫他一声爹!这么多年,他最疼的就是你,如今你一朝得志,就是这么回报他的?!你就不怕寒了他的心?!”
    此次同时动张立敏和言珝,是霍奉卿深入分化田党的重要一步棋,云知意要配合这大局,怎么能因为父女之情就拖后腿?
    这话当然不能说,云知意就只能与母亲讲台面上的道理。
    “爹为官多年,心中有数的。此次他被降职调用,是因自身确实有所疏失,并非被谁恶意栽赃。漕运司呈交他核验的那张记档有问题,他没有细看便草率落印,白纸黑字,抵赖不了,最终的处置是照章办事。如此,母亲以为我能做什么?”
    云昉心中已然认定,云知意就是个冷血无情的小白眼狼,所以这会儿听不进任何解释。
    “只是一点小差错而已,你堂堂州丞府左长史,若真有心,会兜不住吗?!”
    云知意望着座上咄咄逼人的母亲,不知为何,口中竟泛起淡淡苦味。
    “诚然,我若全力维护,确实能保爹免受处罚。但母亲可曾想过,面对一桩证据确凿的职务疏失,我出声硬保,会有什么后果?”
    若此次强行保下言珝,后果就是,州丞府左长史云知意大人公信受损,假如将来再有别的官员出了类似纰漏,无论她管与不管,都会被人指摘。
    云昉终究出身云氏,年少时又在京中官学受教数年,即便做了十几二十年的悠闲主妇,长久不曾过问外间事,也不至于想不明白这层后果。
    但她就是觉得云知意不对:“就算你不便亲自出面,至少可以拜托别人帮忙缓颊!你方才不还在霍家门口和田岳相谈甚欢吗?连请他帮忙说句话都做不到?”
    云昉并不太清楚如今的州府是何格局,只知州丞田岭在原州几乎只手遮天,因此便觉他的儿子田岳说话多少也该有点分量。
    在她想来,云知意既与田岳有交情,请他帮着拉言珝一把不过举手之劳,就这都不愿,可谓铁石心肠。
    “当初您怕我出仕后莽撞妄为连累了爹,如今又气我在爹遇事时冷眼旁观,不肯公器私用去维护到底。”
    面对母亲的指责,云知意低垂眼眸,涩然哼笑。
    “母亲,祖父教过我:哪怕血脉至亲之间,想要同甘,也该先共苦。”
    其实云知意已经尽量委婉修辞了。她真正想说的是,做人不可以“鸡贼”,不能只要好处却不担责任与风险。
    这一点,算是云昉的致命伤,是她从出身金贵、备受呵护的云氏女,一步步活成如今这般满心意难平的根源。
    突然被女儿戳中心中隐痛,云昉有点恼羞成怒的狼狈,却又无可辩驳。
    最终只能以绢掩面,泣不成声:“真不知我当年为什么要生下你这个冤孽!”
    “您不知当年为什么要生下我?我却知是为什么,”云知意语气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温柔,“我什么都知道。”
    云昉倏地止了泣,僵住。
    “我知道,您这些年每每面对我,心情都很复杂。但恕我直言,您的路是您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您经历的煎熬和纠结,都是您自己选择的结果。”
    云知意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她,语气有些悲伤。
    “可我的路,从一开始就没得选,却是拜您年少时的选择所赐。我从没有怪过您,您却总是忍不住迁怒于我,实在是……任性啊。”
    良久,云昉缓缓扭头看向她,泪眼里神情复杂。有震惊,有慌乱,却又有一点难以言喻的微妙释然。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她瓮声问道。
    “七岁那年,祖母之所以突然要送我来原州,”云知意道,“不就是因为陛下大赦,徐勉回京么?”
    ——
    没有人知道,上辈子的云知意曾多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与拥抱。
    当时的她为此默默做过许多努力。
    刚到原州的第一年,她也曾学着年幼的言知时那样,试着在母亲面前嘴甜撒娇,结果得了云昉几顿不咸不淡的轻嘲,说她没有为人长姐的稳重。
    于是她停止了尴尬做作的撒娇,年复一年地熬夜苦读。
    哪怕因为幼时在京中云府承家学庭训,学养上本就比原州的同龄人扎实许多,却还是不曾有半点懈怠。
    她想让母亲以自己为傲,可云昉并不在乎。
    她知道母亲心疼丈夫,便主动帮着分担教导弟弟妹妹的责任。当年母亲对此颇为防备,总怀疑她将来会霸占属于弟弟妹妹的言家。
    她见母亲偏疼言知白,对言知时也是在意的,便时时严厉约束,不愿两个小的懒散不成才。可母亲觉得她对弟弟妹妹刻薄。
    总之,云知意是做什么错什么。她很清楚自己没错,只是母亲一看到她,心里就会有个迈不过的坎。
    那个坎,叫“徐勉”。
    ——
    云氏本与皇室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云昉将来该是要与皇家联姻的。
    她自幼体弱,家人不太放心她独自在外,因此她得了特许,在云氏家学开蒙学到八岁,便随皇子、公主们进了内城的北苑受教。
    在她十三岁那年,突然向家中强硬要求,坚决不再进北苑。
    她身骨比别的孩子弱,家中一向疼她得紧,便让了步,将她送进京郊官办明华书院就读。
    在明华书院,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两个男子——
    京中书香名门之后徐勉、原州籍寒门学子言珝。
    徐勉是京中书香世家之后,其祖父曾官至国子学祭酒。
    那老人家博学名重,多次主持京中官考春闱,在才学上常被人与帝师成汝相提并论。
    有此家世,加上徐勉又长相俊美、年少便有才名,一向很受小姑娘们青睐。
    谁也不知他与云昉是几时私定终身的。
    总之,云昉在自己成年礼上晕倒,云府家医一把脉,惊觉已有身孕两个多月,云府上下都傻眼了。
    事情瞒不住了,云昉才对父母说出真相,并称徐勉与她早有约定,在她成年礼之后,徐家就会择日登门议亲。
    木已成舟,她态度又坚决,她母亲虽生气,却还是选择了护着她。
    之后半个月,云昉的母亲云端在帝后面前赔尽了笑脸,也不敢说云昉做了什么破事,只能讲“她身骨
    越发不好、体弱多病,怕担不起天家福分”之类。
    幸好云氏从开国之初就世代于国有功。
    也幸好皇后看中了云知意的六叔云孟冲,有意将让母族一位外甥女与云孟冲联姻。
    更幸好那时云昉的二姐云昤在西南边境血战大捷。
    毕竟云昉与皇子联姻之事仅仅是大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从未口头上说穿,帝后二人多方考量后,最终接受了云氏的说法,并未深究。
    皇后做了主,将云孟冲与皇后外甥女的婚事过了文定之礼,极其正式地定下的娃娃亲。
    云氏有惊无险,不代表徐家也这么走运。
    一个月后,徐勉祖父卷入科考舞弊案。
    《大缙律》对科考舞弊案的惩处极其严厉,祸及三代。徐家人全被流放出京,徐勉自也在其间。
    案发得太过巧合,云昉的母亲总觉得这其中有来自皇帝对自家的敲打之意,谨慎起见,便规劝女儿忍痛舍弃腹中的孩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