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关于槐陵北山的事,两人将各自所知的都说了。一番合计下来,还是猜不透四肢健全的那部分孩子是被做什么用途的。
    至于身体残缺的那部分孩子,大概是被人用去试药了。只不知试的什么药、那些药又有什么目的和效用。
    颇多之处存疑,有待再查。
    宿子约道:“我在槐陵有暗桩的,若探听到什么新消息,定会立刻传到你这里。”
    “好。县城里那个‘打娘娘庙’也盯着些,我觉得那庙和北山脱不了干系,”云知意冷哼一声,又叮嘱道,“但也要让你的人谨慎为先,不要冒进,更不要突兀硬闯北山。”
    “大小姐是怕打草惊蛇?”
    “一方面是怕打草惊蛇,”云知意抿了一口茶,接着道,“另一方面,你的人也不能轻易涉险,毕竟谁也说不清楚那帮神棍手里有什么药。”
    宿子约点头应下。
    云知意拿起一块薄荷糕,掰下一角放进嘴里。“槐陵的事就先这样吧。你方才说,我让你在沅城查的事,有眉目了?”
    她早前传讯给宿子约,让他查一查田家在沅城的生意是谁在主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头绪。
    “田家除了常去沅城采买海盐外,在那边并不做别的撂地生意。但有个年近四旬的女子,常住在沅城,负责统筹田家在沅城的海盐采买事宜,应当就是主事掌柜了。”
    宿子约也拿了块薄荷糕,却是豪迈地一口咬下大半。
    待到吞下那口糕后,他喝了口茶,确保口齿清晰,这才接着道:“她平日里管着沅城一家叫‘素合斋’的珍宝阁,还经营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金石冶炼工坊,名义上这两处都是她自己的产业。因她在金石冶炼上颇有见地,在沅城一带小有名气,大家都敬称她为‘素合先生’。”
    “素合先生?‘素合’是哪两个字?”云知意问,“是姓名还是雅号?”
    宿子约用手指沾了点茶水,在桌上写下“素合”二字给她看。接着便摇摇头:“暂不清楚是姓名还是雅号。她挺神秘的,无人知她原籍何处,只知在沅城生活了十几年,独自带着个十五岁的儿子和一个十岁的女儿。从没人见过她的夫婿……”
    说到这里,宿子约顿了顿,露出了个古怪的笑。“但很微妙的是,她的儿女姓田。儿子叫田嵍,女儿叫田绾。”
    云知意稍愣,有些明白他在暗示什么,但还是谨慎确认:“你说,她儿子叫田‘毛’,是哪个‘毛’字?”
    宿子约再次用手指沾水,在小桌案上一笔一划写下“嵍”字。
    云知意盯着用那个字,直到字迹散去才回过神。
    这个嵍字“一字双音”,可读“雾”音,也可读“毛”音。
    两种读音分别代表不同的字意,读音为后者时,意思就是“前高后低的土山”。
    将这个嵍字读作“毛”音,且被用到人名里,其实并不符合缙人起名的习俗偏好。但若考虑到“大族起名严格遵从字辈排行”的习惯,用这个字就不奇怪了。
    云知意对空翻了个白眼,喃声笃定:“那位女掌柜是田岭的外室,那一儿一女是田岭的孩子。”
    田岭在原州的家中有一正两侧共三位妻子,都是三书六礼俱齐、婚书递交到官府的正经妻子。
    一正两侧,三位,恰好是《大缙律》允许他这个职阶的官员所能拥有的伴侣数量上限。如今他在沅城却又多出个无名无分的外室,还有外室所出的两个孩子,这就犯法了。
    宿子约惊讶地看着云知意:“我只是凭空瞎猜而已。可听着大小姐的语气,似乎很笃定了?万一只是刚巧姓田,又或者是田家别的谁……”
    云知意摇头哼笑:“眼下田家只有田岭的孩子是单字名,且选字时男从‘山’,女从‘丝’。田嵍,田绾,这不是严丝合缝了么?”
    她看了宿子约一眼,娓娓又道:“而且,为了既有传承又避田岭的‘山’字旁,他儿子们的名,都得是‘山’字在底的。”
    在原州这边,田岭一正两侧的三位妻子总共为他生了四子三女。
    “之前我和田岳一道做事时,还随口聊过他家几兄弟的名字。”
    云知意也以手沾水,依次写下四个名字——
    田岳、田岱、田峦、田嶅。
    “你看,如今再添上个田嵍,”她边写边抬头笑看宿子约,“半点不违和吧?”
    “何止‘不违和’?这几个名字排在一处,那股‘血亲兄弟’的气息就遮不住了,”宿子约总算心服口服,“大小姐,你说,若将田岭养外室这事捅出去,他是不是就完蛋了?”
    云知意遗憾地摇头轻叹:“老狐狸精着呢,这点事还不至于让他伤筋动骨。那‘素合先生’既敢带着两个姓田的孩子在沅城不避人地生活,定是田岭早有周全准备。”
    《大缙律》规定了各职阶官员、勋贵所能拥有的伴侣数量上限,若超出数量,被查实后是会依律判罪,但真正因此被判罪的先例并不多。
    倒不是法司玩忽职守,而是法司判案需证据确凿,这条法令里却是有空子可钻的。
    比如田岭这事,若沅城那位“素合先生”一口咬定自己不是田岭的外室,法司也束手无策。
    “假设‘素合’是她的雅号而非姓名,那搞不好她自己就姓田。孩子从母姓,这也说得通。又或者,她能提供两个孩子生父的姓名籍贯,去查也确有其人,那即便全天下都笃定那两个孩子就是田岭的,法司也不能在无证据的情况下判田岭有罪。”
    宿子约有点失望:“我还以为这消息很有用,没想到白高兴一场。”
    “倒也不至于全然没用。只是这事不容易拿到实证,我即便知道了他违法,也是空口无凭,”云知意笑笑,“我本就无心党争,现今更不像从前那样莽撞一根筋。田岭养外室这件事确实违律犯法,于私德来说也有亏。但听你的说法,那女子不像是被他抢来霸来的,若我跳出来深究此事,她定会帮着田岭遮掩,到时田岭不倒打我一耙才怪。”
    如今田岭可是她的顶头上官,“诬告上官”这条罪名并不轻。
    宿子约心中百味杂陈,用力嚼碎口中那颗杂糖果子后,才道:“既如此,你还真是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免得引火烧身。那素合先生在沅城一带的金石冶炼行当里小有名声,珍宝阁的生意也做得像模像样,看起来确实不像被胁迫。而且,田岭既放她独自在那边掌事,显然是极其信任……”
    “等等!”云知意突然神情凛冽,骇然直视宿子约,“你方才说,田家在沅城,除了买海盐回来卖之外,从不做旁的撂地生意?”
    宿子约被她的神情惊到,一时有些手足无措:“若不算素合先生名下的珍宝阁和金石冶炼工坊,就真没旁的生意了。大小姐是觉得哪里不对?”
    云知意的神情变幻莫测:“原州与沅城,来回水路两千多里。田家每次往那边发运盐船,少则十艘,多则几十艘……”
    蔺家老爷子曾随口对她提过,蔺家的船队出外买盐时,都会装满原州特有的陶器、瓷器或少量珍奇花木往各地去卖。因为行商者逐利,没有哪家做生意会“单边跑空”。
    但这些东西是卖往外地的,又不是“盐、铁”之类必须经过官许才能贩卖的特殊物品,所以这些从原州离开的货物通常无需提前上报漕运司,码头的漕运司官吏也不会开箱检查。
    “田家的船队应该也不会‘单边跑空’,可到了沅城却什么都不卖,”云知意眉头一皱,“那他们每次运出去的,是什么?”
    出去时十艘船不知装了什么,回来时又有三艘船可能装的不是盐,这事细思极恐啊。
    在这个瞬间,云知意的脑海里飞快掠过许多事,纷繁驳杂、混乱交织。
    上辈子,槐陵县府官员集体贪污赈灾银,最后查抄出的赃款总数远多于赈灾银数目。
    这辈子,田岭不让霍奉卿和盛敬侑深查北山案,不让她在槐陵推行均田革新、不让工务署修缮废弛多年的槐陵官道……
    打娘娘庙。槐陵北山。肢体有缺的小孩被用来试药。四肢健全的小孩子则不知作何用途。
    素合先生。沅城。珍宝阁。金石冶炼。
    头昏脑涨中,云知意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在隐隐发抖。
    “子约,你在临川见到邱祈祯时,他有没有提过,当初进槐陵北山救小孩儿,和他交手的那些人用的是什么兵器?”
    宿子约惊疑又关切地望着她,虽担忧着她的异状,却还是先回答她的问题:“说是一种古怪小弯刀,他从前也没见过。”
    “你赶紧替我跑一趟州丞府,找到顾子璇,让她想个不引人起疑的办法,今夜务必带着霍奉卿和薛如怀一起来我这里。”
    云知意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摸到田岭真正的命门了。
    第七十三章
    因要避人耳目,散值后,霍奉卿、顾子璇与薛如怀三人分道而行,各自绕了不同路线出城。
    戌时初刻,顾子璇与薛如怀先后抵达望滢山云氏祖宅。侍女将二人领到书楼顶层门口后,便执礼止步,躬身退下。
    已近夏秋的节气,白昼时长正一天天缩短,此刻天光已然暗淡。书楼顶层的内里却灯火通明,四面落地见月窗全开,有夜风穿堂。
    南窗畔,靠墙避风处摆着一尊足有五尺高的树形连盏铜灯,镂空流云纹底座,四周高低错落地伸出十五节树枝,枝上托起多达三十之数的灯盘,造型极尽古雅华贵。
    地榻正中,云知意跻身而坐,腰身笔挺、垂首执笔的专注模样,宛如回到求学时。一袭束袖窄腰的青玉碧袍,以素银冠束发,简洁矜贵中透着干练英气。
    面前的矮脚方几上、周围地榻上都凌乱堆放着书册。
    她左手握着不必蘸墨的枣心笔,飞快地在纸上写着什么,时不时扭头看向右手按着的那册书。
    “来了?”她闻声停笔,转头看向渐行渐近的二人,神色平静道,“快过来坐稳,我给你们讲个鬼故事。”
    “什么鬼故事?”顾子璇蹙眉,走过去在她左手边的位置落座。
    薛如怀笑嗤一声,隔桌坐到云知意的对面:“快讲,若吓不着我,算你输。”
    昏黄的光摇摆轻曳,温柔地在云知意碧青的身影上拢出一层光晕,使她整个人看上去有些不真实,连带她说出的每个字都像来自天外。
    “我推测,田岭应该是在沅城私造兵器,借运盐船偷运回来后,不知囤积在何处。此外,他还有勾结外敌的苗头。”
    顾子璇眉心蹙得更深,语气冷肃:“可有实证?!”
    “目前还只是我的推测,因为有太多巧合全凑到一处了。我急着找你们来,就是想集思广益,商量一下之后如何配合搜集相关实证。若然查实,我们就必须在田岭真正行动之前将他按倒,”云知意端起茶盏,“他……”
    “等等,你俩等等,”薛如怀不可思议地咽了咽口水,惴惴望着云知意,“是田岭疯了?还是你疯了?田岭好端端做着原州丞,怎么会突然私造兵器?又为什么会勾结外敌?!”
    薛如怀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寻常市井人家,如今又才进工务署不久,还是个尚未进入原州权力核心的低阶执事官,所知有限,因此在有些事上的印象与看法和寻常百姓没多大差别。
    “私造兵器,勾结外敌,这两件事连在一起,你说能是为什么?”云知意奇怪地看着他,“自然是为了裂土自立。”
    薛如怀倒吸一口凉气,惊讶到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不是,你再等等。一个人若心生裂土自立这种杀头的‘志向’,总得有个足够强烈的动因吧?田岭再是位高权重,也不过只是个州丞。无缘无故的,怎么会……”
    “所以,他就不是无缘无故生出这种想法的啊。早知道你会这样,喏,都给你准备好了。”云知意将桌上摊开的那册《女王本纪》拿给薛如怀。
    “当年我们在庠学时,史学夫子常说,半部原州史其实都算我云氏家史。那你想没想过,另半部原州史算谁家的?”
    薛如怀在史学上向来极差,书上有教的那些史实他都没捋明白过,又怎么会去想书上没教的?
    他闻言既惊且疑,颤巍巍接过那册书,惊疑不定的目光在云知意和顾子璇之间来回逡巡。“这《女王本纪》,讲的不是列国争霸时那位蔡国女王吗?”
    在大缙一统天下前,大小诸侯割据林立,混乱局面持续近两百年。当时与缙国实力相近的还有四国,其中之一便是蔡国。
    天命十七年,蔡国上将军卓啸弑君窃国,一夜之间血洗王都仪梁,将蔡王室男子屠戮殆尽,有位封号为“贞”的蔡国公主侥幸逃生。
    贞公主召集忠于蔡王室的臣属旧部,厉兵秣马数年后杀回仪梁,诛灭叛臣、重扶国祚,之后被臣民拥戴,成了世间第一位女王。
    但遭此大乱,蔡国元气大伤,很快跌出了五大国之列,最终在后世史书上就很不起眼了。
    不过,蔡国虽不起眼,后世史家对这位蔡女王却很重视,不但为她单列本纪,还刻意不注前缀国号,以此突出她是“天下首位女王”的史学地位。
    就连薛如怀这种在史学上一问三不知的后世学子,虽对《女王本纪》只闻其名,从未阅览过内容,却也知道记的是几百年前那位蔡女王。
    “蔡女王和如今的原州丞田岭,这中间能有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薛如怀脑子都快炸了,“又关咱们原州什么事?”
    顾子璇忍不住翻了个小白眼:“蔡女王姓田,单名一个姝字,你说她和田岭什么关系?”
    云知意补充道:“现今的原州版图与古时不同。从前这里是缙、蔡两国交界之处,大缙开国后才逐渐合为一州。你说关我们原州什么事?”
    薛如怀整个人已陷入混乱,一张嘴开开合合半晌才憋出话来,却连自己都不懂到底要说什么。
    “所以,田家竟是前朝诸侯蔡国王室的后裔吗?可,朝廷、朝廷不知田家是那个田家吗?这道理不通啊,既然……”
    “朝廷知道,道理都通,只是说来话长,”云知意打断他,“你喝口茶压压惊,我从头捋给你听。”
    ——
    天命二十四年,也就是蔡女王田姝登基次年,诸侯苴、薛两国裹挟蔡国、拉拢临海的仲山国,兵分三路合围缙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