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田岭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不着痕迹地反其道而行之,他在谋一盘多大的棋,并不难猜。
    可这老贼极其刁滑,没有留下明显把柄,若此时有人跳出来指田氏有裂土自立之意,只会被原州人诟病为诛心之论。
    所以,削弱甚至抢夺他对学政的掌控权,是扳倒他的重要前提。
    霍奉卿道:“我祖父生前任原州牧时,就一直防备着田岭。但我祖父英年早逝,最终还是让他得逞,将学政司攥进了手里。十几年前改史学教材算是田岭初步试水,当时有章老据理力争,才保住了开国史部分。”
    章老的学术造诣在原州可谓超然,原州官场许多人都曾受他点拨,对他很是敬服。学政上的事,田岭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不得不忌惮。
    盛敬侑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可惜如今章老年事已高,顶天还能再撑两三年。此次官医署与邺城庠学合作办学,是我们钉进学政司的绝佳契机,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嗯。”霍奉卿淡垂眼帘,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
    “那就这么办吧。”
    盛敬侑顿了顿,皮笑肉不笑地觑着他:“我小师姐那边,你做何打算?真不想解释?”
    霍奉卿端起面前茶盏,仰头一饮而尽。
    推动官医署与邺城庠学联合办学,真正目的根本不在“办学”,而是要在过程中逼得庠学不断出错,这样管辖庠学的学政司才会被拖下水。
    霍奉卿是要在官医署的掩护下,一点一点将学政司的实际治权蚕食鲸吞。
    民谚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州牧府与州丞府这场关于学政司治权的无声争斗,对所谓联合办学的官医学子,甚至接连两三届庠学学子都会有影响。
    这几批人注定学不到什么真东西,也不会有太好前途。
    霍奉卿抿了抿唇上水渍,语气是自厌的悲凉:“这手段太脏,在她面前,根本说不出口。”
    ——
    翌日,“云大人昨日下午冲进州牧府与霍大人吵了一架”的消息就迅速传开。
    谁也说不清他们二人是为何事冲突,一时间众说纷纭。
    云知意素来不爱扎堆,如今又主持着均田革新这样的大事,本身有许多事要忙,寻常官员也不至于拿这小小传言到她面前求证说嘴,所以她并不知事情已传得沸沸扬扬。
    下午与农政官商谈了多时后,云知意身心疲惫,盯着卷宗稍作思忖后,便出门去见州丞田岭。
    府衙第三进内的正北小院专供田岭处理公务,清风雅静,除院门口站着两名护卫武官外再不见旁人,完全不同于前面的首进、二进院那般忙碌嘈杂。
    按规制,寻常官员需得田岭召见才能进入这院,但云知意的官阶是直接向州丞禀事的,因此可以随时前来。
    她像平常一样熟门熟路走向院门,却被护卫客气拦下。
    左侧护卫上前半步,恭敬执了武官礼,低声道:“烦请云大人留步稍候片刻,田大人正在与人议事。”
    云知意此刻要找田岭说的事并不紧迫,况且凡事总要讲个先来后到。于是她颔首,随和笑应:“好。”
    语毕,便退到院门旁的树荫下站着,抬头远目。
    在漫长而枯燥的等待中,云知意渐渐走神,不知不觉又想起昨日与霍奉卿的争吵。
    经过一夜又大半日,云知意对昨天的事已经冷静许多。
    以她对霍奉卿的了解,那家伙转头去推动没什么好处的合作办学,多半有什么隐情。
    但理解归理解,生气归生气,这是两回事。
    午后日头热辣,五月蜩鸣喧嚣如汤沸,使人心火愈发烦旺。
    云知意咬着牙根,心中恶狠狠地冷笑:若那小狗贼今日散值后来赔礼并解释,定先将他吊起来在太阳底下晒成狗肉干,然后再听他怎么说。
    若他不来……
    那就扒皮炖狗肉汤吧。
    不知过了多久,院门口细碎而急促的脚步声拉回了云知意的思绪。
    她循声扭头,惊见陈琇头低低的,以绢捂面做咳嗽状,小步快跑着离去。
    望着她在烈日下稍显狼狈的背影,云知意惊诧了。
    要知道,为官者言行举止有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全都白纸黑字写在《大缙律》里。
    “身着官袍在州丞府内掩面疾奔”,这种事可大可小,若被风纪官员看见并呈文纠错,挨训是不可避免的。
    若赶上风纪官员强硬较真,挨训之后还得罚俸,甚至会在当年的官员考功评价上得一两句恶评。
    陈琇向来言行谨慎到近乎拘束,连稚嫩青涩的求学时代都少有不当举止,此刻这是个什么状况?
    云知意以指尖抵了抵额心金箔,疑惑茫然,最终还是理不出个头绪。
    于是她摇摇头,举步入院。
    ——
    田岭的办事厅设在北院中堂,此刻并没有关门。
    站在石阶下的属官看到云知意,见礼过后,赶忙上去,站在门口向田岭通秉。
    未几,属官回身抬手:“云大人请。”
    云知意颔首,拾级而上,迈过门槛时一抬头,就见田岭笑得勉强。
    他道:“若你没来见我,我倒要命人来找你了。”
    语毕,抬手示意她坐下,扬声唤人上茶。
    他没提陈琇,云知意也不多嘴,只将满心疑惑憋住,落座笑笑:“是为了我昨日找霍奉卿吵架的事?”
    “你还好意思提?风纪官的呈文今早就摆在我案头了,”田岭没好气地笑瞪她,顺手从堆叠在案头的公文中抽出一份放在她面前,“均田革新的事不够你忙?好端端的,你找他吵什么架?”
    虽话里话外是不认同的意思,但语气神情却是另一回事,显然并没有因为云知意找霍奉卿吵架的事生气。
    云知意“啧”了一声,倒没傻到和盘托出,七分真三分假地掺着答:“还不是为了学政司。‘联合办学’将官医讲堂纳入邺城庠学,最后若是没办好,庠学是要担主责的。庠学若是出岔子,这不得把学政司拖下水么?我就是去探探虚实,看他是不是故意给学政司挖坑。”
    “那你探出来了么?”田岭随口笑问。
    云知意撇撇嘴:“他就是个蚌壳精,口风紧得很。”
    田岭对这个结果显然并不意外。他揉着额角笑叹:“你说你,吵架就吵架,摔他办事厅的门做什么?若单只吵几句,咱们还能强辩是‘沟通时太过激动’。你这一摔门,风纪官不能装聋作哑,我也不好护短太过吧?”
    “我就是气昏头了,走时关门手重了些,”云知意讪讪低笑,“您也别为难,该训训,该罚罚,我没二话。”
    田岭无奈,摇头笑睨她:“这可是你说的啊。那就罚你回去反省五日,如何?”
    明罚暗赏,让云知意在家歇五日,既对风纪官有交代,正好也错过月底旬会,免得与霍奉卿又当面起冲突,倒是一举多得。
    云知意心领神会地承情:“遵命。”
    “那就这样。你找我什么事?说吧。”田岭纵容地笑瞪她,仿佛看着自家一位顽劣小辈。
    “哦,没事了,”云知意弯了眉眼,“我这些日子看农政、户籍交上来的各项汇总,看得都快吐了。原本想找您讨个三两日休沐缓缓,您倒大方,开口就给我五日。”
    “你啊,”田岭笑着指指她,“休息归休息,均田革新还是要抓紧。眼下可有腹案了?”
    “我已命农政、户籍两署在摸底,”云知意对答从容,“接下来会以私人名义轮流拜访各家家主,先看看他们的态度。这事得谋定而后动,莽撞不得。”
    均田革新是要各豪强大族让出自家名下长久闲置的土地,由州府重新分配给失地农户。
    这对失地农户是天上掉馅儿饼,重新得地后耕种自会积极勤力,对州府财库、朝廷税收也会有所助益,可谓一举三得。
    但豪强大族们却不会高兴。
    人就是这么奇怪,自家名下的东西,平日里再闲置在旁不当回事,若突然被要求拿出来分给别人,谁会轻易松口?
    若是逼急了,本地豪强大族抱团对抗官府、明里暗里闹事都不是没可能。
    田岭也正是忌惮这个,才将此事交给云知意全权负责。
    “你跟着钦使大人历练一年,行事稳重许多,倒是好事,”田岭捋须颔首,先对她予以肯定,接着话锋一转,“不过嘛,该雷厉风行时也别瞻前顾后。若是缺什么,尽管向我提。临川、允州、淮南都已动起来了,咱们要是再无动静,只怕会引来陛下亲自关切,那可就没脸了。”
    这话听起来是鼎力支持,实际却是在向云知意施压。
    “田大人放心,我会全力以赴,”云知意一脸乖巧,“哦,对了,我正想找您借个人。”
    这老狐狸巴不得她顾头不顾尾地横冲直撞,等到她把各家都得罪完了,他再出来装好人,渔翁得利。想得美。
    田岭问:“谁?”
    “小田大人。”
    田岭闻言,眉眼顿时拉了下去,神情明显不快:“田岳?他做事废物唧唧的,我看着他就来气,你竟瞧得上?均田革新这种硬差,他恐怕只能给你帮倒忙吧。”
    田岭共有四子三女,一向对田岳就不太看重。
    去年集滢瘟疫事件,田岭身为州丞,没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医药与粮食问题;他儿子田岳倒是从淮南府借回许多,不但成了集滢人心中的大英雄,还将他这当爹的衬得稍显无能。
    最惨的是,田岳从淮南府借的那些医药粮草,最后还是田岭向各家豪强求爷爷告奶奶,设法筹集了去还的。
    当爹的被打了一耳光,还得忍气吞声善后,明面上不但不能说田岳不对,而且要给田岳升官,田岭简直憋屈到心绞痛,如今提起那逆子就没个好脸。
    云知意心中偷笑,口中却一本正经:“之后我拜访各家家主时,想请小田大人作陪。我保证不耽误他在钱粮署的差事。您知道的,那些豪强大族都手眼通天,目前八成是已经收到均田革新的风声了,我登门拜访怕要碰不少软钉子。小田大人性情温平,田家在原州又颇得人望,若有他帮衬斡旋,各家看在田家的面子上,至少不会给我吃闭门羹吧?”
    她的话合情合理,又将田家捧得高高的,田岭无从反驳,只能苦笑允了:“行,既你瞧得上,那便拨给你差遣一段时日。你这脾气,平常小事上不爱计较,真惹急了却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云知意坦然一笑:“可不?我脾气上来自己都怕,不然昨日也不会与霍奉卿闹成那样。”
    ——
    得了田岭首肯,云知意出来后便去钱粮署寻了田岳。
    田岳惯是个好脾气的,平白多了差事也无半点愠色,温雅笑笑:“好,那我随时听候云大人指派。”
    “倒也不至于随时,我会尽量安排和你钱粮署的差事避开些。”云知意道。
    见她就要告辞,田岳急忙开口:“对了,下月初七是蔺家老爷子七十大寿,云大人可接到帖子了?”
    “城北蔺家?”云知意足下稍顿,有些感兴趣了,“没有。我和蔺家素无往来,想必不会给我下帖子吧?”
    城北蔺家是原州地头蛇之一,先祖曾蒙开国主拜相,显赫一时。
    如今蔺家虽在朝中无人,但家主手中有一枚开国主御赐的丹书金令,又与包括田家、顾家在内的好几家大族都有姻亲关系,正是均田革新中最棘手的那种对象。
    云知意若有所思:“要是我不请自到去贺寿,你觉得合适吗?”
    “蔺家老爷子规矩大得很,便是得了帖子也只能带一人同行作伴。不请自到,怕是要被当众驳脸面,”田岳直言道,“我有帖子。若云大人不嫌委屈,不妨与我同行?之前在集滢,我承了你天大人情,你就当给我个报恩的机会吧。”
    云知意笑瞥他:“别瞎说啊,集滢的事和我没关系。是你小田大人一片赤诚感动了淮南府。”
    若田岭知道集滢的事其实是云知意的手笔,如今对她可不会这么和气包容。
    田岳既从集滢之事得了名声甜头,背点黑锅也是理所当然。
    “云大人说的是,”田岳也知失言,抿笑又道,“那,我诚挚邀请云大人与我同行,可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