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不是她,只恰好生了张相似的脸,有幸得皇上疼爱而已,我知道,我都知道了。”她哽咽着道。
    一张一模一样的脸,能得恩宠,却不配得子嗣。
    不怪她会如此想,有些东西未搬到明面上,悄无声息藏在心底时,连藏着心事的主人都不知自己能有多介怀。
    就如她后来再也未提及过那画中人,就如,她佯装忘了他夜里吻她时,喊的那声宋宋。
    而一旦有了契机,往事重忆,才知一直都心有芥蒂。
    闻恕手心发凉,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
    他眉心颦起,“不是这样。”
    男人闭了闭眼,索性破罐子破摔,再睁眼时,掰过付茗颂的下巴,一字一字道:“我没拿你当替身,你和她大有不同,我从前心里是她,现在心里是你,难道不成吗?”
    末了,他又补了一句道:“我若是说,你比那幅画要紧,你信不信?”
    付茗颂泪眼朦胧的望着他,用眼神传达了三个字——她不信。
    —
    日头彻底落下,连余晖都所剩无几。
    就这样的天儿,元禄硬是走出了一身汗,他捧着手里的竹筒往昭阳宫走,活像上供似的,一点不敢将手里的宝贝磕着碰着。
    至殿内,他绕过一个莫名其妙的火盆,低头将竹筒呈上。
    闻恕侧头瞧了身边的人一眼,淡淡道:“点了。”
    啊,啊?
    元禄怀疑自己听错了,不可置信的抬头,询问道:“点,点了?”
    男人睨了他一眼,耐着性子道:“点了。”
    付茗颂瞪大眸子,攥紧手心,似是不信这幅画真会被丢进火盆里。
    可真当元禄从竹筒里将画像抽出来,摊开,小心翼翼丢置火盆中,那画中人的脸,顿时烧起一团火时,她终于坐不住,起身便要上前将画像救下。
    闻恕眼疾手快拉住她,扣着她的肩道:“现在信不信?”
    付茗颂张口,像被点了哑穴,忽然吐不出一个字来,缓缓偏头,就见那幅陈年旧画,渐成灰烬。
    但此刻,元禄的心思最为复杂。
    他惆怅又释然的盯着火盆瞧,伺候皇上的这些年,头两年,皇上还是太子,这画被安置在东宫的床榻旁,睁眼便能瞧见。
    后来,皇上登基,政务繁忙,这画便被挪至御书房,往画前一站,能站两个时辰。
    元禄常常觉得,皇上约莫是要同这画过一辈子。
    宫里的妃嫔长相,皆按着画中人来找,他以为皇后胜在长得更像而已。
    现下,元禄心里只有一个大胆的念头——
    不是皇后像这画中人,而是皇后,本就是这画中人。
    人都在眼前了,画的意义便没了。
    此时,素心脚步踌躇,从殿外进来。
    她看付茗颂眼下深红,想解释一二,可又不是时候,只好道:“皇上,李太医到。”
    “宣。”
    他拽着她的手腕,强行将人摁在椅子上,“你好好听,不信朕,总要信太医。”
    李太医跪地在前,元禄将那小半块美人香递上给他,他的神色陡然一变,还猜测不出前因后果,那便是傻了。
    他抬头询问似的望向闻恕,“皇上?”
    闻恕抬了下下巴,“说吧,一字一句,一五一十,同皇后说清楚。”
    李太医颔首,目光移向付茗颂,心中打了个腹稿,尽力说清道:“微臣给娘娘把脉时,便提过娘娘多梦,气血两虚,只微臣担忧娘娘思虑过重,话便未说全,气虚体弱,不宜受孕,哪怕是有幸怀上龙嗣,也未必能平安诞下,届时,只怕大伤元气,这美人香乃避子香中少有不伤身的,也是微臣,提议皇上用的。”
    光是听前两句,付茗颂就已经僵住了,待李太医一番话下来,她心中便已弄清了始末。
    她攥紧腰间的流苏节,贝齿磕住下唇。
    静默良久,闻恕道:“都退下。”
    众人低头倒走几步,匆匆退出殿外,长吁一口气。
    一时间,殿内寂静,连清浅的呼吸声都听的分明。
    而这一番折腾,付茗颂早就冷静下来,莫说是个误会,就算是真的,皇上不愿要子嗣,她也是不能说半个字的。
    倏地,付茗颂起身,扶着玫瑰椅笔直跪下,低着头。露出一段雪白的后颈。
    “臣妾有罪。”她道。
    闻恕伸手,抬起她的下巴,低声问:“何罪?”
    付茗颂看着他,原本想认罪的话缭绕在嘴边,倏地,眼眸一酸,“皇上不知道,母后送来的助孕药膳,很苦,很难喝。”
    误会是真误会,可委屈,也是真委屈。
    闻恕抿了抿唇,伸手将她扶起来,拇指压着她的侧颈,“以后不喝了,嗯?”
    “嗯。”
    “朕没骗你,现在信了吗?”
    她犹豫了一下,“嗯。”
    她一边应,泪珠子一边掉,闻恕低头,尝了一口咸味儿。
    —
    宋宅。
    宋长诀秉烛,桌案上铺开一幅京城街市的图纸。
    瞧了半响,他挑了处最繁华的地带,指着道:“你明日,将这间铺子买下。”
    小厮疑惑,“大人,怎忽然买起铺子了?”
    宋长诀淡淡道:“赚银子。”
    说起来,他在魏家没少坑那两兄弟,加之这官儿升的也快,宋长诀只身一人,最不缺银子。
    可他今日算看明白了,男人是靠不住的。
    若她一如既往不愿留在皇帝身边,他一定带她走。
    作者有话要说:
    哥哥——终究是错付了
    第64章
    翌日一早,道路两旁还有雾气未散,团在永福宫外的柳树旁,别有一番意境。
    李太医被从昭阳宫又提到了永福宫,口干舌燥的将话复又说了一回,咽了下口水,这才退至一旁。
    “噔”的一声,沈太后将手中的茶盏放下,杯底与小几相撞,发出一声轻响。
    她眉间立即就蹙起,抿唇消化了会儿,道:“所以,这段日子来,哀家的药膳是白送了?”
    闻恕“嗯”了声,瞧起来精神劲儿不大好。
    沈太后又深吸一口气,“你怎不早说?”
    闻恕缓缓抬眸,轻飘飘的睨了太后一眼,那眼里的意思,不由让沈太后一怔,讪讪移开目光。
    他怎么没说,几次来永福宫,总有意无意提过子嗣的事。
    要么说是“不急”,要么就是“政务繁忙”,明里暗里提示她,少催孕。
    可沈太后哪里知道其中竟是这样的缘由,只当他性子闷,不愿让她这个做母后的插手私事。
    可话说回来,皇家子嗣,如何算得上私事?
    过了这个冬日,他便二十有三了,她怎能不急?
    “既是如此,你为何不明说?”沈太后左想右想,这事还是赖他。
    可问完这话,沈太后立即回过神,“你是怕哀家因这事对皇后有芥蒂,为难她?”
    闻恕看了她一眼,没说是与不是,只道:“她生于付家,心思重,就是母后不为难她,她也难免胡想。”
    依李太医所言,至多一年,治了她多梦的毛病,许是能大好。
    若不是苏禾,根本不至于此。
    此时,许姑姑从屏风外绕了进来,“娘娘,苏姑娘来了。”
    苏禾手里持着宫牌,常来永福宫陪沈太后说话,今日来,也不奇怪。
    只许姑姑这话落下后,沈太后却未立即应话,只抬眸与自己这个儿子对视一眼,她叹气道:“让她回吧,就说哀家身子不适,她明日,后日,也不必来了。”
    许姑姑应声,低头退下。
    沈太后扶着桌角起身,没好气道:“成了吧?就你昭阳宫的人宝贝,连哀家都瞒,你当哀家是能生吞活剥了她还是如何?”
    她一边说,一边往外去。
    闻恕皱眉叫住她,“母后去何处?”
    沈太后步子一顿,“去瞧瞧那丫头,你也知她心思重,这会儿,指不定如何胡思乱想。”
    闻恕生生将拦她的话咽了下去,半响,道:“谢母后。”
    昨日夜里,他拥着她睡下之前,怀里的人仰头问了他一句。
    她问:“母后知晓么?”
    根本是藏不住的紧张,她为何担忧,他还能不知?
    —
    现下,那个心思重的人正倚在窗边,任由冷风往脸上打,小脸都冻僵了也浑然不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