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诸位大臣更是吃惊不已。
    纪婵被泰清帝脉脉含情的桃花眼看得浑身不自在,赶紧长揖一礼,谦虚道:“微臣只是尽了微薄之力,镇守西北的将士们才是大庆胜利的关键,皇上任人唯贤才是胜利的关键。”
    她这话大概说到泰清帝心里去了,他开心地笑了起来,“西北军的将士们有功,纪大人更有功,宣旨。”
    他大步走了回去。
    一名小太监捧着明黄色的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理寺丞纪婵,改造炼钢技术……敕封为长公主,钦此。”
    长、长公主?
    纪婵睁大了眼睛,竟然这么夸张的吗?
    “臣,臣领旨,谢恩。”她磕磕巴巴地接过圣旨,不安地看了司岂一眼。
    司岂一脸懵。
    司衡的脸色好像不大好看。
    倒是一众大臣真心实意地恭贺着泰清帝多了个干姐妹,以及炼钢技术改造后,大庆的国力会更加强盛云云。
    纪婵这才回过神,对呀,钢铁技术提高了,国家的硬实力也会提高。
    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功劳,她这个公主实至名归。
    不过,她成了公主,司岂就只能做上门女婿了。
    她好像就没有嫁进司家做小媳妇这回事了。
    可司岂是司家二房长子。
    那么,司岂发懵,首辅大人脸色不好看,就是情理之中了。
    这桩婚事看来又要有波折了。
    就算大庆没有驸马不能当官这种说法,司家也不见得愿意自家儿子做上门女婿吧。
    第160章
    宣了旨,谢了恩,泰清帝犒赏功臣,设宴乾清宫。
    纪婵出去找两个孩子时,听见两个大臣议论自家孙子县试的名次,心里咯噔一下——她记得纪祎报了名的。
    纪婵一溜小跑去了偏殿。
    “娘,可以回家了吗?”胖墩儿从椅子上跳了下来。他正在吃点心,小嘴上还挂着两颗白芝麻。
    纪婵道:“皇上设宴,娘带你们去吃饭。”
    “啊?”纪祎放下茶杯,缩了缩脖子。
    纪婵道:“没关系,不怕。”她在纪祎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姐还没问你,你县试考得怎么样?”
    纪祎挺了挺后背,眼里也有了自信,“姐,我考了第三名。”
    胖墩儿认真地说道:“前两名都比小舅舅大好几岁,听说都是大官的公子。娘,他们胜之不武。”
    偏殿里伺候的小太监有些尴尬,假装什么都没听见,小碎步溜出去了。
    纪婵大笑,摸摸纪祎的脑袋,“凭自己本事得来的第三名非常好,姐姐为你骄傲。”
    纪祎似乎有些遗憾,道:“姐,如果我再厉害些,说不定就是案首了?”
    纪婵道:“第一第二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你要知道自己的真正实力,也要清楚自己在社会上的实力,能补足就补足,不能补足时就要保持心态平和,明白吗?”
    这是人治的时代,写八股文,不但要投考官的眼缘,还要看考生背后的实力。
    考生实力相差无几,身后背景差距较大时,输了也不是不能接受。
    再说了,第三名已经是赢了,为何非要难为自己呢?
    纪祎知道“社会”的意思,自然也明白纪婵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下颔首表示受教。
    “唉,让你明年考就好了。”纪婵不无遗憾地说道。
    纪祎不明白,“为什么?”
    “因为你姐姐现在是永宁长公主了。”司岂笑吟吟地走进来,拱手道,“臣见过公主殿下。”
    纪婵“嘿嘿”一笑,摆摆手,“司大人笑话我。”
    “啊?”纪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胖墩儿站起身,朝司岂走了过去,边走边道:“我娘要是公主,那我是不是就是县公了?县公,公公,啧啧……好老。爹,抱抱。”他朝司岂伸出双手。
    司岂把他抱起来,狠狠亲了两下,“有没有想爹?”
    胖墩儿回亲两下,“真的想了。”尽管他是想念娘亲时顺带着想想,但也确实是想了的。
    司岂明白,一般加上“真的”两个字时,都不太真,不过,这也没什么,孩子跟纪婵长大的,想念纪婵不想他再正常不过。
    “走吧,皇上问了,一起过去吧。”他看向纪婵。
    纪婵点点头。
    一行四人回到正殿。
    太监宫女们很麻利,一张张长案已经准备好了,泰清帝和司衡坐在前面,正在说着什么。
    司岂把纪婵引到泰清帝右手的位置上坐下,正想回自己的位置时,泰清帝叫住了他。
    “师兄,说说朱子青的事。”
    司岂点点头,在纪婵的长案旁坐下,细细把朱子青杀害武文齐,以及二人战死沙场两桩公案详细讲了一遍,末了又道:“皇上,朱大人为民除害,为大庆战死沙场,臣恳求皇上给他们最公正的审判。”
    说是公正的审判,其实就是要泰清帝的一句公道话。
    泰清帝和司衡都明白。
    司衡道:“朱子青侠义之人行侠义之事,但与我大庆律法相悖,且造成的影响深远,一旦从正面宣扬,必将造成一股歪风邪气。皇上,老臣以为,此风不可长。”
    泰清帝沉吟片刻,说道:“听说魏国公府分了家,朱子青一家被赶了出来,现在寄住在左言家里。”
    “朕给纪大人另赐公主府,纪大人的院子赐给朱子青一家,另赏纹银三千两,唉……”
    说到这里,他为难地看向司岂,“师兄,朕手里当真没有合适的府邸了,不如朕出几样古董,跟师兄换换如何?”
    纪婵目瞪口呆,给出去的东西往回要,皇上这么穷的吗?
    她看向司岂。
    司岂点点头,“皇上圣明,臣遵旨。”
    纪婵耸了耸肩,“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是皇上你说了算。
    再说了,为了这场战争,皇上几乎卖了所有的宅院,他拿不出公主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皇上以个人名义赐朱子青遗孀,算是一种变相的平反和奖励,这对朱子青很公平。
    届时,有司岂和左言照顾着,一家人的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
    朱子青和朱平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用完庆功宴,纪婵同诸位大臣一同离开皇宫。
    在出宫的路上,纪婵问司岂,“朱大人的尸骨怎么办?”
    司岂道:“送到左兄家里不合适,先送寺庙做做道场吧,等朱家嫂子搬了家再说。”
    纪婵问道:“那我们先去左言家一趟?”
    司岂也是这个意思。
    虽然已近黄昏,但这件事情拖不得。
    宫车送胖墩儿和纪祎回家,司岂和纪婵骑马先到四季缘。
    四季缘的掌柜告诉司岂,左家就在四季缘前面的胡同,第三家便是。
    二人摸了过去。
    这是一座三进的宅子,从大门看,至少七成新。
    司岂上前敲了敲门。
    一个老门子开了门,问道:“二位大人找我家老爷吗?”
    司岂道:“左兄在家吗?我姓司,烦请通报。”
    “哦哦,司大人啊。”老门子混浊的眼里有了几分喜色,“小人这就去通报。”
    不多时,左言快步迎了出来,脸上虽带着笑意,但眼里的不安也十分明显。
    他拱手道:“司大人纪大人一回来就光临寒舍,有何贵干啊?”
    司岂道:“确有要事,左兄要在这里讲吗?”
    左言微微一笑,“左某着急了,二位大人快请进。”
    暮色降临了,各房都掌了灯,式样新颖的窗棂在灯火的映衬下,格外漂亮。
    左言把二人请进外书房。
    书房里收拾得十分素雅,书案上的蒲草长得肆意旺盛——那是纪婵刚刚入职大理寺时送给他的。
    三人在会客区分宾主落座。
    杜河上了茶。
    司岂正襟危坐,说道:“左兄,深蓝兄没了。”
    “咔嚓!”左言手里的茶杯落了地,滚烫的水溅到他的脚和腿上,湿了一片。
    “老爷!”杜河急忙找了一块抹布去擦。
    纪婵道:“速速去拿凉水,用凉水敷一敷。”
    杜河转身就要出门。
    左言举起独臂,说道:“不必了,没有那么烫。”他眼里有了泪意,瞪着司岂,咬牙切齿地问道,“他是怎么死的?是不是你逼他的?他杀的那些,哪个不该死?”
    司岂道:“左兄误会我了,深蓝兄和朱平死在战场上了,回来的伤兵都可以作证。”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