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条路不不是路,四十五年前的金乌士兵从下面通过的可能性很小。
    张大强道:“司大人,时辰不早了,咱们这就上去吧。”
    施宥承见司岂脸色难看,知道他不甘心,劝道:“司大人,下官以为,金乌士兵若想从山北通过,只能走我们刚才走的这段路,下面绝无可能。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上去查探,或者有所发现。”
    他这话虽然直白,但也坦率。
    司岂承认施宥承说的有道理,但他就是心有不甘——在他的二十五年生涯中,他还没有过如此重大的失误。
    一想到要灰溜溜地回去,他就把身子又往前蹭了蹭,试图看到更多的地方。
    他个子高,身体的一多半探出了悬崖,鬓角的散发被山风吹得狂乱,岌岌可危的样子让人脚下发软。
    张大强赶忙从后面抓住他的腰带,“司大人小心呐。”
    章铭杨也道:“司大人莫……”
    “你们看那个是什么?”司岂指着距离水面只有丈余的一个凹槽处,山风吹过,荒草倒伏后,露出一点点金属光泽。
    张大强道:“司大人先退回来,让小人看看。”
    司岂把左手往后挪了一下,就在抬起的这一瞬间,脚下突然打滑,身体直直地向前扑……
    张大强惊叫一声,右手用力提住了司岂的腰带,与此同时,司岂的左手也重新摸到了岩石。
    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不要紧,我有办法。”司岂退回来,从身上取下一只岩钉,用锤子钉在身后的岩壁里,然后让一个士兵解下绳子,穿进岩钉孔里,用铁锁挂在腰里的另一条绳子上。
    挂好后,他扥了扥,很结实。
    这一次,他把自己的身体大胆地探了出去,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上发现,那样的凹槽有两排,一排在上,一排在下,每隔三尺就有一个,十分规律。
    每处凹槽都有荒草,大多很长,被山风吹得飘飘荡荡,恰好阻住了他们的视线。
    “金乌人有心了。”司岂让张大强把他拉了回来。
    金乌对大庆早有野心,他们有时间也有能力准备这样的一条通道——而且,只要有绳子、有工具,这个任务并不如何艰巨。
    张大强像司岂一样探出去看了看,说道:“如果金乌人把这样的地方都楔了踏脚和把手,那么从北坡过去并不算难。”
    施宥承也确认了一遍,再无二话。
    一行人原路返回。
    上到峰顶,正要下山时,南坡不远处的一片林子里忽然惊出了大批飞鸟。
    张大强道:“林子里可能有人。”
    司岂一摆手,让所有人躲在一块岩石后面,问道:“你觉得是什么人?”
    张大强道:“不好说,不是咱们的斥候,就是金乌人的斥候。在这一带,我们经常交手。”
    司岂想了想,说道:“我们速度快些,从前面下去。”
    施宥承道:“司大人,咱们还是弄弄清楚的好,万一真是金乌的斥候,抓住他岂不是更好?”
    章铭杨点头表示赞同。
    司岂道:“既然金乌人以为那是条密道,就让他们保守住秘密岂不是更好?”
    “对呀!”章铭杨明白了。
    施宥承也恍然大悟,他拱了拱手,“还是司大人高。”
    司岂问:“老张,需不需要除掉这一片的痕迹?”
    张大强道:“小人觉得用不着,这一片我们偶尔也上来,但一般下不到北山,有脚印是正常的。另外,南坡比山顶和北坡好走,只要咱们跟他们不走对脸,他们一般也不会上去。”
    司岂道:“既然如此,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我们下去,找个地方隐蔽一下,看看对方到底是谁,几个人。”说到这里,他看向张大强,“你找个隐蔽的地方,如何?”
    张大强自问对这片山比金乌人更熟悉,当下把一行人带了下去,在一个狭长的山石夹缝中藏了下来。
    此处视野比较开阔,只要人在下面经过,就可以一览无余。
    一行人一个贴着一个钻进缝隙。
    张大强割了一片荆棘,挡在夹缝外面。
    章铭杨道:“这地方不错,不但不冷,还能歇歇脚。”
    其他士兵深以为然,纷纷软了身子,靠在岩石上,一边休息,一边静待来人。
    司岂也觉得累了,轻吁一口气,活动活动肩膀,便又凑到张大强身边,朝外面看了过去。
    大约等了小半个时辰,不远处有了动静。
    司岂“嘘”了一声,示意大家警惕。
    章铭杨挤到他身边,手压到了腰刀上。
    盏茶的功夫后,司岂终于听清了对方的谈话声——确实是金乌人的语言,他听不懂。
    两个梳着辫子的金乌人一边聊着,一边从夹缝前过去了,他们手里的长刀还染着红褐色要干没干的血迹。
    随后又来了三个,四个,五个……
    司岂数了一下,总共二十个人,是个小队。
    如此可见,大庆斥候应该是牺牲了。
    张大强的手扣紧了岩石,青筋暴露在外。
    司岂的手按在他的肩膀上,示意他不要冲动——在这样的地方战斗,羽林军绝对不是金乌人的对手。
    一行人在此处等了许久才下山。
    走了一下午,又一晚上。
    第二天早晨到军营时,所有人都很狼狈,衣衫褴褛,满脸血痕。
    施宥承命令其他羽林军回去歇息,他和章铭杨、司岂一起去了冠军侯的军帐。
    还是那些人,依然在研究对策。
    “侯爷,下官回来了。”司岂拱手道。
    冠军侯上下打量了一眼,说道:“司大人辛苦了,不若先去洗漱洗漱,休息一下再说。”
    司岂道:“不能休息了,侯爷,我们发现了北坡的密道。下山时,还碰到了金乌人,他们已经到咱们的头顶上了。”
    章铭杨也道:“侯爷,他们把岩钉钉到了岩石了,荒草遮盖着,无法通过的路,他们就踩着岩钉通过。”
    司岂直接杀到冠军侯这里,冠军侯对结果已经有所准备,但听到详细后,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岩钉?在岩石上钉了钉子?”
    施宥承也道:“禀侯爷,确实如此。距离金沙河上方一丈左右,金乌人钉了两排钉子,一排手抓,一排脚踩。”
    庞大人道:“既然有所发现,可否打草惊蛇呀。”
    司岂道:“不曾打草惊蛇。”
    庞大人一摆手,“那就太好了,咱们可以送金乌人一个瓮中捉鳖。”
    冠军侯点点头,笑道:“司大人劳苦功高啊,施千总也是,诸位好好歇息一番,剩下的交给本侯。”
    第156章
    司岂和施宥承走后,冠军侯又把章铭杨找了回来,询问了一下具体经过。
    章铭杨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
    庞耿道:“真想不到,一介女流竟有如此见识。”
    庞耿对首辅有意见,所以越过司岂夸纪婵。
    冠军侯对司家父子印象很好,作为西北军的大将军,做不来厚此薄彼的事情,他喝了口热水,感叹道:“小司大人又立了一功,果然是国之精英,人之俊杰呀。”
    章鸣梧冷哼一声。
    他一声不大,但架不住军帐里安静。
    酸溜溜的味道扑鼻而来,所有人都看向章鸣梧,心里纷纷猜测着章世子为何不忿小司大人。
    章铭杨知道自家大哥又牛心左性了,他看了一眼章鸣梧,又嫌弃地挪开视线——大哥比小司大人长得差多了,而且性子也差。
    冠军侯严厉地看了章鸣梧一眼,说道:“上官将军该来了吧,你去营门处迎一迎。”
    章鸣梧应了一声,正要出去,就听外面有人说道:“侯爷客气了,某不请自来了。”
    守在门口的亲兵挑开帐帘,上官云芳大步走了进来。
    众人赶紧起身相迎。
    武将们都很干脆,略略寒暄两句,便言归正传,研究接下来的这场可能决定胜负的硬仗。
    几天下来,一干人一直以为金乌国企图拖垮大庆——大庆粮草不足。
    现在北坡发现了密道,那么就可以解释为,金乌国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他们想暗度陈仓。
    如此一来,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战术布置,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首先,让斥候利用纪婵设计的工具,监视坤山北的动静。
    假设小邱庄的人真的是被金乌所杀,那么杀人者很可能是先头部队,一来刺探大庆边关,二来顺便把路重新稳固一遍。
    金乌派出大批斥候清洗南坡上的大庆斥候,说明他们应该已经有所动作了。
    那么,大庆方面悄悄转移部分军队,对其进行围堵便势在必行。
    这一项,由对坤山更了解的部分西北军和羽林军来执行,章鸣梧为主将。
    其次,是拒马关的正面战斗。
    金乌若想对西北军形成合围,便需要吸引西北军的注意力,拒马关极可能会在三日内开战,甚至更早。
    作战阵型为鸳鸯阵。
    上官云芳的火器营先上,然后是弓弩兵,最后是骑兵和步兵。
    纪婵一直在伤兵帐篷里忙碌着,司岂一行平安返回的消息,她还是听章铭杨说的。
    中午,她从伙房打了饭菜回去,司岂裹着斗篷,正睡得香甜。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