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立刻说道:“王妈妈说我们的等会儿再送。”
    司岂不听她的,吩咐罗清,道:“拿走,我吃不下。”
    纪婵搓了搓额头。
    她不在意二夫人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越是贵妇就越受传统的桎梏,没什么好挑剔的。
    再说了,人生苦短,为不相干的人生气太不值得了。
    “不吃最好。你现在身体虚弱,吃凉的食物会伤脾胃。”她去桌子上取只杯子,倒出一杯给罗清,“我们分了它吧。”
    罗清嘿嘿笑着,“纪大人当真?”
    纪婵喝了一大口,“当真。”
    嗯……好喝!
    她想起肥宅快乐水了,喝一口,甘甜冰凉,气泡在舌尖上跳舞,落到胃袋里,再打一个舒服的嗝……
    纪婵陡然沉默了下去,眼里没有沉抑,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喜悦。
    司岂知道她大概想起了什么,也不打扰,用右手撑着头,默默地看着她。
    罗清笑嘻嘻地往犄角旮旯退了过去。
    纪婵很快就回过神,对罗清说道:“你去把抬司大人的担架找来。”
    罗清也不问为什么,应一声就去了。
    司岂道:“要担架做什么?”
    纪婵促狭地眨了眨眼,“当然是要解决你的实际问题。”
    司岂的脸又红了——他觉得自己这几天把一辈子的脸都丢尽了。
    小便还好,用夜壶可以解决,另一件人生大事,他确实一直在强忍着。
    好在没怎么吃喝,不然早受不住了。
    他埋下头,瓮声瓮气地说道:“好,我知道你要怎么做了,纪大人快去休息,要用午膳了。”
    纪婵大笑着出了屋子。
    罗清把担架放在院子里,进来后发现纪婵不见了,忙问道:“三爷,纪大人怎么走了?”
    司岂怒道:“纪大人再不走,你三爷我就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了,我又不是胖墩儿。我也是,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
    罗清咕哝一句,“要是胖墩儿就省事了,抱着就完了……”
    “滚!”司岂喝了一声。
    罗清连滚带爬地跑出屋子,很快又抱着担架进来了,谄媚地问道:“三爷,怎么弄啊。”
    司岂道:“取支铅笔,再用两只凳子把木板搭在床旁边。”
    罗清照做了,“然后呢?”
    司岂道:“按照我的身高挖个洞……”
    “哦哦哦哦哦……”罗清一叠声地喊着,抱着担架出去了。
    纪婵回到客院时,闫先生已经下课了,师徒三人正在一边喝酸梅汁一边闲聊天。
    她没去打扰,回了自己的房间。
    八仙桌上也摆了一碗,静静地冒着凉气,显然才拿来不久。
    纪婵歪着头笑了笑,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这碗酸梅汤有没有……
    她承认自己邪恶了。
    但在刑侦这一行做了这么久,以及联想到刚穿过来时吃过的亏。
    纪婵趁着院子里没人,把酸梅汤倒了。
    李氏很满意自己的大方。
    当司老夫人问她时,她脸上甚至有了一丝笑意,“王妈妈做酸梅汤也算一绝,想来纪大人也是喜欢的。”
    司老夫人道:“那就好,说来也是咱们不晓事,差点害了逾静的性命。”
    李氏也觉得后怕,垂下头,搓了搓手里的帕子。
    司老夫人看了看外面,“匀之半宿没睡,今儿又进宫了,也不知能不能打个盹儿。”
    范氏道:“老夫人放心,二叔会照顾好自己的。”
    司老夫人道:“咱们做母亲的就是这样,儿子再大也是孩子,恨不得桩桩件件都想到了。”
    李氏明白,老夫人在敲打她呢,“母亲说的是,儿媳受教。”
    司岂的事,她确实太不周到了——明知他伤在那处,不好与人明言谢客,她不但不帮着解围,还带人跟着添乱。
    第105章
    司岂的伤无大碍,纪婵恢复了日常工作。
    八月七日早上,纪婵点完卯,在窗前修理菖蒲时左言敲敲敞开门,走了进来。
    “纪大人,司大人的伤好些了么?”他笑着问道。
    纪婵放下花草,道:“好多了,左大人请坐。”
    左言道:“就不坐了,吴大人请纪大人过去一趟。”
    纪婵有些莫名,她的顶头上司是左言,吴大人找她作甚?
    左言拱拱手,说道:“恭喜纪大人,贺喜纪大人。”他见纪婵还是不明白,又道,“皇上有旨意,纪大人升授承德郎。”
    承德郎是散官,在大庆是一种殊荣,这是皇上因着靖王一案给她的奖赏。
    纪婵明白了,笑道:“多谢左大人。”
    左言摸了摸鼻子,略歪着头,认真地看着她,“不必谢我,我来不过是找个借口看看纪大人罢了。”
    纪婵被撩了个正着,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只好尴尬地说道:“那下官就往吴大人的书房走一趟?”
    左言眼里闪过一丝失望,说道:“走吧,我去跟吴大人复命。”
    二人出了书房,往后面走。
    左言道:“听说司大人出城,是为了顺天府的两桩案子,怎么样,有眉目了吗?”
    纪婵道:“只有怀疑对象,苦于没有证据。”
    左言挑了挑眉,笑道:“怎么办呢,打一顿?”
    纪婵摇摇头,“两桩命案,是掉脑袋的大罪。而被怀疑的对象是个老实巴交的年轻人,一旦屈打成招,岂不是我和司大人的罪过?”
    左言颔首,“纪大人仁慈?”
    纪婵反问:“左大人不也一样吗?”
    左言笑了笑,不置可否,换了话题,“太阳虽大,可到底是秋天了,每次通过房山都会被冷风冲得遍体生寒。”
    纪婵道:“现在早晚有些凉,需要多加件衣裳,不然感染风寒可不是闹着玩的。”
    吴大人正在门口浇花,闻言笑道:“小纪大人说得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必须小心谨慎。”
    左言附和道:“确实,王妃前些日子生了场大病,现在虽然好了,却也瘦得换了个人似的,只怕还要调养很久。”
    纪婵若有所思,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没抓住,只得先跟吴大人见礼。
    吴大人放下花草,在书房宣读了圣旨。
    这是纪婵收到的第三份圣旨了,既不激动,也不欣喜。
    而且,不过是散官罢了,在她这个现代人眼里,跟获奖证书相比区别不大。
    她谢过恩,再谢过吴大人,便告了辞,双手捧着圣旨回了书房。
    李成明又来了。
    纪婵一进去,他就站了起来,跟小马一起恭贺道,“恭喜纪大人。”
    纪婵还礼,道:“同喜同喜,李大人此来所为何事?”
    李成明又虔诚地拱了拱手,道:“在下需要画两幅海捕文书,纪大人这边不知有……”
    纪婵道:“可以,带人来了吗?”她很清楚,泰清帝之所以把她一个女流放到大理寺,就想要她起到这样的作用。
    她不能拒绝,因为这是她存在的最大价值。
    “带来了,带来了。”李成明赶紧派人去叫,然后又是好一通感谢。
    纪婵打断了他的车轱辘话,问起城北两桩案子的事。
    李成明道:“这几日在下也是想破了头,但还是没有进展,司大人好些了没有?”
    纪婵道:“听说好一些了。”
    李成明立刻顺杆往上爬,摸摸小一圈的肚子,“那……司大人有没有什么意见啊。”
    纪婵摇摇头。
    司岂还真没有,这两天也一起探讨过,始终没有头绪。
    两人聊了几句,李成明的小厮带着一个老实巴交的年轻男人走进来。
    看此人衣着,像某个大户人家的长随。
    纪婵问道:“这桩案子怎么回事?”
    李成明道:“茶商家里遭了贼,他看见贼的长相了。”
    纪婵便拿起笔,一边询问一边画了起来。
    小马放下卷宗,取来画板,跟着纪婵一起练习。
    李成明感慨道:“可惜在下太忙,不然一定跟纪大人好好学学。”
    纪婵道:“李大人若事事躬亲,只怕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