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夺媚 第8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之后拜堂、撒糖、行谢礼……弄得她昏头转向,不知由何人相扶,身处何地。
    直至温风般的醇嗓柔柔落在耳侧,才将她拉回现状。
    “昀熹,”宋思锐语调难掩欢喜,“咱们,是夫妻了。”
    熟悉的手掌贴近,与她微凉的手相握,领她跨过重重门槛,进入一处安静居所。
    有他,心才安。
    房内淡香醉人,华光流泻满地。
    宋思锐扶她坐到婚床边,轻声哄道:“琐事繁多,辛苦你了。今日圣驾亲临,宗亲显贵共聚一堂,我得随父王好生招待。你且乖乖等着……我吃螃蟹。”
    最末那句,仅余气音,模糊难辨。
    若非林昀熹熟知他所思所想,定然猜不出言之何物。
    她回想昨晚偷看过的小书册,各式稀奇姿态,猝然面红耳赤,幸而红盖头遮得严严实实。
    就在宋思锐依依不舍放脱她时,她反手用食指和中指虚拟成钳,轻轻固住他某根指头。
    “小心螃蟹钳子夹章鱼爪。”
    宋思锐低笑:“随你夹。”
    说罢,唤侍婢、喜娘、全福太太入内侍奉,带着新婚的意气风发,自顾应酬去了。
    林昀熹曾被母亲叮嘱过,成亲这一日得规规矩矩,于是耐住性子干坐,如入定了似的。
    院外喜庆宴乐声源源不断,祝酒声此起彼伏;房内,一众女子变着花样道贺恭维,听得她倍感犯困。
    估算时辰尚早,若真傻呆呆坐上一天,不闷死也得憋死。
    她淡声下令:“我乏了,你们也累了,先退下歇息吧!”
    “三少夫人,这不合规矩啊!”一中年女子劝阻。
    陌生称呼教林昀熹微怔。
    捣腾半日,她是真真嫁给了他,那个小时候被她用荆棘抽打过、其后陪她念书、采药、练武……以比试胜利为由偷亲她的人,也是在她忘却前尘旧事、落入他人陷阱时不惜与父兄对抗、力求保全她的人。
    她定了定神,平静发话:“此为三公子的居所,规矩该由我来定。”
    余人不敢再议,躬身退下。
    房中尚有两名侍婢未擅动,其中一人道:“您若嫌无趣,小的去请傅四姑娘或贺兰小郡主来陪,可好?”
    林昀熹一听,立马精神了几分:“好!速去!”
    那人对另外的侍婢道:“有劳笙茹姐姐先照看新娘子。”
    笙茹低低应声,为林昀熹倒上一碗茶,哑声道:“您先润润嗓子。”
    林昀熹早就渴得唇干舌燥,管不上唇脂会弄花,咕嘟咕嘟喝了半碗。
    吞咽后,猛然惊觉,这茶水的香气和味道……似乎不大对?
    蹙眉放下碗,未料一道疾风袭来!
    她本能反应抬臂阻隔,未料身子微微一晃,竟使不上劲!
    对方出手如电,连点她身上数处要穴!
    这下叫她大惊失色,心凉了个透彻。
    趁左手未完全失去控制,她顾不上吉利不吉利的嘱咐,一扯盖头。
    立于跟前的女子身形小巧,圆脸大眼,肤白如雪,的确是笙茹!
    可相陪近一载,她居然没觉察这丫头武艺高强至斯?
    惊惧之意随麻木与眩晕感蔓延全身,张口欲呼,已然发不出任何声音。
    对上那双阴郁的眼睛,林昀熹心跳骤停,视线模糊。
    这、这绝对不是她所熟知的那个笙茹!
    是谁?想要做什么?
    瘫软在红艳婚床上,她的意识堪比泄洪般迅速流失。
    坠入无边黑暗前,纷纭思绪中浮起初见母亲时的一句话——你、你杀了我女儿?拿走了她的容貌?
    血液如凝,毛骨悚然。
    作者有话要说:  吼吼吼~搞事!搞事!搞事!
    第六十六章
    #66
    傍晚时分, 晋王府楼阁因流霞而倍显金碧辉煌。四处张灯结彩,皑皑白雪映衬喜庆红绫彩带飘飘。
    女帝身穿便服, 带领公主亲临婚宴,更送来无上皇与太皇太后的大批封赏。
    众宾客们无不震惊动容,感叹晋王三公子果真圣宠无量。
    除此之外, 还有惠王、赵王、魏王等皇族宗亲前来道贺,所赠贺礼极尽其珍,教人眼花缭乱。
    宋思锐素来俊朗非凡,是日一袭红色新郎服, 面如冠玉, 目如朗星,人逢喜事,最是意气飞扬, 所过之处必招来恭贺道喜。
    晋王捋须目视这一切, 笑时不经意流露复杂滋味。
    他曾对这门婚事极不赞同。
    毕竟, 长子与林家千金相交多年,几近到了谈婚论嫁之地,忽因可有可无的争风吃醋失去双腿,沦为残疾;而那丫头非但龟缩府中,更曾沦为乐籍, 陷于教坊……
    纵然靖国公恢复爵位, 但大势已去,数十载情谊割裂;且宋思锐对于林家女实在过分热切,给人耽于美色、难成气候之感。
    但太皇太后敲定了这桩惹人争议的婚事, 并说服女帝姐弟二人,才有了今日天家数代人同堂的热闹场面。
    丝竹声混杂觥筹交错声与贺喜之音,靠近内院一角突然有一瞬静谧。
    随后,满场笑语与议论骤然停歇。
    人们笑容稍滞,均偷眼窥望回廊上渐近的人影。
    琉璃灯在积雪上投射点点晶莹微光,数人护送一座木轮椅缓缓前行,椅上公子被宽厚的乌紫貂裘裹得严严密密,白净面容神色平和。
    兴许因冬服厚重,即便膝下空缺,亦基本瞧不出来。
    紧随在侧的女子身穿桃红缎裙,外披银狐裘,容色娟秀,正是巧媛。
    她近两月鲜少露面,脸颊与身材比往日稍稍圆润了些,外加笑意盈盈,眼尖之人立马猜出怎么一回事。
    相熟者纷纷上前招呼,皆为宋思勉气色不错而欣慰。
    众所周知,晋王世子算是被亲兄弟“横刀夺爱”。
    大伙儿虽耳闻他原谅了靖国公父女,但亲眼目睹他以此磊落坦然之态参加弟弟和昔日倾慕者的婚宴,难免错愕。
    宋思锐正忙着和赵王府的世子谈论军马问题,并感谢对方送赠的名琴和名石,见兄长姗姗来迟,遂携堂兄同去相迎。
    走在宋思锐身边,身材中等的赵王世子多少显得平淡。所幸他五官端正,自带天家子孙的威仪。
    他行至宋思勉跟前,执礼道:“久未拜访,今儿见堂兄精神甚佳,很是欣喜。”
    宋思勉曾是他的头号竞争对手,锋芒尽露,处处压他一头。
    此番相见,自身残缺,对方则于韬光晦迹中日复一日积淀,成长为沉稳大气的青年。
    见赵王世子眸带关怀,宋思勉摁下偶尔泄露的自惭形秽,笑道:“说来都怪我这做哥哥的,起初伤痛未愈,羞于见人;后只顾着调试琴弦,又怕你事忙,没敢相请……”
    两人边聊边融入人堆,宋思锐噙笑不语,亦步亦趋尾随在后。
    眼看曾相互竞争或忌惮的三位王府公子相处融洽,宾客笑颜渐舒,宴会气氛高涨。
    宋思勉细观赵王世子送赠的七弦琴“霁临”,琴身漆色斑驳,木质沉黯,采用象牙琴轸、镶珠琴徽、朱色柘丝琴弦,料知是珍贵古琴,不由得技痒。
    宋思锐从兄长眼里读到跃跃欲试之色,悄声问:“兄长可愿一试?”
    宋思勉自觉在数百人面前独奏太招摇,下意识转目远望混于人堆中的霍书临。
    若论默契程度,霍七确为首选。奈何这一日,以儒雅风流闻名的霍书临形神涣散,眼神飘忽……
    宋思勉料想他未看透个中隐情,始终对阿微念念不忘,暗叹一口气,命人捧出自己琴,对弟弟道:“咱们哥儿俩合奏一曲,以庆此良辰佳夜,如何?”
    此言一出,闻者又惊又喜。
    宋思锐自是欣然同意。
    孟管事当即命乐班子暂停演奏,并清理出大片空位,搬来琴台、几案、鼓凳等物,兄弟二人小声商量,一拍即合。
    整顿衣袍,一紫一朱,端坐琴台前,映雪身姿笔直。
    宋思锐率先探出长指,拨动琴弦,似珠落玉盘的委婉之音流泄于夜空。
    当琴音渐起清迥,宋思勉催弦,“霁临”古琴朱弦清越,合时琴韵抑扬顿挫。
    一人琴声刚锐四溢,另一则中正婉约,有时又反过来,似在一问一答,又似互作弥补。
    偶尔相视而笑,眸子里得光华,已非去年的暗涌流动,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信任契合。
    众人只觉兄弟仪容俊美不凡,技巧卓越,乐韵游丝迁荡,萦绕云霄,养眼醒耳,亦清心怡情。
    待琴声渐歇,余人犹带憧憬向往,良久方击掌赞叹,喝彩连连。
    宋思勉藉机向弟弟祝酒,祝福他与新婚妻子佳偶天成,鸾凤和鸣。
    欢腾的喜容中,唯霍书临背影寥落,托醉离开;从女眷席闻声赶来的谢幼清,亦默然转身,桃花水眸惋惜未尽。
    ···
    众宾归席,当中最感叹的,莫过于晋王。
    他极善琴,自然听出兄弟二人的抚奏干干净净,乃寄情于音,彼此再无芥蒂。
    可他至今想不明白,宋思锐究竟使了何种法子,让一度执拗癫狂的长兄彻底放下,重新振作,乃至脱胎换骨。
    对此,他已不止“百思”,终究未解,不禁朝傅千凝多看了两眼。
    傅千凝本和谢婉芝一同以“表姑娘”的身份,在女宾席上陪谢姨娘招待女帝、公主、官员家眷等女客,可她天生坐不住,又不喜跟京城贵女们文绉绉地虚与委蛇,便借听琴溜到傅家几位兄弟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