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夺媚 第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林绍不便直呼其名,改口喊了他的小字“展瑜”,谢过他在京中张罗,及不远千里派人传信、暗护。
    这些话,当着旁人跟前,均没法道出口。
    宋思锐谦逊几句,挪步至厅中,揖道:“思锐此番前来,一为迎接林伯父归家,二是想提前和您招呼,再过些时日,思锐将央媒上门提亲,还请林伯父首肯。”
    林绍没料到他一开口便是求娶,登时如坠云雾,半晌作不得声。
    林昀熹自从对宋思锐动了心,且得悉他是“傅小哥哥”后,早已认定,嫁给他乃理所当然。
    如今,听他向父母提及,两颊微烫。
    “此事……万万不可!”
    林绍两眼忧中带忿,颤声否决,令余下三人一怔。
    “阿微……”他转头瞪视林昀熹,“爹娘不在,无人能护,你竟盯上了三公子?”
    林夫人知其心意,为免丈夫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出言呵斥女儿,急忙拉住他,低声道:“夫君,这事儿……另有内情。你且瞅瞅咱们家的昀熹,与往日是否大有不同?”
    林绍愣了愣:“夫人,此话何意?”
    “她……并非自幼承欢膝下的阿微,而是我们真正的女儿啊!”林夫人话未道尽,嗓音已哽咽。
    “什、什么?”林绍不光怀疑眼睛,也怀疑耳朵。
    当下,林夫人重提十六年前的困惑,并拉林昀熹至跟前,向丈夫展示其臂上和藏于头发内的胎记,顺带道明,女儿因失忆全失、被送进教坊顶罪,而他们抚养多年的阿微早就逃遁无踪影。
    林绍只觉夫人所言太过诡异,可眼前的女儿容貌身材无疑和阿微一模一样,神态举止言谈则大相迳庭。
    正当他半信半疑之际,宋思锐说出他和昀熹打小相伴的渊源,并在谈话中无声无息摸了几案上两双竹筷,以迅雷烈风之势分成上下左右四路掷向对面的意中人!
    林昀熹正端起茶盏浅啜,听风辨位,巧手随意一兜,已于瞬间接牢筷子,并在林绍夫妇的瞠目下,随手将筷子掰成八段。
    只需露这一手,便可省下千言万语。
    她离座行至厅中,软嗓绵绵:“爹,孩儿身在海岛,的确从小唤名‘昀熹’,至于其中因由,暂不得知。我是在母亲无意中发掘胎记和印记后,方知悉来龙去脉;适才客人众多,未能及时向您施礼,请受女儿一拜。”
    她边说边对林绍行了大礼。
    若光凭林夫人一面之辞,林绍或许存疑;但有宋思锐的证言,及林昀熹轻描淡写的折箸之举,他已然确信,跟前女儿乃真正的还珠返璧。
    他从不曾忘却,宋思锐信中谈及,已和秦老岛主的孙女定下终身之约。
    相知多年,这孩子的心性品行,他最是清楚不过。
    刹那间,他百感交集,既有失而复得的欢喜,又有被瞒骗多年的忿恨,更有对乖巧闺女的怜惜。
    林夫人、宋思锐和林昀熹均默然不语,予他足够的时间来接纳匪夷所思的事实。
    厅内空气如凝,烛火因空间密闭而停止跳动。
    良久,林绍长叹一声。
    “展瑜啊……不是林伯父为难你,非要你割情断缘,可在世人眼中,我林家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你让我如何向你爹和你兄长交代?”
    ···
    黄昏,城西仍旧一派繁荣景象,道旁商铺杂列,碧瓦飞甍,流光炫彩。
    车马喝道声、商贩叫卖声、路人欢笑声四起,阔别多时的鲜活气充斥周围,林绍毫无喜意。
    每向前踏出一步,皆如履薄冰。
    临近晋王府,街道上越发清净,朱色大门敞开,石狮肃穆,守卫森严。
    去年秋,林绍曾携同夫人前往晋王府请罪道歉。
    但那会儿宋思勉双腿感染,太医均说再不截去膝下部分,只怕连命都保不住。晋王悲愤交加,数度将林家人拒之门外,不肯面见。
    其后,林绍数案并发,再无机会致歉。
    这一回,他从北域归返,相当于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昔日恩恩怨怨,是时候作个了断。
    晋王惊闻故人重获自由当日,竟赶至府门外请见,心底的诧异与狐惑不言而喻。
    他搁下书册,带领下人径直穿过层层叠叠的园景,步向王府大门。
    不知何故,步履竟带着蹒跚之感。
    七层高阶之下,一鬓角斑白的灰衣中年人跪于府门外,身后半尺外各跪着两名女子,右侧妇人怀抱一不足百日的婴儿,左侧则是林家千金昀熹。
    数十名路人远远驻足围观,交头接耳,悄声议论。
    “这……”
    晋王一愣,仓皇前行数步,又驻足不前。
    清了清喉底,他极力以清朗之音发话:“林公为何跪在阶前?”
    “小人感念王爷和世子不计前嫌,对小女施予援手,特来跪谢。”
    林绍拜伏在地,林夫人和林昀熹亦随之行礼。
    他们固然明了,晋王巴不得阿微远离晋王府,而宋思勉费劲周折将“林千金”送入府上,起初未必安什么好心。
    但在宋思锐鼎力相护下,林昀熹非但没受多少苦,还锦衣玉食,与别家千金无异。
    可这份功劳,必须硬塞给晋王,以顾全两家颜面。
    诚然,林昀熹自始至终都是最无辜的。
    可她既然成林家人,担着林千金的罪名已有大半年,不差再多演一出戏。
    晋王怔然目视林绍如老了十岁的苍老容颜,不由自主记起他们从幼年伴读,一同弹琴、一同练习骑射的情景。
    情同手足的哥们,终有反目成仇之时。
    原以为就此天各一方,不料再见,彼此两鬓银发更增,面目沧桑。
    正如某些伤痛不会轻易被时光冲刷,亦会有某些情谊难随年月淡忘。
    这一刻,晋王终于明晰,当时何以拒见林家夫妇,不单单怒林家女儿因病不出,亦不全因气在头上,实乃担心自己会念旧情而心软。
    静然注视阶前三个瘦削身影,曾为王府座上客,今为阶下请罪人。
    他左右为难。
    若然一笑泯恩仇,那长子所受冤屈该置于何地?接下来,幼子是否会趁机求娶林家女?
    他要如何容忍害长子错失美好人生的罪魁祸首嫁入王府,并连幼子的前途亦消耗殆尽?
    如拂袖转身离开,意味着两家彻底决裂,没准再见已是黄泉路上。
    真要将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境地?
    双方僵持不下,二门处木轮椅碾压石子的声响自远而近。
    不多时,宋思勉现身于门内。
    他俊容清减,长眉朗目神采未灭,金玉冠与紫袍精细,唯袍摆下方空洞无物。
    “世子……老夫领着妻女,正式向您赔罪!”
    林绍抬眼望向宋思勉的一瞬,视线因眸里水雾模糊不清。
    宋思勉挤出苦涩笑意,命仆从连人带轮椅搬他下台阶。
    “世伯,”他左手抓紧轮椅扶手,借力前倾身体,探出右手去拉林绍,“您先请起吧!”
    林绍没用动弹,仍俯首而跪。
    宋思勉静静凝视他片刻,叹道:“您和父王相熟数十载,若无意外波折,宋林两家或已结亲。或许,是林家女儿连累我失去双腿,但也正是林家女儿……让我重新站起来。我痛过,恨过,怨过,现今已不愿溺于过往。世伯此行立下战功,乃国之功臣,长跪于此,岂不让晋王府上下难堪?请您勿再自责,来日,咱们两家……兴许还要做亲家。”
    此言一出,晋王和林绍脸上同时变色。
    林绍抬头目视宋思勉温和面容,听懂其言外之意的顷刻,不禁老泪纵横。
    作者有话要说:  走一章剧情~毕竟咱们主线是言情,林爹打仗平反的都是简单带过,容我酝酿一下接下来的糖(^_^)v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木昜 2个;
    第六十一章
    #61
    议论声中, 林绍一家仍跪在王府门前的青条石上。
    宋思勉之所以当众说出那番话,绝非无怨无憾, 而是要尽一府世子之责,替父亲和弟弟填补与林家之间的裂痕。
    他没有忘记那个寡情薄义的阿微。
    尤其看见与之容貌一致的林昀熹,他的心总忍不住隐隐作痛。
    但此时此刻的他, 分得清轻重缓急、是非曲直。
    跪于面前的一家四口,在他失去双腿的这件事上并无过错。
    乃至……阿微本身,也不是存心伤害他,是他没能看透她的虚伪和虚荣, 非要逞强为她摘星辰捧月亮。
    蚀骨痛楚一度令他狂妄扭曲, 迷失自我;伤痛缓解后,终于在亲友关爱和琴音抚慰下一点点寻回本心。
    ——愿赌,就得服输。
    只有“站起来”, 他才可扛得了“为人子、为人兄、为人父”的责任。
    因宋思勉力气大不如前, 没能将林绍拉起。
    周遭仆役们意欲协助, 又恐被冷眼旁观的晋王责罚,均踌躇不前。
    所有人都在等待晋王发话,等待他恩断义绝离开,或宽宏大度原谅。
    然则晋王既不开口,亦纹丝未动, 如同被施了定身术。
    就在场面即将陷入尴尬之际, 一昂藏青影从人堆中掠至林绍身侧,伸出双手,与宋思勉一同搀扶林绍。
    见宋思锐抢出, 晋王不好当众发难,遂淡淡出声:“都起来吧!”
    林绍这才松了松气,顺着宋思锐的力度缓缓起身,久跪后似有些站不稳,得由林昀熹相扶。
    晋王忽而感叹道:“文初兄,咱们都老了。”
    听其改口喊回友人别字,宋思锐悄悄勾了勾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