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旁边围观的人急忙拦住。
    最后在妹妹手里剩下的最后一个就是她的名字——白瑾梵。
    白秋秋看到妹妹名字, 在觉得爸爸起名字寓意好的同时, 也在为妹妹担忧, 这个可怜的小丫头,以后写名字笔画好多。
    要是读书的时候被老师罚写名字的话,妹妹可能会郁闷。
    弟弟一向慢悠悠的,小梵梵折腾的时候他一点不着急,甚至还在旁边打哈欠。
    旁边大家都在催他,他才懒洋洋地爬过去,随便摸出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字:秦邈。
    白秋秋一种感觉,感觉弟弟其实对这个活动一点兴趣都没有,他特地动弹一下摸个纸条,其实只是在哄他们这些无聊的大人……
    摸完纸条他还知道这个活动已经结束,没自己啥事儿了,小身子一倒,在地毯上躺下睡了。
    白永宁也无奈,伸手拨了拨这小子胖乎乎的身子,结果自己往哪儿拨他顺势往哪儿躺:“他这个性子也不知道像谁。”
    “我感觉他挺有意思的。”按照弟弟这个懒洋洋的性子,以后肯定也会抱怨爸爸给他起的名字笔画太多。
    他们在某个阶段肯定会羡慕乔一一表姐的。
    乔一一的名字也是二姨妈随便起的,但架不住它笔画少,肯定有很多小朋友会羡慕她。
    “小时候不爱动没什么,要是长大以后也这么懒,该娶不着媳妇儿了。”真是愁人。
    “爸,他们还小呢,没准他现在看起来懒懒地,但是以后对媳妇儿特别好特别殷勤呢?”
    在不喜欢的女孩子面前不勤快不搭理,只在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面前勤快,这个感觉也不算坏。
    小邈邈被爸爸和姐姐拨来拨去,折腾得不能睡觉却没生气,眨巴眨巴眼睛干脆抱起自己的脚丫子,啃脚玩。
    小梵梵觉得有意思,也爬过去啃他的脚。
    白秋秋低头看到之后:“……”
    “我去拿相机给他们拍下来,留作纪念。”
    转眼又到了白秋秋的生日。
    这一次生日她是在自己家里过的,这个生日过得依旧十分热闹。
    生日这天,吹灭了生日蛋糕上面的蜡烛,白秋秋恍然想起上一个生日。
    那一切仿佛还在昨天,可却是已经过去了好久。
    家里每一个人都有往好的方向发展,白秋秋今年九月份就要去幼儿园了。
    本来她还要上大班,六岁读幼儿园大班,七岁上小学是正常年龄,当然现在没有硬性规定是七岁,所以六岁读小学也是正常的。
    不过小风突然发现秋秋已经六岁,他当初六岁就上幼儿园的。
    然后他就一个劲儿地鼓动白秋秋不要上大班了,跟他一起去上小学更好,上小学可以加入少年先锋队,幼儿园不可以的。
    白秋秋其实也不太想继续留在幼儿园,就顺势答应了要跟小风一起去读小学。
    与此同时,秦娅玟和翟玉秋正式开始了她们的合作。
    秦娅玟负责国内小初高英语补习这一块,翟玉秋便负责留学这一块,其中留学除了包括教授英文之外,还兼顾提供一些国家、国外学校的留学生政策以及出国留学的一系列流程。
    她们两人没再让丈夫插手。
    秦娅玟和翟玉秋一起商量好选择哪一个办公地点之后,装修和办公室的布置全由她们自己设计,再找人装修。
    翟玉秋跑去相关部门办理一些开培训机构需要的手续,秦娅玟便盯着办公室那边的装修,以及她们这个培训机构前期的宣传。
    白永宁和严民琛巴巴地跟在后面看着,能看不能上手,感觉憋的慌。
    “老白,你说她们选的这个办公室面积是不是太小了?”
    白永宁瞥他一眼:“我买之前可是严格按照我媳妇儿要求买的,正好合适。”
    “啧,你下手到是挺快。”严民琛遗憾自己知道这件事太晚了,不然这个培训场地他也能买啊。
    白永宁耸肩,幸亏他下手快。
    “你说我要不要在她们培训机构旁边建个酒店?不专门做餐饮,只做住宿提供给入住客户提供早中晚三餐的那种酒店。”
    “你还是先去盯着西郊的温泉山庄吧,那边正在打地基呢,这个可不能马虎。”
    白永宁做的这个山庄,当初在设计时,就完全按照中式建筑来设计,建造的时候自然也需要用到以前的老手艺。
    前段时间工厂又有一波工人下岗,石南市无业的人越来越多了。
    严民琛趁机挖到不少好的手艺人,现在都安排在西郊那边干活,也算是给这些上了年纪的老手艺人一个出路,也不至于让他们那一门传统手艺被埋没。
    至于那些没有一门手艺傍身的人就比较惨了。
    工厂的工作没了,补偿也不多,现在石南市里有不少无业游民。
    有些人脑子灵活胆子大的,还能去摆摆摊,进点东西去卖,看着没以前体面,但足够养家糊口。
    更多的人,还在端着工人的架子,抹不下面子去给个体户或者私企干活,只能在家里啃老本硬撑。
    白永宁有一次在店里看账本,发现琳琅朝食某一段时间的营业额居然比琳琅额还要多,并且还在上涨。
    虽然这是营业额并非纯利润,但还是让白永宁很意外。
    这说明每天来琳琅朝食买东西的人数量也在飞速上涨,他去了一趟店面看情况,没走近就看到那里排了好几个长队。
    这个月轮到吴巍在这边掌厨,琳琅朝食这边,白永宁基本都交给他们师兄弟两个了。
    这里的利润分成三份,他自己拿一份,一份留在店里的账户当做应急及资金,剩夏的一份再一分为二,当做给吴巍和严民琛的奖励。
    吴巍现在的收入十分可观,他已经在准备买房子,跟女友谈婚论嫁了。
    白永宁走进厨房的时候,吴巍忙的只来得及跟他打一声招呼。
    他见状没有马上在这里问他情况,琳琅阁那边暂时没人来订席面,白永宁便挽起袖子也开始帮忙,原先这边只卖早餐,一般卖到中午十二点就可以关门了。
    今天一直忙到下午五点钟才能歇一口气。
    白永宁也是这个时候才有时间问起这边的情况:“最近一直这么忙?”
    “自从咱们市里厂子加大裁员开始,这边的客流量就一直在上涨,咱们这里的东西味道好事一方面,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价格实惠,涨价也是涨得最慢的,很多人都喜欢来这边买,昨天有个老大爷,住在城市另一头,也大老远地骑自行车穿过大半个城市来咱们这里买。”
    “看来市里的情况有点严峻。”这么多工人下岗,却没有得到安置,在家上物价上涨,自然要开始缩衣节□□打细算地过日子。
    白永宁最担心的是过段时间情况会不会更恶化下去,他担心这些不是因为有什么忧国忧民的情怀,只是担心大批工人下岗会引起社会不稳定。
    社会不稳定住在这座城市的人,尤其是有钱的人,就会更危险。
    仇富是每个时代都会有的现象,一个人在落魄至极饥饿至极,觉得自己已经走到末路的时候,可不会管别人的钱是不是辛辛苦苦踏踏实实挣来的。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这样,就算有钱可以跑又能跑到哪儿去呢?
    最好解决办法是让这座城市不要乱,至少不要太乱,另一个就是增加自己在这座城市的威望。
    白永宁当初在决定将早餐的生意继续做下去,且不跟琳琅阁合并在一起经营的时候,就没图整个早餐生意能赚多少钱。
    赚钱的大头都在琳琅阁。
    琳琅朝食算是回馈大众,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既然是回馈,那就继续回馈好了。
    “师父,过段时间要是物价还在涨,咱们是不是也要稍微涨一点了?”
    按照以往的习惯,他们店里看其他地方涨价涨得差不多了,也会稍稍跟着涨一些,不过涨的幅度不大。
    “不,咱们暂时不涨,我待会儿写个牌子你让挂在门口就行。”
    第54章
    与琳琅朝食对食客的宽容相对的, 是琳琅阁越来越严格的入会限制。
    现在白永宁已经不往外发会员卡了。
    琳琅朝食那边的价格多实惠,琳琅阁这里的席面就有多难订。
    张军强是个本地的地产商,住在柳树巷, 勉强跟白永宁算街坊邻居。
    上次他请秦桦来这边吃饭,跟白永宁说过几句话, 现在也是熟人了。
    就这样他想订位置也不容易, 这次他准备再开个装修公司,好不容易订到一桌请几个供应商吃饭。
    酒饱饭足之后, 一如从前那样办事妥帖地服务员给他们上饭后点心和水果。
    这一次服务员送完东西没跟以前一样, 看到客人没有其他需求就马上离开,反而笑盈盈地问:“张老板要不要给您的会员卡升级?”
    “升级?”张军强喝酒喝得半晕乎,一下子没听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这样的,我们老板推出一项会员升级福利, 在琳琅阁累计消费满两万及以上的客户,再交一万会员费, 会员卡可升级为金钻卡。”
    张军强这回听明白了, 但是他不太理解,白永宁这家伙,把让人交钱称之为‘福利’?
    “我还是头一回见到给人送钱的福利, 你们老板没给其他解释了?”
    服务员其实也不太明白老板的用意,而且老板也没仔细解释, 只让她们这么跟客人说, 老板似乎根本不在乎客人是否接受:“老板没有其他解释, 只是让我们看到有累计消费满两万的客人说一说。”
    张军强摸了摸下巴, 两万也就是二十桌席面。
    琳琅阁从开业到现在,经营的时间不算长,白永宁每天还限制十桌,客人抢都抢不到。
    有些人就算有钱,抢不到桌也没办法消费,所以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人极少,而且还要交钱升级。
    张军强实在弄不懂白永宁这个‘福利’的真正用意,不过这一万块钱他不缺,交点钱看看白永宁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亏。
    就像上次的会员制,很多慕名而来的人有钱依旧吃不到。
    比如他今天请的几个供应商,他们不是本地人,不缺钱,就是在隔壁市知道得晚了点,但就是晚了这么一点点,没有会员卡,连抢桌的资格都没有。
    张军强当即点头:“行,我升级。”
    很快,琳琅阁的会员们都知道了这一条新‘福利’,许多客人对这条‘福利’颇有微词。
    现在石南市开饭店酒楼的人不少,大家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揽客,白永宁不仅不揽客,反而还像是在把客人往外赶。
    很多人都在怀疑白永宁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升级的条件说苛刻实际上却不算苛刻,许多客人有钱,只是因为每天限制十桌,让他们抢不到,所以累计消费才不够。
    白永宁刚推出这一项‘福利’的时候,达到条件的满打满算只有五个人,其中两个还是严家的,严民琛和严老,他们俩是因为都有每个月一次临时排桌的单子才凑齐的。
    客人们对于这项福利议论纷纷,然而私底下都在想办法弄到那个能临时排桌的单子。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