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瘫在床上几十年的那个?”
    “对,斗不赢,人就失了神识,成了睁眼瞎,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所以仙家山的人,一般也不会出马没把握的灵兽。”
    “我貌似懂了,”姜琰琰眼神微微凝住,心也跟着沉重起来,“爷爷的意思是……。”
    姜多寿声音轻轻的:“猫妖也曾属灵兽一族,她既然已经重生出世,咱倒不如顺其自然,将计就计,”他朝着姜琰琰慢慢点头,“丫头出马猫妖,反杀回去。”
    姜琰琰没说话,闻东也没说话。
    出马猫妖四个字,看似简单,可姜多寿刚才也说了,若灵兽不服,神识里还有一战,若败了,就等于人的意识死了,救不回来了。
    姜多寿轻轻咳了一声,姜琰琰是他养了几十年的乖孙女,论心疼,他自然也是心疼的,可有些事儿,若是不去冒险,不去做,将来微风带起狂浪,再难挽回。
    “其实,丫头出马猫妖,是有优势的。”姜多寿细细解释,“毕竟,丫头还占着人家的真身,手中还有仙家猫两缕真魂,以真身为钩,以真魂为饵,神识里,你未必会占下风。”
    姜琰琰唇角微微一动,似言非言,突然说:“爷爷你当年说,这仙家猫是做尽坏事,被你斩杀,可是我听阿蚁与九爷说话的意思,似乎,并非如此。”
    姜琰琰说的,是她趴在闻东背上安睡的时候,阿蚁和闻东说的实情,那时候她虽然睡着,可迷迷糊糊还能听到一些声音,阿蚁所说的黄河渡口鬼火烧笼的事儿,她一并都听了进去。
    姜多寿语顿,脸色僵得十分难看,沉默许久才说:“是,这件事,是我做得丧尽天良了,等这件事儿了了,我自会剔骨还了这孽债。”
    闻东出口劝:“猫妖想要的是自己的真身,你剔了自己的骨,也不过刮些藤条下来,解不了她的气。”
    姜琰琰玩笑似的口气:“呀,这么麻烦做什么,我还了她真身就是了,我这条命,早就该绝了。”
    “不行!”姜多寿很是古板固执,“你这一支的血脉,不能断!绝对不能!”
    “我哪一支?”姜琰琰忽而想到她烟叔说的鬼生子的事儿,也曾下过决心,得好好问姜多寿这么一回。
    姜多寿语顿,姜琰琰却愈发紧逼,她直言:“我前两天翻书,《伏鬼录》里写了一特有趣的事儿,鬼生子,爷爷你听过吗?”
    姜多寿眉毛不自然地一挑,姜琰琰不想出卖给自己漏消息的烟叔,只一边笑一边说:“我倒是觉得,里头说鬼生子阴气重,天煞孤星克命克夫,和我很像。”
    姜琰琰两手握拳,撑着下巴,搭在桌上,又问姜多寿:“爷爷,你说……我是不是……。”
    哐当一下,姜多寿突然眼睛翻白,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第79章
    自打姜多寿回来后,阿蚁每次做饭都得从早忙到晚, 家里四口人的时候, 她做饭就够累的了,得考虑闻东的清淡和自家姑娘的重口, 后来又来了白旗和乔美虹,餐餐都得做锅包肉和米线。
    如今姜多寿又体虚晕了过去, 阿蚁是顿顿好汤好水, 一趟不落,每天累得抬不起腰,就逼着阿毳来帮忙。
    现如今, 阿毳都能麻溜地切土豆丝儿了。
    闻东这几日也在休养, 时不时把姜琰琰以治病之名喊进去说话聊天,不过喂饭这种事儿,姜琰琰再也不敢要求了, 想到那日被自己爷爷看到的恐惧感, 她就后怕。
    姜多寿突然晕倒,是姜琰琰始料未及的, 每次阿蚁做好什么猪脚汤乌鸡汤,都是姜琰琰亲自端去了给姜多寿的,身世的事儿, 姜琰琰还没问完, 屡次想开口,姜多寿都以累了使唤姜琰琰出去,久了, 姜琰琰也看明白了。
    什么累了,什么晕了,什么虚乏无力了,姜多寿无非就是不想说呗,听过尿遁,还没听过晕遁的。
    至于姜琰琰,姜多寿用装晕来对付她,姜琰琰自然也要法子,她好几次故意在姜多寿面前提起,自己要去百晓堂家下片子,查身世,还扬言要去烟叔那儿亲自下片子,兴许还有些优惠,姜多寿都只当做没听到。
    这爷孙俩,一个沉得住气,一个耐得起烦。
    闻东看在眼里,反倒是觉得俩人都在为对方考虑,一直未管。
    这一天,阿蚁忙不过来,乔美虹主动去帮阿蚁给闻东送饭,在门口敲了许久的门,也没见到里头有人应,乔美虹还寻思着是把饭给原样端回去,还是继续敲,就听到闻东屋子里传来了一声女声:“进来吧。”
    乔美虹心头咯噔一下,推开门,只看到姜琰琰在给闻东铺床。
    乔美虹脚步放慢了一些,把木托盘慢慢搁在桌上,只说:“我来给九爷送饭。”
    姜琰琰也忙得差不多了,回头看了一眼,觉得累,一屁.股坐在闻东床上捶腿:“让阿蚁送就行了,乔小姐在我家,是客人,哪有让客人动手忙活的。”
    乔美虹看着姜琰琰在闻东房里颇为随意,牵强笑了一下,又问:“姜姑娘手臂上的伤好了没?”说完,指了指自己的右臂示意。
    姜琰琰随口回:“好多了,闻东给我治过了。”
    “哦,九爷……亲自给姜姑娘治病呢。”
    “也不算吧。”姜琰琰想了想,“我俩体质互补,他属阳,我属阴,他也是为了给自己治病,顺道把我的伤也给治了。”
    乔美虹没有走的意思,慢慢顺着长条凳子坐下:“姜姑娘喊九爷,直呼其名?”
    “不然呢?”
    乔美虹被反问住了,这个“不然呢”来得底气十足,倒像是乔美虹问的问题太奇怪了。
    姜琰琰看出了乔美虹的不自然,她微微偏头:“乔小姐还有事儿?”
    “没有,我只是听到个消息,有些好奇,瞧着姜家对九爷甚是熟悉,想打听一下,”乔美虹探长了脖子,意味深长地说,“九爷曾今强受天雷,被劈成了三岁孩童的身形,记忆全无的事儿,姜姑娘知道吗?”
    姜琰琰没说话,她没太弄明白乔美虹和她说这件事儿的目的,敌不动我不动,她只管继续听。
    “听说后来被东北的白家捡到了,带回家收养,改名白泽,还……还定下了一门婚事。”
    姜琰琰懂了,乔美虹说这话,无非是两个目的,要么是站在姜琰琰这边,提醒姜琰琰早点铲除隐藏的情敌,要么是膈应姜琰琰,拿了那一桩没着落的婚事给姜琰琰添堵。
    姜琰琰觉得,乔美虹好像两者都有。
    “那有什么关系,”姜琰琰起身,伸了个懒腰,“我也有桩没作数的婚约,我连那户人家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那人家的儿子就失踪了,可能是被我克的吧,我这人,天生命硬,一克一个准,”姜琰琰看向乔美虹,“我和闻东,一人一个婚约,很公平。”
    乔美虹不知道怎么答了,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没击到对方的痛处,反倒是自己落得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姜琰琰收拾好了,准备出去,回头看了乔美虹一眼:“你要等闻东?要等的话,我就帮你把门带上。”
    姜琰琰还真是胆大不避嫌。
    乔美虹立刻起身:“不用,我只是来送饭的。”
    乔美虹一点儿不觉得姜琰琰是大大咧咧粗心粗意,反倒是觉得,姜琰琰这分明是在炫耀,她大开城门,引敌军入内,不设防也不张扬,还贴心细致地帮敌军把城门关上,做出一副任你掠夺的样子,无非,是仗着自己失不了这座城池罢了。
    乔美虹在姜家数日,其实也晓得,闻东对姜琰琰,就像是蚌壳护着珍珠,恨不得塞肉里,藏壳里,谁让这是宝贝呢。
    乔美虹看得出来,姜多寿自然也看出来。
    此时此刻,闻东正在姜多寿的房里,打着来看望姜多寿的旗号,实际上,是来问话的。
    姜琰琰纠结于自己的身世,连续问了好几天姜多寿也不说,昨天这小骗子在自己房里不避嫌地磨了一晚上,左右不过一句“你去帮我问。”
    孤男寡女,她也不怕自己没了名声。
    姜琰琰又说,她是爬房梁翻墙下来的,没人看到。
    瞧瞧,在自家的院子里,爬墙去找自己男人说话,也就只有姜琰琰做得出来。
    瞧着闻东当时犹豫,姜琰琰许下诺言:“你帮我去问,我明天亲自帮你铺床。”
    “铺床算什么?我身边没人?阿毳断爪子了?他又不是不能铺。”
    “洗衣裳也行。”
    “呵。”
    “要不,我给你做个拿手菜?”
    闻东听了,轻轻用手去打姜琰琰的手背:“你这爪子不像是提得起勺的。”
    “我还是烧得一手好白开水的。”
    “是,”闻东低头看书,“你烧水洗个头发都能洗出一股子菜味。”
    姜琰琰没法子了,贴着闻东的胳膊肘坐下,乖巧到不行:“实在不行,你先记账上,将来随便什么都行。”
    这个交换条件,很诱人,毕竟,随便什么都行的机会是不多的。
    所以闻东答应了。
    可姜多寿说的,也不多,并非是他想瞒着闻东,而是他真的只知道事情的后半段。
    姜多寿挺直了腰杆坐在闻东对面,一口一口地抿茶,说了一通,他总结了一下:“总之,如果那妇人的话说的是真的,丫头也算是英烈之后。”
    “八十四年前,清朝还在,道光二十年的那个夏天,英吉利以林元抚在广东海滩销毁大烟为引子,一路从东南沿海北上打到了大沽口。”
    “这一路,的确打到过松江府德胜港,哦,松江府,就是现在的上海一带,我查过,当时的确有位姓尤的将军英勇抗英,那妇人说,自己是那位将军夫人,是因避难流落到内陆。”
    “她当时受了重伤,还动了胎气,”姜多寿指了指自己的脖子,“这一块儿,被人划拉了一刀,瞧着,不像是推搡出来的,倒像是,让人割喉,不过,那人学艺不精,给这妇人留了一口气。”
    姜多寿说完又叹气:“不过这口气,没能支撑她生下琰琰,其实丫头说得对,最后,我的确是用了些见血的法子,才从她娘亲的肚子里取出了她,说白了,就是剖腹取子,这也是那位妇人临死前咬牙要求的,说让我一定保住她的孩子,我还能怎么保?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了。”
    “这些年,老烟一直让我把鬼生子的事儿告诉丫头,说也不知道丫头还能活多少年,更不知道我还能活多少年,总不能,让琰琰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
    “我倒是觉得,糊涂一辈子挺好,人嘛,容易明白,难得糊涂。”
    闻东点头:“但是你还是没说。”
    “也不是没说。”姜多寿不自然地搓着手指头,“就……还没找着合适的机会说罢了,当时那夫人断气前,从脖子上扯出了一枚玉玦,偏红色,像是一条龙的形状,”姜多寿朝着床边柜头点了一下,“现在我还收在我床头的柜子里呢。”
    “但是琰琰不知道?”闻东问。
    姜多寿摇头:“她不晓得,我也没给她看过,我后来查过,也往百晓堂发了不少片子,晓得那位尤将军抗英之后,一路高升,他既没牺牲,又没困窘,如若真有家人流落在外,怎么置之不理呢?所以,我觉得这事儿有蹊跷,想查明白了再一并告诉丫头。”
    “这一拖,就是三年,尤其丫头刚出生的时候,命虚体弱,我带着她去长白山跪求九尾狐狸后,独自去黄河渡口斩杀仙家猫,回来后,带着她在东北又住了好多年,想着,等她的身魂融好了,再带着她出来找家人。”
    “我带琰琰出东北的时候,是咸丰二年,那时候丫头整十岁,可我们前脚才出山海关,后脚就打听来,说那位姓尤的将军也病逝了,这事儿,更是无从考据了。”
    “我一老朋友,九爷您应该也见过,长沙那位老烟枪,又替我在百晓堂查了好几道,估摸着,丫头的娘亲可能是个外室,又或者是……烟花巷里的女人,丫头气性高,就怕她知道后心里膈应,你说,我怎么敢告诉她。”
    作者有话要说:  玉玦:玉有缺则为玦,就是一个玉环上面有个小缺口
    第80章
    闻东听了许久,字字都入了心, 他抬头, 只看着姜多寿笑:“你瞒了一些内情吧,你并非对尤家一无所知, 尤家对你有恩?”
    姜多寿听了,嘴巴往下一撇。
    闻东慢慢说:“你若是和琰琰的娘亲萍水相逢, 替她剖腹取子, 我是信的,但你为了琰琰,入东北, 斩猫仙, 惹得自己遭到反噬,一具肉身不能用了,还得跑去芒丙捏藤身, 这便不是萍水相逢的情谊了, 我说得对不对?”
    姜多寿似答非答,叹了口气:“我家丫头可怜呢。”
    闻东又猜:“如果不是尤家对你有恩, 那就是你对尤家有情?”才说完,闻东又自我否定,“不对, 情之一字, 总是和男女有关,尤将军是男人,你又怎么会对他有情呢。”
    闻东悠悠说:“但是琰琰的娘亲, 是个女人。”
    姜多寿吁叹了好长一口气,像是没听到似的,开口说:“后来,我也打听过,听说尤将军那一场病也来得蹊跷,尤家倒是有后人,不过,似乎为了躲难,举家一路南下,在云南那儿打了个转,就再没什么消息了。”
    闻东去猜,姜多寿不认,这一来一去就没什么后文了。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