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不是袁家的错,也不是尚修勉虚荣。
    怎么说呢,尝过了白米饭的乞丐,再让他回去吃糠咽菜,也会觉得糙喉咙。
    楼下。
    闻东坐在廊下的长条椅,看着远处的袁大少爷听了一管事的来报,眉色立刻拧紧了,笑容僵在脸上,手脚忙乱地又跑去找了另一边的袁家大姐,两人埋着头,一路商量带小跑,直奔了屋子里去,末了,还转头吩咐身后跟着的管事,关上了屋门,不让其他人看到或者进来。
    闻东抬头看了看天,今日多云转小雨,远处的云像是被墨染了一般,黑压压地往这边赶。
    要下雨了。
    ***
    二楼卧室。
    袁枚披了件白色蚕丝袍子坐在靠窗口的单人沙发上,姜琰琰站在她跟前,冷眼盯着床上的尚修勉,手边的圆桌,搁着那装着黑色蛊虫的玻璃瓶,蛊虫离了人体,渐渐失去活力,只偶尔蠕动一下,证明自己还没死。
    袁家大姐先推门进来,看到床上的人,眉头一皱,便是来问袁枚是否还好。
    袁枚神色淡淡的,也不怎么说话,袁家大姐看着姜琰琰,此时的姜琰琰已褪.去了障眼法,两溜麻花辫垂在肩头,水蓝色的褂子朴素半旧,瞧着,不像是客人。
    “你是?”
    姜琰琰答:“一村姑。”
    说完,姜琰琰又觉得这称呼莫名的熟悉,没人敢这样唤她,除开闻东。
    袁枚开口:“是这位姑娘救下了我,若非她及时赶到,我已经被这个畜生掐死了。”
    听到“掐死”二字,刚进来的袁家大哥怒气陡生,一掌打在尚修勉的后脑勺:“你这没良心的,我袁家待你这么好,你欺负我妹妹。”
    袁枚伸手,拉了拉袁家大姐的衣袖:“爸爸知道了吗?”
    袁家大姐摇头:“还没告诉他,宾客都在,怕他担心。”
    袁枚点头,又拦下朝着尚修勉舞拳头的袁家大哥:“大哥,别打了。”
    “怎地,你还心疼他?”
    “留他一命,我还有话要问他呢。”袁枚垂下眼神,黯淡无光,转头又说,“我现在累了,待会再问吧。”
    袁家大姐护着幺妹,手臂圈着袁枚的肩膀,平视眼前这个陌生的小姑娘,又问:“姑娘贵姓?”
    姜琰琰瞧着她,嘴唇微动:“姜,葱姜蒜的姜。”
    “谷山村的那位?”
    姜琰琰没说话,袁家大姐唇角在颤,眼眶边缘不知何时弥漫上一层淡淡的红色:“我之前,有位姐妹,也姓姜,也住那儿,长得,和姑娘有几分神似,不过,年纪对不上,我十八岁认识她的,那时候,她也才十八.九岁,现在算起来,应该也是四十出头了年纪了。”
    姜琰琰笑了:“那必然不是我了。”
    袁家大哥些许不耐烦,指着尚修勉便说:“还啰嗦什么?牛局长就在外头呢,让他喊了人,把这混账送进局子里去,老子让他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不可。”袁家大姐止住,“家丑不能外扬,让长沙城里的人知道袁家的姑爷要杀妻,那风凉话就能戳断咱们袁家的脊梁骨了,这事儿,先不能闹开了。”继而又补上一句,“更不能让爸爸知道。”
    袁家大姐扫过窗边的姜琰琰,这丫头看着机灵得很,他们说话的时候,这丫头就只盯着桌上的玻璃瓶看,目不转睛的,像是耳朵边上打雷都惊扰不到她,可越是装作听不到的人,总是知道得越多,袁家大姐不得不提了个心眼,声音压低了几分:“那姜姑娘。”
    姜琰琰收起瓶子,快速揣在袖笼里,五指粗的瓶子搪塞进去,像是没影了一样,袁家大姐瞧着姜琰琰袖口平坦坦的,鼻翼轻轻抖了一下,便是听到姜琰琰说道:“我自然什么都不会说,条件就是……我得把这人,带回警察署。”
    合着还是要抓人。
    “姑娘是警察署的人?”袁家大姐问。
    姜琰琰起身收拾东西,当着袁家大少爷的面就扒拉尚修勉的后背看伤势,那匕首插得虽然深,可姜琰琰瞧准了插的,避开了要害,不过胸腔积气,肋骨损伤是免不了了,不乱动,问题就不大。
    “算是吧。”姜琰琰翻了一下尚修勉的眼皮子,下眼皮隐晦地藏着一缕黑线,不注意看还真瞅不清楚,她抬头对着袁家大少爷说,“如果要逮捕令的话,稍晚会有人送来的。”
    “不是。”袁家大少爷眉毛一高一低,“警察署招女警察了?合着你们知道这畜生今天要作乱?你们既然知道,就任由着他来?我妹妹的命可金贵着,警察署就是这样办事儿的?你们牛局长还在外头呢,你哪个分队的?啊,小小年纪,目无王法了都。”
    袁家大少爷一连串的嘴炮突突突地往外炸,姜琰琰没这个耐心,提起尚修勉的领子就把他从床上拖起,袁家大少爷夺步一拽,抓住了尚修勉的胳膊。
    那柄匕首还插在肩胛骨呢,尚修勉痛得哼了一声,袁家大少爷冷声说:“你还好意思哼哼。”继而对着姜琰琰,“我怎知道你是来抓人的还是来救人的?若你和这姓尚的是一伙的,一个行凶,一个假装救人,计划败露,就挟了他逃了,我妹妹受的委屈,谁来抵债?”
    门外,忽而现出一个人影,不知他何时来的,总之,出现得很是及时。
    “这位姜姑娘,是我的人。”
    袁大少爷回头,立刻咧开嘴道,僵硬的笑容十分官方:“闻先生,您怎么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写了两天很甜的,齁甜齁甜的那种,甜到不像我自己的那种,有些人,看着只是日更三千,实际上,已经背地里煮好大锅饭了,努力存稿ing……
    话说,是不是我最近不浪了,你们都不留言了……
    二棠挥着小手绢,来啊小可爱们,喝茶还是买铺?
    第20章
    姜琰琰和闻东把人带走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两点了。
    正是最热的时候,袁家大姐和袁家大少爷亲自在后门,看着尚修勉被警察署的人带走。
    袁家大少爷为了今日的宴席,抹了不少发胶,天气热,发胶都变得黏黏糊糊的,他转头看着闻东,纵然穿着长袍,额头上却一点儿汗珠都没有,干净清爽。
    杜秋明带了一套家伙事儿过来,不需姜琰琰操心,她只站在旁边,看着二狗和老烟枪两个人一前一后押送尚修勉,退了半步,想要给人家让个位置,不小心,便退到了身后闻东的怀里。
    姜琰琰回头:“闻先生离我这么近做什么?”
    闻东笑:“凉快。”
    姜琰琰瘪瘪嘴,自己这天生阴命万中无一的特点,难道就是给半神当大冰袋的?
    人虽然是带走了,可袁家大姐特意嘱咐了三个条件:一是,此事不能闹大,袁家五姑爷持刀伤人,不是光彩的事儿,纵然是警察署要审问,也不能对外人泄露半个字;二是,今日是袁老爷子的大寿,宴席结束之前,不能让袁老爷子知道;三是,就算真要定罪,这尚修勉犯的错,也得经过袁家这边。
    第一第二都好办,面子和人情,始终都是要成全的,可这第三,有些干涉公务的味道了。
    杜秋明听了,略微为难,还是闻东解了围,回了四个字:“尽量,再说。”
    袁大少爷安慰自家大姐:“大姐,你就放心吧,牛局长那是咱爹的学生,还帮着别人不成?”
    袁家大姐干咳了一声,眼睛朝着袁家大少爷瞪了一轮又一轮,都要瞪出火星子来了,袁家大少爷才自知失言,纵然袁家关系庞大,也不是四处能说的,不然成什么了?
    从袁家后门出去,就是白水巷的后街,平时几乎没有人走动,后街靠着一条小水沟,正是当时闻东和姜琰琰钓出尸体的地方。
    之前杜秋明带人清场留下的警戒线带子还在,绕着柳树虚掩了一圈,某处没缠紧,落在了地上,偶尔起风,随风飘零,看着挺凄凉。
    杜秋明给尚修勉罩了一个麻布头罩,还不解气,特意姜头罩的拉绳给拉紧了一些,大热天的,不闷死他也热死他。
    呸,人面兽心的家伙。
    杜秋明在心里头骂得爽利,瞧着闻东和姜琰琰已经并排从后门院子里走了出来,立刻伸手指了指停在街口的一辆黄包车,对着闻东道:“知道闻先生今日也来了,特意准备了车,闻先生,请。”
    姜琰琰瞅着天叹气:“到底是贵客啊,出门都不要靠脚的。”
    杜秋明:“我又不知道小神婆你也在。”
    “罢了,我两条腿走起来也快得很,需要这个?”姜琰琰好久没坐过黄包车了,上一次,还是虞家请了她去改风水,簇新的黄包车,拉杆被刷得黑亮黑亮的,遮阳棚子一拉,一片阴凉,就连靠背都泛着一股好闻的味儿。
    姜琰琰欲走,袖子一紧,回头一块,闻东两指轻轻扯了扯她袖子:“一起。”
    “不好吧。”
    闻东又说:“不然,我热。”
    姜琰琰顿足不前,闻东故意激将:“怎么,你不敢?怕我吃了你?”
    “这车能坐两个人?”
    “没事,你瘦。”
    行吧,能不动腿的时候,姜琰琰连嘴都不想动,安安静静坐上黄包车,拉扯的车夫把拉杆一抬,提溜地就往警察署跑。
    闻东就坐在边儿上呢,两人挨得挺近,闻东的袖子贴着姜琰琰的手腕,路过那小水沟的时候,姜琰琰忍不住看了一眼,耳畔忽而传来闻东的声音:“明天中午十一点的船,出发,去夷陵,船票我已经让阿毳送去给你爷爷了。”
    “哦。”
    “不激动?”
    “我需要怎么激动?”
    ——不就是出趟远门吗?
    闻东看着她,郑重其事地道:“长白山万灵洞的九尾狐狸是你干娘吧,姓胡,专门替我办户籍文书的。”
    “嗯?”
    闻东又道:“每次我修功德,她都求着要跟在我屁.股后头学,我都不让,如今你越了你干娘的辈分能跟着我,你不觉得荣幸吗?”
    姜琰琰回眸看着闻东,眼睛眨了眨:“不觉得。”
    闻东:……
    得,自己就不该和这个小骗子多说。
    姜琰琰想了一圈,问:“那阿毳是怎么跟着半神的?”
    “早些年,我从捕兽夹里救下来的,他为了报恩,非要跟着我,我也说不需要啊,可他死心眼,非要跟非要跟非要跟,我也没办法。”闻东双手交叉,枕在后脑勺,一股子松懒劲上来了,闻东半打着哈欠说,“这些年,我也算是救过不少人。”
    “为了修功德吗?”
    闻东瞥了姜琰琰一眼,这小丫头的脑子里塞的东西还真局限,完全没办法理解他的境界。
    “我这叫慈悲为怀,”闻东纠正姜琰琰的“错误认知”,又感慨说,“当时我刚和天帝定下契约,需修一百年的功德,心有不甘,那时候,年纪轻,性子傲,想着我本就是半神,还得屈尊降贵,帮助凡人,他们也配?”
    “可某日,我站在京城的望楼上,看着百家灯火,随着宵禁的梆子一点儿一点儿熄灭,像是群星散场,天地徒留我一人,怃然明白一个道理,凡人一生,寥寥几十年,或喜或悲,生老病死,不管生前荣华还是一生贫潦,死后都是同归一处,可有些东西却消磨不散,亘古弥新。”
    “是神?”
    “不是。”闻东拖了一个长音,他看着姜琰琰,语气掷地有声,“是人间道义,是长久的太平,是秩序,是公正,是我们作为神需要守护的东西。”
    姜琰琰抬手指着被押送走在前头的尚修勉:“正义不正义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姓尚的,就算是送进了警察署,春柳的事儿,他要是一口咬定和自己没关系,从现有的证据看,也定不了他的罪,半神,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所要守护的正义和公道,怎么维护?”
    闻东抬头,天上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细蒙蒙的雨水落在脸上,带着夏日独有的温热。
    “这份功德,既是你的,自然是你解决。”
    ***
    警察署门口,蹲着一个人,戴着顶草帽,遮住面容,双.腿扒拉得很开,蹲出了一副地老天荒的架势,他张口就说是来找人的,可警察署的门卫也没见过这人,怎能让他随便进去?
    瞧见杜秋明一行人过来,这人立刻起身,奔着杜秋明就去了。
    “表哥,诶,这边这边。”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