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丁荃心里想,大姐说了,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她如今不能与阿泽一同启程,在后头帮帮忙,那也是极好的……
    她真诚的看了齐佑宗一眼,温声道:此事……说来话长。
    第248章
    “我记得大姐跟我说了一句话。”丁荃看着平静的池面,“我们是拴在一根绳上的因果。”
    齐佑宗心头一动,转头看着丁荃的侧颜。
    “殿下一定不知道吧,其实我们丁府,自我懂事起便不安稳。”
    丁荃将过去短暂的回忆了一遍,齐佑宗终于知道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长大。
    不被宠爱的庶女,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内宅下,将那些冷漠与不公压在心底,向阳生长。
    原来,无论是天子后宫还是百姓之家,都有一样的无奈。
    没想丁荃话锋一转,问道:“殿下是不是觉得,此次护送阿凝回蜀州,太过兴师动众,牵扯了太多不必要的人?”
    齐佑宗没说话。
    他近来是真的恼火了,再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顿感无力与无奈。
    “这就是我大姐的那句话了,我们是一根绳上的因果。护送阿凝回去,本该只是容少国公的事情,但是细细想来,其实我们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或多或少,都因为一个起因。”
    丁荃转过头,迎上太子的目光:“殿下信不信,心境真的可以治愈一个人,也可以随时杀死一个人?阿凝和嘉荫郡主有心疾不错,但她们真正的心疾,我觉得并不在身。”
    齐佑宗神情微动,隐约知道了她要说什么。
    丁荃又道:“人在失意时,难免会诸多抱怨责怪,心里想着,都是因为什么什么,才会变成如今的样子。其实我也想过,就在前不久。”
    “阿凝虽然有病,但若是生在誉王府,自小娇生娇养,有父兄母姐疼爱,便不会有她在席上病发那一幕,兴许她早早就被指婚给信国公府。誉王府若是还在,便没有我父亲什么事了,他只是伺候太后的老仆出宫后成亲的普通人家庶子。”
    “没有父亲与郡主的这番羁绊,大娘和两位姐姐,我娘和我,就又是另外一番命运光景了。一切都会不一样。只因为最初的那个因改变,都不一样……”
    “所以,这不是他们为了自家私事置公务于不顾,而是因为我们能有如今的羁绊,皆是这个因引起的。是为公还是为私,恐怕得看表态之人,动机究竟为何。”
    齐佑宗的神情渐渐凝重起来。
    “秦夫人此话,似有深意。”
    丁荃转过身,对着齐佑宗蹲身行礼:“之前臣妇不知规矩,在殿下面前说了些有的没的,实属不该。近来因为回蜀州的事情,臣妇隐约听说了些朝堂上的事情,不敢置喙,只觉得无奈,更觉得当初对殿下口无遮拦做出那番请求,实在是天真无知。今日说这些,也并非是要为他们解释什么,不过是瞧见殿下之无奈,夫君与妹夫姐夫们的无奈,以及……郡主与县主的忍耐,有感而发罢了。”
    她径自说完,再行一礼,便退开离去。
    齐佑宗站在原地许久,也沉默许久。
    ……
    丁荃回到府内时,发现府内颇不安宁。
    原来,朝堂上的争论已经传到了府中,丁荃的公婆正在劝阻秦泽,秦朗在一边着急无奈,见丁荃回来,赶紧跑过来希望她一起劝劝。
    “嫂子,这事儿真不是大哥不仗义。爹娘一开始也没有反对大哥随行,可是这一次已经不是自家的私事这么简单了,这事儿牵扯到太子殿下,可大可小啊。”
    丁荃这才知道,公婆是希望秦泽能另做安排,不要亲自前往。
    赵氏知道丁荃在秦泽心中的地位,泪眼婆娑的拉着丁荃的手,准备曲线救国:“阿荃,若是放在往常,要护送县主回蜀州,我与老爷是一万个赞成,那是你的四妹妹,自家人总是无二话的,可是眼下不是私事,是攸关储君和他们几个人的前程啊!”
    秦泽当即冷下脸来:“母亲!”
    秦永征也颇为恼火:“你吼你母亲做什么?她有哪一句说错了!?你既然担心,便是调一支军队随行护送又有什么关系?再不济,你老子我亲自护送也未尝不可,你怎么就是这么固执一定要亲自去?”
    “眼下你们都是有公务在身的,如今你们一个个放下,考虑过殿下的处境没有?朝中议论众多,俞王趁机想要将你们几个拉下去,在储君跟前培养自己的人,你平日里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到了这时候反而想不明白了呢?”
    秦泽就任由他们说,待这二老一前一后都说完了,便走到丁荃身边搀扶住她:“父亲,母亲,次意已决,二位无需多劝,这一趟,我必定要亲自走。”
    丁荃转头望向秦泽,心中一阵感动。
    秦家二老始终是拧不过秦泽的,否则当初他不会毅然决然被贬前往蜀州。
    秦泽带着丁荃回了房间,丁荃终是忍不住,抓着他的手说:“秦泽,你要亲自去,是不是因为要帮我联系师父和母亲的事情?算了吧,日子不止过这一天两天,你们回来了还要继续走仕途,可现在你们放任殿下不管,便是给自己的仕途使了绊子,算了!”
    秦泽转眼看她:“今日进宫了?”
    丁荃一怔,轻轻点头。
    “见到太子了?”
    丁荃眼神闪烁。
    秦泽将她搂紧了些,无奈叹息:“你怎么就是闲不住呢?”
    丁荃被他叹的好像自己真的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似的。
    忽的,她扬起头,“阿泽,你是不是……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啊,除了我师父和母亲的原因之外……”
    秦泽眼神一沉,垂首看她。
    她的眼光干干净净,一丝杂质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问?”
    诶?
    丁荃被反问住。
    她刚才也没多想,就是脑子里忽然蹦出这个念头来。
    “我……随口一问。”
    秦泽看了她的肚子一眼,摇摇头:“果然是心思多了,所以闲不住?”
    丁荃嘿嘿一笑,思绪一下子就被带偏了。
    ……
    丁荃并不知道,不止是秦家,就连周家和信国公府,也为这事情而商议了好一阵子。
    敬武侯府这头,周侯爷考虑的和秦家差不多,是怕周世昭他们此刻一意孤行,让太子陷入不义之地,对江山社稷做不出交代,哪怕是留下一两个,让局面不那么僵的好。不过周家考虑的不是周世昭走不走,而是让周世昭劝劝秦泽,让他留下,毕竟少国公护送妻子天经地义,周家要领军,还有丁婕和宁伯州,秦泽的确可以不跟着。
    周世昭受不了爹娘这般聒噪,逃到丁素房里图个清净。
    “秦泽这人是我能控得住的吗?他都决定了,我说什么也没用啊,我能比三妹妹更好使?”说着,就往丁素身边挨着。
    丁素人在月中,除了照顾孩子,其他时间都用来重新翻医书。
    听到周世昭这番抱怨,她眼眸一垂,什么都没说。
    周世昭瞅了她一眼,立马以自己马上要远行开始腻腻歪歪,丁素将他一推,转身去抱女儿:“走远点。”
    周世昭摸摸鼻子,哼了一声。
    ……
    事情闹得大,太子殿下连带着那几个丁家女婿纷纷陷入舆论之中,齐桓自然会收到消息。按理来说,他收到这些消息是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仔细研究起来,又觉得越想越不对。
    这几个人都不是傻子,之前甚至都有崭露头角锋芒毕露之相,让人不得不防。眼下送丁凝回蜀州,急也是信国公府急,其他几个因为情分在那随行是合理,可是太子都被议论到这个地步,事关他们在储君心中的地位和未来的仕途,怎么还是耿直脖子要出发呢?
    想来想去,理由只有一个——他们有必须去的理由,这理由,比得罪储君,影响自己的前程更重要!
    更有甚者,眼下的情况,看起来好像执意出行是不利的,但是这一趟真的走了,情势会急转直下。
    到底是什么理由?
    齐桓想到了胡安文之前给他的那些告诫。
    万芙这个女人至今都不肯放弃跟俞王府做对,连着她的病秧子女儿都死缠烂打。
    齐桓越想越觉得这事儿不简单,索性招来手下:“去,找人买通姚妃宫里的人,本王要与姚妃通个信。”
    ……
    姚妃怎么都没想到,在对付丁凝这事情上被俞王摆了一道之后,这人又找上门来!
    这一次,是让她去太后和皇后那里刺探刺探关于那几个人的蜀州之行,最好是从皇后和太后那里探得他们为何执意要亲自走一趟。
    姚妃气的将信条撕了个粉碎!
    “好你个齐桓!竟算计到本宫的头上了!难道想用这件事情捆着本宫一辈子吗?”姚妃根本没想着与齐桓为伍。如今的太子明显更器重周、秦等人,俞王直面而上,针对的太子无比憋闷,便是今日将这几人捋下去了,也未必能得到太子的信任和喜爱,说不定还会成为一个眼中钉。
    这人蠢笨,她可不会和他一起蠢笨!
    姚妃略一思索,觉得此事不能轻易拿主意,遂道:“待我修书一封送去家中,请祖父进宫一趟,我要与祖父好好商议。”
    第249章
    姚太傅收到姚妃的消息之后,很快与姚妃见了一面,姚妃如今计无可施,只能如实招来。
    姚太傅听完,气的险些没摔了杯子。
    “糊涂!糊涂啊!”
    “让你进宫,是为了姚家,可你居然做出此等错事!那丁娘子身体不适,众人有目共睹,她能有几年?值得你花费心思去针对下手?你要与皇后争,也不是争在这一处!竟然还在动手之时被俞王察觉,他现在是将事情推到你身上,拿捏着你的短处,让你成了他在宫中的眼线,糊涂!糊涂!”
    姚妃对姚太傅跪下:“是孙女一时想不开,可如今俞王缠上了,竟让孙女替他做事,孙女岂能再糊涂下去?”
    姚太傅叹了一口气,复又仔细思考起来。
    “话说回来,也不怪俞王对此事耿耿于怀,国公府此举的确古怪非常,朝中之针对已经那么明显,他们却仍是顶着令太子失望的可能撂下公务离开都城,这一行,恐怕有别的安排。”
    姚妃脑子转的快,忙道:“祖父是说,俞王担心他们此行是为了针对他?”
    姚太傅没说话,等同于默认。
    姚妃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心里陡然激动起来:“祖父……不知祖父可否探听一二?本宫听说,兰儿提过的那位宁先生也会同行,宁先生不是宁老先生的义子么?或许从宁老先生那里入手,能探得一些消息。”姚妃握紧拳头:“俞王非同伴之列,本宫不能受他掣肘!”
    姚太傅冷哼一声:“既不想收人掣肘,又何故做此行径?”
    姚妃半个字都不敢再说。
    姚太傅嘴上虽然骂着,但是事情是半点不敢含糊,当日回家便宴请了宁无居,以赏画唯由将他请到府中,闲谈之间扯到了蜀州之行的事情。他作老友的口吻说起了这件事情,又劝宁无居,让宁伯州早早入仕,莫要再蹉跎岁月,若是喜欢丁家那商女,定下也不是不可以,这样没名没分的厮混在一起不合适。
    宁无居一向不修边幅惯了,两人说着说着上了酒,措辞也就越发随意。
    最后宁无居直接笑起来:“老友啊,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他如今做的事情,是为了正义,也是为了公理,旁人不解我无话可说,但我……拦不得。”说着,他还摆摆手。
    姚太傅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没有再废话,宁伯州走了之后,他立刻让人给姚妃送了个消息。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