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也算是托了江博的福了,上面现在也很重视平安县,很多政策照顾,不止钢厂扩建了,连机械厂这边都成立了分厂,招了许多工人。现在的平安县可真是工业大县了。
    “等下次你们回来,肯定会更好的。小博啊,你这是造福一方了,我代表咱平安县感谢你。”吕县长真心道。
    江博觉得这都不算什么,他只是随手做的几件事儿而已。
    不过,能带来这样的效果,大家都很开心,所以他也是觉得欢喜的,所以他微微一笑,“不用客气。”
    吕书记一愣,然后打量了一下江博,笑道,“小博真是长大了。”
    高厂长觉得何止长大了,简直大变样了,都会笑了。
    看来首都真是个好地方,连苏顾问去了,都多了几分人气了。
    ……
    第三天的时候,高菊花来了一趟县里,给马兰报信过来的。
    不需要马兰出钱念书了,老李家自己同意让金环去念高中了。
    马兰道,“都同意了?”
    “老爷子老太太是担心以后金环出息了,真的不管他们了。至于其他的兄弟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家孩子争取念书的机会。也得亏小博和楚楚出息,带了个好头,咱县里都是就出名的,都知道念书的好处了。这次老爷子老太太说了,谁考得起高中,谁就去念,考不起的就回家种地。各凭本事。”
    马菊花说完,愤愤不平道,“这还不都是我争取的?一个个的想吃现成的。”
    马兰道,“你也不算白干了,至少让金环他们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以后孩子会更用心念书的。”
    “那可不,她们现在都不用我盯着了,可认真了。小宝都没出去混,就怕变成咱妈嘴里的赖利头儿子。”
    马菊花说起孩子们,一脸的幸福。
    马兰知道,她二姐这是将孩子当做自己的寄托和期望了。希望孩子能够上她没过上的生活。
    马兰真希望,这种遗憾越来越少。
    所有人都能念书,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县里待的第四天,马兰他们就回去了。
    毕竟来回花好几天,再待上几天,时间实在太长了,苏志峰和孩子们倒是有时间,可马兰还要上班呢。
    还没考上大学就这么疏忽工作,这可不像话。
    苏老太他们可舍不得了。
    特别是几个孩子,这几天才在一起玩熟悉了,又要分开了。
    宋楚邀请他们,“要不今年冬天你们过去玩?或者夏天去也行,我带你们去吃烤鸭,特别好吃。”
    几个孩子咽口水。然后麻溜的点头。
    马兰和苏志峰也要邀请老两口去首都那边玩,居住也行。
    苏老太倒是想去,可是也没时间去,苏校长现在事业第二春呢,在县里机械厂干的特别好,人都年轻了很多,哪里舍得放下自己的事业啊。
    苏校长一脸意气风发道,“只要国家需要我,我就能在岗位上面待到最后一刻。老三啊,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懂了。不过你可能也不会有我这样的体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第二事业。”
    苏志峰:“……”老爷子这是真的嘚瑟上了。
    徐美丽她们妯娌之间也在告别。然后偷偷的给马兰塞了一本书,“听说咱家小博会划重点,让他帮我划划,这书我才托人买到的,要不然早送你们家去了。”
    马兰:“……这一时半会儿的……”
    徐美丽嘘了一声,“不着急,划完了给我寄回来就成。”
    马兰:“……”
    然后得意的看了眼正和宋楚他们说话的冯姗,“我绝对比她考的早。”
    ……
    回程比去的时候还要大包小包的。
    都是老家这边亲朋好友送的各种土特产,连小米都给带上了,说是这小米地道,熬粥好吃。
    好在有车,还有朱大山他们帮忙,要不然还真带不走。
    一路上,宋楚都在默默的观察身边的人,
    特别是带着男娃和女娃的人。
    然后发现,绝大多数的人,确实对男娃更上心。
    以前没仔细观察,都没发现。
    仔细看了之后,才发现这现象这么普遍。
    这是一个让人特别无奈的认知。
    以前这个世界对于宋楚来说,是完美的,稍微一点瑕疵都是可以忽略的,可是现在,上面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了。
    宋楚鼓了一口气,她要努力的挥散这上面的阴影,哪怕需要很长的时间。
    回到首都之后,马兰就去上班了,苏志峰则去学校那边见老师。
    家里就剩下江博和宋楚。江博觉得自己假期还没结束,得假期修完了,再去研究所,就在家里咸鱼吹空调。顺便给大伯娘划重点。但是他觉得,这书上的知识不够全面,见闲着没事儿,还给上面添置了一些知识点。
    宋楚则拿着笔记本,坐在江博身边,边吹着冷风,边构思新书。
    思考这个书要怎么写,才能够得到其他人的重视,才能让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
    大领导也知道江博从老家那边回来了。还特意抽空,请宋楚他们去吃西瓜。
    第98章
    说是邀请他们吃西瓜,其实也是抽空和江博他们见见面。关心一下他们的成长状况。
    而且和两个单纯的孩子相处起来,总是能让人轻松一些。
    更不提江博还是国家的小宝藏。
    因为家里没人,宋楚就将苏小花也给带上了。
    苏小花到了外地就特别粘人,看谁都害怕。被宋楚抱在怀里的时候也不动,老老实实的。
    但是进屋里的时候,就没让进去了。怕它在里面捣乱。
    好在有了小鱼干,苏小花也不乱跑。蹲在阴凉的屋檐下吃吃喝喝。
    大领导这边早就切好西瓜了,红红的瓜瓤,看的人口齿生津。
    大领导见他们来了,就让他们吃西瓜。
    宋楚拿起一块,“谢谢大爷爷。”
    江博道,“谢谢。”
    大领导见他们吃西瓜了,就笑着问他们回去的情况。
    江博道,“一切都好。”
    宋楚就帮着描述了一下平安县的状况,“比咱们上次离开的时候多了好多厂房,还做了新的职工房。大家好像也长好了一些,没像以前那样瘦的吓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学校念书的人也多了。”
    大领导听到现状,脸上也是露出笑容。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就是他们最大愿望。
    又问关心他们的近况,这暑假有什么安排。如果觉得热,可以让人送他们去凉快的地方避暑。
    江博看着宋楚,他无所谓的。
    宋楚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就摇头,“大爷爷,我们在家里也挺好的。”妈妈说了,尽量不要给大伙儿添麻烦。
    “而且我想写书啦,在家里比较方便。”
    大领导是知道宋楚写的书的,还看过,虽然不老练,但以她这个年龄来说,相当有灵气了。“准备写一本什么书?”
    “关于女同志的书。”宋楚道,“这次回家,我才知道,原来好多人都重男轻女呢。有人扔女婴儿,不让女娃念书,也不让女娃学手艺。大家对这个现象还习以为常。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我想写书告诉大家,女同志也是有本事的,她们应该享受和男同志一样的权利。”
    听到宋楚的想法,大领导还有些微微的惊讶。
    可能觉得她这个年龄能够想到这个,实在是难得。
    他喊了男女平等这个话题很多年了,效果也是有的,但是要说改变所有人的老观念,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宋楚道,“妈妈说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大家又瞧不起女同志,不给女同志一样的机会,那女同志的力量就不能发挥出来了。我们班上,很多女同学都比男同学会念书,也许还有其他女同学会念书呢,但是因为没有机会,所以被埋没了。”
    大领导微笑道,“所以你想为她们争取权益?”
    宋楚脸色微红,“我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但是我想尽力让大家知道女同志的好。最起码让她们拥有生存和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平等教育……
    大领导点点头,“我很期待你的新书。写完之后,我一定要买一本。”
    宋楚很高兴,觉得找到了知音,“我到时候可以给大爷爷送一本。”
    大领导笑着道,“好好写,写的好,我到时候可以帮你推广。”
    宋楚高兴道,“大爷爷,你是认识出版社吗?”
    大领导笑而不语。
    ……
    这个题材第一次写,宋楚得找题材,好在大领导很支持她,还给她送了一些老资料来了,记载了很多巾帼英雄的故事。
    宋楚本来想写这些真实人物的传记,但是看到她们的照片,知道她们的事迹之后,她就暂时放弃了。
    觉得自己现在成长的还不够好,用现在的文笔和知识面来写她们的人物传记,实在下不了手,太对不起她们。
    以后肯定是要写的,这些人的事迹应该让大家都知道,但是不是现在。
    宋楚看完之后,终于选了几个题材作为自己新书的题材。然后虚构一个故事。
    宋楚想写的是一个四姐妹之间的故事。
    她们出生在一个没有儿子的家庭,而且还是战乱时期。但是她们的父母却很开明。并没有因为她们是女儿而失望,反而当做儿子一样培养。
    她们也曾在小时候被人骂绝户头,每次被人骂,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证明自己比男娃强。
    一场战乱,让这个幸福的家庭破碎了,几个姐妹之间失散了。然后各自有了自己的际遇。
    在流散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都比男人还要坚强,用父母教育她们的本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功劳,最终,在不同的领域里面做出了大的成就。国家成立之后,一家人终于团聚。而父母也因为她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