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5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毕竟上面重视学习了,下面的同志们也当然更重视,不止如此,平安县如今的生活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大伙儿面黄肌瘦的。这会儿看着虽然还是瘦,但是整体看起来还是健康一些。
    显然是日子好过一些了。
    苏宝刚小大人一样的说道,“爷爷说了,这都是三儿的功劳。三儿搞出那啥化肥之后,这两年县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了,大伙儿有饭吃,日子就过的幸福了。”
    宋楚高兴道,“这就是知识改变世界。小博哥给大家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江博抿着嘴看着周围,也许是受到了宋楚的影响,他的心情也很好。
    只在家里修整了半天,一家人又大包小包的往马家大队去。
    他们假期不多,一去一来都得划伤六七天的时间,在平安县能待的时间真没两天。
    之前没去老马家,这次是必须去的。
    而且带的东西还不能少。
    好在如今家里靠着小博哥,还真不缺东西。而且首都那边也是物资丰富,马兰倒腾了一些耐吃的零食,和粮食过去,至于肉类倒是没买,只给准备了票证。反正这大热天的也不好放,让他们自己去买更方便。
    这会儿也是马家大队正忙的时候。
    之前只是打电话说要回来,但是具体哪一天也没提。老马家人也没啥准备,只在心里嘀咕着,是不是该回来了。那么远,也没那么快吧。
    等吉普车开进大队的时候,老马家人还没意识到是马兰他们回来了。
    一直等老队长站在打谷场扯着嗓子喊了一通,“马兰回来啦!”
    他们才知道是马兰回来了。
    李四喜直接从田地里跳出来了,光着脚就往这边跑。
    老马家其他人也都一样。
    他们也想平静啊,可是没法平静。他们家姐姐/闺女/姑姑,那可是见过大领导的人啊。和大领导一起游过长城的人。
    谁能平静啊。
    不止老马家人,其他人也从地里跑出来了,跑去凑热闹。
    于是整个马家大院又被挤满了人。
    马兰一家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打听他们在首都的生活。问这次咋坐大车回来啦。这车是咋回事啊?
    问首都是不是真的很大。很漂亮。以前皇帝住的那屋子去过没有呀。
    还问他们是不是真的住在小洋房里,顿顿吃肉吃白米饭。
    马兰发誓,她从来没说过自家顿顿吃肉吃白米饭。肯是娘家这边乱吹的。
    但是还是耐着性子回答他们的问题。
    “车是县里安排的,毕竟我们家小博在县里有职位的。首都很好,以前皇帝住的地方,现在叫故宫,买票就能进去看了。住的房子是单位的,确实也是二层楼。至于顿顿吃白米饭吃肉,那是不可能的。首都的领导们过日子都很节俭,也很少吃肉,咱家就更少了。”
    听到马兰提起首都的领导,他们又想起大领导了,还有之前老马家人吹过那些话,于是又开始问是不是真的和大领导去游长城了,问他们游长城咋样,又问大领导怎的和相片上的长一样吗?
    当然,大伙儿最想问的是,大领导为啥请他们游长城。
    总不能每个人都请吧。
    马兰道,“可能……是看我们家小博做出化肥了。”
    “对,这化肥确实是好东西。。”立马有人理解的喊道。
    也有人意识到,原来只要学的够好,就能够有机会见大领导啊。
    要是自家的娃也能这么出息,那是不是也能见大领导了。
    大领导那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啊。
    带着有可能见到大领导的心情,老马家大队的人决定要好好的培养孩子了。
    有人当场就提议了,在队里建个小学。
    “以后咱们也好好养孩子,让娃娃去念书,以后见大领导。”老马家大队的乡亲豪言壮语道。
    马兰听到这话,立马很支持,“对,要重视教育。现在国家都改革高考政策了,以后咱队里争取培养出几个大学生出来。”
    这下子鸦雀无声了,可能在他们心里,考大学这事儿,比做化肥要难点。
    能上大学的,那都是文曲星啊。
    马兰郁闷了,“我都参加高考了!”
    老马家人激动了,李四喜道,“啥,兰花,你考大学了?考得咋样,是不是考上了?”
    宋楚道,“外婆,我妈妈才考完试呢,成绩还没出来。”
    “能去参加考试的,那都是一只脚进入大学了。”李四喜道。
    “咱老马家要出个文曲星了。”
    老马家其他人满眼火热的盯着马兰,活脱脱的就像看个吉祥物一样的。
    然后又开始和旁边的人吹 ,“咱家兰花以前念书多聪明啊。都是被耽误了。”
    “要不是队里不给名额,早就当上大学生了。”
    “这次准能考上,我们家兰花那念书是杠杠的好。”
    马兰:“……”早知道就不该图嘴快了。
    马家大队的人毕竟忙,除了老马家人之外,其他人都被大队长给召集回去工作了。
    就剩下老马家人,那就轻松多了。
    李四喜可高兴的看着自家闺女和女婿,还有外孙外女。觉得咋看,咋都不一样。
    这可是从首都回来的人啊。
    特别是马兰他们拿出带回来的礼物之后,这喜悦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这都是首都的东西?哎哟喂,我这辈子还没碰过首都的东西。”
    李四喜拿着布料和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心里热乎的不得了。两个儿媳妇也好奇的看着,脸上笑开了花。
    老马家的孙子孙女们则在边上站着,等着吃姑姑带回来的好吃的。
    马兰见她将东西都拿出来了,就道,“有些是给我姐他们的,她们啥时候有时间过来?”
    李四喜道,“哎哟别提了,你二姐最近和那边吵架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过来。”
    马兰闻言,问道,“咋回事?”
    宋楚也是一脸担心。
    李四喜道,“还不是念书的事儿,这不是啥高考吗,你二姐那个脾气倔,非得让她闺女去念高中。他们队里不同意,她婆家也不同意,这不就闹起来了吗?”
    “凭啥不同意啊?”马兰郁闷道。“现在又不要名额推荐了。都能去考。”她当初就是被耽误了!
    李四喜就道,“那不是得要人干活吗。队里也不想放人走。说是念书也没用,迟早要嫁出去的。”
    马兰一听又是这么个论调,当即就骂了一声,“放屁!”
    第96章
    李四喜刚想说自己也挺赞同亲家的想法的,女娃迟早要嫁人的,读书干啥呢?但是见闺女这么大的火气,也不敢说了,转了个话头道,“甭管咋样,那也是他们老李家的事儿,也不是咱们能管的事儿。”
    就算她不说,马兰也知道她的想法。
    要说重男轻女,老马家也是一样的。当初她也是用了多少心思,才哄的爹妈让她念书啊。
    其实还是因为马大柱和马小柱当时没啥念书的脑子,所以才有机会。
    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状。
    宋楚道,“为啥不让金环姐和银环姐念书?”
    马兰道,“还不是重男轻女。”
    李四喜:“……”
    这事儿闹的马兰挺不高兴的。
    这个社会,女娃就是最苦的。特别是农村女娃,没念书,那就真的啥都不知道,十几岁就嫁人了,然后生娃带孩子,一辈子就这么过了。要是遇着一个好男人也就算了,要是遇到一个不尊重女性的,这日子就更难了。
    宋楚也不高兴,凭啥不喜欢女娃,女娃怎么就差了?
    和鹅蛋他们一起玩的时候,都不开心。
    江博摸摸她的头发,“怎么不开心?”
    宋楚就把李金环和李银环他们的事儿说了。
    老大马鹅蛋道,“这有啥啊,咱队里都这样,女娃都是早早的上工,也就咱家姑出息,奶才让大丫他们上学的。别人家里可不让女娃上学。”
    马大丫也道,“是啊,村口马跛子家,之前荒年的时候,还往外扔过女娃呢,要不是大队长让他捡回来了,娃都要冻死了。”
    宋楚惊悚,“为什么要扔?”
    大丫道,“养不活呗,想省下口粮养男娃呗。”
    二丫也道,“就是,咱队里好多人家都是这么干的。女娃是赔钱货,养大了就要嫁人了。”
    宋楚:“……”
    几个孩子这番话可让宋楚的心拔凉拔凉的。
    她从来不知道,在她眼里,淳朴的马家大队乡亲们,还能做出扔孩子这种事儿。
    关键是看大丫和二丫她们这语气,竟然都习以为常了
    马鹅蛋道,“你也别不高兴啦,念书不念书,真的不重要。反正女娃长大了还是要嫁人的。”
    马鸭蛋道,“对啊,三奶奶就总是念叨,说咱三姑虽然出息,可到底不是老马家人了。再风光那也是老苏家的。”
    马鸡蛋道,“我妈说,得亏我是个儿子,要不然我就是多余的了。”
    宋楚三观都碎了一地了。
    马鸭蛋偷偷道,“我和你说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