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宋楚倒是没想那么多,继续回房间写信。
    军区大院其他人家里,也在讨论着刚刚搬进来的马兰一家子。
    这边住着的都是首都军区的一些军官军属。能够住进小洋楼的,更是高级军官。
    但是谁也不知道,这新搬进来的一家人是哪个军区的。只知道是突然安排进来的。
    有些军属还想着提前打听清楚了,到时候上门亲近亲近,联络感情。结果打听出来的消息和他们想的有些出入。
    不是啥干部家庭,也不是啥军官,这里住的是一家姓苏的人家,男主人是在首都钢厂中学当老师的,女同志是在首钢工会当主任的。还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十来岁,也在首钢中学念书。
    这下子可把大伙儿搞蒙了。
    这八竿子和军区打不着关系的人家,咋会住进军区大院呢,而且还是小洋楼。
    首都军区的参谋长听到他爱人在家里念叨这事儿。
    他爱人道,“不会是哪家走关系进来的吧。那这样也太大胆了。”
    参谋长道,“在首都,谁有这么大胆子?别想那么多了,你别乱说就是了。”
    “当然不出去乱说,这不是和你说一声,要不然谁违反纪律咋办?”
    参谋长决定回军区后勤部去问问咋回事。
    等下午他回到军区后勤处问了之后,才知道,人家这还真是走关系进来的,走的还是大领导的关系。
    大领导批的条子……
    第二天一早,苏家人全家人早早起床,把自收拾的整整齐齐的。连江博都被马兰用水梳了个三七分。
    江博:“……”
    宋楚则穿着花裙子,梳着时下最流行的两条麻花辫。
    一家四口俊男美女,金童玉女,走在军区大院里面,吸引了一路的人。
    大伙儿都知道他们是新搬来的那家,偷偷的朝着他们打量。
    马兰对着大家礼貌的笑了笑。
    宋楚则对着大家打招呼,啥阿姨好,奶奶好的……
    喊的大家也生疏的回应一句。然后对这新搬来的一家人印象很好。
    直到他们坐上车子走了,都还在议论着这一家人。
    车上,想着马上就要见到大领导了,马兰和苏志峰的心口都要跳出来了。
    两人脑子里想着大领导会如何的威严,如何让人不敢直视。
    直到见到真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想的太多。本人比照片上看着平易近人多了。不过还是好紧张哦。
    见面地点就在长城脚下,这次见面属于日常见面,大领导将这次见面定义为朋友之间的见面。毕竟他送了礼物给江博,江博也回礼给他。他就将自己和江博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了朋友。就如同忘年交一般。所以这次出来,纯粹就是尽尽地主之谊。
    大领导穿着也很日常,很普通的短袖西裤,脚上穿的还是布鞋。
    他比江博他们还早到了几分钟。
    见到江博他们来了,他亲切的笑了,“欢迎你们来到首都。”
    然后主动伸手和他们握手。
    先是和苏志峰马兰握手。两人握完之后,手都出汗了。决定今天绝对不洗手,回去得把这事儿加在信里。
    大领导又和江博还有宋楚握手。
    江博礼貌道,“您好。”
    大领导笑着道,“你好啊,见到你我很高兴,就像看到祖国的未来一样。”
    江博道,“我也很高兴。”他尽量表现的礼貌。毕竟现在住的吃的都是这位领导提供的……
    大领导觉得江博和他想的一样,是一个德智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同志。
    他又看到笑容灿烂的宋楚了,知道这次能让这位同志来首都,这位小同志也是具有重大作用的,他那收到的礼物上面,也有这小同志打的蝴蝶结呢。“我上次看到的笑脸是你画的吧。我看到之后很高兴。”
    宋楚热情笑道,“大爷爷,谢谢你送给我们的电动车,我们特别特别喜欢。爱得不得了。”
    大领导笑着道,“我也得谢谢你哥哥创造了它。”
    江博:“……”
    寒暄完了,大领导又带他们游长城。
    其实这天气挺热,并不适合游长城,安排的行程并不长,这爬上长城之后,就有搭好的临时的棚子,站在棚子里俯瞰其他的长城支段。
    这位置选定十分不错,一眼望去,连绵不绝,尽显万里长城的风采。
    宋楚看的嘴巴都合不拢了,觉得一张小小的图片完全不能展现这种波澜壮阔的场景。
    大领导招呼他们喝凉茶,吃西瓜。
    马兰和苏志峰这会儿紧张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表示完全不用喝水吃西瓜。
    宋楚也啥都顾不上,就盯着看长城了。
    江博也在看,只不过在算,这么长,需要多少砖块。
    大领导见他们感兴趣,就开始介绍长城的历史。
    建设长城的历史是艰苦甚至血腥的,但是成功之后的长城,却也为这个国家抵挡过无数的入侵。
    宋楚听的眼泪汪汪的。觉得以前的人真不容易。自己踩在这些砖瓦上面,都觉得很感激他们。
    “他们真伟大。”
    “建设的过程总是艰苦的,但是建成之后的成果也是巨大的。就如同我们国家如今的情况一样,就和当初建设长城一样艰辛,但是建设成功之后,留给后代的成果是巨大的。”
    宋楚道,“大爷爷,我知道,我们是基石。打好基础,才能盖出好房子,国家未来才会建设更加顺利。我们老师讲过的。”
    大领导笑着夸奖,“看来你是一位好学生。那你知不知道,怎样打好基础?”
    “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在自己的领域里发挥自己的力量。就像妈妈鼓励工人炼钢,爸爸教学生,小博哥搞发明。我要好好写书鼓励大家上进一样。我们都有各自的使命。”
    大领导没想到这样一个孩子竟然懂的这么多,然后想到这孩子写了好几本书呢,果然和普通孩子不一样。
    这家里孩子一文一理,确实很优秀了,“你说的很不错。”
    见江博听的很认真的样子,大领导笑着道,“苏江博同志怎么认为呢?”
    江博道,“楚楚说的对。但是我得提个建议。”
    大领导一脸感兴趣道,“小苏同志有什么意见?可以随便说,咱们交流交流。”
    马兰心道,儿子啊,咱们千万悠着点儿啊。
    “知识水平决定科技发展。”上次那个电动车的制造,给他晚了多长时间?
    为了避免还有下次,他必须得和这位大领导提意见。
    宋楚道,“小博哥的意思是,有了知识,干活才会更加快。特别是科技制造方面。”
    大领导道,“知识确实很重要啊,国家现在最缺的就是科技人才。”
    江博道,“各行各业都很重要。比如工人。”
    宋楚又翻译道,“小博哥的意思是,除了高科技人才,还有工厂工人,比如说我爸爸妈妈他们,都应该提高知识水平。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江博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科技人才缺不缺,他不关心,他只关心下面制造的人能不能提高一下效率。
    大领导沉默想了片刻,然后笑着道, “你们提出的意见很重要,我很期待你们在各自领域里面做出好的成绩。为国家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宋楚拍着心口道,“没问题的大爷爷,我保证完成任务。”
    江博点头。
    马兰和苏志峰表示压力山大啊。嘴里还是很激动道,“随时准备为国家建设事业挥洒汗水。”
    大领导看着这两口子道,“你们两位教育出了一对好儿女啊。”
    两口子腼腆的笑了笑,觉得受之有愧。
    儿女都是自己长成这样的……
    一直到和大领导道别之后,马兰和苏志峰才找回自己的神智了,激动的看了看自己的手,“刚我们真的和大领导握手了,喝茶了,聊天了?孩子他爸,你掐我一下。”
    苏志峰道,“还是你掐我吧,我觉得自己现在还在梦里。”
    宋楚拉了拉他们的手,“爸妈,你们咋了?是没睡好吗,咋还做梦呢?”
    “咳咳,闺女,咱以后得说这里的话了。”马兰道。
    宋楚哦了一声,用普通话道,“那你们是没睡好吗,怎么还做梦呢?而且你们脸好红,刚刚坐着的时候身体都在都抖。”
    马兰当然不能承认自己没出息啊,只能一脸深沉道,“大人的事儿,你们不懂。”
    江博道,“这是肾上腺素分泌过剩的结果。对身体不好,请注意调整。”
    苏志峰和马兰:“……”
    第70章
    回到家里,一家人就将今天的事情写在了信里面。当然也没写的那么清楚,只说他们见到了大领导。大领导果然是很平易见人的好领导。还请他们喝了茶,吃了西瓜,看了长城。
    写完之后,重新将信封封好。马兰就骑着小电驴,将所有的信件投入了邮局的邮筒里面。她琢磨着一个星期之后,应该就能到平安县了。
    两天的假期就这么过去了,到了第二天,给苏家人的假期就结束了,江博和宋楚倒是还有个暑假,但是马兰和苏志峰就要去单位报到了。
    马兰是正常上班,苏志峰则是去办手续。然后回来享受自己的暑假。
    两人都在钢厂上班,一个在钢厂所属的学校,一个在钢厂工会,所以一个电驴就可以解决了。
    宋楚和江博站在门口,对着爸爸妈妈招手,“爸妈,加油啊。”
    首都钢厂是全国最大的几个钢厂之一。
    马兰送苏志峰到了学校之后,自己就往钢厂去。一直骑了好久,才找到正大门。
    她算了一下这时间,发现从侧门骑到正门,就骑了半小时。而且这还是侧门之一。这得多大啊。
    想着以后自己在这么大的单位里面上班,还当主任,马兰心里勇气了一股豪情壮志。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