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吃完饭之后,李四喜就给孩子们发红包了。
    这是往年没有的事儿,。
    往年李四喜穷啊,穷的真的是叮当响。
    就算给红包,也是偷偷的给宋楚和江博塞一个,连自家孙子孙女也都是没有的。
    至于两个闺女的孩子,那更是没有的。他们往年来了就走,一句话都没说,李四喜还真没那个想法。
    不过今年不一样了,家里过好了,粮食也多了。年底队里公分换了钱,她手里也有点小钱钱了,就给每个孩子发一毛钱。
    对于她来说,这已经是大红包了,毕竟她一天公分也就赚一毛五分钱呢。
    孩子们拿到红包也兴奋坏了。这年头家里都穷,长辈们已经不兴发红包了,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拿红包呢。
    马鹅蛋他们倒是每年都收,毕竟三姑每年来都要给他们发。但是奶发的红包还真是第一次……
    宋楚又是一堆好话往外送,说外婆真好啊,外婆以后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精神,身体健健康康,万事如意……
    可把李四喜吹的找不着东南西北了,恨不得再偷偷给她塞一个红包。才对得起她说的这些吉利话。
    至于其他孩子……
    实在学不来,他们有限知识,知道的吉利话太少了。但是心里默默的将宋楚那些话给记住了,准备以后也和家里长辈多说。看外婆那么高兴,这话肯定是好话。
    宋楚这边把李四喜吹的高兴,另外一边马兰也被两个弟媳妇给吹的晕乎乎的了。两人都说马兰会教孩子,瞅瞅楚楚多会说话啊,好听又吉利,这一看就是聪明娃。
    马兰笑的合不拢嘴。“都是她自己懂事。知道心疼人。”
    马菊花受不了这个劲儿,迫不及待的带着孩子离开了。她不想尴尬的待在娘家。
    倒是李小宝他们挺舍不得的,想留这边一起玩。他们头一年玩的这么开心。
    可马菊花没给他们这个机会。领着人就走了。
    路上,她儿子李小宝难受,“干啥要走,咱都没玩够呢。”
    马菊花道,“咋了,你还舍不得回家了,那又不是你家。我就受不了你们舅妈那个样子。”
    李小宝道,“可你对舅妈也不好啊。”
    马菊花男人李建山道,“小宝,别瞎说!”
    马菊花道,“那是咱穷!你三姨有钱,当然能买好东西。”
    大闺女李金花道,“那,那你也说点好话呗。你看外婆听了咱们好听的话,今年还给咱发钱了。”
    足足一毛钱呢!
    李银花道,“就是,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
    马菊花:“……”
    马家这边,马桂花则在因为马菊花的离开,给马兰这边解释。
    其实马桂花对这个妹妹也没啥怨恨,毕竟她是当姐姐的,和马兰之间年龄也差了好几岁,觉得多干点活无所谓。
    之所以生分,也不过是因为双方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而已。
    她也不希望姐妹之间闹矛盾,“你二姐就是那个性子。她从小泼辣,小时候要不是她,咱也要受到外人欺负的。你还小,你不知道,没有大柱他们的时候,队里好多孩子都笑话咱。”
    马兰当然知道。她还是婴儿时期的时候就知道了。那会儿老马家没儿子,三个闺女,在队里被人笑话,连孩子都笑话他们家,欺负他她们姐妹。每次被孩子们笑话的时候,马菊花第一个冲过去和人打架。性子变得这么泼辣,也是因为小时候生活环境的原因。
    ”我才不和她计较呢。”马兰道。“反正她又不是第一天看我不顺眼了。”
    回到县城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宋楚还是很敏感的,感觉到妈妈和二姨之间的矛盾,而且妈妈好像还有些不高兴,外婆和大姨也不大高兴。就道,“妈妈,你和二姨是不是闹矛盾啦?”
    马兰觉得闺女是贴心棉袄,叹气道,“没事儿,大人之间都会有些矛盾的。”总不能说自己小时候哄爹娘太厉害,哄的他们偏心了……
    这事儿挺复杂,小时候她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过的好,所以也没想过要去培养姐妹情。长大了之后,姐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了。起先马兰日子好了,也给姐妹们买衣服,不过效果不大好。被当做是显摆。反而闹的挺尴尬。
    宋楚道,“妈妈,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下次我见到二姨,我多说点好听话。让她开心,她开心,你们关系就能好了。”
    马兰道,“那多没面子啊。”
    宋楚无所谓道,“没关系的,我是小孩子,不要面子。”
    马兰:“……”
    宋楚想着,到时候让李小宝他们也帮忙,让他们也和马兰妈妈说好听话,让妈妈也高兴。两位妈妈高兴了,感情就好了。
    晚上睡觉到时候,宋楚还和江博感慨这事儿,还约定道,“小博哥,以后你对我有啥不满,你得早点和我说,我会改的。咱们不要有矛盾。”
    江博嗯了一声。
    “还有,我觉得二姨可能吃醋了。因为大家都更喜欢妈妈。咱们不要偏心。”
    江博红着脸道,“好。”
    “咱要对爸爸妈妈一样好。”
    “……”
    第48章
    因为要开学了,所以宋楚也要抓紧时间把小说结尾了。
    这个寒假,她过的可以说是相当的忙碌了。不止要完成寒假作业,还要补习俄语。还要写小说。
    不过即便如此,她也觉得很满足,过的每一天都很充足有意义。
    就是觉得对不起小博哥。
    小博哥的时间都花她这边了。
    宋楚打算着,等这本书完成了,开学后,她就要开始学打字机了,以后可以自己打字,就不用占用小博哥太多的时间了。
    宋楚把自己的想法和江博说了之后。江博很不高兴,抿着嘴很不满。
    “你不想我一起?”
    “才不是呢,我是希望我们可以互相帮助,等我学会打字了,以后小博哥你需要文件的时候,我也可以帮你打印啊。就像以前实验室里其他助理一样。我现在可不是咸鱼啦,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江博闻言,心里这才高兴了。原来是为了他啊……
    “嗯,我会教你的。”
    宋楚眯着眼笑了笑。
    两孩子在家里度过寒假最后几天的时候,钢厂这边却闹了大动静。
    应该说,整个平安县动静都很大。
    之前首钢来的吴总工通过几次试验之后,得出了结论,这种新型的炼钢炉确实具有很大的优势。是炼钢事业里面的重大进步。可以说,领先于国内认可一款炼钢炉,甚至不国内如今已知的炼钢炉都要好。
    对于目前严重缺乏钢材的华国来说,这简直是不亚于化肥的大事儿。
    毕竟化肥保证农业发展,钢材是工业的基础。
    吴总工将这事儿发了电报给了首都那边。
    可惜北方那边还冷,而且因为雪太厚了,连路都堵了,火车都没法开了。所以那边的人只能干着急。好不容易等过了年,雪融化了可以出门了。首都那边的钢厂领导都过来了。首都那边还安排了领导过来查看这事儿
    省里听到动静,也安排了人过来了。
    于是小小的平安县一下子多出了很多人,热闹非凡。
    吕县长痛苦又快乐。招待这么多人不容易,但是这又对平安县具有重大意义。
    好在这些领导也都是能吃苦的,他们一心就钻炉子上面去了,倒是没管那么多事儿。
    这次首都还来了个大领导,是□□安排过来的。姓陈,大家亲切的称呼他陈首长。
    这次陈首长专门就为了这新型炼钢炉来的。
    吕县长作为主管县长,还很荣幸的获得了和这位领导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陈首长满头白发了,看完这炼钢炉之后,他激动万分。“按照这些专业人士的评估,这炉子可以提高一倍的炼钢成功率。可以减少一倍的浪费。你们平安县这次又给国家弄出好东西来了。”
    吕县长听到这些话,激动的满脸通红,和喝醉了一样的,但是脑子还是很清醒地,“这,这都是多亏了心里的技术顾问;这都是他搞出来的。”
    “我知道,我都听说了,还是那位搞出化肥的苏江博同志。他才十岁吧。”
    吕县长激动的点头。
    陈首长早在来这里之后,就弄清楚了江博的一些情况。也知道江博的性格特点。所以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着急要见人,或者找上门去。
    毕竟这位才十岁的孩子能够搞出这些东西,足可以说明,他的未来多么的广阔。这样的人才是国家的珍宝都不为过。
    他也不想过早的让这孩子因为打理人际关系,荒废了他的天分。
    “县里的保卫工作做的怎么样?这次的炼钢炉事情,似乎已经传开了吧。”
    吕县长听到这话也头疼。
    当时高厂长也不知道江博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所以并没有做什么保密工作。厂里的工人们几乎都知道这么一回事了。所以说,整个平安县都知道了。
    他就算是个县长,也管不住工人的一张嘴啊。
    他硬着头皮道,“我之前安排了县里的武装部同志经常在他们家附近巡逻,也在学校安排了岗亭。另外还安排了一位退役老兵暗中保护。前两天省里的领导也打电话给我说了这事儿,说要安排警卫员过来。这两天就到位了。”
    陈首长点头,“这个安排还是不错的。但是其他防备工作也要做好,防止特务搞破坏。这年头啊,特务无孔不入,就担心我们强大起来。要防止他们破坏我们的人才。”
    吕县长紧张的满头大汗,“也查过,没查出来。平安县这方面还是很安全的。”
    陈首长道,“要严格的查。不要放过任何漏网之鱼。”他想着到时候还是要安排专门对付特务的人来平安县查一查。
    吕县长立马点头。
    接下来,陈首长又和马兰亲切见面。
    马兰一听这人的级别,顿时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妈呀,这领导太大了。
    好在这里领导特别和蔼可亲,一点架子都没有,和她想象中的领导形象完全不同。
    而且也没谈很严肃的话题,只是关心她们在钢厂的工作情况。马兰顿时放松了很多。
    “都好都好,这里领导好,工人同志也很积极工作。咱们都很有干劲儿。”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