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古厂长脸上笑容顿时一僵。差点儿就要对吕县长骂出声了。
    之前是谁说实验没做完,不知道成不成,要等实验做完了之后在给上面汇报,再做决定。
    要不是他坚决的相信苏顾问神奇的能力,一早就做好了准别,就这两条线都没有的。
    当然,人家县长,他心里有话也不敢说。他问道,“吕县长,这技术要是往上面汇报了,咱县里还能生产吗?”
    “咋不能呢,这又不是需要保密的项目,咱自己弄出来的,属于咱们平安县的。咱自己就生产。你们机械厂赶紧加班加点的生产起来,多生产几条生产线,咱们县里马上就把化肥厂给建立起来。要建设大化肥厂。”
    吕县长也不傻,就算要造福大家,也要保证县里能够吃上一口肉啊。
    反正一边加大生产,一遍往上面汇报。
    上面一层层的,等有了定论的时候,他们县里只怕化肥都生产出一批了。
    “对了,还要写宣传稿,往省里报社那边寄过去,让人知道咱这化肥的作用,要不然谁来买化肥呢。找宣传部最会写的人来写。”
    一件件工作安排下来,整个平安县都忙碌起来了。
    古厂长离开县政府之后,就赶紧去找钢厂那边联系,要更多的钢材。
    钢厂高厂长惊讶道,“还生产那个生产链?那东西真能行?”
    “当然能行,试验田都增产了,每亩地增产差不多一倍了,你说该不该生产?”
    当然该啊!高厂长惊呆了,“还真给那小顾问给做出来啦。他还真有那个本事。”
    古厂长经过打击之后,早就已经成为了江博的真实粉丝了,“那可不,咱这苏顾问年纪小,但是本事是真的打,干啥啥成。”
    高厂长就想起了一件事儿,“我记得,他上次来我们厂里,还说要给我们改善钢材的……”
    古厂长嘴角一抽。
    对高厂长现在这幅嘴脸表示很看不起。当初多嫌弃人家苏顾问呢,还差点和人家苏顾问吵起来了。现在就想着求人家了?
    呵呵。
    另外一边,吕县长也将电话打到了云山地区政府这边。
    将马家大队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云山地区李专员惊讶道,“这是真的吗?”然后严肃道,“粮食问题可要严肃对待的,我们现在坚决抵制浮夸风。你可不能学那些人乱来。”
    前几年一些地方政府的干部,突然就搞起了浮夸,往上面虚报产量。连亩产万斤都给搞出来了。
    他们嘴皮子一动可苦了老百姓了,毕竟报的产量多,交的公粮也多。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只能够让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来完成公粮任务。现在上面的干部一听这些浮夸风,就觉得头疼。
    吕县长也严肃道,“我以我的党性保证,绝对没有说一句假话。地区这边随时可以安排调查员过来调查。”
    李专员见他这么说了,直接道,“我会安排的。”
    严肃的事儿说完了,李专员突然转了画风,“还是你们那个发动机天才搞出来的?”
    吕县长笑呵呵道,“没错,现在他可是我们县里的技术顾问。”
    李专员酸了,“你说你们县里是怎么捡着这个宝贝的。”
    要不是听说那同志不乐意离开平安县,他地区这边都要给他安排一个岗位了。
    地区这边很快就安排了调查员去马家大队调查。
    调查员到了当地,可不得了了。
    马家大队社员知道他们是来调查丰收的事儿的,就给围着说起来 。
    “这事儿当然是真的,必须是真的啊。咱亲眼看到的,亲手打的麦子!”
    “咱马家大队的人从来不吹牛,说是多少就是多少。那就是咱大队的外孙搞出来的化肥。化肥是个好东西啊,比大粪好用多了,庄稼吃了这个,长得好哟。”
    “咱们马家大队搞出来的东西还能是假的?不信你自己去仓库看看去。”
    “领导,你回去记得说啊,这化肥是咱马家大队的外孙搞出来的。”
    “对,没错,给他发点奖励,这是多大的功劳啊。至少给一张奖状,一个搪瓷杯子。”
    “要是有热水壶就更好了……”
    调查员:“……”
    全队老百姓一致承认,队里的干部又带着调查员去看了仓库里的粮食,事实证明,化肥增产事件是真实的,并不是浮夸风再现。
    调查员激动的就往地区政府去汇报了这一消息。
    李专员当即激动的拍桌子,兴奋道,“好啊,这平安县果然是个好地方,名字取的好,好事一桩一桩的。”
    地区这边立马将事儿汇报了。早点汇报,早点能够得到处理。化肥早点推广出去,以后才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和这些人相比,江博就比较闲下来了。
    该生产的化肥品种,他也都搞完了,暂时也不准备再做这个了。
    正宋楚他们暑假的时候,就开始写新书了。他就帮着写书。
    因为写字的只有苏宝亮一个人,所以进度有些慢。
    江博担心要是新书一直写不完,后面楚楚就一直没时间陪他了,所以干脆帮着写字了。这种时候,他就特别想要一台计算机。可这东西不是他画图就能做出来的。
    每天孩子们就待在苏家这院子里叽叽喳喳的讨论。
    徐美丽他们就将孩子的口粮放在这边,孩子们就在马兰家里吃饭。
    马兰也不嫌麻烦,巴不得有人陪着自家孩子在家里玩呢。不过回来做饭的就变成了苏志峰了。他暑假负责扫盲班,比平时要轻松。回来的早,就在家里做饭。
    中午,一大家子人正围满了桌子吃饭呢。就听到马大柱的声音了。
    “姐,姐我们来啦!”
    马大柱在外面兴奋地喊着。
    宋楚麻溜的跑去开了门。喊了一声大舅,再一看,还有小舅呢,高兴道,“小舅!”
    “哎哟,我们家楚楚长高了。让小舅看看你重了没。”
    小舅马小柱笑着将楚楚抱着举了举。
    宋楚还挺不好意思的。
    江博不悦的走过去,将楚楚往下面拉。
    马小柱看到他了,就笑着将楚楚放下,把他给一把举起来了,“我们马家大队的外孙啊!给小舅沾沾你的聪明劲儿。”
    江博:“……”
    “放下放下!”马大柱不高兴道,“别把你那傻劲儿给咱小博了。”
    马小柱赶紧将人放下,然后从兜里掏东西给他们吃。
    都是沿路采的野果子。
    这大热天的,就是野果子多。
    宋楚高高兴兴的用小手捧着,然后分给其他孩子,孩子们高兴坏了,他们在城里还真吃不上这东西。
    马兰看着两人拎着一堆东西,问道,“咋又拿这么多东西?”
    “这可不是咱们的,这是队里给你们的。”
    马大柱自豪道。
    第41章
    马小柱把东西拿出来给马兰看。
    这次送的东西还真不少,光是粮食就三四十斤了。而且还是新出的小麦呢。这可是好东西,大伙儿自家都舍不得吃的。
    除了这些粮食之外,还有一些从山里采摘的山货,都晒干了。也是能吃的。
    他拿出来,边解释道,“大队长说啦,这次没有小博,咱们大队也不能多收粮食。而且小博还是为了咱们大队做的化肥,这情分咱可不能忘了。必须得给他送点粮食。大队长还说你们可别嫌少了,今年粮食这还是第一茬呢,之前只有一半的田地用了化肥,春麦产量又不高,分到大家手里的也不多。以后等在分了粮食,咱就再给送。”
    马兰没想到家乡还给送粮食来了。
    老家过的那么苦,孩子们都吃不饱肚子,还惦记着给小博送粮食。
    “大家也太客气了。”
    宋楚高兴道,“所以这是给咱小博哥送的礼物吗?他们感谢小博哥?”
    “对啊。”马小柱笑道。
    宋楚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江博,“小博哥,你听到了吗,大家都很感激你,还给你送东西啦。你可真棒。”
    江博有些迷茫,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做。
    他做这个事情只是为了楚楚,又不是为了他们。而且县里给他发工资了,和这些人也没关系。而且他们自己都没粮食吃,每次回去都看到他们吃野菜,还给他送宝贵的粮食?
    这有些不符合他以前生存的规律。
    江博自己没啥反映,倒是苏宝刚他们好奇的问宋楚咋回事。
    宋楚就骄傲的吹江博,“咱小博哥为了让大伙儿吃饱饭,研究化肥种地,现在我外婆家那边的土地长出了好多好多的粮食,大伙儿能吃饱肚子了,就感激咱们小博哥了。”
    “小三儿这么厉害!”苏宝刚震惊了。
    其他人也震惊了。
    他们虽然小,倒是也知道粮食很不容易。特别是前年的时候,县里商品粮都供应不足,还挨饿过呢。
    所以听到江博能让粮食长好多出来,就觉得太厉害了。
    “我就说我们三哥最厉害了。就比楚楚姐姐差一点点而已。”苏宝明吹捧道。
    苏宝亮道和苏宝芳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真是小马屁精。鄙视完了之后,苏宝亮道,“我们小博好歹也是咱家学历最高的人,必须厉害。”
    苏宝芳道,“三哥不愧是咱们智者的人设。三哥你太厉害了!”
    苏宝明也给了他们一个白眼。
    宋楚和江博道,“小博哥你看,他们比我还会夸人,你开不开心?”
    江博:“……”
    马兰也不管几个孩子,让马大柱和马小柱进屋里一起吃饭,她再去做点吃的。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