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吴老师摸了摸自己的秃顶,“没这必要吧。学生们不懂啊。”
    “这是给他们起到激励作用。也让孩子的父母知道,咱们一小是有真材实料的,我们学生,是最优秀的。”
    所以最后才是目的吧。
    吴老师:“……”
    于是下午,全校学生都收到了休息半天的通知,当然,学生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告知要抄写三篇文章。
    苏宝刚欲哭无泪,“小三儿,你当初咋就不少写几个字?你知不知道,要不是有我在,你今天会被全校学生揍的。”
    宋楚道,“我们小博哥才不会被揍呢,我们小博哥这么棒,大家都很喜欢他。不就三篇文章吗,一下午的时间还写不完?”
    苏宝刚道,“有小三儿帮你,你当然说风凉话。”
    宋楚:“……”她倒是想写,可她身体年纪小,手软,不能写多了字。小博哥说了,写多了字,以后手就会变形。
    除了抄写文章之外,第二天一早,一小还搞了个全校大会,当着全校学生的面,江博领到了人生中第一张小学奖状——五好学生奖。
    这是小学生能得到的最大的光荣了。
    随着一张奖状的,还有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是校长单方面掏的奖品。奖励他为学校争光了。
    领了东西之后,江博就习惯性的给宋楚收着了。
    宋楚羡慕坏了,“小博哥,马上要测试了,我一定要考年级第一名。”
    江博点点头,“嗯。”然后看了看窗外的天上。算着日子,那个实验到底完成了没有,那些人到底会不会给他奖励。
    上次在实验室听说他们奖励都很少。一个实验成果竟然只奖励几十块钱。
    这些人会不会到时候只奖励几十块钱给他?
    江博想着,要是真的这么少,他以后就不搞研究试验了,就专门写稿子赚钱了。
    实验成果当然是出来了,只不过通过层层审批之后,最后才能进行奖励。
    按道理,对于研究人员的奖励,肯定是还要再等等的。可苏江博同志不一样,他不是搞科研的人,他就是一个社会人士。
    搞科研的人为了工作当然是不计较这些的。但是人家一个社会人民群众,咱总不能欺负人家了。
    该给的东西肯定是要给的。既然证明这个是行之有效的,那肯定不能赖账。
    本来上面说要给钱的。可项目主任到底是知道江博家里条件很艰难的,就和上面交涉了一下,不需要钱,苏江博同志就需要县城的城里户口。而且要的也实在不多。按照户籍政策,苏江博同志其实就要了一个县城的城里户口而已,只需要给他母亲马兰同志办了城里户口,作为儿女的苏江博和苏宋楚也应该是城里人了。
    然后又说了苏江博同志家里如何困难,如今吃饭都吃不饱了,一个人养活一家人,实在困难。
    于是上面就同意了这项要求。给马兰同志转户口。连带着苏宋楚和苏江博也转成平安县城户口。还准备给苏江博安排一份工作。项目组任又说,苏江博同志年纪小,可能不适合工作。干脆给马兰同志安排。
    这就不是科研机构能够安排的了,而是安排给了有关部门,一层层的下达通知。
    于是这个消息到达平安县县政府的时候,已经是江博的报纸出来的第七天了。
    平安县的吕县长一早就接到了上级部门的指示,让他给通知公安部门,给中学职工大院的马兰同志以及其儿女苏江博,苏宋楚转户口。另外给马兰同志安排一份正式工作。这么安排的理由是,苏江博同志给某项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这是政府对于苏江博同志的奖励。
    吕县长挂了电话之后都有些没反应过来,他们这县里这是出了个人才了?还是科研方面的人才?
    能够惊动上面,肯定是很利国利民的科研了。
    要不然一般领导也不会管这事儿啊。
    吕县长顿时觉得荣耀极了,他们平安县这小小的县城,竟然还出了个科学家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这种有能力的人,竟然还能差一个城市户口和工作?
    这么有能力,怎么可能找不到单位接收呢?
    第21章
    给安排户口和工作的事情,只需要安排下面的人去办就行了。可是这种对于苏江博这种为平安县增光的行为,吕县长觉得自己应该亲自上门道喜,然后发放奖励,然后自己这个当地的主管县长再友好的勉励苏江博同志,让这位苏江博同志感受到组织上对他的关怀,国家对他的认可。以后再接再厉,多为国家做贡献,为平安县增光添彩。
    于是吕县长准备邀请县里几位工作不忙的领导,一起去这位苏江博同志家里拜访。顺便带点奖励物资过去。总不能上面给了奖励,县里空着手去,那也太小气了。
    这种慰问的时间也要挑好。肯定不能挑晚上去,得大白天去,才能显得光明正大,知道的人也更多。
    反正上面又没说要保密,当然,他也不会大嘴巴的到处宣传,但是如果去了苏家的时候被邻居们看到了怎么办?这也不是他能控制的。总不能偷偷的去吧。又不是做贼。
    平安县这么小,很快就能传遍了。到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平安县城出了有能力的人了。一位在科研方面取得成就的高级人才,就在他们平安县城。
    吕县长还打算着,如果这位苏江博同志没有工作单位。他还要给苏江博同志安排一个单位,就在县高中教书,让他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别的单位不接受这样的人才,他们平安县接收了!
    吕县长考虑的很全面。日子挑好了,礼物也准备好了。连随行人员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找人去调查了,看看这位苏江博家里什么情况,那位马兰同志多大年纪,什么学历,回头给她安排个什么岗位比较合适。苏江博同志多大年纪,如今在家里干啥,是个什么学历。反正不能啥子都不知道的就这么去了。而且还得提前通知人家做好准备,总不能打突击,到时候走空了咋办?
    这些调查工作只需要安排秘书就行了。
    于是下午下班,吕县长的秘书小李下班后就直奔中学职工宿舍,去苏江博同志家里了解情况,顺便再提前通知他们一声做好准备,明天哪里都不要去。
    李秘书到了职工宿舍的时候,就找人问了苏江博家的门牌号。
    江博在职工宿舍可是个名人了,一问就别人就知道了。住在二楼2333室的。
    李秘书就赶紧上了楼。
    他到的时候,门是开着的。马兰正在做饭,苏志峰去水房那边提水了。宋楚和江博则在埋头写东西。
    江博现在也不闲着了,每天都要琢磨着写点东西。写完之后也不着急寄出去。而是准备先写好,就相当于存稿了。以后每周寄两三篇出去。
    李秘书看了眼门牌号,知道没找错地方,就问门口做饭的马兰,“请问,这里是苏江博同志家里吗?”
    马兰拿着锅铲没反应过来。苏江博同志?
    他们家那小豆丁现在能称的上同志了吗?
    马兰道,“我们家是有个苏江博。请问同志你找他干啥?”
    李秘书笑着将自己的工作证拿出来给马兰看。
    马兰一看,人家还是县长秘书呢。说实在的,她两辈子见到的最大的领导,那肯定是国家主席,可那是在电视里。当面见到的最大领导,可能就是这位县长秘书了。她赶紧放下锅铲,“李秘书你好。”
    “不客气,我是有事儿要和苏江博同志面谈,请问他在家吗?”
    能和小博谈啥啊?马兰迷糊着,嘴里还是道,“在在在,在家呢,请屋里坐。”说着赶紧把李秘书请进屋里,然后喊道,“小博,快过来,这位李秘书找你谈话呢。”
    苏江博闻言,抬起头看了眼,见到是一个穿着挺齐整的年轻男人。想着可能是自己的奖励来了,就站起来走了过去。“是不是上面安排你过来的?”来的也太慢了!
    李秘书低着头,看着这个皱着眉头的苏江博,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他看了看屋里,没别人了。“这是……”
    马兰介绍道,“我儿子,苏江博。不是你要找他吗?”
    李秘书尴尬得想哭,“这楼里还有第二个苏江博同志吗?”
    “没了。”
    李秘书:“……那马兰同志呢,苏宋楚同志呢?”
    马兰笑道,“我就是马兰呀。”然后指了指宋楚,“这是我女儿,苏宋楚。”
    宋楚笑着站起来,礼貌道,“大哥哥你好。”
    李秘书:“……”得了,这是在做梦,还是就有这么巧合,三人都同名了。
    苏志峰这会儿正好拎着一桶水回来,看到屋里多了个人,问道,“出什啥事儿了?”
    李秘书激动了,终于来了个正常人了,他赶紧道,“同志你好,我是县里吕县长的秘书,我姓李。”
    苏志峰放下水桶,也是礼貌道,“李秘书你好,我是县中学的老师,苏志峰。请问您这边过来,是有啥事儿吗?”
    “我是想找苏江博同志,他是一位特别有能力的高级知识分子。”
    马兰和苏志峰看向自家黑着脸的儿子。
    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
    苏志峰干咳一声,“我儿子是有点天分和才华,但是现在也算不上高级知识分子啦。”
    李秘书满脸怀疑人生,“苏老师,这宿舍大院里面没第二个苏江博,马兰,还有苏宋楚了?”
    “没了。”苏志峰道,“咋了,您这是怕找错人?”
    李秘书当然怕啊,毕竟这太匪夷所思了。总觉得上面在干一件特别不靠谱的事儿,让他这个下属太为难了。
    苏志峰道,“我能知道是啥事儿吗?”
    李秘书赶紧将自己来的目的说了,“上面苏江博同志在某项科研项目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说要对苏江博同志进行奖励,我以为,苏江博同志应该是一个……最起码是成年人。”
    宋楚高兴道,“哎呀,小博哥写给肖爷爷的那个文章真的用上啦。小博哥,你看吧,真的用上了,人家没让你失望。”她可知道,这几天小博哥心情不好,就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人办事能力太差。觉得有些没劲儿。
    苏志峰和马兰也才想起之前江博给肖教授写的那篇什么人工降雨的论文。当时他们都没抱希望,然后时间长了也没人提,后来又有了江博文章上报纸的事儿,就更是忘了。
    谁能想到那事儿还真的成了呢?
    苏志峰就将自己儿子之前做的事儿和李秘书说了,“如果是这方面的,那还真的没错。我儿子确实写了这样一篇论文寄出去了。”
    马兰和宋楚点头。
    江博不耐烦了,觉得这个什么李秘书磨磨蹭蹭的,难怪这个国家的人办事效率这么低。这么久才给回信。“你们给的奖励,是我在信上要求的那个奖励吗?”
    马兰道,“小博,你还在信上要求人家给奖励了?”
    江博老实道,“我要求他们让妈妈和楚楚还有我都能吃上商品粮。”
    宋楚高兴的嗷嗷叫,“太好了,我能吃上商品粮了,小博哥,你太棒了。”
    苏志峰和马兰:“……”咋感觉脸这么热呢。
    连李秘书也是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马兰红着脸道,“那啥,李秘书你别见怪,孩子是太孝顺了。我们家就我爱人一个城市户口,我们娘儿三个都是农村户口,孩子就希望能够帮助我们。”
    李秘书一听这情况,就知道没错了,就是这家了。就是这个苏江博了。
    这世上没这么巧合的事儿啊,同样名字,还都没城市户口。还要给安排工作。
    也难怪上面会给这么奇怪的奖励,合着这是人家苏江博同志……咳咳,小朋友自己要求的。
    苏志峰还找出了江博之前上报纸的文章给李秘书看,“李秘书你看,这是我儿子写的文章,都上报纸了,他比较特殊,学习非常有天分,是个天才。”
    李秘书一看那上面的名字,就是苏江博。好像上次在领导办公室还看过这文章来着。
    当秘书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很大的,他很快就整理好了复杂的心情,一脸笑容道,“还好,终于给让我找到地方了。我今天过来,就是想了解苏江博同志家里的情况。我回去了也好和领导汇报。”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