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马兰听着孩子天真的话语,心情就好了起来了。
    她笑着道,“那我就等着咱家小博哥以后赚钱养家了。”
    宋楚当真了,严肃的看着江博,“小博哥,听到没,你可是咱家下一任顶梁柱。”
    江博红着脸点头,“听到了。”
    马兰更高兴了。在江博聪明的脑袋上面揉来揉去,“让妈沾沾你的聪明劲儿。”
    江博一脸无奈。
    又揉了揉宋楚的脑袋。“沾沾我们楚楚的好运气。”
    楚楚把脑袋送过去,“妈妈你多沾点。”
    苏志峰倒是感受到了自家媳妇的心情,晚上等孩子睡了之后就问她。“咋了,心情不好?”
    马兰就叹气把自己申请没通过的事儿和他说了。
    苏志峰沉默了一下,然后道,“听我的,下个月回车间去。到时候咱用钱去买粮票。楚楚那些钱挺多的,够用一阵子了。不会让孩子们饿肚子的。实在不行咱就跑远一点买粮食。我听说有些农村没闹荒,有粮食吃,咱可以直接找农民同志换粮食。咱现在有钱了,还能饿死不成?”
    “我也不全是为了这个,我就是不甘心。”马兰叹气。她就算不和人家那些女主角一样大杀四方,总得给她一份工作吧。
    瞅瞅人家那些穿越女,一个个混的那么好。她竟然连个正式工作都没。还被人这么奚落。要不是她这人有自知之明,这些年早把自己给憋屈死了。
    “没啥不甘心的,咱总不能把好处全都得了。咱养了这么好的闺女和儿子,你还有啥不甘心的?”
    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马兰心情好了,从床上爬起来,绕过柜子去看自家闺女和儿子。在他们脸上一人亲了一口,然后才回来安安心心睡觉。
    人还是要知足,知足常乐。
    ……
    江博写的稿子寄到省城,需要的时间就比较短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省城的报社里面。
    自从新华国成立之后,国家也越来越渴望搞能够促进国家建设的人才了。所以报社有一个专门针对知识分子普及各科知识的专栏。平时除了思想建设,宣传劳动人民最光荣之外,就是宣传一下知识学习。
    苏校长每天定的报纸里面就有这种专栏的。
    因为是各科知识,所以负责审稿的是一位退休的省城教授,报社都称呼一声沈老师。沈老师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审稿。写的好不好,看一段就能够分辨出来了。
    沈老师年纪大了,看长了时间也觉得累。正好看到一份是从平安县寄过来的稿子。
    他觉得这个地名挺好的,以前也没收到过这个地方寄来的稿子,觉得挺新鲜,就挑了这份打开看。
    里面一共三篇稿子。一篇物理天体运行论,一篇生物进化论,还有一篇环境化学。
    沈老师看了开头,就戴上了眼镜,花了半个小时,才将三篇不算长的文章看完。
    看完之后就看了看落款——苏江博。
    是一位姓苏的先生啊。
    这位苏先生水平很高啊。能够将深奥的物理学原理写的这么简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写教科书的人呢。
    作为一位老学者自然知道,论文不是写的越复杂就越好的。相反,只有对这个知识点很了解了,才能够写出其中的精髓来。
    不过就是不知道这三篇稿子是不是出自一个人。要是出自一个人,那还真是太了不起了。一个人能将三门学科水平都这么高。那要是窝在一个小县城,也太屈才了。沈老师甚至起了一点兴趣,要是下次这位苏先生还寄稿子过来,还写的这样好。他还想和这位苏先生见个面。看看对方是否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人才。
    他又看了一下,觉得没什么地方可以更改的了。直接给过了稿子,回头再给主编审核就行了。不过报社的人都知道,一般这种专业性的稿子,他这边过了,主编那边都没问题的。
    ……
    宋楚每天都在掰着手指头,终于将手指头掰到了大大大后天这一天。
    这一天正好是周末,学校放假。
    苏志峰和马兰去要出门去找人买粮票,还准备把两个孩子送到老苏家那边去看看爷爷奶奶,毕竟老爷子那边也让人带话了,放假就送过去,他们不看着孩子,心里不舒坦。
    宋楚没答应。
    “我要给小博哥等回信。”
    苏志峰和马兰:“……”他们能说啥,难道和孩子说,人家那边不一定会过稿子吗?每天寄去的稿子那么多,小博哥就算写的好,也不一定能选上。人家更想用那些成名的学者的文章。
    但是看着孩子眼巴巴的眼神,两口子还真的不忍心。想着等晚上再一起去老爷子家里看看两老。
    至于孩子,就让他们在家吧。
    等两人一走宋楚和江博就搬着小板凳在楼下院子里写作业。边写边看着院子大门。
    学校职工家属院子里的人都认识他们了。知道这两个孩子聪明,人家直接跳级念三年级呢。
    再看看人家孩子这么认真写作业,自家孩子到处胡闹的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有些人心里也酸溜溜的,毕竟当初马兰生不出孩子的时候,他们可也背地里说了点闲话的,如今人家儿女双全,孩子还聪明。
    这就有些打脸。
    闲着没事儿干的婶子就坐在宋楚和江博的边上洗衣服,边干活,边笑着说道,“楚楚啊,你们爸妈对你好不好啊?”
    宋楚道,“好得不得了!特别特别好。”她特别想让所有人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幸福。
    大婶子噎了一下,又问道,“那是比较疼你,还是疼小博呀?”
    “一样疼。”宋楚干脆道。
    大婶子觉得这孩子一点也不配合,又笑眯眯道,“那要是以后你爸爸妈妈有了亲生的孩子咋办啊,你就不担心他们以后不疼你们了?”
    宋楚认真道,“你是说我马兰妈妈要生宝宝吗?”
    “以后肯定是要生呀,你怕不怕呀?”
    “不怕,要是马兰妈妈以后生个宝宝,我就当姐姐了,小博哥也当哥哥了。”
    “……那要是不疼你们了咋办呀?”
    宋楚心道,为啥要爸妈疼呢,“那我疼他们呗。”
    “……”马兰家这两孩子也特不像孩子了。
    大婶子酸了。自家孩子都没这么懂事。咋别人家的孩子这么懂事,逗都逗不起来了。
    她正酸着,邮差就来送信了。
    宋楚吧嗒吧嗒的就跑了过去,“邮差叔叔,有没有我们的信?收信人叫苏江博。从省城寄过来的。”
    邮差同志一看这小孩子,笑了笑,“我看看呀。”
    然后还真的认真的帮着检查。然后就看到了一封从省城寄过来的信,上面是苏江博的名字,旁边还用括号写了个先生两个字。
    现在人都称呼同志,能用先生称呼的,那都是很有知识的文化分子了。
    “这是你爸爸的吗?”
    宋楚一看还真有,高兴的垫着脚要拿,“是哥的,虽然亲哥,但是我们是一家人。”
    江博也走了过来,“是我的,谢谢你。”
    邮差同志:“……”他觉得自己可能搞错了,要么就是人家写信的人搞错名字了。哪有给小孩子写信的。
    虽然这个信件是只要送到收信人手里就行了,可是他也不能不负责任。万一是个什么重要信件,让孩子拿去弄丢了,那得多耽误事儿啊。
    “你们家大人呢,要不让你们家大人来收信?”
    “没事儿,我爸妈出去工作了,就我们在家。你给我们就行了。我哥就叫苏江博,要不你问其他人。”宋楚回头就和刚刚挑拨离间的大婶子道,“胡奶奶,我哥是不是叫苏江博?”
    胡大婶还没搞清状况,就下意识的点点头。
    宋楚道,“你看,是我哥吧。”
    “这里还有第二个苏江博吗,住在2333室的。”
    宋楚道,“我们家就是2333室的。”她又回头喊胡大婶,“胡奶奶,我们家是不是2333?”
    胡大婶又点了点头。
    “……”邮差同志抓了抓脑袋,还是将信给了宋楚,叮嘱道,“别弄丢了,记得给你们家大人看。”
    “放心吧。”宋楚高兴的和江博拿着信封,坐在小板凳上面就拆开了。里面是一张汇款单,一共十块钱。另外还有一封回信。江博都懒得看。倒是宋楚仔细的读了,然后和江博道,“小博哥,人家让你继续寄稿子呢。”
    江博道,“他不说,我也会的。”
    胡大婶问道,“你们看啥呢?”
    宋楚笑眯眯道,“我们小博哥给省城报社寄了稿子,人家给汇稿费过来了,还让我们小博哥继续寄稿子过去。”
    “……!!!”胡大婶觉得自己幻听了。
    小孩子写的东西都能上报纸了吗?
    “真的假的?”
    宋楚觉得自己被人质疑了,不高兴的拿着信纸,“上面都写了。”
    胡大婶不识字,赶紧招呼一声,“刘老师,你过来看看这信上写了啥?”
    刘老师正在帮着媳妇洗菜呢,听到这话就道,“看别人信不好吧。”
    宋楚问江博,“能看嘛?”
    江博无所谓道,“随便。”
    刘老师就过来看了看,“是不是写给你们爸妈的,咋随便拆了?”
    胡大婶道,“楚楚刚说是省城报社寄给小博的。我就说小孩子吹牛。”
    刘老师就了一眼,果然是报社寄过来的,信很短,几句话而已,也没啥秘密,就是说稿子通过了,将在两期后登报。让苏江博先生继续寄稿子过去。
    刘老师仔细看了看名字,不是苏志峰,确实是苏江博。
    他嘿嘿的笑了笑,“你们爸爸还有这癖好?用孩子名字当笔名?”
    宋楚强调道,“是我们小博哥写的!”
    刘老师:“……”
    甭管刘老师信不信,中学家属大院里面的人都知道苏志峰家里有人写的稿子要上报纸了,人家还给汇款过来了。足足十块钱呢。
    一个初级老师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十多块钱。这写一次稿子就十块钱,这也太了不起了。
    大院里面的人议论纷纷,都宁愿相信这是苏志峰写的稿子。
    所以等中午马兰和苏志峰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就被大院里面的人包围了。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