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阿萁笑:“我只说,不过空话一句,不如过几日我制几把送去贵寺查验,监寺焚香后觉得可行,再另行商议,如何?”
    监寺笑道:“施主行事不焦不躁,甚合贫僧之意。施主香坊改日另制线香,一并捎来寺中,寺中香客幸许亦有可求。”
    阿萁忙应下,送走千桃寺监寺后,阿萁去江家寻了江石,一道翻拣仓库,檀香粉也有藏,量却不多。
    江石道:“桃溪没有香行,要去宜州,檀好优次我却不大通,这趟不如你随我和阿煦一道去?”
    阿萁扭头看他:“江阿兄几时去栖州?”
    江石笑起来,不用多说一言,她便能知他的打算,遂答道:“陪你买香粉回来便去。”
    阿萁又是不舍又是不解,问道:“阿兄,为何不等开春了再去?”
    江石道:“一来入冬后得闲,二来我想年底,大凡过年节的,不拘哪州哪地都想着过一个宽裕年,这时去收货,想来比往常更热闹些,就算寻常人家也想换点钱过年买块肥肉买点油米。”
    阿萁道:“但素,年底也更乱,咱们这边家家户户都还算度得年日,到了年底也多贼骗呢。”
    江石哪有不知此理,道:“富贵险中求,再说,栖州就没有不乱的时候,十人之中,贼、骗、拐能占去三个。”
    阿萁皱眉,道:“季侯赠我的健仆都有好身手,阿兄带去几个。”
    江石笑看她:“不用,他们太张扬了些,不似市井杂流,我在桃溪寻得我阿爹的几个旧识,有老有少,虽是鸡鸣狗盗之徒,却正好与栖州那块合流。你不用担心,我也雇了几个亡命之徒。”
    阿萁略略放下心,暂按下这话,知会了施老娘,叫上卫煦借了沈家的船去宜州。到得宜州不及看府城风光,匆匆到了香行,几把香行的几样香粉搬了个底朝天。
    香行掌柜苦笑,道:“先前我们卖香粉,除却店中自用,寻常人家合香丸,压香篆,哪用得这多许。”想想又道,“小郎君,这次仍按旧价,下次再来小店便要提价了。”
    阿萁等人也大为无奈。
    回途,卫煦忽问:“萁娘,沈家主那可有对策?”
    阿萁叹气道:“沈家主的船客鲜有做香粉买卖的,纵有,也是各地收了货卖去了禹京,如今禹京……”禹京再多的香粉悯王也能吃下去,哪还有余的分开她,再说,那边还有她的份,真截了来,也是大锅小碗都是自家的饭食。
    江石道:“我去栖州时留意一下各种草香,别的许没有。”
    阿萁道:“倒是好的香料不缺,现在香坊里耗得最多的便是寻常供香,里头松香木粉、藿香、艾鸡骨香……反倒这些缺得得很,檀香、沉香用得少,反倒不显,只是,等千桃寺开始供好香后就难说了。”
    江石道:“现在正是紧俏时,听说圣上线香的旨令已颁了下来,各地得闻后,定有一股风潮,过后,应当会有所平缓。再不得,托沈家主想想办法。”
    阿萁托腮笑道:“沈家主也在为这事奔走呢”又呢喃道,“也不知京中是个什么景况,唉!山高水远的,纵得的消息也都落了一截。”
    姬殷那边已乱成一锅粥,他行事高调张扬,又不避忌,保国寺何等人潮,线香一出一夜之间如一股狂风扫过了整个禹京。姬殷手底人才倍出,早比阿萁这边制得贵贱各样线香,一时间街头巷尾、深宅内院、朝野上下皆在谈论线香之利弊俗雅。
    有文人雅士怒斥线香乃俗物,香杂味燥,无一丝静心养气之效,商贾信徒却大赞线香乃虔诚通灵之品,更能感应明神。
    不过,姬殷却遇到□□烦,朝会一个御史直列了他数条罪,差点没把姬殷的鼻子给气歪掉。
    第138章 逐利之蝇
    攫民之脂膏而肥己。这是御史章进就线香一事摁在姬殷头上的罪状。
    章进在朝会义愤填膺、正气凛然、呜咽哽咽,泣诉道:“微臣曾闻,野有农妇,衣不能蔽身,从食不能裹腹,上有垂垂老人待养,下有嗷嗷稚子哺,然,缸中唯有陈米一捧,农妇却换香一束,供于佛前……荒唐至甚,悲凉至甚。拢息香不添陋息馨宁,却累农家饥荒…然,朱门高户,丝竹歌舞,悯王高床软枕,食民之脂奉,竟无一丝怜下愧疚之心吗?”
    章进在那泣不成声,姬殷直翻白眼,拿眼角余光去看他爹,线香姬景元还占着份子,莫不是光拿红利,半点活也不干的?
    姬景元一副线香与自己毫无干系的模样,连那道禁香令都好像不是他下的,将脸一板,问姬殷:“悯亲王,可有此事?”
    姬殷咬牙切齿,姬殷无所畏惧,身为皇子,他不私交大臣,也无心私底争锋,虽有些悖逆,却算得无欲无求,无欲则刚,有人敢将屎盆子扣在他头上,他非得将那人的屋宅变成臭屎坑。
    户部尚书正隔山观虎斗,想着如何趁此良机将线香收之国有,看姬殷俊秀无双的脸上不见怒气,反倒泛着冷笑,暗道一声不好。
    果然,姬殷先问章进农妇拿救命米换一束香,是真有其事,还是道途说。若是真有其事,那章进应责问天下道僧神佛,问神佛为何不点化其信徒,莫不是其愚堪怜不可度化;问道僧为何不阻这束血泪香,莫不是其诚当许正是佛家所求?
    章进听得都傻了,元祖起义时因为缺钱,掘墓倒寺,死人和僧人都睡不安稳,然而,时易事移,如今天下太平,佛家重兴,章进百个胆子也不敢跟整个佛家为敌。他要是把佛家吸血信徒的锅上去,明日保国寺高僧八成要坐化在他家门口。章进冷汗涔涔,姬殷那张昳丽的脸瞬时如同鬼刹。
    姬殷尤不知足,想他横行禹京,却有人当他是个软柿子,冷笑一声,道:“御史风闻奏事,是为鸣天之不平,束权贵之用骄逸,这是为公之心,不过,章御史怕是不配,你风闻为得却是你的私心。听说你小舅子的小舅子开了一家香铺,香丸以分计价,我还听那香铺里有丸什么梦周香,一分价计百文,一钱价计千文,一两价计万文。章御史你小舅子的小舅子的一两重的几丸香丸子能卖十两,十两银却能买我家线香近千支。敢问章御史,到底是谁攫民脂民膏以肥己? ”
    章进气喘如牛,抖如筛糠,指着姬殷怒道:“你这是狡辩,何况,我的小舅子的小舅子与我何干?”
    姬殷看他几眼,摇头笑道:“章御史,这话说得就无趣了,有没有干系的总是你门上客。”
    章进腿一软,整个瘫在地上。
    姬殷哼了一声,似看一滩烂泥,姬景元瞪他示意他见好就收。姬殷正火冒三丈,哪里管这些,冷声道:“说是为义,不过为利,你们哪家没有铺面田地租赁与他们,哪家没有因着近邻近亲看顾几分,既贵了就别论清字,好处得了,名声得了,心照不宣,左右谁家没有挤挤囊囊一屋子人要养,不抢不夺谁又说三道四。只是吧,这红眼病却是要不得,小王我不过多赚了几两金,一个一个不知怀着什么心思,跳起来为民做主,不过是王八看绿………”
    姬景元忍无可忍拿起案上的一支御笔就朝姬殷砸了过去,在他颊边留下了一道绯色的朱砂印,不见狼狈,反衬得他颜色如玉。
    姬殷老实跪下,大朝会上无礼,活该他了倒霉,不过,无所谓,骂得痛快啊。
    一个朝会,章进这个顽童捅了名为姬殷的马蜂窝,蜇得在场之人满头包,加上姬景元上年纪,待子女更为优待,恼羞之下无一人讨得好。
    桃溪这边,徐明府说到家书,阅后放在火上烧了个干净,家仆今日去了千桃寺,回来巨细靡遗告寺中的各种热闹。
    “这线香倒真是一只金鸡啊。”徐明府这种从来引商为贱之人都有些眼红,道,“三家村的施家是如何得到香引的? ”
    家仆道:“不是说悯王夜梦拢息香,出游遇见施家小娘子了,令她解惑,这才得已香成,因着这份机缘,悯王才与她一张香引。”
    徐明府斥道:“胡编乱造之语。”
    家仆挠挠头,不解:“不真?”
    徐明府轻蔑一笑:“悯王何等人物,己身虽无十分才干,也是龙子龙孙,王府之中难道连个调香的也无,还须外人为他解忧。怕是夜梦线香之事不过胡谄,制香人是施姓村女,只不过,悯王图谋佳名,按到了自己的头上,再补偿村女一张香引。那施姓村女长贫乍富,心中非但无有怨言,反倒对了悯王感恩戴德。”
    家仆小心笑道:“小的细打中了一番,那施家几辈都是草根泥腿,祖祖辈辈都靠着几亩祖田吃饭,如今真个是天翻地覆,买地办坊砌屋。换成小的,做梦都要笑醒,如何不对悯王心怀感激。”
    徐明府低叹:“既说得道得多助,悯王背德狂妄之人,竟有幸得村女进献香方,真是……”
    家仆越发小心了,道:“线香被好些士人视为俗物,说穿不过商贾贱业,郎君似太过关心此事?”
    徐明府冷睨他一眼:“你懂什么,线香狂敛天下信徒之财,又有圣上明旨回护,圣上对悯王的爱重由此可知。叔父等在信中道:东宫对线香知之甚少,与常人无异,可见圣上待东宫不似以前亲密。”
    家仆一愣,低道:“许圣上怜惜东宫体弱。”
    徐明府摇摇头:“太子体弱,长孙呢?”又恨恨咬牙,“也是天下之人无高正统,有奇方不献于圣上或殿下,倒献于悯王。
    家仆一身冷汗,默声不敢多言,心里暗道:她一村女哪得本事面见天颜啊,献给悯王也不失为上上之选。
    徐明府拿手掌拂了拂香炉上的轻烟,心头好梗堵:“好运道啊。”
    家仆躬身立在一边,不敢问是谁好运道?施姓村女还是悯王。
    徐明府又道:“可惜啊。”线香得利之巨,看进眼里,实在放不下去,东宫其实也缺钱,要是有这笔钱,好些事都好动作,要是……可惜章进这个蠢货不知是受了指使还是受了挑拨,早早将这事捅在风口浪尖上,众目之下,再多的打算也得歇了心思。
    家仆忆起一事,道:“郎君,有一事不知紧不紧要,施家小娘子小情郎江石与付家有交。”
    徐明府笑他大惊小怪,道:“这事我如何不知,付和生热热闹闹出殡时,江石就在人群之中,一付家如秋草枯黄,不必再记挂心上。”
    家仆弯腰称是。
    徐明府卧倒在软榻上,合目小憩,家仆以为他入睡,待要避到屋外守门,听徐明府自言自语般道:“也不知那香引可转卖他人?”
    家仆记在心里,悄声告退。
    施家正在为香材的事发愁,所幸沈拓帮她拉了一车,阿萁喜出望外,焦燥之心大大缓解,也有闲情翻香谱,看要术,想寻个法子来如何让制香更简快一些。
    没等高兴两天,江石将她骗到山溪那,从草木中翻出一朵黄灿灿的秋红插在她鬓边,道:“萁娘,我打算明日去栖州。”
    阿萁撅撅嘴,道:“去吧去吧,我还能强留你不成,再说了,生了翅膀不飞,不成笼中鸡?”
    江石佯怒,直眉立眼的:“谁是鸡?”
    阿萁笑:“阿兄是要飞的,不是鸡,没见硬往自己头上按的。”从怀中取出一物掷给江石,道,“喏,这是特为你制的,不知管不管用,要是不管用,勉强也能清心。”
    江石接在手中,却是一个荷口香囊,低嗅了嗅,似有艾草、、银丹草的清香:“这是?”
    “听说那边多毒虫,这是我翻了香谱依着方子调的,说能驱毒物,我试了试,好似有些作用。”阿萁凑过来,有些犹豫,道,“只是,那边的毒物跟咱们这边毒物也许不是同个祖宗,就怕不得用。”
    江石将香囊揣进怀里,笑道:“得不得用,都是我心爱之物。”阿萁不放心他,他也挂心阿萁,小别在即,更加悬心,呵嘱道:“坊中人情,你岁小脸嫩,多多交给伯嬢作主,外头大事,一时不能定夺的,多费些脚程去问问沈家主。”
    坊中香工都是人妇,说话做事很有些荤腥不忌,阿叶曾听了几句,满面通红落荒而逃,还是施老娘赶来骂了她们一顿。
    阿萁一一应下,她素来有自知之明,笑道:“我好胜,却不争强,遇到难事才不独扛呢,”
    江石哄逗:“是是是,小二娘向来聪敏不过。”
    阿萁不高兴:“敷衍。”
    两人互瞪几眼,自个都觉得傻,你看我呆,我看你憨,撑不住笑出声来。笑了半晌,才牵着手沿着山溪慢慢回去。
    阿萁扭头笑道:“江阿兄,你我都是劳碌鬼,不过,一个在家,一个在外忙。”
    江石接口:“自然,你是那个里,我是那个外。”
    阿萁疑他有调笑之意,轻拧了他一记,江石忙撒腿跑开,笑闹间又走了一小段路,阿萁红扑扑的脸上有着些些细汗。她喜欢这样的小别,不要愁眉不展、哀怨凄凄。
    第139章 乍富之家
    阿萁仍不知外面的风雨,送走了江石,她每日都很忙,香坊中更是日夜忙碌,卫煦也忙,忙着将各寺庙订的香分堆装好,到了交货之时,再押船送去。
    施老娘也忙,家中还修着屋宅呢,泥工瓦匠两顿饭食,再兼香坊夜工充饥的糕饼汤水,一日间就只在灶前打转,陈氏守门看户兼带着小四娘,阿豆阿叶施进都在坊中忙碌。
    阿萁坐在江家书房中,翻看着香谱与什么民间要术,试图找出可用之处,只是,总静不下心来。江娘子送来一碟子云片糕,一壶子清茶,笑道:“可是看得烦絮了?歇一歇再看。”
    阿萁放下书,愁眉不展,又有些困惑,道:“伯娘,我赚了好些钱呢。”
    江娘子笑夸:“萁娘真能干。”
    阿萁却叹道:“先前我腰里塞着几文钱时,就想着将来要是有银钱,便可以住大屋,穿好衣,吃好食,让爹娘好生歇着。我真有了好些钱,爹爹嬢嬢却比先前还忙碌。”
    江娘子一愣,掩唇轻笑,柔声细语道:“伯娘不知道你家的银钱怎么归拢的,家用外用可分了开来?黄白之物不去花用,那便是死物,堆成金山银山也如黄土黑泥。”
    阿萁将头埋进榻上软枕中,红着脸道:“伯娘,我就是那乍富之人,一惯一文钱掰成两文花,哪怕腰缠万贯也还是穷人家的念头,怕缸中米空,怕匣中钱无……”
    江娘子轻点了一下她脑门:“倒也尤可,胜过那些乍富之后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那绝非长久之计。不过吧,过于省俭也没必要。”
    阿萁看了眼江家收拾得颇为雅致的书室,再看看江娘子的身上衣,江娘子在村中名声不佳,偶在村中走动,村人看她打扮,背后多有闲言碎语,骂她败家不持俭,江大图她美色娶好了这样的娘子,早晚穷得精光。
    江娘子却过得极为自在。
    阿萁把头从软枕上□□,道:“伯娘,我想买几个粗妇,嬢嬢太辛苦,一把年纪日日在灶前打转,就没歇的时候。”
    江娘子道:“是该请几个仆役做些杂事,你家现在事多杂乱。村中没有牙郎,我让你江伯父去桃溪时托了牙郎来。”付家送与江石的忠仆付小司儿被江石安排给了江泯,村中私塾都是农家子,江泯不愿张扬,才没带在身边。付小司是个死心眼,他跟江泯后,江泯读书时他就在旁边添茶,写字时就磨墨,江泯清晨去学堂,他就送江泯到村口,将晚就到村口等江泯归家。
    江泯似乎天生是个富贵命,多出一个小厮,他也没有半点不适。阿萁看后佩服不已,施家万事亲力亲为,全家除了阿豆,没一个想着要人伺侯的。
    施老娘听阿萁说要买奴仆,老眼里又是高兴又有点惶恐,人不值钱,稍有些家底的都会买个粗仆浆洗烧火,她只没想到临了临了还有这样的福气,施老娘有些怕自己兜不住这等厚福,福气有定数,搁在她身上多了,说不定子孙后辈就少了。
    阿萁亲昵地抱着施老娘的胳膊,笑道:“嬢嬢,外头都有人拿话编排我呢。”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