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阿萁吃惊:“织能织出这般的图来,好生了得。阿兄,你怎知道的?”
    江石盯着屏风又看了看,犹豫片刻才道:“阿娘有一柄扇子,也是织出来的鸳鸯戏水。”
    阿萁双眸微闪,心下暗道:先头那气势迫人的贵人,定是桃溪的沈当家,里头的娘子,自是他的妻子。沈家人人都道富豪,家里头又有人做官,这般有钱有势力,方用得起这样的屏风。那江伯娘又是什么样的人家,竟也有同样的扇子。
    江石也是心思浮动,他阿爹在沈家船上做过事,事后连夸沈家家风正,家主沈拓更是磊落仗义之人,听闻他不过市井起家,原先也不过桃溪小小的一个都头,而今,却是桃溪执牛耳之人,不但州府有其势力,连着京中都有人脉。
    这般人物,实是令人心生景仰。
    阿萁胡思乱想了一番,她耳尖听得里头微有响动,阿素重又轻手轻脚从屏风绕出来,笑着招手道:“小郎君小娘子进来。”
    阿萁手脚有些僵意,咬了咬唇,与江石一道跟在阿素后头,过屏风,便闻到瓜果的丝丝清香,走几步路前面一道雕花隔断,笼着如水的轻纱。进去便见一个戴着花冠的美妇端坐在软榻上,眉挑无边的姝色,眸染无双的清丽,樊素樱口,阿蛮细腰,她只坐在那,满室都生出绮丽华美来。
    “你们郎主拿了这对小儿女的闹蛾儿,一个文银都没给,人便走了?”
    阿萁听美妇人戏谑地问使女阿素,她身边另伴着三个婢女,其中一个年小的小婢女捂着嘴笑,歪着头道:“郎主生怕娘子责骂小娘子,连着外袍都没穿,抱了小娘子就往外头去,说不定连一个息都不肯多留。”
    美妇人微叹口气,她的花冠上插着一支金牡丹,每片花瓣压得轻薄如纸,稍一动,片片花瓣轻颤,抖落片片风情。
    江石拉了一把阿萁,上去大大方方的行了一个礼,道:“见过沈娘子,我们本是三家村的兄妹,元宵来街集卖闹蛾儿贴补家用,有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美妇的一双美眸流转,笑道:“不必多礼,倒是我家郎君唐突,可有惊吓着你们?”见阿萁手上还拎着一篮闹蛾儿,使阿素取过细细看了,笑夸道,“虽无十分材料,却有十分的手艺,既我家郎君买了一篮,夫唱妇随,我也买一篮赏玩。”
    阿萁欣喜,慌忙谢过。美妇人又问他们价几何,是要铜钱还是要银子。
    阿萁想着几家合卖,铜钱虽压手沉重,却好分账,福一礼要了铜钱。
    美妇人便叫使女拿匣子去装铜钱,又问阿萁江石家中可有大人一道陪着出来,若是归家不便,使唤人送他们一程。
    阿萁连连摇手,笑道:“有沈当家和沈娘子做大主顾,已是好时运了了,再不敢烦拢娘子。再一,还有阿爹陪着一道来,纵没有阿爹,我阿兄也是可靠。”
    沈娘子看了一眼江石,笑着点头:“你阿兄确实能挡风雨。”
    阿素抱了钱匣出来,吃惊道:“却是该死,你二人原是兄妹,我还当是相配的小儿女呢。”
    阿萁一愣,双颊通红,吃吃道:“不不……我们……”
    江石道:“我们确非兄妹,却是同村,小子姓江,我妹妹姓施,我们一村互有沾牵,说是异姓兄妹也不为过。”
    “施?”沈娘子微有诧异,美眸里流转着哀伤挂念。
    第53章 故人之泽
    阿萁不知自己的姓氏有何奇特之处,三家村江、卫、施三姓,施姓为多,沿河几村,也有施姓人家。
    可沈娘子看她的目光整个温柔亲切起来,问她家中还有什么人?家中可是艰难,以至于她小小年纪在元宵佳节在闹市卖闹蛾儿?
    阿萁虽不解,还是一一答了,又笑道:“沈娘子,我家中虽是农户,家中也有几亩良田,嬢嬢会持家,阿爹打得一手好猎,阿娘也有好针线,虽不富裕,不曾挨过饿,也不曾挨过冻。”
    沈娘子听后,更喜她的不卑不亢,不故作可怜,再看看江石立在一边,如松如柏,不见半点的胆怯,又看他们亲密无间,也以为他们是青梅竹马的小儿家。
    “佳节热闹不夜天,桃溪虽是弹丸之地,流水汤汤依依人家,元宵也有别样的景致。你们卖了闹蛾儿有空闲,也去看看花灯,猜猜灯谜。”沈娘子声音清婉,令人如沐春风,她忽想起一事,笑着对一个使女道,“清风楼食手裹得好汤圆,你叫厨下煮些汤圆来,江小郎和施小娘子尝一尝,添添圆满吉意。”
    江石和阿萁一愣,阿萁红红的脸,有些不敢受,又觉沈娘子亲切,令她生起亲近之意。
    沈娘子看她神色灵动俏趣,冲她一眨眼:“芝麻流心,桂花枣泥,又香甜又浓郁,旧年元宵节清风楼临街卖汤圆,挤了好些食客争抢。你们不尝上一尝,岂不可惜。”
    江石笑道:“谢沈娘子款待,却之不恭。”
    使女早搬来月牙凳请二人坐下,又奉上各样干鲜果子和酥糖点心。江石心道:世间人,十之八九先敬罗衣后敬人,沈家家大业大,沈娘子当家主母平日交结之人非富即贵,待我们这些褐衣泥腿殊无半点轻视,实在难得。
    沈娘子也在心中诧异:不知怎样的人家才教出这对小儿女,纵是农野人家,又岂容人小觑?她本就有怜惜之心,说了几句话,又生爱才之意。唤过小使女低声吩咐几句,笑着对江石和阿萁说起闲话家常。
    厨娘不稍多时送了汤圆上来,玉白莲花碗里装着糯白滚圆的汤圆,引得人食欲大开。沈娘子看着他们看他们无猜无忌地坐在那,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不由会心一笑。窗外一片喧腾,似有流光飞舞,本是举家团圆欢庆之时,却也有各样别离。
    阿萁吃着汤圆,好似身在梦中,恍恍惚惚地想:自己就跟话本里的书生渔人一般,误入什么仙楼,所见所闻早已不是人间,连着碗中的吃食都非凡物。
    “沈娘子,你人真好。”阿萁看着恍如神仙中人的沈娘子,脱口而出,“莫不是神仙托生的罢?”
    沈娘子一愣,几个使女纷纷掩嘴笑起来,江石也感好笑,又看她一语出口,面上绯红,没忍心笑她。
    “我算得什么神仙托生,将来施小娘子得遇贵人奇士,方知什么是神仙之姿。”沈娘子伸手轻抚一下她的发髻,笑着道,“我与施小娘子也算有缘呢。”
    阿萁更不解:“沈娘子,我们怎个有缘法?”
    沈娘子被逗笑,道:“你我的缘份……我有一个故人,身有要事迟迟未归,你与他五百年前是一家,这算不算缘份?”
    阿萁想了想,老实地摇了摇头,道:“定是沈娘子太思念故人,才会移情,不过施姓百千上万,算不得有缘。”
    沈娘子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思念故人之时,恰好遇见了施小娘子,这算不算缘份?”
    阿萁又想了想,笑点头:“这方算得缘份。”
    沈娘子取出两枚坠子,道:“今日不敢多留你们,免得你家里大人担心,改日得闲,我再遣人接你家来说话可好?”
    阿萁小心接过坠子,道:“沈娘子,您要是不嫌弃我年小,又没什么见识,我定来陪您消遣闲话。”
    沈娘子笑点了点头,让阿素将钱匣给江石,领二人出了清风楼。阿萁空着两手,晃了晃头,清风楼重又闭上大门,两个铁塔似得护院守在那,不许闲人靠近,楼内戴花冠的沈娘子重又隔在云端,令她怅然若失。
    江石携住她的手,道:“可是不舍,他日,我们定再能与沈当家沈娘子一同闲话。”
    阿萁歪着头,叹一口气:“这一趟怕不是用光了一年的好运道,卖光了两篮的闹蛾儿,又识得沈娘子,福兮祸所依,我怕寻常走路也要跌跟头。”
    江石笑道:“要不拄根拐杖,免得摔跤。”
    阿萁将心思从清风楼那□□,挣脱手,冲着江石做一个鬼脸:“快去找阿爹,你我离开好时候,阿爹和阿姊怕是要担心了。”
    等二人挤开人群,寻到施进和阿叶卫煦时,只见剩下的两篮闹蛾儿也卖得只剩几支,施进略为窘迫地立在那,双手排着一个攒盒,卫煦的手里捏着一块糕点,别别扭扭地想要递给阿叶,阿叶低眸垂首,纵理灯火迷离,轻纱覆面,都能看到她艳红的粉面。
    “阿爹?”阿萁叫了一声。
    施进看到她舒了一口气,道:“先才有贵人遣了使女,送了一盒点心赔礼,说他娘子要买闹蛾儿,将你们请去了清风楼。”
    阿叶撇下卫煦,拉住阿萁,问道:“萁娘,你可是受了什么惊吓,那贵人怎无缘无故遣人送来糕点。”
    阿萁忙将事从头到尾说了,施进道:“别的都不管,没事就好。”
    江石抱着沉甸甸的钱匣,又看看卫煦篮子里的铜钱和只剩得稀稀拉拉、平平无奇的闹蛾儿,笑道:“剩得这些不卖也罢,我们身上又有这些许钱,贼偷生贼眼,怕他们下手,不如先回了船上,使些钱给船家,让他顺着水游河?”
    施进抓抓头,道:“不如早些回,我们使唤走了船,里正他们回来错过大是不好。”
    卫煦一心讨好老丈人,跟着附和,道:“进叔说得对,不如只在船里坐着。”
    自打施进看穿了卫煦的狼子野心,再看这人真是从头到脚没有顺眼的地,鼻子不是鼻子,眼不眼,嘴皮子上下齐全,偏又不利索,是个结巴。庙里的和尚定是慈悲为怀,怜他有弊短,这才对他多照顾……
    “萁娘和叶娘,打小没见过花灯,既来桃溪,不游玩戏耍就回,也是可惜,我们只叫船在边上走,不叫走远。”
    卫煦张了张嘴,溜一眼阿叶,虽老丈人似不喜他,但是,与叶娘多呆一时半会,也是一件乐事,当下拿手摸摸嘴角,摸到一嘴的喜意。
    一行人挨挨挤挤地挤到桃溪小码头边,河上遍横小舟,每条舟上挑着红灯,河岸人家无一不挂彩灯,两处辉映,将一条河映得繁彩通明。
    阿萁坐在船头,将沈娘子送的坠子托在手里,看得怔怔出神。清风楼仍旧如梦,她原先只耳闻得几句沈家之势,离她百千里之遥,与她毫无干系,谁知竟有缘得见沈家家主沈拓和沈娘子,真是似真还非真,还有沈娘子口中的故人,什么故人这般大的脸面,能叫沈娘子只因同姓便待她多有照拂。
    江石看她傻愣愣地在船头,也不管身边的热闹,在她身边盘膝坐下,笑道:“进叔还道不叫船家走远,河上这般拥挤,纵是想得走远些也过不去。听闻桃溪长河,最热闹的地段在石马桥那。”
    “江阿兄,你说,沈娘子的故人是哪个?”
    江石道:“姓施,许是施翎。”
    阿萁大惊:“你怎知晓?”
    江石道:“阿爹在沈家船上做过事,听说沈家一份家业令有主人,便理施翎,只他不知去了何处,毫无音信,只知有这么一人,却从露过面。”沈家船工私下都道施翎许早已身亡,沈氏夫妇不过分出这一份家业,不过是枉作念想。
    阿萁道:“嬢嬢以前常念叨人走茶凉,要是死了万事成空,沈娘子真是重情之人。”
    江石干脆在船头躺下,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也不是月移船,还是船移月,心里模糊想着:江大曾道,沈家的发迹似有神助。听闻原先沈家虽也如火如荼,却无这般声势,后在一年之间势压州府各家船队,一举成为魁首。施翎也是古怪,一走没了声息,好似消失在人世间。
    天大地大,人虽为万物之灵,也不过区区草芥,如他阿娘……
    江石想到此处,心里一个咯噔:沈家的故人施翎,一去无踪,或是来历不可外道,或是犯了事,不得不远走他乡藏匿行踪。身离故地如浮萍漂泊,流放也不过如此,若他猜测无误,施翎所犯之事定然非同小可。
    阿萁将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笑问:“江阿兄在想什么出了神。”
    江石笑道:“如你心折沈娘子,我正心折沈当家。”
    阿萁拍手道:“那我学了沈娘子,你学了沈当……”她话出口,便知不妥,自己被迫江石牵过的手,指尖无端由地灼灼滚烫起来,她捏捏自己的指头,心道:莫非几时被灯给烫了。
    江石伏在船上闷笑。
    他们在船头看灯说笑,卫煦在船内苦不堪言,阿叶性子沉静,便坐在船中隔帘看两岸风景,卫煦 见她不出去,便也挨挨蹭蹭在船内不肯外出。
    施进暗恼:我女儿又未曾明许,你这口吃小子偏跟只蚊蝇似地在打转。他木着脸,围着胸,大马金刀横坐在船舱之中,将卫煦和叶娘隔得死死的,也不叫叶娘跟卫煦说话,还道:“叶娘,你与他说话,当心学得他结巴。”
    卫煦愣了愣,慌忙结结巴巴辩解:“进……进叔,我……我不……不结巴。”
    阿叶满目怜惜,很是不忍:卫家阿兄本就口吃,不与他说话,不知会不会伤了他。
    第54章 春花正开
    元宵佳节,阿萁和江石算是载兴而归,自有一朵春花开在唯他二人方知的桃源中,对视间便有脉脉的窃喜和默契。
    他二人兴致极高,卫煦却是尤觉不足,归来的船真如离弦之箭,一个晃眼就到了三家村,佳人弃舟飘然而去,回眸相顾还被他老丈人无情无义地给挡了。
    施进更是愤愤不平,亏,大亏,真个失算,还道姓卫的小子是个好的,谁知是个浮浪子,一眼一眼地睇着叶娘,不止轻浮,还是结巴,别家一句话都说完了,他两个字都没讲清。真将叶娘许给了他,学得长舌,回家叫自己“阿……阿……阿……爹”。施进搓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心道:这桩亲事不可行,拒了拒了,还是等叶娘及笄了再议亲才好。
    沈娘子在钱匣子里装了四吊钱,连着卫煦和叶娘一道卖的闹蛾儿,拢共有五吊多钱,江石做主,将钱和糕点分成了四份。
    施进哪肯占这便宜,大手按住钱匣,看一眼江石,瞪一眼卫煦,粗声道:“三家的买卖,如何分四份,你二人莫不是小瞧我父女三人,当我讨占便宜的,也忒把我看低到泥里。”
    卫煦苦于讨好老丈人无门,期期艾艾道:“进……进叔,我们挨着人头出力分钱,这桩买卖,全托叶娘和萁娘呢。”
    江石笑道:“进叔,四篮闹蛾儿,自是算作四份,哪里是谁占了谁的便宜,何况,春来我还有事相托呢。”
    施进仍旧不肯,道:“我长你们一辈,你们只听我的,只把钱分作三份,姓施的做事,不能落人口舌。”
    江石叹道:“进叔,这般见外,实是令人伤心。”
    施进瞪他,一拍桌子:“何时跟你见外?”
    江石道:“往日跟进叔一道猎山,你吃我一块肉,我吃你一口酒,比寻常人家还要亲近,如今进叔将账明算,岂不是不认我这个家人?”
    施进看江石好似真的伤心,他本是粗枝大叶的,有食同吃有衣同穿,全赖施老娘一口一声的“亲兄弟明算账”。见江石脸上失落,满是郁郁之色,不由软了口气,道:“哪里是见外,我这不是……”
    江石笑道:“进叔既认我,就不必多言,我厚脸皮托个大,这事既我提的主意,如何分派也由着我做主,可好?”
    卫煦先行点头应声:“理当如此。”
    施进瞪他一眼:“只你多事。”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