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甚事?”李恒问。
    “这几日,怎没见你家那个丫头?”朱世杰问。
    “甚丫头?”李恒心知肚明,却要反问。
    卢士信‘噗嗤’一声,“你院子里,不是有个美貌的丫头。叫甚名字来着?我听你娘子叫过几次,没记得住。”
    “含烟。”朱世杰答出来了,“当真,是个绝色呀。”
    “对,叫含烟来的。”卢士信肯定。
    李恒扯了扯嘴角,“绝色?”
    “延之,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大哥唯三的爱好,名驹,名将和绝世美人。名驹和名将易得,独那绝色呀——”
    “美人易得,绝色难寻。竟不知,你院子里居然藏了一个。”朱世杰走得潇洒,“看她满脸绒毛,竟还是个未开脸的。”
    意乃是个处子,未被李恒用过。
    “我倒不觉得。”李恒道,“一样的眉毛眼睛,没甚特别之处。”
    “你自家便是个绝色,自然不觉得——”卢士信张口又要胡说。
    李恒从来不让卢士信占这口头上的便宜,直接扑过去,将他按倒在地上,直接打了起来。两人久未交手,刚开始还有些玩闹的意思,到后面着实动气了。卢士信显然打不过,口中直叫道,“延之,你个王八羔子,老子不过就夸你一句美,你找我出甚气?”
    朱世杰见他们闹开了,摇着头哈哈大笑起来,偶尔还点拨一句,“士信去左边避开”“延之手上力气再大些。”
    朱襄见闹得不成样子,回头冲自家大哥道,“大哥,你那臭毛病,怎还不改?见着个稍微好看些的女人,就走不动路。那丫头乃是小嫂子的陪嫁丫头,是恒哥的人,你也好意思?”
    “左右不过一个丫头,有甚要紧?你也不是没见,你恒哥不爱美人。他既不爱,白放着可惜,给我又怎么了?我必然待之如珠如宝,不荒废了。”
    朱襄咬牙,怒其不争,“父王若是见你这般,必要斥责你。”
    朱世杰皱眉,“你个死丫头,说甚呢?嫌我爱美人?咱们一母同胎,毛病还不是一样的?”
    朱襄立刻赤红了脸,转身往前冲。朱世杰心知失言,见李恒和卢士信打得热闹,庆幸他们没听见,便自往前追去。自家妹子,情路上走得不顺,还是要安慰安慰。
    李恒虽然打着卢士信,但还分了一半的心注意朱世杰。他见他走开,手上用的力更大些,将卢士信揍在地上起不来。
    “我去!”卢士信开骂了,“你个臭小子吃什么长大的?手上劲儿太大,老子骨头都要断了。”
    他收手,立到一边去,揉了揉手腕。
    卢士信艰难地爬起来,“一句话不对就打,老子不要面子的呀?”
    “嘴臭,不打学不好。”
    “你打死老子,也学不好。”他擦了擦嘴边的血迹,看一眼李恒,“大哥眼馋你那丫头好几天了,你就给他了吧。家大业大,弟妹收了那许多的红薯,郡主还帮忙写了个信去父王那边说好话,准定能入军粮的。做成这么大一笔生意,还舍得不个美人?”
    李恒将衣甲整整齐,道,“也不是我的人,能随便送?”
    “讲真,那丫头去哪儿了?”
    “我日日有事,哪管得了一个丫头的去向?”李恒摇头,“走吧,等下山再说。”
    顾皎把含烟送去顾家庄,给李恒和顾青山分别打了招呼。当然,李恒那边自然说的是避祸,顾青山那边则说的孝敬母亲,表达心意。再后面,陪着朱襄玩耍了几日后,又送他们进山游猎去了。
    照旧,留在小庄里的便只她和柴文俊两个体力废柴。
    柴文俊将人送走,冲着她笑,“嫂子这几日可有何打算?”
    “刚收了薯,得考虑晾地,重新育苗,安排半月后收稻。”她两手落在腰间,“对了,龙江要涨水了,还得将坝上那些民夫都挪进来。其实事多,还挺忙的。”
    这些都是杂事,长庚和其它几个管事便能安排好,更重要的,还是等顾青山的好消息。
    柴文俊叹口气,“这才是民生经济,嫂子真是令人佩服。”
    顾皎特别不喜欢被称赞,这意味着她得绞尽脑汁去想同样意思但不同说辞的话还回去。她只好寒暄着,将人送回院子,然后如释重负地回自家。
    她其实也给自己安排了很严密的行程。
    顾青山要借商会的名义统合本地地主,恐怕利益纠葛就要谈好几日;朱世杰对薯兴趣很大,当日便写了信去郡城汇报青州王,怕是要等回信才有确定的意思下来。
    等待总是难耐的,因此,顾琼留下来的马边有了作用。
    李恒只陪她骑了一个晚上,便断言她在这方面没有才能,后面通不提起。她看着郡主骑马潇洒,羡慕得很;再见她能和李恒一起跑马,羡慕里还带了几分嫉妒。虽然李恒和郡主的身份阶级天差地远,永远都不可能,但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她自然不能丢了风采。
    无论如何,都得把骑马这关过了。
    因此,顾皎让长庚牵马,杨丫儿在旁边护持,学骑马。
    第一日的时候,长庚牵马,万分紧张地叮嘱,“夫人,且小心些。”
    过路的巡逻队根本不敢靠近,生怕夫人慌神了惊马,因此都是绕道走的。
    第二日,柴文俊出来散步,见顾皎在庄口跟一匹高头大黑马较劲,忍不住笑。他散着去役所,围观周志坚训练自己的部下和土匪,又去河堤上逛了一圈,回来后道,“去瞧瞧延之的小娘子,自个儿学骑马呢,看学会没。”
    周志坚皱眉,咕哝了一句,“真是折腾。”
    柴文俊感叹,“能折腾的人才是身体好,生命在于折腾呀。”
    两人去了,顾皎果然没什么进步,整个人几乎贴在马背上不敢动的,全耐那叫长庚的小子牵马,另有个丫头在旁边提心吊胆。
    顾皎明显是个很有耐心且不懂放弃的人,即使无所得,也跟马耗着。有庄妇进出小庄,将前几日收成的薯往石仓里收,便会取笑一声,“夫人,骑马不如坐车呢。”
    她还能跟人应一声,“坐车没骑马好看呀。”
    性子倒是挺好的。
    “夫人,你修的路也好,走路也是一样儿的。甚时候修去关口呢?”
    顾皎笑得开心,“可有时候了,那得夫人挣着大钱才行呀。你们家鱼塘里可是养泥蚌了?多多地养着啊,夫人都要的。”
    “夫人可不是发大财了么。”庄妇晃荡着空箩筐,“那老多的薯,可怎么吃得完哟。”
    柴文俊听着,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周志坚怪异地看着他,“郡马,你可是病了?”
    柴文俊打了打额头,道,“我是笑自己啊,还不如一个十五六的小丫头。人姑娘写了文章,要养活天下人,我当她是说大话,不想,她已经一步步去践行了。可笑我自己,困在这副病体里,什么也做不成。”
    第三日,顾皎刚到庄口,便见了柴文俊。她诧异,“郡马,怎么起得这般早?”
    柴文俊道,“我来散步,且活动活动。”
    待长庚牵了马来,杨丫儿扶着她上去。她小心翼翼坐马鞍里,拉着缰绳挺直后背,冲他露齿一笑,“瞧,我也差不多要学会了吧?这会子,延之便不好嫌我没骑马的天赋了?”
    柴文俊便叫人将自己的马牵过去,坐上去,陪她走了会儿。中间也免不了指点如何坐,如何用力。至于理由,他也是看得开,“自小儿病弱,什么都比别人学得慢些,自然掌握点省力气的办法。”
    顾皎觉得这郡马虽是士人,颇亲切,不免有了许多好印象。
    当然,这一日顾青山终于来小庄了,身后还跟了一辆遮得严严实实的马车。
    顾皎看着他脸上的笑,两眼里的精光,晓得大事怕是谈成了。于是道,“郡马,我爹来了,此番怕是有要紧事。”
    柴文俊点点头,心里盘算着时间,青州王的信使,也该到了。
    第89章 他的小财迷
    顾青山开箱子, 金银二色几乎闪瞎了顾皎的眼睛。
    她抬眼看着他,“爹, 成了?”
    顾青山点头,满眼满脸压抑不住的欢喜。
    成了, 当然是成了。
    顾皎有红薯, 有木禾,有李恒做靠山, 还有摆在眼前的世子和郡主, 更有远在郡城却抓着京州王小儿子的青州王。
    形势一片大好, 容不得那些吝啬的老鬼不信。
    他几乎没怎么下大力气,甚至连骗鬼的远景也没怎么说出来, 孙家和王家就主动搬着金银来了。
    “都定下来了。”顾青山道, “咱们这次一共收了五万斤的薯,一万来瞒下来入了地窖,又另切了四五千斤的藤。那些藤我已着人送去大庄和顾家庄上, 但凡坡地和荒地全种上, 可能还稍嫌不够。河堤上挪下来的那些人, 也都弄去忙这事了,应该赶得上下一季的功夫。老孙和老王慌得不行,生怕错过了这一着, 事情就好谈了。”
    “商行定下来了,顾家总揽。”他看着顾皎, “你占一半的股, 顾家二成半, 剩下的就由他们几家分。你的巡逻队负责秩序,咱们各家挑子弟进去,工钱全从商行这边出。他们主要把守关口和河边,这一季暂时不允许任何薯和藤进出。”
    顾皎微微点头,他们总是比她考虑得周全些。只要她掌着种子和执法权,便什么都跑不了。只辜大去了许久,不知什么时候能安顿好宽爷。
    “具体的章程还在商量,但是买种子的钱我让他们先交了。”顾青山深吸一口气,“单他们的,合计一万五千两银子——”
    她惊诧极了,“这么多?”
    眼前摆了几个大箱子,两箱的金子,三箱的银子,想不到居然折合了那许多。
    顾青山且笑了一下,显出些飞扬来。可见,他年轻时候也是个跋扈的主儿。他道,“一斤红薯可培多少苗子出来?又能结多少的实?连根菜也要一两银子一根,我卖他们一两银子一斤的种已是便宜了。他们种下这季后,便不用再买种,当真是划算极了的买卖,有甚不可以的?这些还只是他们的种子钱,我的那部分再缓一个月,我且去凑银子。”
    顾皎抓起一锭金子来,十足沉重。这是她来这边后,借着宽爷的力,亲手挣回来的第一笔银子。也就是说,是李恒和魏先生放给她挣的钱,须得用在明处才行,否则真是辜负了他们的一番心意。
    她看一眼顾青山,想了想,选出一箱最大的黄金点了点。
    “爹,你的钱不用给我,留在商会自用便是了。这一箱,也给你。”
    顾青山颇吃惊,“皎皎不必如此。我只因河堤那边用得急,手头紧——”
    顾皎笑了,道,“爹听我说,我并非耍手段迫你给钱,且这钱并非给你一个人。”
    顾青山有些疑惑,更多的是忐忑。这个小丫头名堂太多,莫名找来宽爷,弄出红薯这般神物,将龙口大半的人家都套进去了。以他对本地的了解,哪个人家存了多少现银,心中是有数的。只这里摆的这些,差不多是本地一半以上的现银了。此般搞钱的能力,实在骇人。可联想她立在九州堪舆图前,自信满满地点着都城的位置,他又不禁觉得合理。
    普通的手腕和野心,还望不着都城。
    顾皎见他真心为难,叹一口气,“大哥在都城,虽是读书,有先生和同窗,但也是在他乡,恐有诸多不便。现她也去了,身体不好,怕更是寸步难行。咱们远在龙口,能帮得上什么?毕竟送一封信回来,怕也是要一两个月。”
    李恒的仇人有许多,高复最大,万州王次之,另有诸多士族大夫,多半在都城呆着。以魏先生未雨绸缪的个性,自然在都城安置了许多密探,可那些,又都不是她的人手。
    顾皎不是圣母,只是更相信顾青山的野心和爱儿女之心。
    “想来想去,唯有多给钱。这些银钱,想办法给大哥和她送去。别的咱们办不到,但这个却能让他们舒坦不少。置办个大点的宅子,养一些可靠的人手。日后爹跑商,商行来往,信息传递,都是少不了的。”顾皎看着顾青山越来越亮的眼睛,道,“爹,我一直都在读《丰产论》。”
    顾青山眼中的火苗更盛了。
    “她既能写出这篇文章来,必不愿只做一个端坐在家中的清闲小姐;她能直接逃了和将军的婚事,大概也对嫁个普通男人,生儿育女没什么兴趣。”顾皎略有些推己及人,只看着顾青山的样儿,知道自己大约是猜对了,便继续道,“我读完后,对她颇为敬佩。若能当面聊一聊,只怕当真能做亲姐妹。也是可惜了,她走得匆忙,我来得也不凑巧。你说她冻伤了,我晓得冻伤特别难好,留下后遗症实在影响生活。爹,且别想着随意找什么人家将她打发了,对她也实在不公平得很。她既然做了舅舅家远房的表小姐,便当真的罢。给她这些钱,手头宽裕些,多读书,多写文章,在都城认识更多的人。”
    顾青山提心吊胆地挺着这秘密大半年,头回从顾皎口中听见这般体贴的话。他再是冷心冷肺,也被她情真意切的担忧打动,眼睛就有些湿了。
    “皎皎。”他长叹息,“我真是,不知道该如何——”
    “人世艰难,不妨对别人多些温柔。我既连那些土匪都收了,难道还真能不认你们?”顾皎微微一笑,“你们对我情真意切,我是能感受到的,特别是二哥。”
    “那二傻子,并不知——”
    “大智若愚,爹可不要这般说他。”顾皎见他差不多接受下来,又道,“现咱们的事也只完成一半,接下来要看青州王那边如何下决定了。他身边诸多谋士,若是看出红薯中的杀机来,必定会要咱们只能卖给他家。若这般,商行需得有个对策。若是他身边的谋士疏漏了,没看到其中的机会,对咱们卖谁不卖谁没要求,咱们商行才可走遍天下,货通九州。”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