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顾皎这才大声道,“你们要平安,早去早回啊。”
    河西郡城,郡守府邸。
    朱世杰快步奔出府邸大门,满脸羞愤。后面有两个亲卫追上来,待到街口转角无人处,他转身冲人踢出一脚。亲卫被揍,反而跪下来挨着,一点怨言也无。
    他踢够了,缓下来松了好几口气,慢条斯理道,“起来吧。”
    亲卫起身,赶紧将衣服上的脚印和尘土收拾干净,站旁边候着。
    他看那亲卫一眼,“怨我呢?”
    “没有。”亲卫忙道。
    “恨我吧?”
    “不敢。”
    “不敢?”朱世杰冷笑一声,“是不敢不愿,还是不?”
    “小的对世子除了忠诚和感谢,没有任何情绪。”亲卫恭恭敬敬道,“若不是世子,咱们这条烂命早就没了。”
    “行了,行了。”朱世杰厌烦道,“给我闯了那么大的祸事,只在营里绑了几天。来郡城,父王责骂的还是我,与你们又有什么相干?”他叹口气,看着不远处高大的围墙,“倒是让延之出了一回风头,那小子运气怎地那么好?居然让他逮住京州王马家的小儿子了。我那个父王啊,现在真恨他不是自己亲儿子。”
    这话,亲卫便不敢接了。
    “算了,若非他的好运,我五牛道那关也难过。现在父王责骂我,也要给下面人一个交代。道理虽明白,然日日如此,也是气闷得很——”
    “大哥。”
    街转角处传来卢士信的声音。
    朱世杰对那亲卫使了个眼色,人立刻走开。他这才换了笑脸,转身道,“士信啊?”
    卢士信吊二郎当地跨刀出现,“大哥,又被义父骂了?这三天两头的,没完没了呀?”
    朱世杰摇头,“你不是出城办事,怎回来了?”
    卢士信啐了一口,“延之的二舅子办事真他娘不牢靠,明明派人来说今儿到,老子都去城门口守半天了,到个屁啊。我派快马去看了,起码得明儿了。他们半道遇上暴雨,躲雨耽误了路程。”
    朱世杰沉吟着,没说话。
    卢士信走近些,蹭了一下他的肩膀,“大哥,你这回真是让延之出尽风头。什么时候也帮我安排下?”
    “你也来取笑我?”朱世杰捶了卢士信肩膀一下,“自家兄弟,没必要吧。”
    卢士信抹了一把鼻子,“就自家兄弟,我才当你面说呢。有那起子人乱说话,你也别进耳朵。延之若不是因为你,能丢下热乎乎的新婚娘子奔去五牛道?守了两三个月帮你逮住那姓马的小子交差?咱们大营是烧了,课这会儿龙口的粮不马上就到?再有,过两三月新粮也要收了,我看大差不差也能补得齐整,误不了义父的大事。”
    朱世杰不说话,缓缓向城楼的方向走。
    卢士信便跟在后面啰嗦,“今儿我逮着你家那黑皮狗下面的人说闲话,给死揍了一顿。嘿嘿,敢在我面前罗唣,当吃素的呢?就小姐多事,听见说我揍人,赶紧跑过来劝架,没意思——”
    朱世杰兄弟七八个,姐妹无数,只有一个同母的妹妹朱襄。他领着守大营的差事,算是得了父亲重用,但那几个兄弟也不是吃素的,个个勇猛善战得很,加之性格讨厌,被卢士信称呼为黑皮狗。
    朱世杰势单力薄,幸而朱襄从小舞刀弄棍,也是个领军的人才,且帮着他,才令他不至于吃亏。
    只这次差事办得不好,恐失了许多民心,父王部下那些老将没一个肯给他好脸。
    往日,父亲重用的几个幕僚对他异常亲厚,这次却也没人为他开脱。只魏先生不轻不重说了几句话,然后另提了个计策,将父亲的注意力转走。
    他颇有些失意,更听不得弟弟们的事情。
    “我等人也没等到,要揍人也走不成,只好回来。计划要去找那个柴少爷喝酒,哪儿想遇上大哥了?大哥,咱们喝酒去?”卢士信极力邀请,“先生那边不是有烧酒么?我且去摸一瓶来,咱们再去钱少爷那儿弄点肉——”
    “襄小姐抓着柴少爷喝酒,怕是不会让他进房门了。”朱世杰勉强取笑一句。
    柴少爷全名柴文俊,乃是一士族少爷,善做文章。他从小被朱襄折服,闹着家里定了亲,与去年中完婚。后朱襄坚持在军中,他便带了自家一队护卫,跟着混在军中。只他为人文气,有些酸巴巴的,爱讲究个天地人的道理。朱襄不耐烦听他废话,也不喜他喝酒,定了诸多家规。
    饮酒后不许进卧房,只其中一条而已。
    “没事。”卢士信拉扯着朱世杰,“走,咱们去散散。大家都憋了很久,也该放纵一回。”
    朱世杰当真同意,先去寻柴文俊汇合,卢士信自去取酒。
    卢士信从后门入郡城城守的府邸,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摸到魏先生的卧房,从箱子里摸出来几包好茶,几瓶烧酒。他抛空中掂了掂,感觉够了后才要走。
    不想外面回廊却传来说话的声音。
    “京州又来了使者,言说议和。依先生之见,是真议和,还是耍花招将人弄回去?”浑厚而中气十足的,乃是青州王。
    “议和不见得,要换人回去倒是真的。”清亮爽快的,是魏先生。
    “若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河口,倒是好事。”
    青州王和京州王对峙,一屯兵河西,一则在河口摆下阵来对峙,谁也不肯让。欲夺京州,先占河口。
    魏先生便笑,“王爷既有主意,还来说笑?”
    “拿不定主意,找你讨颗定心丸吃吃。”老王爷似乎叹了口气,“世杰平日稳重,关键时候总是撑不起来;下面几个勇武有余,却满脑子打打杀杀。襄儿倒是个好的,奈何只一女子。用那马小子换河口,这事得找个好人选去办。想来想去,诸多儿子义子里,除了延之,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
    “王爷千万别这么说。延之上回惹的祸,我让他好好反省,现还没够时间。”
    卢士信躲在窗户阴影里,戳开了一点点窗户纸。
    只见老王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早没了朝议时候的严肃,仿佛一个可亲的长者。他道,“我夸延之,你也别跟我客气。他若当真不好,你恐怕早揍得他不成人样。只一个,他什么都好,就是对士族成见太深。明明能找别的办法处理,通通一杀了之,这岂不是和天下士族作对?再加上他那个出生和经历,再他那个娘,哎——”
    魏先生默默不语。
    “幸好还年轻,且磨磨性子。”
    “那王爷的意思,便是定下来要他去?”
    “是。”老王爷点头,“我欲拿京州王的幼子换他的河口。他只要愿意退出河口百里地,我便放他儿子走。在河西和河口之间的五指桥会盟——”
    卢士信不再听得下去,捧着酒从后窗翻了出去,一路躲闪着出府。
    五月已是初夏,天气有些燥热。
    他摸一把额上的汗水,找人要了一匹马,直奔城楼。
    河西郡城乃是一个大城,更是一个雄关,夹在两山之间,扼住了南北来往的要道。这边最为雄奇的便是北城墙,高逾十丈的厚重石头城楼挺在山崖之上,很有些飞鸟难渡的意思。若要安全通过,只得去南城墙,然后绕行至西边通过。因此,柴文俊最不喜噪杂的南门,喜欢人迹罕至的北门。
    卢士信骑马到了北城楼下,拎起长袍,小跑着上城楼。
    朱世杰着黑衫,面带抑郁,站在城楼边看风景。
    柴文俊着白衣,很有些文士风流的意思。他显然是着意讨好大舅哥,温言宽慰。福祸相依,若不是先失了大营,哪儿来的机会抓着京州王幼子?若是没有京州王幼子,岳父怎么会只当面斥责?现在京州更被动,岳父更主动,等等——
    卢士信听得发笑,一把将酒罐子顿在桌上。
    “魏先生只剩得几罐了,你全拿了啊?”柴文俊问。
    卢士信拍开泥封,“多大事呢?顾家人马上就要送粮来,还怕里面没酒?延之占了偌大一个龙口粮仓,又着意娶了个庶族的地主小姐,愁酒喝呢?”他摆开三个空碗,酒液落下去,“再说了,他且还有喜事。”
    柴文俊将酒碗分在三方,“什么好事?”
    朱世杰远眺着北方的山影,扯了扯嘴角,“怕也是会盟之事。父王现除了延之,谁也不信。”
    卢士信端起一碗酒,碰了碰另外两个,“正是会盟之事。巧得很,我刚拿了酒要走,便听见义父和先生说了,要延之去干这事。”
    说完,他仰头一口喝干。
    柴文俊忙道,“偷听非君子所为。你不小心听见就罢了,怎地还到处说呢?今日喝酒,是为开解大哥,你这不是顶火呢?再说了,延之上回犯错被斥责也不是假,现军中不喜他的也不少。这回他逮住了京州王世子,岳丈欲嘉奖他,还有人说闲话。没得办法,令他去会盟,也是——”
    正说得,便听见城楼下一声军号。
    三人探头出去,只见一队骑兵堵在门口,当首的果然是李恒。他着一身黑衫,身上穿着软甲,头发高高地束在头顶,俊秀异常。城楼上问,“何人?”
    李恒高声答,某营某人,去北边护送京州的使者后回城,又亮出了军牌。
    朱世杰眯了眯眼,一口将酒饮干。
    喝完酒,下城楼,回了自己营帐。
    趁夜,朱世杰召来自家的谋士。
    那谋士沉吟半晌,道,“李恒不声不响,有魏先生为他筹谋。现刚弱冠之年,便有了自己的兵,又将龙口纳入麾下,有了钱粮。”
    “偏偏还不识趣。”朱世杰淡淡道,“招了几次入我账下,都只用父王做借口挡回去。”
    “既如此,世子不如亲取龙口——”
    朱世杰颔首,“五指桥会盟定的两次,李恒这次去也只不过传话而已。京州那边考虑父王给出的条件,必定要再回去平衡各方利益。下次会盟恐要推到秋后去了。因此,待他这次回来,便一道去龙口瞧瞧。若龙口粮仓当真丰收在望,只怕二次会盟那个和字还要变战字。如此,要再兴兵事,延之既是筹粮官,我便去做个监督。”
    第64章 鱼雁
    顾皎送走献粮的车队后, 数着日历过活。
    从龙口至郡城, 官道有二百来公里, 若轻装简行需得走上十天;可带了那许多牛马车队, 起码得多五六天。
    因等得较早,又要安慰那些痛失存粮的地主亲眷,便三四天宴请一回。
    或者是城守家的女眷,或者是孙家的夫人, 再是温家的舅娘等等。多余的事情不做, 通是用马车拖着她们在门口的路上走几个来回, 再去河岸上看大水车和水塔。
    夫人们对水车和水塔没什么兴趣,对路则是啧啧称赞。特别听说已经收集了许多泥蚌壳烧三合土,只等材料存够便要铺得镜面一般平整,更期待。她们家家白出了许多粮食,心里正不痛快, 但亏已经吃下去, 更要做出对顾皎亲热的样子拉关系。毕竟,自家的老爷少爷们不断传了书信回来, 只说十丈城如何大胜,抓了京州王的幼子如何, 那处要求和,青州王眼看得又要将一州收入囊中等等。
    若果真如此, 李恒只怕更加水涨船高, 顾家也连带得要起飞了。
    存着各种心思, 一边儿有心招揽, 一边着意奉承,十分亲热。
    顾皎招待了几次,累,且是心累,比她在实验室做三天三夜的实验还要累。
    因此,半个月的交际期后,她暂停待客,狠狠安睡了一天一夜。
    今日,她约了宽爷和唐百工,要去巡田、鱼塘、河堤和水车。
    “夫人,戴上这个。”含烟翻出幂篱,一定要她戴上,“太阳越来越辣,谨防晒黑。”
    “夏日里戴着气闷呢。”顾皎不是很愿意,“柳丫儿帮我拿着,等日出高照的时候再戴;对了,另给我备些凉茶水呗,那个更重要。”
    含烟只得和杨丫儿一起,帮她准备了两个大包袱。
    每次出行,都是这般麻烦。
    “夫人,你为何三两日便要跑一趟?”杨丫儿很想不通,“别人家的夫人要做什么,吩咐下去就行,通没你这般辛苦。可是不信下面的人?”
    顾皎换了一身浅色的单衣,将头发挽得高高的,又在脸上略拍了些花露。她道,“哪儿是不信任?寿伯和长庚做事都可靠得很,辜大哥现在日日巡视,许多庄户家都不怕他了,河堤上那几百外面来的民夫也被他镇得十分乖顺。我有甚不信的?只宽爷爷和唐百工那边事忙,他们男子家,不好意思经常出入内宅。我主动出去,他们且有什么,立马就能和我说了。”
    她确定打扮没问题,对着镜子照了许久。不知是错觉,还是几个月吃得好,休息得好,脸上鼓囊囊的,胸口也冒出一截来,裙子边也放了好几回。
    杨丫儿见她在镜子前做怪相,闷笑道,“夫人,已经美得不得了了。”
    顾皎摸了摸脸,白肤黑眼,黑发长眉,虽然算不上惊为天人,但已经很有少女的风采。若放现代去,用化妆品弄弄,也当得起美女二字了。她很满意自己回春,点了点头,“好丫头,嘴巴真甜,有赏。”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