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听他说林菀有一箱子的笔记,需要慢慢整理,所以年前是肯定不行的,需要来年才能出版,而且还得有人配合帮忙整理。毕竟林菀是大夫,她要给人看病,是不可能自己去一个字一个字整理笔记的。
    “陆文书,这个工作交给你,你可以带几个文书一起帮忙,争取来年把书出版了,到时候咱们培训大夫可就方便多了。”卫生组孙组长笑道。
    陆正霆表示可以,不过要强调到时候书的作者是林菀,其他人只能是参与编纂。
    文化组的组长点头同意,“咱们本来只是负责把关的,又不懂医术,不必争这个著作权,是谁的就是谁的。”
    陆正霆也没告王建民的状,只是把林菀的著作权给保护下来,有两位组长发话,他王建民想插手也没办法了。
    说完出书的事儿,他又把大湾村和林家沟大队的特殊情况讲了一下。这俩大队因为有林菀和金大夫,所以医务室很正规,投入也比其他大队多。为了更好的给社员们服务,大队们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孙组长道:“这个没问题,之前开会的时候,他们书记和我说起过此事。”
    陆正霆:“既然如此,若是有人存心挑事,举报大队和林大夫,还请孙组长解释一下。”
    孙组长一怔,“怎么的,有人举报?我怎么不知道?”说完他自己就明白了,“哦,行,我知道了。”
    有两位组长点头应允,林菀这事儿就没什么问题。
    陆正霆也就放心。很快他就听说王建民受到了申斥,孙组长嫌他手伸得有些长等等,还要求他自律。而且王建民的工作也被调动,以后负责另外几个公社的工作,不再和大石桥公社有交集。
    转眼培训班结束,最后那天黄主任和周主任主持了结业仪式,孙组长、宋院长等人出席,给优秀学员们颁发了优秀证书。
    而鉴于林菀的优秀表现,革委会给她发了优秀赤脚大夫的奖状和红旗,还奖励了她五十块钱,一百斤细面,十斤肉,二十斤油。
    除了钱,其他都是票证,她可以去公社粮管所、供销社兑现。
    等领导们走后,黄主任和周主任又请林菀和陆正霆在食堂吃饭,希望林菀保持进步,年后继续来县医院交流。
    林菀很感激他们的帮助,两位主任不但在医术上毫无保留地指点她,在申请器械等也一样卖力。现在她回大队医务室,就可以正儿八经地做一些小手术了。
    等培训班正式解散,大家纷纷道别回家,一个个依依不舍的。虽然时间不是很久,可因为大家日夜一起学习,已经处出了感情,有人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胡向阳问林菀:“林大夫,过了年我能继续去大湾村学习吗?”
    林菀笑道:“你要进县医院不是更好?”
    胡向阳:“我还需要在农村锤炼自己!”
    看他那么理直气壮的,林菀随他去,正好乡下也缺大夫,能忽悠一个是一个。
    胡向阳看她同意,高兴地笑起来,“谢谢林大夫。”
    他一定会继续努力,让人看到他脱胎换骨!
    林菀不管他的小心思,连李金玲她都愿意用,也不差个胡向阳,更何况胡向阳比李金玲学得更扎实呢。
    腊月二十一,林菀和陆正霆一起回大湾村。
    大队听说他们回来,为了欢迎林大夫学成归来,明天杀猪!
    一听说杀猪,全村沸腾了。对他们来说,杀了猪就算过年,要开始过小年、包饺子、磨豆腐、磨面、做饽饽等等,一直到大年三十、元宵节,都算过年。
    忙活了一年,就为这个把月的舒坦呢。
    今年收成不错,社员们粮食分得多,而且还加了蚊香副业,大队宽裕,年底社员们也分了钱。
    可以说,今年是这十几年来最滋润的一年,社员们当然高兴啦。
    林菀和陆正霆回家的时候,发现烟囱在冒烟,家里正在做饭呢。
    林菀就快走几步,“我回来啦。”
    屋里的小明光听见一阵风地冲出来,开心地喊着,“娘!”
    其实林菀期间也回来过,不过对于小明光来说,三天不见她就觉得很久很久。
    林菀把他抱起来亲了亲,“谁做饭呢?做什么好吃的?”
    小明光:“小哥哥和金大夫做饭。”
    林菀夸张地惊呼起来,抱着小明光进了屋里,看到金大夫在烧火,陆明良踩着板凳在翻炒白菜,然后加盐。
    看到林菀和陆正霆回来,陆明良转身朝他们嘿嘿一笑,“三叔、三婶,我们好想你们啊,一会儿就吃饭!我要做白菜粉条。”
    大队已经做了粉条,让社员们用工分、钱买。大队直接分了林菀和陆正霆三十斤,又分给金大夫十斤。
    林菀和陆正霆不在家,原本陆大嫂寻思把俩孩子带过去,结果小明光谨遵林菀的叮嘱不肯去,而且期间他和陆明良还被周自强接去姥娘家住段时间。
    他俩虽然小,却跟着林母学做饭,主要是陆明良,不管烧火还是炖菜,都像模像样的。
    回家以后,他们就领着金大夫做饭,让金大夫挑水、推磨、劈柴、烧火,陆大嫂帮忙和面发面,其他的就由陆明良来做。
    金大夫作证,他做饭挺好吃的,甚至比陆二嫂做饭好吃。
    他吃过几次陆二哥送的饭,据说陆二嫂做的,真不算可口,他都没食欲。
    林菀笑道:“明良,我看你做饭比学习积极哦。”
    陆明良上学还真不是很积极,要排在小明光、挂儿之后。学前班期末考试,小明光居然考了个第一,挂儿第二,陆明良第四。
    陆明良挠挠头,笑道:“三婶,我也觉得做饭挺有意思。要是有做饭考试,我保管能拿第一。”
    林菀鼓励他:“说不定等你大了就有专门考厨师的呢,到时候你考第一。”
    小明光:“小哥哥要考医生哦!嗯,做饭的大夫也挺好,哈哈。”
    第75章
    第二天整个五柳大队杀猪。
    今年粮食丰收, 他们养猪也多, 除了交够任务猪, 其他的就可以杀了分给社员们。分猪肉和分粮食一样,按照工分等级, 用工分买,工分不够的用钱。如果不肯劳动没有工分, 又没钱的那么对不住, 只能干眼馋了。
    有些人家劳动力多工分多的能分二十斤, 少的分几斤,甚至还有人家分一斤半斤的。
    大队都是按照劳动收入来分的, 不可能干活少工分少还想和工分多的分一样的猪肉, 口粮大队能够补贴, 这种肉、油之类的外快是绝对不会“劫富济贫”的。
    林菀一家加上金大夫一共分了将近四十斤, 再加上林菀额外的奖励二十斤。另外其他四个村也杀猪, 他们合计一下, 每个村都送给林大夫十五斤肉作为对她工作的奖励和报答, 如果不是她,今年那一场疟疾就是大麻烦。
    陆正霆和金大夫领着俩孩子把肉挑回家,问林菀要怎么处置。
    前两天已经立了春,过了年就越来越暖和,肉多了也放不住。
    林菀笑道:“这好办啊,我们做一部分腊肉,再做一些腊肠,肥肉就化成猪油来年慢慢吃。放心吧, 再多的肉也不会坏的。”
    做香肠需要肠衣,现在正好杀猪呢,林菀就让陆正霆去跟大队说买一些猪小肠当肠衣,洗干净再把里面的白油弄出来就可以用。
    于是金大夫帮忙切肉丁,陆正霆负责去要肠衣。大队负责屠宰的男人们听说林大夫要肠衣,立刻给收拾得干干净净,拿回来直接就能用。
    金大夫切肉,林菀带着陆明良自己用野花椒、胡椒等做腌肉料,等好了就拿个漏斗把肉都灌进肠衣里,用牙签扎上小洞洞,再一挂挂的搭在杆子上,放在通风处风干。
    陆正霆则按照林菀的要求把一些肉做成腊肉,先用粗盐、花椒、胡椒等搓,搓进去咸味以后静置。当地没有橘子树,但是有松柏、山楂、野花椒等,用这些熏制也可以,熏完了挂在灶后一年到头都不会坏。
    傍晚他们正在家里忙呢,会计跑来,“金大夫,你的电报。”
    电报是从县里过来的,比信快一些,但是交通不便送过来也要大半天的功夫。
    金大夫正带着小哥俩筛面,他们磨了一些麦子,要把面粉和麸皮分开。听见说有自己的电报,他手抖了一下,面罗掉在桌子上。他赶紧擦擦手接了电报,竟然是邻省的五七干校发来的,上面寥寥数字,却重逾千斤:父病重,速来。
    他立刻进屋收拾行李,衣服被褥都要随身携带,另外还有饭盒茶缸等。
    陆明良就跑出去找正在墙角做熏腊肉的林菀和陆正霆俩,告诉他金大夫的事儿。林菀让陆明良看着肉,她拉着陆正霆回家帮金大夫收拾一下。
    电报上没说什么病,但是既然能往儿子下乡的地方发电报,肯定不轻。他一直没说过家里的事儿,林菀也没问过。她去把县里发给自己的五十块钱拿出来,又拿了六十斤粮票,这是出门在外最重要的保障。
    “不管发生什么事儿都不用着急,如果有什么需要,只管发电报给我们。”
    金大夫看着那一沓子票和钱,他也没有推辞,那边什么情况他不清楚,多带一点也有底气。他点点头,“感谢的话不多说,等我回来还你们。”
    林菀:“什么还不还的,咱们一个锅里吃饭就是一家人,这也是你的口粮。”
    她给陆正霆解释了一下,让他陪着金大夫去大队开介绍信。
    林菀赶紧带着小明光把面粉收拾起来装进小面缸里,盖上盖垫压好。弄利索以后,她带着小明光出去找陆明良,他乖乖地蹲在那里盯着燃烧的树枝子和上面的肉条。
    木架上嘀里嘟噜挂了上百斤肉和腊肠呢,来年可有的吃了。
    陆明良一边盯着一边用烧火棍拨弄那些树枝子,心里还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把肉熏得香一些,让金大夫带去给他爸爸吃,这样病就好了。
    他看林菀和弟弟过来,就站起来,“三婶,正滴油呢。”他让小明光站过去烤火,热乎乎的。
    林菀看了看,熏得不错,香喷喷的简直让人垂涎三尺。
    熏好了把火熄灭,等陆正霆回来把杆子带肉直接扛回家挂在灶上方,以后吃的时候直接拿下来切片就好。
    林菀挑了一些肉和腊肠下来,让金大夫走的时候背上。
    金大夫却不肯,“我已经带了钱和粮票,肉就不带了。”
    如果老爷子真的病重,也吃不了这个,要是真的不行,到时候想办法花钱买点好吃的也够的。
    林菀还是让他带上几条,就算老爷子不吃,他和其他人吃也一样。
    陆正霆:“不管发生什么,金大夫要多保重。”他拍拍金大夫的肩膀。金大夫点点头,和他握握手,“多谢。”
    晚上那顿饭金大夫吃得没滋味,第二天三点就起来背上行李卷出发,他要去县里坐火车。
    陆长发打发陆正衡赶着马车去送他。
    小年,林菀就按照当地的风俗,自家也贴上灶王像,包一顿饺子过节。
    第二天二十四,他们把桌凳都搬出去,林菀找了斗笠给陆正霆戴上,又拿报纸卷了两个纸筒给小哥俩扣上,让他们扫房子。陆正霆高,都不用绑棍子,拿个大扫帚就能扫到屋顶,够不到的他直接把林菀举起来,让她用笤帚划拉两下搞定。
    “哎呦呵,你们这打扫卫生的方式有点意思啊?”门口响起周自强的声音。
    “强子舅舅来了!”小哥俩转身迎出去。
    林菀赶紧让陆正霆把她放下来,她摘下头上的纸帽子走到院子里,就见周自强骑自行车来的,后面带着三个篓子,里面装了不少东西。
    “你来给我送年货?”林菀凑过去瞅瞅。
    周自强帮她把头上的一条烟灰拿下来,“有腊肉、骨头,还有山楂、柿子、枣,小米,好多呢。”
    他进屋去跟陆正霆打招呼,拿了笤帚帮忙扫屋子。
    陆正霆:“已经扫完了,你且去外面站站,别弄脏了衣裳。”
    林菀让陆正霆也歇一歇,出来透透气,等会把桌凳碗筷的搬进去就行。
    周自强:“我来问问,过年你们初几走娘家?”
    闺女过年走娘家是很重要的礼节,对于看重的人,这一天是一定要招待的。大队让他来问问,等林菀回娘家那天他们就不出门,把走亲戚的时间错开。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