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等待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职位。
    姐妹会会首。
    没有想象中代天巡狩、稽劾百官的威风凛凛,也不必去听事司的监狱听各种惨号冤枉。
    最开始,谢团儿只需要在京城附近的女工作坊里,随意走访慰问,教妇人自爱自尊,问问家中情况,是否被丈夫婆母欺压,子女是否孝顺……再给家中贫弱的妇人送些米粮就行了。
    ——谢团儿对此其实很不耐烦。
    她不理解那些妇人。
    “怀胎八月还在做工,挣扎着生了双胎,没出月子那没良心地就和我妹子眉来眼去,要抬我妹子做二房,我哭得眼睛看不见,婆母劝我,何不如就答应了那没良心的,一来我妹子能带份嫁妆,二来我在外做工,妹子照顾家里也不得外心……我答应了,呜呜……”
    谢团儿很想问,你为何要答应?你自己答应了,为何要找我来哭?
    “孩子两个月时,我妹子就进了门,家里说娶了妹子没得钱了,催我赶紧来上工。我上工一月只得一天假期,攒上三五日假期,才休上一回。回家一看——那丧天良的哟,连个床铺都没得我的了,叫我睡柴房……气得我饭都没吃,第二天就回来上工了……”
    谢团儿就更不解了,你是大房,妹子是二房,岂有正妻睡柴房,小妾睡正房的道理?
    最让谢团儿无语的是,这妇人找她哭了半天,她问是否要和离?妇人说不要。她问是否要把小妾休了?妇人说不得行,那是亲妹子。她问,那你想怎么办?妇人继续哭……哭完就把这个月的月钱托人捎回家去,说丈夫身子弱,要多吃几回肉。
    你这种贱人活该被人踩泥地里好吧?谢团儿吃了一肚子气回宫,找茬把谢泽骂了一顿。
    谢泽莫名其妙,我又怎么了我?你把我小老婆还我!
    吃气归吃气,该干的活儿还得继续干。
    谢团儿在京城几个姐妹会混熟之后,黎簪云告诉她,可以在京畿附近看一看。
    她若有所思,上禀皇帝之后,出京在京畿各地的姐妹会走动。
    京畿地方看完之后,大半年也过去了,谢团儿脚不停歇,继续往外走。花了差不多三年时间,将谢朝境内所有存在姐妹会的州县都走了一遍。
    这期间,黎簪云始终跟在她身边,龙幼株也派了心腹下属一路跟随指点。
    姐妹会依靠着手工作坊存在,听事司拆分之后,手工作坊归入百业公司,姐妹会也就失去了朝廷这一层背景,哪怕有皇女做了会首,失去了锦衣卫的撑腰,各地姐妹会依然显得很弱势。
    谢团儿走动数年之后,听取了黎簪云、龙幼株等人的意见,向皇帝上个折子,请求将姐妹会独立出来,或是依附在户部之下,依旧由朝廷分管。
    皇帝准其下附户部,另立妇孺清吏司,加谢团儿户部侍郎衔,专司妇孺事。
    户部尚书裴濮觉得糟心极了。
    手工作坊没拿到手,自家衙门里反倒多了一尊惹不起的大佛。
    皇帝名义上是叫谢团儿这个空降的户部侍郎只管姐妹会的事,可是,她挤都挤进来了,遇事她还能真的不过问?不让她过问,她就怀疑你是不是有猫腻,是不是搞小动作。
    这位下了班可是跟皇帝住一个宫里,随随便便就跑去告个状,这日子还怎么过?
    ※
    太平二十九年,夏。
    谢团儿被册封为宝宸公主,其夫镇国公世子衣飞珀晋驸马都尉。
    太平三十年。
    册立宝宸公主谢团儿之长子谢嘉禾为皇太孙。
    五月,许宝宸公主玉门殿听政。
    ※
    “太孙哥哥。”
    谢苗苗是黎王府世子谢圆的亲闺女,今年十岁,经常到淳熙宫与保保做伴。
    保保体弱,不喜欢外出游玩奔跑,谢苗苗的母亲黎氏是黎阁老孙女,黎太傅的侄女,谢苗苗三岁识字,五岁赋诗,是京中小有名气的小才女,和文静的皇太孙从小就很玩得来。
    “我听外边说,大臣们都说你今年十二岁了,应该叫你去玉门殿听政。”谢苗苗打小报告。
    保保皱眉道:“这等离间骨肉亲情的坏话,妹妹以后不要再传说了。”
    “那哥哥不想去听政吗?”谢苗苗问。
    “孤才十二岁。”保保道。
    谢苗苗噘嘴:“反正我不喜欢姑姑。她那么凶——”
    “你回去吧。”
    保保收拾好书案,把一本谢苗苗上回说过想读的《溪山诗话》找出来,递给她的丫鬟。
    谢苗苗知道他生气了,也不想道歉,气鼓鼓地抱着那本书,掉头就跑掉了。
    保保知道谢苗苗为什么不喜欢他的母亲。自从他被皇爷爷册封为皇太孙之后,里里外外就有不少人想打太孙妃的主意。谢苗苗也想嫁给他。可是,旁人都行,谢苗苗不行。
    因为,他和谢苗苗都姓谢。
    如果他从父姓,他和谢苗苗一个姑表,一个舅表,原本是最般配的亲上加亲。
    可惜,他不从父姓。原本的表妹就成了堂妹,谢苗苗就失去了成为他妻子的资格。
    谢苗苗认为姑姑太过强势,才让表哥成了堂哥,让自己的好姻缘成了别人的好姻缘,心中极其不满,话里话外就带了出来。
    保保也觉得母亲太过强势。
    不过,他觉得母亲强势,是因为他亲眼所见,母亲老是欺负人。
    都是皇爷爷的嗣子,母亲仗着嫁了父亲,有了襄国公支持,就总是欺负皇四叔。可怜皇四叔才是真正的皇子,却被母亲一个皇女压在头上,母亲还让皇四叔的妾妃齐氏给她收拾书房——这不是欺负人是什么?
    这也罢了,母亲还总是欺负父亲。
    他经常看见父亲候在门外,直到母亲叫进,父亲才能进门。
    有时候母亲发脾气了,父亲就得赶紧赔罪,当着子女的面,父亲都要给母亲跪下。
    未免也太张狂了。
    保保也不希望母亲去玉门殿听政,母亲在吏部办差就厉害成这样,在皇爷爷跟前听政了,父亲不得被她踩成泥么?可是,他也很明白,身为儿子,他不能反对母亲所做的一切。
    朝廷的大臣说,应该叫他去玉门殿听政,他们是想用自己攻击母亲。
    他不会让他们如愿。
    尽管,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很多次觉得,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过分和逾越。
    他要等。
    等自己长大,等母亲老去。
    母亲只是公主,他是皇太孙。时间会改变一切。迟早有一天,他会让母亲知道,她错了。
    ※
    “谁!”
    谢苗苗在出宫的途中,被人砸了一头毛毛虫,气得哇哇大叫。
    她是黎王府的孙女儿,骨子里总有几分祖母姮芙蓉的彪悍,被人砸了一头可怕的虫子也不像普通贵女般哭泣。
    墙头上悄悄探出半个脑袋,忽地又是一包毛毛虫扔了下来。
    谢苗苗正仰头看另外一边,又被砸了个正着,她一边抓头上的虫子,一边转身大骂道:“衣十五娘!你这个鬼鬼祟祟的臭丫头,你出来!”
    衣长和冲她做个鬼脸,双鬟上的珠花沾沾欲飞:“你再骂我娘,我就揍你啦!”
    “我才没有骂姑姑,你瞎说!”谢苗苗反驳道。
    衣长和脸色一冷,哼道:“你心里有数。我哥耳根子软,你别老烦他!他马上就要定亲了,我马上就有太孙妃嫂嫂了,以后你别再来宫里,招人嫌!”
    谢苗苗又气又羞,终于忍不住一路掩面哭着跑出宫去。
    ※
    六年后。
    春寒料峭,皇帝再三保暖防寒,轻易不肯冒着风雨出门,仍旧感染风寒,旋即卧病。
    他一边吃着药,一边笑:“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1”
    作者有话要说:
    1出自关汉卿双调乔牌儿
    第236章 振衣飞石(236)
    除了谢茂自己,谁都不觉得他这一场风寒能有多大的妨碍。
    皇帝自三十岁以后身体变得异常康健,一年到头几乎不生病,偶然咳嗽一声,只需喝一碗茶,半下午就好了。这一回也是略有点咳嗽,朱雨都没来得及去唤太医,非近身都没察觉到皇帝不妥,皇帝就紧张地吩咐赵云霞领着太医署几个最好的大夫前来看诊,马上煎药喝上。
    衣飞石听说传了太医都唬了一跳,连忙赶回太极殿,只闻见药味,皇帝却没什么异样。
    他觉得皇帝应该没什么。
    赵云霞也说没什么。
    但是,皇帝一反常态很粘着他,衣飞石就放下所有日常防务,只陪在皇帝身边。
    一点儿小咳嗽,原本是两副药吃下去就好的小症状。哪晓得到了夜里,皇帝的嗓子就肿了,浑身出虚汗,衣飞石半夜爬起来给皇帝喂水擦汗,宣召太医,被宣来的赵云霞也是有点懵,重新调了方子,给皇帝扎了两针,好歹让皇帝平着躺了下去。
    次日,皇帝宣布辍朝。
    一直睡到午后,谢茂才蒙头蒙脑地醒来。
    待吃药的时候,他就跟衣飞石说什么,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
    衣飞石觉得极其不祥,柔声宽慰道:“陛下,只是偶感风寒,歇一日就好了。”
    吃了药,谢茂命宫人服侍洗漱更衣,让衣飞石扶着走到太极殿门口,看着宫殿外遥远的锦亭山,突然说:“朕想去住云台。”
    “明日去吧。”衣飞石见他病歪歪路都不怎么能走的样子,下意识地阻止。
    皇帝去住云台还能是为了什么?生着病还想这样那样。他是真不觉得这场风寒多大回事,今日吃了药,歇上一夜,明日差不多就该好了。陛下素来康健。到时候陛下还想去住云台消遣,他就陪着去呗。
    谢茂知道自己的病不可能好了,可是,衣飞石不知道。
    朕的小衣。谢茂转头看衣飞石担心的表情,心中一软,朕的小衣还指着朕好起来呢。
    死别就在十日之内。谢茂想起自己死后,衣飞石不知道要多么伤心,就忍不住心疼。朕不在你身边了,谁问你饮食,谁搂着你呢?也没有人能这样纵着你了。
    他看着身边熟悉的宫殿,心想,朕若不在了,新君登基,你连太极殿都不能住了。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