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可是,他已经被皇帝从睡梦中抓住两次了!
    谢茂也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就醒了,睁眼又看见衣飞石立在门前。
    ……这会儿内寝里只点了一盏背光的小灯,衣飞石落在谢茂的眼中也只是一道浅淡的身影。然而,他实在太熟悉衣飞石了,莫说有个完整的淡影,哪怕是一片衣袂谢茂也能认出来。
    这孤零零站老远的倒霉样子看着也太可怜了。谢茂叹了口气,坐了起来。
    衣飞石连忙上前给他垫上软枕,先赔罪:“臣知罪,臣这就出去。”
    龙床边锦被一角已经掀了开来,皇帝正无奈地看着他。衣飞石觉得不好意思,这么大年纪了,还跟皇帝撒娇。然后他就理直气壮地坐下,顺势钻进皇帝的被窝里,熟练地抱住。
    谢茂也温柔地抱住他,一直到他微凉的寝衣让被窝捂暖和了,才低声说:“与朕睡一处也行。不许挨上来。”
    衣飞石默默将腰身往外挪了一些。
    “你挺委屈的啊?朕欺负你了?”谢茂先心疼了,偏偏又嘴硬。
    衣飞石并没有觉得委屈。这个事儿不做是挺想的,可是,陛下不肯临幸,他也不能逼着皇帝吧?他进来也只是想在皇帝身边寻找一席之地,皇帝已经准他上榻了,他正想闭眼睡了。
    皇帝就这么一句话,他就知道皇帝心疼了。这也心疼?衣飞石默默地又将身子往外挪了一点。
    谢茂只看见衣飞石低头往外挪,好似被自己嫌弃了。他沉默片刻,将衣飞石搂紧了些:“你最近是跟谁学坏了,只会撒娇。”
    “朕和你讲道理——”
    “此事本就是你不对,朕若要惩治你,那日执刑、观刑之人一个不留全砍了,以后谁还敢由着你任性?你做事戳朕心肝,朕还舍不得下了你的面子,处处给你体面。你是拿定了朕对你没辙?”
    “臣不敢,陛下……”衣飞石悚然惊动,急急辩解,“陛下训诲臣都听着……”
    “你听个屁。”
    谢茂轻轻捏住他的鼻子,“你个狗脾气,教不听的。朕总得教训你一回。”
    衣飞石被他捏得只能张嘴呼吸,耳根稍微有些红。
    “不许撩拨朕。”
    “直到你背上所有的伤都养好了,没有一点儿坏处了,朕才与你好。”
    “否则,你就给朕老老实实地憋着。”
    他捏着衣飞石鼻尖的手指缓缓向下,抚摸衣飞石湿润的舌尖,“自己也不许。”
    衣飞石一口含住他的指尖,眼神恭顺无比,心底却暗暗地想:看谁先憋不住!
    作者有话要说:
    手指被含住的老谢:麻痹你犯规!
    第215章 振衣飞石(215)
    皇帝态度如此坚决,衣飞石也不敢太过挑衅。
    刚开始,衣飞石老实了两天,规规矩矩束手睡在皇帝身边,连寝衣都穿得一丝不苟。
    三五日之后,衣飞石脊背上伤势见好,跟在皇帝身前就有些有意无意地暗示。这么多年来,除非有事外差不在皇帝身边,二人就没有盖棉被纯睡觉这么长时间。三十多岁正当年,再不如毛头小伙那么火气旺,那也挨不住这么素着——折腾人不是?
    偏偏皇帝就不搭茬,衣飞石白天暗示几回,夜里必要明示一回,谢茂就剥了他的上衣逼问:“你管这叫好了?”
    要完全好,那确实是差了点。背上带着印儿,没个十天半夜消不下去。
    衣飞石无奈将衣裳穿好,歪头睡在床边,继续憋着。
    “长信宫来递了消息,说团儿想出宫。”谢茂看着衣飞石背身生闷气的样子,心里就可乐。该,叫你小子闹狗脾气,朕还治不住你了?总有你求着朕的时候。“你家怎么看?”
    如今谢团儿与衣飞珀还未和离,若谢团儿要出宫,就面临住处的选择。究竟是回长公主府和衣飞珀一起住,还是回黎王府住与衣飞珀分居?回黎王府当然没问题。回长公主府……闹到今天这个地步,谢团儿愿意吗?衣家愿意吗?
    衣飞石知道谢团儿有野心,也知道如今谢团儿留在宫中,对她的“野心”才是最有助益。突然说要离宫,这是哪一出?他想了片刻,问道:“保保身子不好么?”
    除非保保身体不好,眼看就要保不住了,所以谢团儿才想和衣飞珀重新生一个孩子?
    谢茂明白衣飞石的意思,心想,你也太小看这个丫头了。她此时出宫,是要躲风头。
    京兆府尹常葛想借李玑弹劾吴仲雄的案子弄死吴氏,这事儿报到太极殿,皇帝就是挥挥手,叫龙幼株不必在乎这些小事,然而,案子是太后一手策划,皇帝不在意的事,太后在意。
    这几日常葛还在不知死活地蹦达,吴氏与吴元娘住在黎簪云府上,听事司派人守着,京兆府天天派人去传唤抓人,一心一意要死谏。谢茂都懒得搭理他。
    太后这两日则频频召见谢团儿,向她一个小辈问策——摆明了要把谢团儿推到明面上。
    太后的做法也是很诸皇子传统的入朝方式。先把一个小差事交给准备入朝问政的皇嗣,这差事通常上边有掌总的,不可能办坏了,一旦办好了,那就是个极其漂亮的政绩,皇嗣就可以顺势入朝观政。
    只是因为谢团儿身份特殊,既非帝裔又非男子,太后才挑了一个比较刁钻的案子让她入朝。
    谢茂不知道谢团儿出于哪种考虑,很显然谢团儿不愿意遵从太后的安排行事。
    谢茂对此也很无所谓,撑死了三五年就能完成修礼,到时候谢团儿再堂堂正正地入朝也不耽误功夫。若是这两年里,谢团儿还能跟衣飞珀再生一个孩子,那就更保险了——万一保保出意外,他的心血岂不都白费了?
    这些盘算心里想一想就行了,真拿出来和衣飞石商量,没得又让衣飞石郁闷。谢茂干脆就撇开这些计较,闲话家常似地聊着:“就是保保身子看着比从前都好了,不须太医时时刻刻看着,团儿才想出宫。她毕竟是衣家的媳妇,没得常在伯父家住着的道理。”
    “郡主住家中使得,住黎王府也使得。”不必请示衣尚予,衣飞石就做主给了答复。
    满京城谁不知道崇慧郡主与镇国公世子闹了婚变?为了面上好看就压着谢团儿住回长公主府,这不是结亲是结仇,“陛下怎么想呢?若是想留郡主在宫中,臣叫飞珀来和郡主说话。”
    谢茂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看了衣飞石好几眼。
    衣飞石解释道:“臣已想明白了。陛下立嗣之心如此坚决,臣惟有谢恩效死以报。”
    “那也没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谢茂心中得意,搂着衣飞石习惯地上下抚摸,又照旧教育这个古板封建的衣将军,“出不出宫是谢团儿自己的主意,她与飞珀以后是否还能夫妻恩爱,那也是他们小两口的私房事,咱们不插嘴。”
    衣飞石理解不了。婚姻缔结两家之好,怎么就成了小两口的私房事?谢团儿出宫与否更是涉及了立嗣大事,皇帝竟然听之任之?不过,反正皇帝经常做他理解不了的事,衣飞石也习惯了。
    被皇帝摸得浑身懒洋洋地发软,衣飞石习惯地往皇帝怀里蹭了蹭,索求更多。
    哪晓得就被皇帝捉住他不安分的手,训斥道:“伤好了么?就想服侍朕。”
    “……”
    衣飞石哑口无言。到底是谁先撩火的?
    行行行,你是皇帝,你说了算。反正这事儿是陛下摸得,臣摸不得!
    ※
    衣家没异议,皇帝也不反对,谢团儿出宫之事就被提上了日程。
    太后推谢团儿入朝的盘算落空,她也不指责谢团儿不识好歹,只在谢茂到长信宫请安时问了一句:“我儿究竟是何打算?”
    谢茂没说指望谢团儿再生一个的想法,和太后略提了提修礼之事。
    太后目瞪口呆,随后也对吴氏的案子也失去了兴趣。
    ——相比皇帝的大手笔,她所纠缠的细枝末节,果然还是格局太小了些。
    修礼?这是身为妇人的太后想也不敢想的事。世人都说兔儿吃草,说得多了,好像这就是天生的道理。谁想得到,其实兔子还能吃肉呢?吃了这么多年的草,无非是草贱肉贵,没人肯给它吃肉罢了。
    当日李玑就收到了太后的密旨,次日就上本弹劾京兆府尹常葛徇私枉法,请求重新改换主官审理吴仲雄逼杀幼妹长嫂一案。
    待到下一个朝会上,听事司指挥副使黎顺应劾附议,弹劾京兆府尹常葛私刑谋害吴仲雄致死却隐匿不报,借钦命差使以报私仇旧怨,构陷吴氏香莲与吴氏元娘。
    满朝上下都知道太后这是要收拾常葛了,对他充满了同情。
    ——如果那一日听事司没能护住吴氏和吴元娘,常葛还算死得轰轰烈烈,死得极有价值。
    如今事情没办成,底儿被掀了,常葛临死前还挣扎着想要与吴氏硬碰一次,奈何全都拜在了听事司的严防死守之下,他一个堂堂京兆府尹,居然拿不住他心目中失德败行的妇人,任凭吴氏逍遥法外。
    不管常葛怎么派人去黎簪云府上闹事,听事司就是守着不动,太后也没有再发懿旨。
    如今出面收拾常葛的是李玑。明面上看起来,和太后压根儿就没关系。
    惨呐,真惨。事业未竞身先陨,死都落不了个好。
    满朝同情之中,黎顺又弹劾常葛举生母虐待嫡母,据他说,常葛的嫡母李氏因为不堪虐待,已经想去落发修行了——当尼姑都比在家里给小妇裁衣裳做针线轻松。可见被欺凌得多可怜?
    原本昂着头一副“尔等皆是奸佞,陛下乃是昏君”嘴脸的常葛脸色陡变,怒斥道:“原来是你劫走了我母亲!无耻之尤!”
    黎顺瞥他一眼,说道:“李夫人膝下无子,从小将你养在身边,如今尔父已逝,李夫人唯有倚靠你度过余生。若非你虐待太过,逼得她走投无路,她又岂敢告你不孝?——不孝可是要杀头的。你死了,她倚靠谁去?”
    “是你等构陷于我,挑拨我母子不和……”常葛反驳道。
    “陛下明鉴。”黎顺恭恭敬敬施礼,玩纲常,玩诛心,谁不会啊?
    “常大人一口认定臣挑拨蛊惑了李夫人,可见在常大人看来,嫡母被人随口挑拨两句,就会陷庶子于死地,他这不就是认为嫡母不慈爱嘛。”
    “身为儿子,怎么能这样恶意揣测母亲呢?若他将李夫人视若亲母,必不会如此!”
    群臣皆是皱眉。
    黎顺的指责其实很没道理,圣人也有小受大走的时候,可见圣人父母受小人蒙蔽的时候简直太多了。但是,他就这么当着皇帝的面指责常葛,谁敢替常葛辩解?
    ——谁也不知道常葛是不是真的虐待嫡母了。
    谢茂根本不想给常葛任何撒泼死谏的机会,吩咐道:“交大理寺。”
    “陛下!圣人言,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阳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1……”常葛知道,太后不可能准许自己活着走出大理寺,他要在玉门殿留下自己最后的声音。
    他委实太过憋屈。给皇帝上折子,皇帝留中不发,朝上根本提都不提一句,好像他的折子递上去就消失了。想要在殿上驳斥皇帝,弹劾太后,各部都在举政,皇帝认真听政,愣是没捞着机会。
    李玑跑出来弹劾他,他正想借着自辩的机会给皇帝劝谏两句,黎顺又蹦达出来了。
    皇帝就更气人了,居然都不听他自辩,直接交大理寺发落!
    他想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最重要的就是三纲。这会儿急着跟皇帝说道理,预备了一大堆圣人言在脑子里打转,最后稀里糊涂就说到这上面,想要引申下去,起码还得给他一会儿时间。
    皇帝顿时露出一脸“你失心疯了吧?”的表情,皱眉道:“押下去。”
    好几个支持常葛怼太后的大臣也都很失望,这常葛怎么关键时候也说不到点子上啊!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2”也比什么“物莫无合,合各相阴阳1”好啊!差老远不来呢!
    守殿的羽林卫已冲了进来,熟练地堵住了常葛的嘴,将人拖了出去。
    朝堂鸦雀无声。
    高踞九龙御座上的皇帝冠冕堂皇,问道:“还有本奏?”
    工部侍郎管去非应声出班,递上本章:“臣有本奏——”
    玉门殿恢复了从前繁忙有序的状态,似乎根本不存在一个试图死谏却被皇帝当死狗一样拖下去的京兆府尹,群臣各怀心思,有想着如何拍龙屁的,有想着要独善其身的,也有心里不痛快却不知道下一步该推出面当枪的,总而言之,敢跳出来跟皇帝正面死磕的,一个也没有。
    ——只除了那个已经失败的京兆府尹常葛。
    谢茂五分心思听政,三分心思琢磨下一步的打算,另有两分心思想着衣飞石。
    部院衙门奏本递完了,司礼监大太监李从荣照例再问:“群臣有本上奏——”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