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6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也不奇怪。谢茂上朝时间早,衣飞石夜里走得又挺晚,算一算这中间也没几个时辰。昨儿衣飞石回了太极殿就先发了命令训责羽林卫下属,谢茂认为衣飞石这一晚上肯定是去羽林卫发脾气了。
    ——让刺客进了射程之内却一无所觉,这就是羽林卫失职。
    小衣那么心疼朕,肯定气坏了。叫他去羽林卫发发脾气也好。底下人也确实不大行。比小衣差远了。若是小衣跟着朕,哪里会出这样的纰漏?唔,刚好借机劝说小衣,以后都要常常跟在朕的身边……
    他怕不是吓得想把朕随时随地揣在口袋里吧?谢茂想着就禁不住嘴角上翘。
    尤其是想起昨夜衣飞石紧紧搂着自己不放的后怕与热情,谢茂既心疼衣飞石受了惊,又特别享受爱人久违的依恋不舍。
    小衣小时候还喜欢拉着朕撒娇,年纪大了就闷着,只会“成何体统”……嗯,也很可爱。
    谢茂独自用了早膳,眼看着天色一点点亮了起来,起驾前往玉门殿听政。
    今日小朝会。
    玉门殿内沉静枯燥地站班递折,流程一项一项地往下走。
    谢茂近年多数是听,不是“交内阁票拟”,就是“交有司再斟酌”,临朝决断的事非常少。
    他已经不再是初登基时,事事都要抢着作主的小皇帝了。只有内阁出了差错或明显与他圣意不符时,他才会出声提醒一句——朕不喜欢这样,你快改了。朝臣与他的配合度也相当高,总体而言,有了完全听话又非常有本事的大臣们围绕在身边,谢茂的办公难度日益降低。
    京城各部各衙门与奉召进京述职的衙门都递了折子,陈数详情之后,内阁也交了两个折子。
    一个是黎洵所奏,在都乐山开凿通川渠的折子。
    另一个则是李玑所奏,弹劾前钦天监五官司历吴仲雄逼杀幼妹、长嫂。
    所有朝臣都用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李玑。
    你李玑堂堂一个内阁大臣,居然搀和到这种事情里边去?
    果然是携功幸进的阁臣,和从翰林院熬起的正经阁臣半点不一样,瞧瞧,这拍起马屁来,真是半点不害臊!区区一个九品芝麻官的家务事,说穿了也就是个两个妇道人家的人命官司,居然闹到朝堂上来,还是由一个内阁大臣亲自出面弹劾!
    这种事情,你就算想干,也该找个御史出头,你再从关键时候插嘴发话啊!
    居然自己撸起袖子就上了?脸呢?还要不要脸了?
    这背后若不是太后指使,鬼都不信!
    李玑递了折子就回了班次,旁若无人地恭敬侍立,眼观鼻,鼻观心,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何不妥。
    站在李玑前边的黎洵与沛宣文,同样垂手站着,缄默不语。
    谢茂也很无奈,太后这是扯着吴家没完没了了。他其实不觉得区区一个吴氏的判决能影响什么,今日太后能判吴氏休夫,明日全天下的官衙都朝着妇人说话了吗?不可能。甚至上了堂的妇人可能在今后遭到报复性地审判。
    “当日吴氏和离的状子,京兆府没有接,这案子该接了吧?交京兆府审决。”谢茂吩咐道。
    逼杀幼妹不算什么了不起的罪名,一般长杀幼的案子,只要“情有可原”,多半都会轻判,准许收赎。然而,李玑弹劾吴仲雄的案子里,除了逼杀幼妹,还有一个逼杀长嫂的罪名。谢朝最重嫡长,长嫂作为家族冢妇,地位十分重要,当小叔子的欺负到长嫂头上,这就犯了人伦纲常。
    通常家族里为了保全子孙,都会选择牺牲嫁入的媳妇,捂着罪名不使告发。民不举,官不究。
    然而,只要这事儿被掀了出来,捂不住了,杀嫂多半就是斩刑。
    散朝之后,谢茂去内阁和黎洵等人商量了通川渠之事,下午去长信宫混了顿饭,眼看着铅云密布又要下雪,他忍不住问道:“襄国公这会儿在什么地方?”
    衣飞石出门都要留信,立刻就有宫人来禀报:“公爷上午去了听事司。”
    “叫人给他送衣裳雪氅去,”谢茂又问立在一边的大宫女,“朕吃着酸汤锅子还好,膳房还有么?给公爷装一盒子去。”
    大宫女连忙屈膝,道:“必有的。奴婢这就去吩咐。”
    太后在一边绣答应给衣飞石的桌屏,边绣边笑:“想他了就叫回来。巴巴地送衣裳吃食去。”
    “昨日在宫外出了岔子,他心里过不去,憋着一股劲儿。要不把幕后之人揪出来,他觉都睡不安稳,昨儿半夜三更爬起来,跟朕说,他要去羽林卫值房看一看,”谢茂一副很生气不解的样子,搁谁都能读出他言辞间的宠溺与甜蜜,“有这么折腾的么?大半夜的,留朕一个人在宫中,他去办差了。”
    “他是羽林卫将军。”太后却不认同皇帝一味包庇的宽纵,“此事是羽林卫失职,你若不肯降罪惩戒,他心里过意不去,难免穷折腾。”
    “昨日他不在宫中。”
    谢茂立刻反驳道,“是朕准他出宫,也是朕临时起意出宫。这事不怪他。”
    太后不与他争辩,只静静地看着他。
    官场上就是这么一个连坐的道理。莫沙云做得好了,是衣飞石领导有方,莫沙云办坏了差事,首当其冲就是衣飞石训责不力。身为羽林卫将军,连底下心腹都调教不好,当头就是一个“无能”的罪名。
    谢茂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衣飞石并不是普通人。
    他重生这么多次,好不容易能理直气壮地对衣飞石好,不分青红皂白地维护衣飞石,他凭什么要为了一些不重要的事违逆自己的心意?他有再多的理智,都不可能冷静地施加在衣飞石的身上。
    谢茂无赖地将脸一偏,岔开话题:“这是什么茶?”
    “凉州雪毫。”最寻常的贡茶之一。
    “喝着味儿不大一样……”
    皇帝一心一意顾左右而言他,太后也只得败下阵来,改口道:“加了一点儿盐巴。”
    母子二人聊了些闲话,谢茂始终没问过李玑今日在朝堂上弹劾吴仲雄的事,默许了太后串联内阁大臣的行径。太后朝着吴氏案下手,他筹备多年的棋子,如今也可以动一动了。
    相比起太后这样剑走偏锋小打小闹,他所准备的上下合力,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如果团儿能和衣飞珀再生一个孩子,哪怕是女孩子,那就更好了。
    谢茂漫不经心地想。
    ※
    “公爷还没回来?”
    谢茂在太极殿看了半个书案的折子,窗外风雪大作,依旧不见归人。
    他转头看了一眼刻漏,守在榻边侍茶的朱雨嗫嚅片刻,小声道:“宫门已下钥了。”这会儿都没消息,怕是不会回来了。
    谢茂正皱着眉,觉得衣飞石颇为反常,就听见外边银雷进来,禀报道:“圣人,羽林卫来报。说是公爷一时不慎误了时辰,错过了宫门下钥的时候,进不来了。隔墙叫里边羽林卫上禀陛下。”
    “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自家将军关在外边了,不会开门接进来?”谢茂没好气地说。
    他一边说,一边起身穿鞋,“叫李从荣、符贞香拿钥匙来开门!摆驾,朕去看看,这么大的风雪,朱雨,帮你们公爷的大衣裳找出来……”
    银雷尴尬地说道:“禀圣人,外边说,公爷见误了入宫的时辰,就回去了。”
    见皇帝狐疑地望来,银雷硬着头皮转达衣飞石的意思:“公爷说,正是如今风雪大作,惦记陛下必要亲自去接,这才回长公主府去了……”
    回的居然是长公主府,而不是他自己的襄国公府。
    谢茂肯定,衣飞石一定有事瞒着自己。
    第210章 振衣飞石(210)
    窗外大雪簌簌,谢茂站在烧得暖烘烘的太极殿内,一连喝了两壶茶。
    朱雨就在一边提着茶壶随时预备斟茶,银雷候在外殿,等着皇帝吩咐——都看得出衣飞石这行径比较反常,就皇帝那么想一出是一出的脾气,说不得就要闹着深夜出宫,亲自去把襄国公捉回来。
    两壶茶下肚之后,谢茂转身示意关闭宫门。
    这已经不是年轻时候了。
    哪怕他知道衣飞石意外出宫有猫腻,也得给足了衣飞石体面。
    无论如何,他信任衣飞石。不管衣飞石做什么决定,必然有自己的理由,他必须支持。
    “传朕旨意,叫公爷明天必要入宫一趟。若是不得闲,亲自给朕写封信来,不许只言片语叫人代为上禀奏报。”
    谢茂重新坐回书案边,衣飞石不在宫中,他也没什么兴致做其他事。
    长夜漫漫,看折子吧。
    谢茂晚上也没睡几个时辰,这一夜风雪大作,京城周边说不得就有雪灾,早上几个内阁大臣就全都到齐了,五城兵马司已经派了巡丁去京城各处探察,京兆府请命调用卫戍军帮着收拾被大雪压塌的百姓屋舍,这事儿都不必户部拨钱粮,京兆府就把赈灾之事包圆了。
    不说京兆府真富假穷到底怎么回事,但凡百姓处糟了灾,往朝廷哭穷索要钱粮都是例行公事。
    京兆府居然挺着腰板利索地开仓包办了钱粮物资拨付,上下都暗笑京兆府尹这是吓破了胆,上赶着讨好皇帝求宽恕了——吴氏要和离的案子,京兆府没有接。
    昨日皇帝发落吴仲雄逼杀幼妹长嫂案子时,对此就颇有微辞。京兆府能不害怕吗?
    些微灾济之事,各衙门都有成例,上下照章办理即刻。
    谢茂在内阁花了一个时辰商议此事,没人看得出他的心不在焉。往日他都要留下与阁老们说说话,吃一顿饭再走,这日他吩咐一句有事来禀,披上雪氅就摆驾回了太极殿。
    满屋子人都知道皇帝这是在等襄国公。
    偏偏皇帝又不肯问,和往常一样翻书看折子,下午还教楚弦下了两盘棋。他偶然抬头看看刻漏,服侍在侧的朱雨就紧张,就怕皇帝问公爷回来了没——不止没有回来,连皇帝要他解释的回信也没送来。
    这一日天色也不大好,半下午就黑了下来。
    谢茂沉得住气,心中也忍不住吐槽,小衣莫不是又要借口被堵宫门外,就不回来了?
    才这么想了没多久,谢茂打坐片刻养了养精神,外边就响起宫人向衣飞石请安施礼的声音。
    衣飞石再狂妄也不能和皇帝旨意对着来。皇帝交代他今日要回宫或上奏解释去向,他只要还剩一口气,就得奉召进宫见驾。真拿纸写几个字就把皇帝打发了,皇帝不怪罪他,他也做不出来。
    只是脊背上杖伤才养了一日,伤处看上去倒比刚受刑时更可怕了,衣飞石想着要向皇帝解释此事就有些心烦。
    “给陛下请安。”衣飞石神色自如地施礼,长身玉立看不出一丝不妥。
    “不早不晚这个点儿回来,耽误用膳了么?”谢茂也不着急追问,先让衣飞石坐下喝汤驱寒,宫人来服侍衣飞石把靴子换成轻薄的软底鞋,踩在烧着地龙的太极殿里极其温暖,“家里有事?”
    衣飞石不回襄国公府歇息,反而去了长公主府,这是件很反常的事。
    “……臣不愿对陛下撒谎。”衣飞石当然有很多借口可以找。
    谢茂笑了笑,没有和从前一样紧追不放。若说撒谎,昨夜赶不上宫门下钥就是个谎言。
    “先用膳吧。叫楚弦服侍你吃。”
    宫人早已经将预备好的汤饭捧了上来,七八个碗儿都摆在茶桌上,塞得满满当当。
    楚弦乖巧地抱了一碗酥酪上榻作陪,谢茂也不动箸,就看着他俩一起吃东西。一顿饭吃完,楚弦乖乖缩到了角落里。谢茂很自然地靠近衣飞石身边,伸手抱他:“朕一向向着你。有事要和朕商量。”
    衣飞石背后皆是杖伤,居然也能面不改色地任凭谢茂搂着,含糊地说:“臣明白。”
    明问一次,暗示一次,衣飞石都不接茬。
    谢茂挥手让底下人都下去了,只剩下朱雨在屋内服侍。眼看就是个秘密审问的局面,衣飞石不大自在地偏了偏头,解释道:“臣昨日宿在宫外,是因羽林卫有些职事牵扯不清。不是什么难以措置的大事,也不和朝廷相干——不必陛下费心。”
    谢茂轻轻拽住他的衣裳,笑道:“朕不费心就是。就是想你了。”
    衣飞石立刻搂着他亲了亲,说:“那臣去洗一洗。”
    “去吧。”谢茂含笑放手。
    衣飞石事前洗漱从不让他看着,他也习惯了。衣飞石还黏着他亲了好几下才粘粘糊糊地离开。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