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如今义老王爷都老朽得掌不动笔了,府上诸事都是她父亲世子谢长英做主,给义老王爷报个病,在家养着,她亲爹再老实点写个谢罪折子,这事就能了结。
    ——倘若真想对义王府动手,太后今日不会准许谢绵绵进宫来。
    谢绵绵从谢团儿这边儿得了信儿,放下心头大石,这才有心思看自己儿子。孔彰端端正正坐在一边,正在看一盆孤生摇曳的兰草,不是真花,而是玉石雕饰而成。
    “你若喜欢,去求娘娘送给你。”谢绵绵支使儿子去卖萌。
    孔彰却一本正经地摇头,说:“我喜欢,娘娘也喜欢。君子不夺人所好。”
    “你多大了就是君子了。”谢绵绵无奈,却也不曾催着儿子去谄媚讨好,见谢团儿抱着保保要睡觉,她腆着脸说道,“保保睡着啦?叫褓母照顾着,咱们去服侍娘娘听说书?”
    谢团儿就将儿子交给宫人照顾,准备和谢绵绵一起去外边陪太后说话。
    谢绵绵感激地说:“你才是好姐妹呢!”
    二人带着孔彰出来施礼,太后与皇帝各据一席共尊上位,衣飞石就坐在皇帝身边,沭阳公坐在太后背后侧位,那是个心腹内卫的位置。林氏与李念慈都坐在殿下,隔着一个君臣之距。
    太后身边还空着一个位置。与对面皇帝身侧衣飞石的位置遥遥相对。
    谢团儿与谢绵绵都能坐在这里,通常是谢团儿靠着太后,谢绵绵得让一步。
    这回叙礼之后,谢团儿不着痕迹地旁站一步,让谢绵绵在太后身边的位置坐下了。谢绵绵也极其懂眼色,连忙服侍太后斟茶切果子,因在听说书,她也不好开口,就守在太后身边温文安娴地服侍着。
    然后,谢绵绵发现,皇帝居然也经常给太后剥果子。
    这不,皇帝又认真精准地使玉锤子砸了个核桃,挑了一瓣完整地送来,太后就笑眯眯的吃了。
    天家母慈子孝,感情好着呢。这还能指望皇帝帮着收拾太后?谢绵绵越发坚定了回家就让亲爹把亲爷爷关起来的决心。
    这边一个义仆救主、孝子报恩的故事说完,也到了午膳的时候。
    太后要开宴,长信宫上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宫外一个穿着听事司衣裳的女臣进来,在秦筝耳边说了几句,秦筝面上不动声色,凑近皇帝跟前,低声道:“回圣人,听事司来报,思行王带人堵了吴祭酒府上大门,吴大人当场气死了。”
    谢茂不禁皱眉。他这一朝,国子监祭酒似乎都命不好。
    前头王梦珍被西河学子闹事时推搡摔下去磕死了,如今这个吴琳居然是被气死的。
    义老王爷是他唯一在世的叔父,对他也算关照,谢茂并不打算对义老王爷暴力镇压。他本是打算拿相王府开刀。他自问对谢浩极其恩遇,事到临头谢浩就跟着义王府上折子和他作对,这是撞枪口了。
    哪晓得思行王先蹦达了出来。去堵吴氏娘家的大门,把国子监祭酒气死当场,真是想得出来。
    衣飞石就在他身边听了个一清二楚,低声道:“臣去办吧。”
    当初皇帝杖毙御史,给左都御史蔡振灌下火药,差遣的也都是羽林卫。
    谢茂对此很惊讶。衣飞石一向反对他立嗣女的计划,这会儿缄默不语就不错了,居然主动请差事?
    “杀鸡焉用牛刀?”谢茂将面前剥好的半碟子核桃推了推,秦筝立刻奉旨放赏到衣飞石席上,“差事都交你办了,年轻人怎么出头?叫念慈去办。”
    在场几人没有敢不留心皇帝这一席的,李念慈闻言立刻离席上前跪倒:“卑职奉诏。”
    “闹到吴家去了。”谢茂向太后解释。
    吴氏状告丈夫夺子夺产,最终在懿旨强压下休夫成功了,这件事如此惊世骇俗,她娘家父母必然承受极其庞大的压力。吴氏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吴琳官履国子监祭酒,祖父吴秋贤更是一代大儒。这样一个最是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庭养出来的女孩儿,居然不守妇道、以妻讼夫,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吴氏提起诉状往京兆府的时候,娘家人就宣布与她断绝关系,再不认她这个女儿。
    饶是如此,吴氏的父亲吴琳也没能躲过世人的讽刺羞辱,在国子监这样教书育人、礼法严苛的地方,他堂堂国子监祭酒,居然被人在门前泼了粪汤,斯文扫地,只得告假在家养病。
    哪晓得思行王还是不依不饶,堵上门羞辱,生生给气死了。
    吴琳不肯给吴氏撑腰,与吴氏断绝关系更是让太后极其鄙夷不齿。她未必多在乎吴家是何下场,可如今上门羞辱吴家,那就是和她作对,半点不敬奉她的“懿旨”。
    她冷笑掷杯起身,一把从张姿腰间卸下长刀,抛于殿下,“去吧。”
    张姿的刀普普通通没什么特异之处,一旦经了太后的手赐下,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太后钦命,拿这刀砍了任何人,罪名都由太后担着,也就和戏文里的尚方宝剑差一线了。
    李念慈上前将长刀双手捧起,磕头领命而去。
    看着他杀气腾腾离开的背影,谢绵绵坐立难安。
    她坐得远,只听见皇帝说话,不知道究竟是谁去吴家闹事,撞了这枪口。万一是她那年老发横的老祖父呢?就算这回闹事的不是义老王爷,下一回呢?谁知道下一刻钟又会闹出什么事来。
    李念慈毕竟年轻,他出门办差,张姿与衣飞石都不大放心。
    二人目光一碰,张姿就悄悄退了下去。
    倒不是怕李念慈拿着太后所赐的刀四处砍人,而是怕他年纪太小,看不清局势。
    如今宗室与太后势成水火,宗室要压住太后的气焰,逼太后收回懿旨,太后也不可能让宗室得逞。
    局势到此已经容不下体面和宽仁了。
    若今日谢绵绵不进宫,张姿已经点好了兵,准备天亮之前屠了义王府。
    张姿如今没有兵权。不过,自文帝朝始,京中豪门世家皆蓄有私兵,他有沭阳公府,似他这样军中退下来的老将,府上私兵收拾王府私兵简直手到擒来。只须百余人,就能杀义王府一个措手不及。
    ——要太后困在深宫等皇帝做主裁决?她若是这样老实的脾性,至死也就是个淑太妃。
    谢绵绵入宫求见,谢团儿婉转说情,念及义老王爷在谢茂登基时的襄助之功,太后才抬手放了义王府一马。这会儿太后和皇帝打的主意一样,正打算收拾相王府。得,就有傻子撞上门来了。
    衣飞石总觉得张姿和自己担心的方向不大一样,低声请示道:“陛下,臣去看看。”
    “沭阳公已经去了,你去做什么?一个思行王,难道能敌千军万马?居然用得着你们两个公爷?”谢茂转头给太后斟茶,太后却捧着酒盏将玉泉白一饮而尽,他皱眉道,“母后,年纪到了,少喝些。”
    底下林质冰也正在喝酒,闻言默默将酒杯放下,换上蜂蜜水。
    太后挥手道:“不多呢。”
    衣飞石仍是不放心,借口更衣出了暖阁,吩咐卢成:“你去瞧瞧。不必多事,有消息即刻来报。”
    谢绵绵坐在殿内心浮气躁,频频走神,太后干脆就让她和林质冰都先出宫去了。临走时,各自皆有赏赐。林质冰亲自带着孙儿来给太后出力,太后自然是厚赏。相比之下,谢绵绵就菲薄了许多。
    谢团儿很知机地抱着儿子告退回了醒春山房,殿内就剩下三个自己人。
    太后从未与皇帝商量过立嗣女之事,母子二人却极有默契:“陛下先等一等吧,小打小闹如扬汤止沸,顶好一把火烧起来了,陛下再釜底抽薪。”
    谢茂这么多天不肯表态,也正是等着酝酿火候。
    当了二十年皇帝,谢茂再不是继位之初那样捉襟见肘的窘态。他如今帝位稳固,兵权在手,民心夯实,他想要立嗣女,反对的朝臣肯定会有,杀上一批也就消停了,他也不缺可用的朝臣。
    若皇女想要和皇子争夺嗣位,或是后妃想要篡夺帝位,这都非常困难。
    但是,谢茂是皇帝。
    他才是皇权正统。他说的话,才是圣旨,才是不可违逆的圣意。
    皇权至上的年代,皇帝想要做的事,除非折腾亡国了,基本上都能做得成。
    立嗣女不难,保两家血脉登上帝位不难,难的是如何长久。所谓人亡政息。谢茂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敢对他的圣旨有意义,一旦他死了呢?立嗣女这事儿,不流血是做不成的。与其等着个个隐患埋着,等他死后再让衣飞石操心,谢茂觉得,不如在他生前就一个个收拾干净了。
    太后也是同样的想法。也是想在临死之前,帮着谢茂把该杀的人都杀了。
    母子两个哪怕不见面都知道对方的打算,见了面也没什么好说的。谢茂就答应了一声,守在太后身边,不住地劝:“怎么还喝?这酒太烈,多大年纪的人了……”
    衣飞石则心中不断回想着太后前些日子劝说他的话。
    你是配合襄助皇帝,让他如愿以偿,还是背后刺他一剑,害他功亏一篑?
    ※
    李念慈带兵赶到吴祭酒府上时,闹事的思行王府家奴已经一哄而散。
    如今吴家看见带兵的人就紧张,李念慈先叫吴家人来说明情况,吴琳长子吴伯英戴孝而出,红着眼睛向李念慈说了今日事故。
    原来吴琳根本就不是被气死的,他是被思行王府的家奴打死的。
    思行王带着家奴前来堵门泼粪,前门都是小子也罢了,有不懂事儿的王府家奴提着粪瓢往后院跑,先是骑在墙上泼住在临街仆院里的下人,专挑风韵犹存的仆妇或小丫鬟下手,一瓢粪下去,泼辣的妇人骂骂咧咧,胆小的丫头就哭着往屋里跑。
    没有约束的羞辱很容易酿成失控的狂欢,平日里王府规矩严,大姑娘小媳妇都不能多看一眼,如今到了别人家里闹事,那真是耗子掉进米缸里,王府家奴先是骑着墙,后来仆院里的下人跑光了,他们就翻下墙往内院冲。
    吴家世代书香,守二门的都是婆子,家丁壮奴都在前门应付带头闹事的思行王,根本没想过思行王府堂堂一个王府,居然会冲二门欺辱女眷。
    偏偏冲进来闹事的又都是王府豪奴,个个身强体壮,二门一冲即溃。
    开始还是照着思行王的吩咐泼粪,然而翻墙进来只有个粪瓢,金汁瞬间就泼光了,就有人舀各处荷池小溪里的水胡乱泼。大冬天的泼水也不解闷,有人上前抱起一个娇俏哭泣的小丫鬟就往水里扔,哗啦摔个落汤鸡,荷池不深,却也能把小丫鬟浑身湿透,看着楚楚可怜。
    这一扔就开了禁,各人专挑好看的小丫鬟往水里丢,丢了又抱出来解衣裳上下其手。
    一帮子仆妇操起花锄剪刀来救人,打不过这帮王府流氓也罢了,反倒把这群人激怒了,调戏成了强辱,满屋子哭声震天,到后来不止仆妇丫鬟遭殃,连吴氏未出阁的小妹妹小吴氏,吴伯英才十岁的长女吴元娘都受了欺负。
    吴琳闻讯赶到时,这群恶棍丑态百出却仍在叫嚣:“你们吴家就是没廉耻不知妇道的人家,个个都是贱妇,夺人子嗣夺人家产,哪有人家肯娶?日后必是嫁不出去了。我等今日大发慈悲,做你一日丈夫,好过一辈子守活寡,死后去了阎王殿,都不知道男人是什么滋味哈哈哈。”
    吴琳气得目眦欲裂,背后跟来的思行王居然还跟着嘲笑了一声,装模作样地喝止:“放肆!还不快滚起来!”
    气得吴琳操起身边的火钳子就往思行王脸上戳。
    自思行王堵门以来,吴琳始终洵洵儒雅、唾面自干,思行王也没想过他会发狂,被烧红的火钳子烫掉了脸上一小块皮,疼得大叫:“来人,快拉开!”
    王府豪奴护主心切,拉住吴琳就是一顿暴打,手脚没个轻重,生生把吴琳打死了。
    老父都被打死了,吴伯英也顾不得家丑,李念慈奉旨来问,他就红着眼睛把事情全都说了一遍。
    李念慈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他是林质冰一手教养的孩子,最看不得人欺负女眷,闻言眼睛都直了。这可是太平二十一年,这可是天子脚下,圣君在上,京城里居然还有这么丧心病狂的惨案发生?这被欺辱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堂堂国子监祭酒府上啊!
    “取道思行王府。”
    李念慈决心将思行王先扣下来,哪怕是王爷也要扣下来!别想拿家奴仆从顶罪。
    作者有话要说:
    李念慈:丧心病狂!我一定要把思行王捉拿归案,绳之以法!
    张姿:果然是个小菜鸟……
    第205章 振衣飞石(205)
    思行王带人堵了吴祭酒府上的大门,李念慈带着中军衙门步兵在京城打马飞驰。
    整个京城都被震动了。从吴府到思行王府沿途的缉事派出所,属地兵马司衙门,分管街面的卫戍军、羽林卫、锦衣卫,纷纷出差前往查问。
    李念慈出宫时不止带了太后所赐的长刀,也从太极殿领了一块四寸长三指阔的金镶玉御牌,上书“御前行走”四个字。
    这种御牌本是御前侍卫出入宫禁的凭证,衣飞石执掌宫禁之后,皇城当值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无论御前侍卫还是羽林卫,必须排了班才能进宫,还得对答随时更改的口令。登记值表的花名册和口令但凡有一样对不上,甭管是谁,直接就被扣下清查祖宗十八代。
    御牌失去了随意出入宫禁的权力,加上皇帝又喜欢让人私底下干小活儿,偶然事急来不及找都知监、尚宝监办手续,就临时发放御牌充作凭证。
    一旦差事办完了,回宫复命时还得把御牌交回去。
    李念慈有御牌随身,来查问消息的各衙门查验之后,都老实退了回去。
    然而,都是兄弟衙门来关切京城治安,李念慈又不好意思冷着脸亮个牌子就让人家滚。这边客气两句,那边解释两句,等李念慈赶到思行王府时,张姿已经等候多时。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