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5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是在御前?
    衣尚予心口有点闷。
    衣飞石在他跟前都不会这么大咧咧地不知礼数。
    他突然把水榭底下的衣飞石叫出来,本是想让衣飞石自己来劝皇帝答应选妃的条件。
    皇帝不是说他没问过衣飞石吗?他就把儿子当面叫来问!他相信小石头是个聪明人,儿子一定能明白他要求皇帝先选妃留下皇嗣的重要性,所以,他直接把儿子掀了出来。他认为衣飞石不会让他失望。
    现在看了衣飞石与皇帝相处的种种,他就有些不确定了。
    他回想皇帝对他的质问,皇帝问他,朕与他安安稳稳快快活活地过日子,一起治理天下,共享太平,怎么就不行呢?他希望朕有妃子么?希望朕有皇子么?
    衣尚予曾经很不明白皇帝为何这么理直气壮。
    现在他明白了。有了皇帝这样悉心的爱宠珍视,小石头是疯了才会希望皇帝有皇妃皇嗣吧?
    衣尚予自问对长公主有敬有爱,情浓之时也曾闺房画眉,可他就从来不曾坐下来安安安心心地替长公主烹过一回茶——宿在长公主房中,不去书房、不去军营,就是极大的宠爱了,从来都是长公主伺候他,哪里需要他照顾长公主?
    就皇帝和儿子这一来一往娴熟默契的动作,根本就不是做戏,就是经年累月磨出来的习惯。
    朱雨与银雷也都忙完了过来服侍煮茶,动作利索地给皇帝和衣尚予都添上茶。
    皇帝还没忘了亲自给衣飞石重新添一碗七果茶,一边添茶一边问:“你也太不像话了。二十岁的人了,马上就要晋国公,还跟小孩子一样顽皮——当着你爹的面,朕先饶了你,回宫自去请八十个板子!”
    衣飞石低头被他训着,十分老实,本来害怕皇帝生气,听说“八十个板子”,差点笑出声。
    这要是叫他回去领十下二十下板子,他就信了皇帝是真要责罚他。八十个板子都能把人打烂了,他再是筋骨强健,挨了八十板子也得十天半个月下不了床。皇帝再生气也不会这么打他。
    那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当然是说给衣尚予听的:朕已经罚了,你别逮着机会又打朕的小衣!
    换了个时候,衣飞石就敢讨价还价故意和皇帝开玩笑了,当着衣尚予的面到底不敢造次,老老实实地憋着心里被护住的欢喜,低头道:“臣知罪,臣回去就领板子。”
    衣尚予被这两个酸得牙疼,啜了一口茶,满心不是滋味。
    他与皇帝正面扛上,本就是爱护儿子。这其中固然有对家族绵延的考量,又何尝不是出于一片舐犊之情?想着上阵父子兵,所以他叫儿子出来跟皇帝谈条件,哪晓得儿子出场就叛变!他的考虑和爱护,倒像是王母用金钗划在天上的那一道银河。
    一时间,各种棒打鸳鸯、拆散有情人的词儿,都在衣尚予脑中回响。
    然而,甭管皇帝和儿子表现得如何恩爱,衣尚予心中的怀疑半点都不曾消减。
    不过,他已经不打算继续和皇帝扛了。衣飞石不与他一条心,一心一意往皇帝怀里扑,皇帝又表现得如此势在必得,他没有坚持下去的筹码,也不具备与皇室对抗的力量。
    衣尚予虽然把衣飞石叫了出来,最终也没有再和皇帝说一句拒绝的话。
    谢茂还想留他在枫林雅筑吃晚饭,衣尚予道:“陛下身份贵重,不宜长久盘桓宫外,还请早些回宫吧。”又看着老老实实侍奉在一边的儿子,语气有些复杂,“你护卫陛下回宫去吧。”
    不带儿子回家,却叫儿子护卫皇帝回宫。
    衣尚予在此时此刻说出这样的话,意思就很明确了:儿子给你了,陛下。
    ——情势如此,不给不行。
    衣飞金废了,衣飞石也废了。
    衣尚予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
    朱雨亲自带人客客气气地把衣尚予送了回去,衣飞石就狗腿地蹭进皇帝怀里:“陛下,不生气了嘛?臣给你顺顺……”一只手在皇帝胸口上抚摸顺气,顺着顺着就往下去了。
    谢茂一把揪住他的手,压他在榻上伏着,狠狠打了两下屁股。
    “朕说话你是听不进了?”
    衣飞石知道今天又出格了,低头道:“实在……放不下。”
    衣飞石知道,他爹不能算是不知变通的人,真正不知变通的人早就死在战场了,怎么可能像他爹一样百战不败?可是,衣飞石也很清楚,他爹就算再是变通,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接受被立为下一任家主的儿子,被皇帝充作禁脔、不许亲近妇人的事。
    皇帝做事又是那么地……不好预测后果。
    一边是陛下,一边是亲父,真闹起来,伤了哪一边,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怕父亲置气,不过,父亲置气不是最要紧的,毕竟是他亲爹,真生气了还能把他杀了吗?不过就是叫他回去,训斥责罚一番,逼他早早从皇帝身边“脱身”罢了。他不怕这点儿小麻烦。
    他主要害怕的,还是皇帝跟父亲没说好,被父亲气着了,一怒之下迁怒他——
    若是父亲坚持不肯,伤了皇帝脸面,陛下会不会就不要我了?
    所以,他一定要来盯着。
    太后体贴他,见他坐立不安的模样,开恩准许他出宫。他不是偷溜出来的,是奉了太后懿旨。
    如今皇帝生气,他也不敢拿太后懿旨来搪塞。毕竟,皇帝是交代过了,不许他跟来。
    听了全程的衣飞石也很理解皇帝的做法,毕竟,这一下午,皇帝也太……不要脸了。这要是单和衣尚予之间的对话也罢了,还被衣飞石听了个正着,皇帝再厚脸皮也有些挂不住了吧?
    “臣知道错了。”衣飞石真心实意地认错。
    谢茂见他老老实实趴着挨屁股的样子就来气,这辈子的小衣坏透了,回回都是知错,回回都不改。
    他又陷入了当初的困境之中。
    那就是,就算小衣不听话了,朕拿他有办法吗?答案很明显,从头到尾都是,没办法!
    上辈子的小衣多乖啊,朕都不用明说,暗示一下,他就明白了,绝不会再犯,这一世……这是知道朕拿他没辙吧?真是会撒娇!控制欲极强的谢茂分明生着气,心里又有点甜丝丝的得意。
    相比起前世谨慎自持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衣大将军,他还是喜欢这个被自己宠坏的小衣。
    他喜欢衣飞石对他撒娇。
    他甚至可以包容衣飞石第二次做被他严令禁止的事。
    “老说‘臣知错’,怎么就不见‘臣改了’了呢?上回不也知错了吗?‘臣’还对‘陛下’说,‘臣再也不敢了’,敢情都是瞎说呢?”谢茂声音微微上翘,带着一点儿凉意。
    衣飞石却从他的声音中听出了一丝甜蜜。他有点懵,不是该生气吗?甜味儿是怎么回事?
    皇帝的套路太多,衣飞石不知道这算是那一套,只得老老实实地说心里话:“是臣失言。臣怕陛下和臣父说得不好……”他回过身来,抱住谢茂腰身将脸靠了上去,“万一陛下不要臣了,另外找个阿爹好说话的美人儿宠着,臣岂不冤枉?”
    谢茂一心以为他是怕自己和衣尚予谈崩了,害他不好回家,哪晓得他担心的居然是这个?
    这一口怒气瞬间就飞了大半,谢茂低头,亲亲怀里爱人紧偎的侧脸:“那也不能偷溜进来。”
    “下回我求陛下带我,不偷着进了。”衣飞石认错态度极好,拉着谢茂的手放在自己刚挨了打,还隐隐火烧火燎的臀上,示意可以接着教训自己,又撒娇哀求,“陛下,不生气了。”
    ……
    谢茂与衣飞石在枫林雅筑闹到半夜才回宫,到了太极殿,才发现长信宫还有宫人在等信儿。
    谢茂赶忙叫朱雨把侍卫猎来的兔子收拾好,叫长信宫的宫人带回去,又叫上禀太后说诸事顺遂。衣飞石臊得不行,早就该回宫了,耽搁到现在,还被太后抓了个正着……皇帝还大言不惭地吹牛,是跟他一起猎兔子忘了时间……
    解决了衣飞石的婚事之后,谢茂一身轻松,夜里又搂着衣飞石嚎了一宿。
    ※
    大朝会上,皇帝下旨,任命定襄侯衣飞石为羽林卫将军,掌天子戍卫、内外宫禁。
    刚卸任的沭阳侯张姿则被皇帝支到了西北,任新州守备。这个新州不仅限于新州一地,而是下辖故陈东八郡的总八个大州,可谓权力极大。不过,新州现在乱成一团,陈人与西北军势力交割,那就是个巨大的烂摊子。
    枢机处早就有建新州守备衙门的想法,张姿还冷笑谁这么倒霉,现在他笑不出来了。
    ——谁这么倒霉?
    ——全天下的武将就他把皇帝得罪得死死的,他不倒霉谁倒霉?
    衣飞石乐滋滋地去接了羽林卫的兵权,才在羽林卫的兵衙大位上坐了两个时辰,下班回太极殿的时候,他就听了一个让他笑不出来的消息。
    衣尚予把衣飞琥出继给了殷克家,下午就送出京城,直奔殷家老宅开祠堂上族谱去了。
    他孤零零地站在宽阔巍峨的太极殿前,感觉到一股彻骨的森寒。
    出继衣飞琥。这是保全血脉。
    你会害死全家,一个不剩。这就是衣尚予对衣飞石和皇帝这段感情的结论。
    所以,衣尚予把双胞胎儿子的其中一个出继到殷家,哪怕因衣飞石之故,拖累了衣家满门,被出继的衣飞琥也能在殷家活下来。三代之后,衣飞琥的后代再重新改回衣姓,衣家就算是保住了香火。
    第127章 振衣飞石(127)
    谢茂在太极殿和几位阁老说事,正谈到常宁知府岑执纪擅杀乡绅一案。
    岑执纪是天昌帝放进谢朝的大间谍,这人藏得极深,正经也没来得及给陈朝谋点什么事,陈朝就稀里糊涂地灭了。如今连陈朝的皇太孙陈久芳都在谢京国子监读书,一脸迟早要入朝向谢氏效力的模样,没了组织依靠的岑执纪就更懵逼了。
    岑执纪一个大间谍,到了谢朝当官,无根无底本来就很放飞自我,旁人做官都要小心翼翼地注意着地方势力的牵扯,留心朝野各党动向,他是不管的。本性又悯弱爱民,甭管陈民谢民,看见大字不认得几个的赤脚农民被士绅压榨欺负,他就忍不住要为民做主,有一绰号叫“岑大胆”。
    岑执纪一把年纪了,年年待在常宁府,雷打不动地不升官,固然有当地百姓回回送万民伞请愿留他的缘故,更多的,也是朝中有人故意把他圈在常宁府,不想让他出来四处搅合。
    谢茂估摸着吧,这岑执纪大概也不是很乐意给陈朝当间谍,否则以他六元及第的智商,混不到内阁,起码也能到京城混个九卿的位置吧?
    明知道岑执纪是个牛人,不过,谢茂手里储才不少,岑执纪心性未知,年纪也不小了,谢茂还是没打算把人往京城调。如今天下太平了,一动不如一静。
    不过,他虽然不调岑执纪入京大用,对岑执纪还是会比寻常知府要更留心一些。
    岑执纪杀乡绅这案子前世也有,也是发生在谢茂登基之后,也是为了推广稻种之事。
    所谓乡绅,多半都是家中曾入仕举业,在当地有名望、财势、田产的文人地主。自来皇权不下乡,乡绅很多时候充当着官与民之间的连接与润滑,负责了朝廷与百姓之间的上情下达,自然也就免不了一些媚上苛下的事情发生。
    如今谢朝总共有九个试种神仙稻的粮庄,多数都已经丰收。谢茂就在琢磨扩大粮庄规模。
    耳目灵便的地方官员都已经开始找门路了,想要把新粮庄揽在治下,常宁府自然也是闻风而动,所不同的是,常宁府动的不是知府衙门,而是当地世家。
    常宁府最大的三大地主中,两家都是文帝朝九卿之后,诗书传家极其低调,另一户皮姓人家则是勋臣族老,与凉国公孔杏春有旧。
    孔杏春在前两年入了枢机处,其子孔秀平又于北境独领丈雪铁骑,沉寂多年的凉国公系又重新抖了起来。皮家借势而起,求娶了孔家庶孙女为妻之后,在常宁府更霸道了两分,就想着将露乡的良田拢一拢,连成一片,好去抢个粮庄的资格,独自垄断常宁府的神仙种。
    在谢朝,地主富户想要兼并农民土地并不容易。
    谢朝的赈灾制度很全面,一旦发生灾害,户部就会点拨钱粮赈济,赊赁青苗谷种,除非子孙不肖或因病致贫,农人很少会因天灾失地。
    加上常宁府有岑执纪这么个“当官只为民做主”的“清官”,常宁府的农人就更不会轻易卖地迁移了。
    皮家也算是个巨大的奇葩,为了快速弄到田地,先后勾结了当地的妓院、赌坊,各种仙人跳,让农户欠下巨款,不得不卖儿鬻女,最终卖了地。这种情况,就是岑执纪也只能干瞪眼。
    到最后也总有老实巴交不受诱惑的农人,皮家气急败坏之下,突发奇想,居然假扮山匪把人打断骨头,抬到医馆之后,又与医馆勾结讹下大笔药费,等农人醒转之后,欠下几百两的银子,不卖地也得卖了。
    这农人没了田地,哭哭啼啼到知府衙门告状,岑执纪一听高兴坏了,你搞仙人跳,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府拿你没办法,现在你敢假装匪盗欺压良民,抓住了就是证据确凿,收拾你没商量!
    岑执纪雷厉风行把案子查了出来,何年何月何人扮成匪盗袭击了良民某某,何年何月何人勾结医馆讹诈了某某,何年何月何人强行诱哄某某卖了田地,一一供认不讳。
    然而,这出面办事的都是皮家家奴,一口咬定是自己所为,主家全然不知。
    若是换了个堂审的主官,打杀闹事的家奴,发还良民被夺的田地,最多再罚主家一笔巨款,这案子也就该到此为止了。皮家往上数三代,堂叔祖是跟着太祖打过天下的勋臣,家里媳妇又是出身凉国公府,不看僧面看佛面吧?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