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茂看着这撒泼打滚不要脸的手段,就想起那臭不可闻的西河三郡。
    朝廷打仗吃紧的时候,西河党人还忙着谎报灾情贪墨赈灾钱粮,谢茂当即就派黎王去杀了个人仰马翻,西河三郡从州府到县乡,涉案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居然杀了个七七八八。
    和裴家、衣家勾结资敌叛国的,还是出身西河三郡的巨贾之家。
    灭陈之战打完之后,衣飞石清查直奏通路,最终还是查到了西河世家头上。
    这年月国库没钱,官驿经营不善,林附殷在朝时,就由陈琦提议,对官驿实行了官民共管的制度。
    也就是指,民间商贾可以出资与朝廷合营一处官驿,除了免费接待持有文书勘合的官员要客之外,还可以有偿招待一些民籍商旅。赚的钱除了维持官驿运营之外,还要交给朝廷一部分。至于亏了嘛——契约到期之前,亏了就民资硬挺着砸锅卖铁,朝廷只管官员住进来要有吃有喝有马换乘。
    本来经营不善的官驿也会私底下招待过往旅人,赚点辛苦钱,林附殷授意陈琦提出的这个官民共管的制度,就是把驿路甩给了商贾经营。
    林附殷在朝时,对驿路、驿官管理极严,民资只有经营权,没有管理权,从未出事。
    然而,他下野之后,陈琦对驿路并没有太多重视,民资很容易就鸠占鹊巢了。
    西北大部分驿路都掌握在西河世家手里。
    当日衣飞金那一封从襄州直奏皇庄却被下毒的奏折,就是在西河世家经营的官驿里出了岔子。衣飞石向京城直奏的奏折会无数次泄漏机密,同样也是在西河世家经营的驿路上。
    衣飞石已经把这事儿向谢茂禀报过了,然而,驿路这事儿太过重要,衣飞石不敢轻易动手。
    ——把西北几个州驿路上的西河人全部砍了容易,砍完了怎么办?全部换上自己的人?既然驿路这么重要,他三下五除二自己去占了驿路,这不是平白惹朝廷忌惮么?
    不换上自己的人,那换谁的人?谁的人也不放?没人驿站彻底停摆,联络通路也完了。
    所以,哪怕衣飞石很想杀几个抄他给皇帝密折的混账泄恨出气,到最后也没敢轻举妄动,只能交给皇帝来处置。
    上辈子谢茂就对西河三郡不安分的世家大族极其不爽,这辈子正面怼了几次,看得出来,西河世家这是完全没把谢氏皇族放在眼里——想骗朝廷的钱,我就骗。想勾结朝臣走私资敌,我就资敌。想给皇帝的奏折下毒,我就下毒。想泄漏边帅给皇帝的密折内容,我就泄漏。
    反正你谢朝怎么不爽,我就怎么来!谢茂准确地感觉到了西河世家的轻蔑态度。
    若说骗赈灾银子,走私军资,都只是商贾贪婪为利走险,后边涉及驿路的这两件事,就是彻彻底底地反骨蹿出了天际。给衣飞金直奏皇帝的奏折下毒,这是弑君。泄漏边帅军机给陈朝,这是叛国!
    还能为了什么?
    西河国并入谢朝舆图也没有多少年,近年频繁生事,未尝没有趁着谢氏皇室内斗、与陈朝苦战的时机,复国自立的打算。
    若不把西河三郡收拾安分了,刚刚打灭的陈朝有样学样,谢朝后患无穷。
    谢茂理了理思绪,先给太后写信。
    第一条是,不怪罪泄漏殿试策对的贡士,着礼部重新组织一次殿试,仍旧由太后主持。
    第二条是,一,停西河三郡乡试三十年,二,今科所有西河三郡籍贡士,全部黜落。
    第三条是,所有行走在谢朝境内的西河三郡籍商贾,无论任何课税皆三倍。
    ——跟朝廷作对,看看谁流氓,看看谁难受!
    写好给太后的信,谢茂放下御笔,在旁服侍的银雷恰到好处地递来一杯清茶。
    他喝了半杯,突然问道:“侯爷身边似是换了个新的亲卫?你去看看,悄悄地把人带来。”
    银雷躬身退下,即刻就去办差。
    谢茂很少会绕过衣飞石直接去找他身边的人,一则显得对衣飞石不太信重,二则既然是衣飞石的亲卫,被招来问了话,事后也必然会禀告衣飞石。本来就瞒不住,故意背着衣飞石去找人又何必?
    这会儿他故意找孙崇来问话,就是存心敲打衣飞石。
    昨儿衣飞石带着戏子来见谢茂,把谢茂气得够呛。然而,那时候见衣飞石耷着肩膀眼藏慌乱,他又舍不得过分训斥。以衣飞石的脾性,当然也不敢和他争辩吵闹,不就是跪着乖乖地让他发作么?
    谢茂连骂都舍不得骂,更别说对衣飞石使其他的训诫手段了。
    当面骂不得,谢茂决定背后骂一下。
    孙崇必然会对衣飞石转述他的震怒和不满,下一回衣飞石就不敢了。
    ……应该不敢了吧?
    想到这里,谢茂颇为犯愁。他发现,和他从前担心的一样,现在他是真的对衣飞石有点没辙。
    甭看衣飞石见他沉下脸色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他这只大猫对着衣飞石那只小老鼠,正经是舍不得抓也舍不得挠,高兴了舔舔流口水,气昏了还是只能舔舔流口水。叼在嘴里都怕把小老鼠伤着了。
    谢茂把最后半杯茶饮尽,将给太后的信折好,亲自钤封。
    看了半天奏折的谢茂起身舒展筋骨,吃了半盘子椒盐猪肘,觉得挺好想给衣飞石送。
    突然想起银雷这会儿还在偷衣飞石的亲卫,再想起昨儿衣飞石带来的少年,谢茂改主意了,他吩咐朱雨:“叫厨下准备一碗羊肝,清水煮了,赏定襄侯。”
    朱雨顿时对衣飞石充满了同情。
    他服侍衣飞石日久,当然熟知衣飞石的饮食习惯。
    这位侯爷是最爱吃小羊的,然而,他只爱吃羊肉,角蹄内脏等一概不沾。本来就不爱吃羊肝,皇帝还故意交代用清水煮,腥膻之气不除,怎么吃得下去?
    到了厨下之后,朱雨故意找了一个装蛋羹的小碗,小巧玲珑一个,仅鹅蛋大小。
    再装上厨下煮好的清水羊肝,放进炭火烘烤的食盒里,提着去“放赏”。
    到了衙门没看见银雷,朱雨以为他已经把孙崇带回行宫,路上错过了而已,也没有多心,熟门熟路地去找衣飞石。这正是马上就要午膳的点儿了,见他提着食盒,衙门上下也都习以为常,皇帝爱重定襄侯,经常来赐食放赏,多新奇呢?
    衣飞石正在和幕僚商讨重新丈量土地放田的事,陈朝都灭了,土地自然不可能还留给陈朝的世家大族,如长青城这样的西陲重镇,朝廷必然还要迁军户前来驻守。偏偏这应该来赴任建府的官员被“一场大雪”阻挡在了襄州,很多事都没法做。
    ——不重新丈地放田,来年春耕怎么赶得及?
    这饥饿的世道最重要的就是耕种,有粮食就安稳,没粮食就容易生乱。
    说了一上午都在吵架,衣飞石涵养极好没有骂娘,有时候也有些羡慕皇帝的洒脱(不要脸)。说了个半歇,衣飞石挥手叫大家都先过午,吃了饭,下午再议。外边役兵就来禀报,说朱雨来了。
    衣飞石心情瞬间就变得极好,不管皇帝是来赐食,还是召他回去说话,他都很高兴。
    “传陛下口谕。”
    “臣衣飞石恭聆圣谕。”
    “陛下口谕,‘叫厨下准备一碗羊肝,清水煮了,赏定襄侯。’钦此。”
    “……”
    衣飞石跪在地上愣愣地看着朱雨。
    朱雨心内也是哭笑不得,对衣飞石极为同情,提醒道:“侯爷?接赏了。”
    衣飞石才如梦初醒,磕头道:“臣谢陛下隆恩。”
    往日衣飞石都能起身接赏,这回皇帝明显是生气了要治他,朱雨扶他,他也没起来。
    他就这么带了点不可思议的表情跪着,看着朱雨从食盒里拿了一个很小的白瓷碗,那碗里就装着整整一碗切成片的水煮羊肝。所幸朱雨拿炭火煨着,这碗羊肝还热着,若是凉了下来,味道就更销魂了。
    朱雨端来碗,递来鎏金白银竹纹箸,这恐怖的东西到了眼前,衣飞石终于不蒙了,他有点恶心。
    衣飞石从小就吃不了脏腑一类的东西,吃着就翻恶心。不是挑嘴,是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
    如今皇帝赐了一碗清水羊肝来,不吃肯定是不行的,不吃完都不行。
    他接过朱雨递来的碗筷,试着吃了一块,完全没有嚼,直接就吞了进去。肝脏独有的恶心味道自喉头一掠而过,他有些反胃,到底还是勉强忍住了。不敢嚼,就是硬生生地吞。鹅卵大小的碗,里边装的羊肝若换了羊肉,他两口就能吃完,可是,这会儿真不行。
    衣飞石跪在自己的兵衙正堂,对着行宫所在的方向,一口一口咽着让自己恶心的“赏赐”。
    这就是皇权。
    哪怕夜里再是亲昵缠绵,再是言笑无忌,皇帝的话变成了口谕,就没有了一丝商量违背的余地。
    衣飞石知道,若是他在皇帝面前,哀求一句,这碗清水羊肝他完全可以不必吃。可是,他现在不在皇帝跟前。他面前站的是天使钦差,是皇帝故意责罚他的监察。皇帝没有给他求饶的机会,他就只能老老实实地跪着,把皇帝赏赐的“御膳”涓滴不剩地吃完。
    越到后来,恶心的感觉就越严重。
    “天使恕罪。”
    衣飞石不得不暂停片刻,低头用手揉按中脘穴,缓解自己的不适。
    朱雨转身为他斟了一杯茶,喂他喝了两口,安慰道:“您慢慢吃,不着急。”
    衣飞石谢过他,没敢真的太耽误,将碗里最后三块羊肝吞了。
    碗里就剩下一些浑浊的水汤与肝脏煮熟后遗落的碎渣。皇帝赐食,是不能剩下的。衣飞石看着剩下的汤脸有点绿,一块一块的羊肝他能吞,这汤怎么才能不经舌头直接倒进去?
    朱雨也不敢说,我转身当没看见您给倒了——这差事敢这么办,他就该领死了。
    给衣飞石找了个最小的碗,已经是他特意的照顾。
    迟早都得喝。衣飞石咬牙憋着气,一口气把那腥膻又恶心的汤渣倒进嘴里,仓促往腹内吞咽。
    哪晓得前边一碗羊肝都憋过去了,这一口汤闹得他前功尽弃。难以抑制地恶心从胃部上蹿,衣飞石很仓促地按住了自己的中脘穴,仍旧没能憋住呕吐的冲突,才吃下去的一碗清水羊肝全吐了出来。他觉得这简直比在马上跑了七天八夜还让人疲惫——
    衣飞石木着脸将一刀没裁剪的宣旨从案上扯下来,挡住自己才吐了满地的狼藉上。
    然后,他往后退了一步,额头触地谢罪:“臣万死。”
    朱雨在皇帝跟前当差这么长时间,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这要……怎么办?
    衣飞石伏在地上闭了闭眼,吩咐门外听差的役兵:“煮十碗清水羊肝来。”
    换了旁人把御赐的吃食吐一地,这会儿就该去研究死字怎么写了。
    衣飞石当然不会为这种事领死,可是,不让皇帝把这口气出了,他晚上怎么回去赔罪?难道说,你中午罚我吃羊肝,我吃了呀,我全吐了呀。这不是赔罪,这是要干仗。
    旁人相好,寻常夫妇,想干仗就干仗。衣飞石不能和皇帝干仗。皇帝说的话,那叫圣旨。
    朱雨想劝又不知道怎么劝。
    侯爷与陛下之间的事,他一个侍人说了不算数。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衣飞石跪在地上,脸色白了又青,青了又白,一边吃一边吐,一边吐一边吃,将兵衙厨下刚刚煮来的十碗清水羊肝,全部过了一遍。
    ——羊肝这东西,好像天生就没法儿在衣飞石的胃里稳稳当当地待着。
    不管衣飞石怎么努力地吃,最终它都会被呕吐出来。
    吃到后来,衣飞石冷汗满头,无意识地泪水不住从眼角淌出,就像是大病了一场。
    他的身体因呕吐微微抽搐,朱雨喂他饮茶漱口,他无力地俯首谢罪道:“臣无能。求天使上禀陛下,臣实在吃不下去。求陛下开恩。”
    ※
    “回圣人,奴婢探问得知,侯爷新任的内卫首领被卫戍军衙门传了去,询问思齐大长公主殿下庶孙汤耀文致死案。”银雷前边这话都说得很正常,后边一句就很内涵了,“卫戍军衙门,奴婢进不去。”
    按道理说,卫戍军在此地仅有驻地,根本就不应该有衙门。
    此处唯一有的衙门,就是衣飞石的西北督军事行辕。
    卫戍军既然没有立衙门,就没有管辖权,只有治内权。换句话说,卫戍军的营地可以不让闲杂人等进去,但卫戍军没有资格审案的资格。何况是把衣飞石的亲卫首领召过去“问案”。
    银雷不像朱雨那么小气,轻易不会内涵别人,卫戍军长官又是圣眷正浓的黎王,银雷应该也不会轻易得罪黎王。现在他都气鼓鼓地说“奴婢进不去”了,那就是发生很过分的事情了。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