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皇帝受伤可能子嗣不丰,欲在宗室中遴选皇嗣”的消息传出之后,整个京城都炸了。
    紫祁王府还在办丧事,与他同谋的思行王、胡阳王就一溜烟跑回府上,抱出自家儿子东看西看,看明白了,一个直奔义王府,一个直奔思齐大长公主府。
    虽说谢沣带去皇庄的一千多人里就有他们两府的私兵,可是,皇帝这不是也没把谢沣怎么样嘛!何况,他们借兵给谢沣,那是因为谢沣要去“勤王救驾”啊,不是余贤从说皇帝被黎王领兵围了吗?包括突发心疾死掉的紫祁王在内,借兵给谢沣的几位王爷都是忠臣!
    往义王府跑的胡阳王吃了个闭门羹,往思齐大长公主府跑的思行王就得意了。
    思齐大长公主是文帝异母妹,文帝早年后宫事多,夭折了许多皇子公主,到谢茂登基时,叔伯姑姑们都死得差不多了。
    现如今,文帝还在世的亲手足里,除了宗正义老王爷之外,就只剩下这位思齐大长公主。
    ——虽说是位公主,生母在仁宗后宫撑死了也就是个嫔,那也是皇帝还活着的亲姑姑啊!
    老思行王与思齐大长公主是同母所生,思行王去找思齐大长公主想辙,那是找到同父同母的亲姑姑头上去了——文帝与思齐大长公主还不同母呢——思行王府与思齐大长公主府,那才是真正巴心巴肠的一家人。
    “得了,本宫知道了,改明儿就把沃儿送进宫。”
    思行王才带着儿子上门一求,思齐大长公主就满口答应。
    这位大长公主在文帝朝时一直很安静,原因是文帝打小就看不上这个出身不高的妹妹,连带着老思行王在文帝朝也一直安静如鸡,根本比不上义王府与隔房的相王府风光。
    文帝崩后,孝帝继位,居然也没想起给这位长公主晋位为大长公主。直到孝帝也崩了,谢茂登基,他办事不像孝帝那么刻薄寡恩,宗室里该晋位的都火速赐晋,思齐大长公主顿时就抖了起来:谢芝那侄儿看不起我,谢茂还是很尊重我的嘛!
    自觉在新朝终于有了新气象的思齐大长公主扬眉吐气,憋闷了大半辈子,终于开始才京中豪门世家中开始走动,也常常去长信宫找太后聊天,俨然一副宗室大长辈的姿态。
    一个在兄长当家几十年都没存在感的公主,夫家不争气、子孙皆混吃等死,谢茂与太后看着都挺可怜,对她穷人乍富的心态也很能体谅,不就是给些皇室体面么?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大长公主,翻也翻不起什么浪来,给呗。
    思齐大长公主就觉得,自己在太后、皇帝跟前都是很有脸面的。
    ——她可是文帝朝唯一还在世的姑奶奶,当世最尊贵的宗室,除了义老王爷就是她。
    什么?相王府?外八路的宗室,和她怎么比?她可是仁宗皇帝的亲闺女!难道不比仁宗皇帝的侄子尊贵?
    义王府中。
    “叫长英、长维都盯紧了,家里不许妄动。”义老王爷大事情从不糊涂。
    不说谢茂是不是出饵钓人,就算皇帝真的子嗣艰难,他活着的兄弟就有黎王谢范、长阳王谢节、长山王谢茁三人。黎王府的郡主常在太后膝下养着,长阳王的长子谢汤、次子谢汶,长山王的长子谢沄、次子谢泓、三子谢洛,全都在宫里读书,全都管谢茂叫“皇父”,轮得着旁人么?
    相王府中。
    “叫浩儿带人去皇庄。”
    相王和义王不一样,他家上一代与文帝感情甚笃,相王自己就避嫌玩了一辈子。
    现在皇帝出饵钓人,既是设计宗室争抢制造不和,也是真的缺了几分助力。倘若相王府不想被彻底边缘化,谢茂登基之后,已经游离朝堂之外一代人的相王府,就必须找机会抱上皇帝大腿。
    相王府世子谢莹已经快四十岁的人,相王最终挑了个年纪相当的长房长孙去抱皇帝大腿。
    胡阳王府。
    吃了闭门羹的胡阳王在家里打转,他是不肯罢休的。
    思行王那儿子是个蠢货,不能因为思齐大长公主是他亲姑婆,就把我的爱儿比下去了吧?
    听说广陌王府也想送儿子进宫,他凭什么送啊?他那血脉差得远了。
    胡阳王在家憋大招,是,宗正不答应帮忙,他是没门路送人,可是,如果有门路送人的都被他挑出毛病来剥夺了资格,可不就轮到他府上了吗?
    ※
    “禀圣人,驿路送来定襄侯直奏。”朱雨亲自抱着一个大箱子进来。
    谢茂才从酿泉居暖棚看了改良的麦种回来,正在洗手,闻言即刻转身:“驿路?定襄侯人呢?箱子里是什么?”
    朱雨把箱子放下之后,没直接打开,而是先送了一封信来。
    自从出了奏本淬毒的意外,皇帝所有近身之物都被详详细细的检查,因是驿路送来的书信,朱雨也不敢让皇帝亲自拆,而是先让皇帝过目检查封口,再戴上手套拆开信纸,一页一页铺在银板上夹好,再请皇帝过目。
    谢茂一目十行看信,朱雨则解释道:“圣人恕罪,奴婢请常侍卫、银雷监看,三人一齐开箱查验过。箱子里装着两个人头,另外有一件定襄侯献给陛下的……”他磕巴了一下,“礼物。”
    这时候京城天气还不算暖和,两个刺客的首级被码上石灰仔仔细细地装好,封上药囊,又隔了一层箱子,还真就没闻见刺鼻的味道。衣飞石在信中说了,刺客逃进了南境边城金雀城的城主府,他趁机把两个刺客都杀了,没惊动地方,乞求皇帝恕罪善后。
    金雀城?谢茂记得这个地方,前世打浮托国时,金雀城的昝枭族惹了不少麻烦,扯了无数后腿,后来也是衣飞石带人过去屠了半个城才收拾干净。可是,那地方……很远啊。
    谢茂算了算衣飞石离去的日子,这统共也才十一、二天……就去金雀城跑了个来回?
    这长途奔袭靠的可不是马,而是衣飞石的轻功。谢茂算明白距离和日子胸口就发闷,朱雨还恰好把箱子打开,露出两个被石灰和药囊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首级。
    他冷着脸也不说话,半晌才说:“立刻派人去给朕把定襄侯追回来!兵分两路,一路去京城找,一路往西北找——若是过了京州也没找到,就不必再追了。”
    京州乃圣京直隶,往西北跑不出四百里距离。皇帝显然是气得狠了要揪定襄侯回京问话,然而,再生气也心疼定襄侯,若是定襄侯跑得远了,皇帝就舍不得再让他奔波回京一趟了。
    朱雨把箱子里另外一个一尺见方的东西抱出来,说:“圣人,此物乃定襄侯所进。”
    那东西不怎么沉,掂量着中间硬邦邦的,外边又仿佛覆盖着毛皮或是棉绢,最外边套着一个布袋子,拆开之后,上边就挂着一个木牌,上边是衣飞石的笔迹,写着“常侍勿拆”——衣飞石以为负责检查外物的是常清平。
    谢茂被衣飞石弄得有点想笑,他也怕死,对朱雨说:“你不是常清平,你拆。”
    朱雨戴着手套摘下木牌,把里面套的布袋子也拆了下来,哪晓得里边居然还有一层布袋子!
    上边又是一个木牌子,依旧是衣飞石的笔迹,三个字,“悄悄看”。
    朱雨看了皇帝一眼,皇帝这会儿是正经不高兴呢,阴着脸不说话。朱雨明白了,继续拆。
    这一回终于没有布袋子了,然而,东西拆出来,朱雨耳根有点红,隐隐还有点想笑。他都不敢去看皇帝的表情。——这层层叠叠的三层布袋子里,装的居然是一个皮毛缝制出的惟妙惟肖的屁股。里头大约是木头雕成,外边覆盖着皮毛,两个臀瓣做得特别逼真。
    谢茂本来就因衣飞石狂奔数千里去追刺客气炸了肺,这会儿更是气得心口疼。
    好你个衣飞石,这不是知道朕会生气心疼么?还知道送个屁股回来给朕揍!马勒戈壁的,活了几辈子,第一次碰到你这种无赖!知道给朕耍花枪了!
    “拿下去细细篦一遍,再给朕送回来。”谢茂决定先抽这个假屁股几巴掌出气。
    朱雨憋着笑把这个制作得惟妙惟肖的假屁股带走,顺便带走了装着两个刺客首级的箱子。
    谢茂重新将银板上衣飞石的书信看了一遍,读到“臣愿圣躬康健万万年”时,眼角还是微微绽开一缕笑意。为了追杀刺客,从京城一路狂奔杀到边城,顺利砍了两个刺客的脑袋,连请功都不肯亲来直接就往西北赴任——这不是臣子的本份。
    或者说,衣飞石这一路奔波,已经超出了忠臣该有的本份。
    论身份,谢范、张姿也是高等武职,他们想过去斩草除根,杀了两个刺客以策万全吗?
    没有。他们所做的,是安稳住目前的局面,慢慢揪刺客背后的主使者。
    论身手,常清平是比衣飞石差一线,可也仅仅只差一线,他像衣飞石一样不惜抗旨,也要一意孤行去追杀刺客吗?
    没有。他知道皇帝遇刺,他的本份就是守在皇帝身边,让刺客再没有可趁之机。主动去追?皇帝没有吩咐,他绝不可能擅离职守。哪怕他知道两个刺客很危险。
    如谢范、常清平这样的所作所为,才是正常臣下该做的事。
    衣飞石和他们都不一样。
    他对皇帝的安危感同身受,他无法忍受被皇帝戳一指头跳一下,他迫切地想要主动地去做一些什么,去安稳皇帝的安危。
    不是说谢范、常清平对谢茂不忠,而是臣下与爱人,这两种身份本来就不相同。
    谢范、常清平为皇帝效忠,衣飞石为皇帝效命,若能保皇帝万全,他敢抗旨,敢拼命。
    捧着疼着哄着这么久,朕的小衣终于有点开窍了?谢茂看着信上衣飞石的字迹,此时衣飞石年纪还小,平时也认真练字了,比起前世谢茂见过的那一笔铁画银钩,还是差了好些年火候。
    他嘴角含笑,哪怕是字儿写得不那么好看,谢茂还是觉得心情愉悦。
    ——当然,如果不心疼衣飞石十天打南境跑了个来回的话,他觉得这事儿就更完美了。
    朱雨才离开没多久,银雷就进来了:“回圣人,定襄侯求见。”
    谢茂虽派了人去追衣飞石,其实没大多指望能把衣飞石追回来。他心目中的衣飞石还是前世那个办事滴水不漏的衣大将军,既然衣飞石送来信说自己去西北赴任了,那圣旨就很少可能把衣飞石再追来。
    陡然听说定襄侯求见,他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谁?”
    银雷禀报道:“羽林卫奉命前往京城、京州西北方向追赶定襄侯,人马刚刚踏出皇庄,定襄侯就回来了,说来向陛下复命。”也就是说,衣飞石其实一直待在皇庄附近窥视,如果皇帝不派人追他,他就安安心心去西北了,现在皇帝派人追,他就老实来见驾。
    谢茂都被这个小混蛋的小心思气笑了,说:“去拿戒尺来!”
    看看爸爸今天打不打你脚心!叫你跑!
    银雷果然出门去找了一把戒尺,候在门外的衣飞石脸有些红,拦住银雷道:“给我吧,我带进去。”
    恰好朱雨收拾好那个假屁股,确认没有任何危险之后,覆上素丝抱了过来。
    衣飞石顿时更羞赧了,又急急忙忙去拦朱雨:“这个也给我。”
    拜皇帝长年累月无限宠溺定襄侯所赐,在御前侍奉的朱雨银雷都很给衣飞石面子。
    见衣飞石红着脸要东西,他又是千里奔袭替皇帝杀了两个刺客,这会儿皇帝跟侯爷闹脾气,明显是因为陛下心疼侯爷了,怎么可能真的闹起来?于是都恭恭敬敬地将东西交给衣飞石。
    我那天是不是脑子抽了,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假屁股啊?还辛辛苦苦用木头雕,雕完了还去绣行花了二十两金子,找了个手艺极好的绣娘缝上皮毛……衣飞石一手抱着自己做的假屁股,一手揣着精致的紫檀木戒尺,往屋内走时,自己都觉得羞耻得不行。
    “臣拜见陛下。”磕头时,衣飞石都恨不得把那个假屁股塞进自己肚子下边。
    谢茂憋着一股气说服自己要打这小混蛋的脚心,一边打一下总要打吧?不打疼了轻轻抽一下总要打吧?像不像话了?十天往京城到南境跑一个来回,当自己是个物件么?人能受得了这个?
    真看见瘦了一圈、颧骨都尖了点的衣飞石进门,他什么脾气都没有了。
    “快起来,朕看看。”谢茂离席起身,连鞋子都顾不上蹬,伸手就扶。
    他伸右手,扶衣飞石左臂,恰好就是衣飞石被刺客刺伤的部位。
    衣飞石面不改色,然而,谢茂实在太熟悉他了。他这样恍若无事的表情,本身就代表他在忍着什么。谢茂即刻就松了手——他没伸手之前,小衣可不是这个表情。
    衣飞石手里还抱那个假屁股。
    谢茂心疼又好笑,明明千里奔波累瘦了一圈的人是衣飞石,他回来见自己时还要担心被怪罪,还去弄了个假屁股来赔罪。不是应该居功自傲么?不是应该炫耀讨赏么?
    这是知道朕心疼了才会发脾气问罪?谢茂伸手替他把假屁股接过来,柔声问道:“胳膊受伤了?你解开衣裳让朕看看。”稍微提起声音,吩咐外边,“请赵医官来。”
    衣飞石羞耻得不行了,皇帝要他解衣裳,他就听话解了,左臂上的刀口已经结起血痂,伤得虽然深,但是他家的金疮药是最好的,再过十几日就能彻底好了。
    “还有别处吗?”谢茂松了口气,伤都伤了,再问也没什么意义,结痂就好了。
    衣飞石摇头。
    谢茂扶他在榻上坐下,看着他瘦了一圈又憔悴疲惫的模样,明明心里很多话都想说,又实在舍不得拉着衣飞石不放,亲自帮衣飞石脱了靴子,扯过软枕让他躺下,食指抵住衣飞石的嘴唇:“你躺一会儿,饿了么?渴了么?朕喂你吃。吃了睡一觉,醒了再洗漱。朕不嫌弃你邋遢。”
    衣飞石沾上枕头就想闭眼,然而靴子进了水又脏又冻,别处都好说,脚没洗他真睡不着。
    谢茂看他隐隐作难的脸色就知道他哪里不得劲,宫人已经抱来锦被,他亲自给衣飞石盖上,吩咐道:“打水来伺候侯爷洗脚。”
    衣飞石很惊讶,他不明白,他明明没有说啊,皇帝为什么知道他想洗脚?
    谢茂低头亲亲他瘦了许多的脸,另一只手慢慢替他掖被子,摸到背后,隔着锦被在衣飞石臀上拍了两下,低声道:“也不怕把自己个儿跑死。你如今难受,朕不和你计较。睡醒了,吃饱了,喝足了,朕带你去见太后,叫娘娘亲自教训你。”
    唬得衣飞石连忙抱住他的手,求道:“陛下饶命!”太后那哭功,谁能招架得住?
    谢茂看着他瘦得令人心疼的脸,那脸上还有一道四四方方的刀疤。想他的小衣十多年来都安安稳稳地长大了,为了他才吃了这么多罪,眼下变得这样憔悴……
    他心里难受也不好对谁说,就低头压着衣飞石的脸颊额头,细细密密地亲吻。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