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事毕,衣飞石懒洋洋地伏在谢茂怀里,很不明白皇帝的坚持究竟是何道理:“其实,臣真的不小了。”
    你懂个屁。谢茂手势温柔地抚摸着怀里少年的腰肢,固执地说:“且等两年。”
    ※
    次日清晨,衣飞石一早起床晨练,谢茂难得不上朝,多睡了片刻。
    待谢茂睡舒服了洗漱更衣出来,衣飞石居然还在院子里“晨练”?他披上厚衣裳,站在窗边,问院子里梆梆梆不住开弓的少年:“今儿怎么啦?什么时候了还在练?”
    衣飞石一转身,一贯会乞怜的脸上竟绷着几分冷硬,把谢茂惊住了。
    前两世衣飞石觉得不好的时候,才会露出这种表情。这辈子他还真没见过!
    “快过来!”谢茂要出去还得绕好大一圈,干脆站在窗前招手。
    衣飞石一手拄着硬弓,身上穿着单薄的练功夫,浑身气血翻涌,非但不冷,反而有热气腾腾蒸出。他低头走过来,谢茂才看见他手臂微微颤抖,问道:“怎么了?”
    衣飞石不肯说。
    谢茂不逼他,目光平平地循向站在一边的卫烈,问道:“卫昭?你说。”
    他在衣飞石跟前自然温柔体贴,什么都好,对着旁人全然不是那么回事。这会儿也不像是生气的样子,目光语气皆不凌厉,可就是这么随口一问,卫烈竟有胆寒之感。他也不敢纠正皇帝,上前跪下回话:“回陛下,侯爷晨起拉弓已近六百次。”
    平时只拉弓两百次,还是太后罚的,今天拉六百次?谢茂瞬间想明白了,隔着窗户捏捏衣飞石的胳膊,这倔强的少年分明疲累得发抖,就不肯说话也不吭声。
    “昨儿忘了功课,早上起来吓哭了。”谢茂肯定地说。
    衣飞石被他一句话戳中死穴,深深低头,长眉蹙得几乎能夹死蚊子。
    谢茂知道衣飞石一向自律甚严,再有长公主那样挑剔苛责的妈在,因而衣飞石从小就诸事妥帖。先生教临帖一百遍,他就不会只教九十九遍,兄长教他练三趟拳,他就不会只练两趟半。任何人交代给他的事,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做好,绝不差分毫。
    这恐怕是衣飞石第一次因贪玩耽误了功课。他再是少年聪慧,毕竟年纪还小。初尝禁果的滋味如此美妙,竟让他忘乎所以,连太后交代的功课都忘了做。早上爬起来才知道坏了。
    谢茂想起自己从前胁迫衣飞石的往事,往前凑了凑,低声道:“你不说,朕也不说,太后怎会知道?”
    他还等着你来我往调戏一句,哪晓得衣飞石一头就撞了进来,急切道:“求陛下周全!”
    谢茂真不觉得这是多大的事,当长辈的怎么可能真的和晚辈计较?不就是忘了做一回功课么?又不是故意忘的。衣飞石都这么大人了,又不是五岁的小朋友,还要老师天天守着看功课?
    他看见衣飞石握着硬弓的手微微颤抖,知道这是训练过度了。太后既然吩咐旦夕开弓两百次,可见四百次就是衣飞石的极限。然而,这个死脑筋拼命三郎今早已经试了快六百次了。
    衣飞石还硬着脸求他:“功课臣今日就补上,只求陛下开恩,不要上禀太后。”
    “那不行。”谢茂改主意了。他觉得吧,衣飞石这种一言不合就乱来的脾气,合该被太后教训一顿。开弓六百次?真想看看阿娘知道了怎么嗔他。
    衣飞石满以为自己和皇帝都那么亲近了,皇帝肯定要护着自己点吧?哪晓得他向皇帝坦诚求助之后,皇帝非但不给他遮掩,反而要拉他去太后跟前告状!皇帝拉他,他不敢不去,还是忍不住问:“陛下为何要请娘娘责罚臣?”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到了太后居住的小楼,大宫女还以为二人是来给太后请安的,忙请进去。
    叙礼之后,不等太后说话,谢茂就狠狠告了状:“阿娘,小衣昨晚忘了做功课,今晨爬起来拉了六百次弓!你看,你看他胳膊!一直抖……”
    太后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住了。
    衣飞石跪在地上不敢起来,不迭请罪:“飞石知错,求娘娘责罚。”
    他求了几次,太后始终不吭声,也是这几日被皇帝母子养大了心肝,他就敢偷偷往上瞟了一眼。这一眼把他吓得,太后居然泪眼婆娑,珠泪一颗一颗往下滚。
    “娘、娘娘……”这算怎么回事啊?怎么办啊?衣飞石求助地望向谢茂。
    谢茂居然不理他。
    太后默默流泪片刻,大宫女拿丝帕来给她拭泪,她才泪眼朦胧地看了衣飞石一眼,说:“你是个好孩子,娘娘知道。纵是忘了功课一次半回的,想来也不是故意。就算给娘娘知道了又怎么了呢?娘娘就这么可怕么?”
    哭成这样真是可怕极了。衣飞石这时候比跪在长公主面前都慌张,只会摇头否认:“没有。不可怕。娘娘慈爱。”
    “背着娘娘独自开弓六百次,坏了筋骨可怎么办?”太后说着泪水又出来了。
    衣飞石磕磕巴巴地说:“没、没坏……”
    太后泪眼一横。
    他立马就怂了:“坏,对,飞石错了,万一坏了,就坏了……”
    太后居然不说话了,捂着帕子呜呜呜地哭。
    衣飞石哪里见过这阵仗?整个人都被太后哭懵逼了。太后的哭功那是能把先帝、先皇后、皇帝全部哭得束手无策的大杀器,初次见识这杀器的衣飞石慌得赔罪又磕头,实在没办法了还去偷偷扯了皇帝的袍角一下,奈何皇帝就不理他。
    终于太后哭结束了,问他:“你实在太让娘娘失望了,今日本要带你与皇帝进山野宴,就不许你去了。老实待在庄子里反省。你服气么?”
    衣飞石这会儿只求她不哭了,哪里敢不服气,忙磕头答应。
    ※
    星辰汤是皇庄里一处露天汤泉,四面有墙,东西分汤池、憩室,顶上无盖,夜里更仰望星辰,故名星辰汤。
    衣飞石被罚泡在这口汤池里“反省”,池子里丢了好几桶赵医官准备的药材,据说治他那疲劳过度的胳膊。他老老实实地进汤池里泡着,心想,陛下和娘娘都进山去了……我若跟着去,给他们铺着席子、捧个盏多好……
    他心中盘算着二人回京的日子。路上来回就要两天,太后又说只住两天,那他们是明天就回去了?还是多住一日,后天才走?
    这些日子,庄子里的庄户们都在预备过年,各自备年货,杀年猪,今年虽死了个皇帝,可是年景不错,朝廷在西北又打了打胜仗,新帝已宣布明年要减赋,仿佛好日子一夕之间就来了,有了盼头,有了希望,大人小孩儿都是喜气洋洋。
    衣飞石也不知道自己要在这里待多久,皇帝一道口谕,他立马就要收拾行囊往西北去,庄上就没人置备过年的东西。看着别人庆贺新年,自己身边的人都冷冷清清,十多年都不曾领略过的寂寞,好像就更深了几分。
    好不容易皇帝、太后来了,他欢喜之余,就更不想离别了。
    明明在长公主府时,他有父亲有兄长有小妹,也没有这么矫情……
    不知道是药材起了作用,还是温泉水本身的纾缓作用,他放松地散在池子里,心里只剩下后悔:最羞耻的当然是昨夜竟然贪玩到忘了做功课,最后悔的则是蛮横开弓六百次,非但没有加练自罚取悦太后,反而被太后哭到了这里来反省……
    谢茂拎着一壶莲花水蹑手蹑脚地靠近,闭目休憩的衣飞石一动没动。
    “别装了。”谢茂顿觉无趣。衣飞石那耳力,不可能听不见有人靠近。
    衣飞石故作惊讶地睁眼,慌忙起身:“陛下怎么来了?”
    谢茂笑道:“朕和娘娘是来陪你呀。怎能扔下你独自去山上?你乖些,加一件衣裳,待会在这里竖一个屏风,你要起身休息时,就去屏风后休息。太后与朕就在这里打叶子牌,允你参一股……要不你挑个人,替你打?”
    “好呀!卫烈,卫烈!快来帮我打牌!”衣飞石大喜过望!
    他才不在乎在一起能做什么,只要皇帝和太后都在身边,做什么都行。
    第60章 振衣飞石(60)
    皇帝母子在皇庄待了两天,第三天就启程回京去了。
    衣飞石再没有了念想,膝头瘀伤也已痊愈,在皇帝、太后回京的当天,他就给住在山下的徐屈送了信儿,带上亲兵与皇帝赐下的一队羽林卫,先往襄州赴任。
    满朝文武都提心吊胆地等着国丧的噩耗,哪晓得长信宫“一天比一天好转”,皇帝还放风声说皇庄气候宜人,要在西郊修建行宫,供奉太后冬季养沐。吓得内阁主管钱粮的陈阁老与户部裴尚书隔三差五地跟皇帝哭穷,表示国库真没钱啊,修不起行宫。
    从腊月二十八日开始,皇帝封笔、封印,内阁、六部、诸司诸衙门,除值守外,所有官员皆休沐十日。
    谢茂主要忙除夕的祭祀,到正旦宫宴结束,他就窝在长信宫里犯懒。
    天气太冷了,他懒得动。
    看他这个禁不起冻的弱鸡样子,从前好像也不至于此?太后略微诧异,倒也没有太奇怪。她以为是自己从前为勾心斗角操心太过,疏忽了身边的儿子。她曾经不也认为儿子仁慈近懦,连个仆婢都舍不得杀死吗?事实证明,儿子不杀奴婢,杀国戚贵人倒是毫不客气。
    太后认真琢磨起给皇帝找个武学师傅的事来:“你六哥自幼习武,身手不凡。听说他府上供奉了一位老拳师,在坊市间也颇有声望,不若招来问一问?”
    谢茂没什么正形儿的歪在榻上看折子,虽是封笔了,正常渠道的本章都递不进来,可是像他这样刚登基位置都没坐热的皇帝,哪可能真的放假?各处密折照样在往宫里送,长信宫里安全,他对太后更不防备,就蹲在太后宫里翻看。
    “六哥有正经事呢,儿臣让他去北边了。”谢茂漫不经心地说。
    太后绣花的手微微一顿:“丈雪城?”
    自从太后交人交权之后,除非必要,谢茂很少拿前朝的事打扰太后。
    他自己做了两辈子皇帝,当然知道这摊子事操持起来多么劳心费力,太后本身权力欲望不强,他也不是真新手皇帝应付不来,何必把太后带着一起操劳?如今他手里既有名分,又有资源,更不缺乏对各方势力的了解,能做的事就自己悄无声息地开始撒网安排了。
    不过,他不拿前朝的事麻烦太后,也不代表他会瞒着太后。
    “李家家务闹了快十年了,儿臣使人过去吹了火。”谢茂说得很随意,“恰好六嫂族里想内迁中原,就让六哥过去看看,没准儿捡个大漏检呢?”
    他对太后说的,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但是,如果蝴蝶效应没有卷到北边的话,他的计划就不会出大问题。
    谢茂不喜欢把事情说得太死,这个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执行计划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点滴差错,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他如今手里没有一股拥有绝对统治力的力量,使得他每一个计划的容错率都变得极低,这事无解。
    六王谢范的生母康妃,在生前依附恭哀文皇后。恭哀皇后乃是文帝元后,死得极早,她死了那么多年,康妃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元后党,康妃的儿子六王谢范,也就成了恭哀皇后所生嫡长子谢芳的嫡系。
    换句话说,六王不是谢芝那一党,六王他妈也不是太后那一党。不止不是一党,两边还是互相斗得不可开交、恨不得你死我活的对手!
    谢茂对六王一直都有好感,无法深交也正是因为彼此母族的立场。
    不过,他前两世登基后都曾重用六王,可谓一世臂膀。——那时候,太后已经自挂了。
    如今谢茂还是想用六王。如今情势不同,太后还好端端地活着,他得先探探口风,万一太后听说他要用康妃的儿子炸毛了呢?
    “璇靖王妃的母族是眉山南的黑发狄人?”太后皱眉,搁下手里针线,认真地说,“我儿,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莫说如今朝内暂时安稳,谢氏并无反手倾覆之患,纵然衣氏自立,国亦华夏之国。皇帝为一家一姓之荣华,引狄人南下,祸乱中原,则是千古罪人!”
    见太后如此慎重,谢茂忙起身垂手听训,道:“母后训诲,儿臣谨领。”
    倒不是太后歧视少数民族,而是这个时代的华夏文明相较于蛮夷戎狄更加先进。狄人以部落方式存在,因眉山北天寒地冻资源有限,一旦交战,战胜方经常屠灭战败方部落,以降低族群生存压力。狄人部落不止有人祀的风俗,吃人也是习以为常。
    六王谢范当年娶了黑发狄人的公主,哪怕这位公主号称塞上第一美人,谢朝上下仍是一片哗然。堂堂谢氏王族,岂可娶一狄人贱妇为正妻?
    ——六王这一举动,也直接把他自己从夺嫡之争中摘了出去。
    “阿娘只怕不知道?六嫂母族黑发狄人汉化已久,她阿婆是族老,当年自眉山南下,到胡杨塞抢了个戍边的兵头回去当相公,轮到她阿娘成婚时,就在她阿公的指点下,直接带人杀进了神女城,抢了个随商队北上能识文断字的账房先生。”
    “到六嫂这儿了,阿爹能文,阿公能武,阿娘阿婆都是土匪,她就包袱款款进了中原,打算找个能文能武能当土匪还得好看的相公。一眼就相中了六哥。”
    太后听得目瞪口呆。
    她以为自己已经很彪悍,却原来这世上真有女人当家作主,女人抢婚男人的地方?
    “你六哥怕不是个土匪性子吧?”太后迟疑地问。
    谢茂就笑了:“那自然不是。主要还是六哥长得俊。”
    六王纳黑发狄人为妃,惹得文帝暴怒,把他爵位一撸到底贬为庶人,就六王那个最次等的璇靖王爵,还是谢芝登基施恩文帝诸皇子时给封的——谢茂这个最得宠的幼子是一等王爵,嘉号信王,实封八万户,六王比他年长且有战功,竟只封了个庶王,璇靖那地方只存在于古称中,谢朝地界上根本找不到,所以,六王实际上连个封地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六王与六王妃一家其实多年前就彻底游离在皇室之外,太后压根儿就没见过璇靖王妃,也不可能知道六王家中的琐事。
    谢茂会知道得这么清楚,那都是他重生开挂,前两世谢范喝醉了跟他说的。
    “六嫂母族日益汉化,渐渐地与眉山北的狄人都没法共处了,又向往南边温暖丰盛的土地,一直琢磨着内迁。六哥若能替儿臣办成这件事,予她们几块土地栖息繁衍也不吃亏。”谢茂对此毫无压力,黑发狄人南迁的事,他前世也办过。
    太后听出他话中的玄机,他说的是“几块”土地,而非“一块”。
    很显然,皇帝脑子清醒得很,这群黑发狄人一旦南迁就会被朝廷分而治之,治而化之。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