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衣飞石当然记得。
    当日说是去酒楼玩,其实是去看他舅舅马万明被捉。当天马万明就被缉事所并那三个陈朝奸细一起带走了。随后大理寺拿了粱仲杰(梁幼娘同党,点火药与散播谣言的组织者)的供词,拆穿了假梁青锋的身份,衣飞石很顺利就脱罪出狱,马万明却陷了进去。
    这之前长公主还不知道西北的情况,听说战报许久没回来了,她还担心丈夫在外边出了意外,也不敢在京中横行。虽担心马万明的安危,可她也没办法。
    昨日皇帝下旨给衣尚予赐了十世不降的国公爵位,长公主又抖了起来,这才颐指气使地命人找衣飞石回府,要交代二儿子去捞自己的宝贝弟弟,马家的命根子。
    “那日朕回宫,长信宫的女官就带着这个锦盒来,说是太后所赐。”
    当时谢茂也很惊讶,什么东西这么宝贝,还得太后的心腹大宫女亲自跑一趟?打开盒子看见那个木头棒槌的时候,他的反应也不比衣飞石好多少。
    衣飞石是以为要被捶,他则是火速领悟了太后的内涵。
    ……这是骂朕棒槌?
    满屋子奴婢都不敢笑,谢茂被亲妈臊得不行,赶紧去长信宫请罪。
    太后第一次拿手轻拍他脑袋,教训他:“衣尚予与马氏未结缡时,衣尚予义愤杀人逃亡他乡,马氏寡母卖了二亩良田予他做盘缠。衣尚予久出不归,马氏丧母后独自操持豆腐坊,度日艰难,依然为衣尚予奉养残废老父,及终送葬。”
    “马氏待衣家如此高恩厚谊,你动了马氏的弟弟,衣尚予岂肯罢休?”
    这些杀人逃亡的细节,衣尚予不肯提,外人当然不可能知道。
    太后也是将眼线送入长公主府之后,方才慢慢探知。谢茂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世人都说衣大将军与长公主少年夫妻、青梅竹马,宁愿跟糟糠之妻白头到老,顶着皇权带来的压力也坚辞文帝所赐公主做妻,现在想来,这一份感情,倒是比什么夫妻情深都显得更可怕了。如此天大的恩情,衣尚予若不为马氏拼命,只怕脊梁骨都要被戳断。
    当日太后是教训谢茂,拿马万明做筏削长公主封号,此事会触怒衣尚予,极其愚蠢。
    所以,太后才给了他一个棒槌,提醒他对衣家保持应有的“敬畏之心”。
    太后要他这个没有兵权没有名望的小皇帝,对声望甚隆手握重兵的衣家,保持“敬畏之心”,因为“势不在我手”,因为“如今京中局势安稳,是衣家不愿反,而非不能反”,所以,“我儿不得狂恣妄为”。
    谢茂杖毙御史,捉弄大臣,甚至把林相的小儿子随意杖责,太后都没吭声。他才动了马万明,太后立马就送来了一个棒槌。可见,在太后的心目中,如何处理正确皇室与衣家的关系,才是天字一号最重要的事。
    这其中的细节,谢茂当然不可能全都说给衣飞石听。
    他只挑拣了其中不会让衣飞石觉得紧张难堪的部分,点了点大概的意思,说:“太后对你家的态度十分慎重。朕稍微轻动,她就送棒槌来训斥朕。——她是太操心了,并非刻意为难你,你不要太放在心上。”还是害怕衣飞石因为太后而伤心。
    马氏那个样子,委实和慈母扯不上关系。这几日太后与衣飞石走得近些,谢茂还以为衣飞石能得到几分垂怜,哪晓得又来了这么一出。太后也未必对衣飞石没有真心。不过,皇室实在太弱势了,为了亲儿子,太后只能腆着脸去裹挟假儿子。
    早知道就不让小衣去阿娘跟前了。谢茂十分心疼,又不能太过表示。
    他能宠爱衣飞石,信任衣飞石,可他给不了衣飞石一个慈爱的母亲。这是他彻底无能为力的事情。他甚至都不能对衣飞石露出一丝怜悯。此时的怜悯,太戳人心肝了。
    然而,他低估了衣飞石对母爱的渴求程度。
    衣飞石居然完全能体谅太后的难处,非但没有被太后的裹挟所伤,反而更加感念太后的慈母心肠。哪怕太后的慈爱是对着谢茂,不是对他。
    他一直感觉为难的,居然不是太后没考虑他的立场(待他并非真心),而是他没回答太后的问题(答应太后隐晦的请求),太后是不是就不会再理会他了?
    “求陛下替臣……在娘娘跟前,周旋一二。”衣飞石和谢茂说明了自己的意图。
    “臣蒙娘娘厚赐箭术绝学,感恩不尽。昨日娘娘问话,是臣没说明白,臣愿领娘娘责罚。”他对中年妇人没有更多的参照对象,除了太后,仆妇,就只剩下长公主了,“愿领慎刑司责罚。只求娘娘还准臣、准臣……偶尔请安、求教。”
    谢茂看着他沉静无波的一双黑眸,那眼神中分明还带着少年才有的渴慕,却被他死死地压着,故作镇静。他居然不生气?他居然不伤心?他竟然还愿意为了那一点儿“虚伪”的慈爱,甘愿去慎刑司受体罚?
    谢茂从来没觉得这么心痛过!
    哪怕是前世见过衣飞石重伤断骨,见过衣飞石受朝堂攻讦,见衣飞石坐拥美妾,他都不曾这样这样地觉得心痛!
    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他常受爱别离苦,却第一次在衣飞石身上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求不得的心痛。
    他能忍受自己受这样的苦,却受不了衣飞石承受这份苦。
    小衣那么想要一个疼爱他的好妈妈,他为什么就没有?他应该有的啊!谢茂红着眼紧紧搂着衣飞石,嗓子都微微地硬了:“没有,阿娘不打人,小衣,”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太后这样的好母亲,当然值得衣飞石这样的好儿子。可是,衣飞石并不是太后的儿子。
    所以,太后永远都不会像疼他一样疼衣飞石。
    衣飞石小心翼翼地说:“陛下,臣……臣只是偶尔求教,不会多打扰……”
    谢茂仍是紧抱他不放,他犹豫了片刻,问道:“太后不打人,臣多抄几本经吧。或者太后要罚别的什么?”很久都得不到谢茂的回应,他声息更低,“臣明日把定襄和箭术九说都带来,劳烦陛下替臣还给太后。是臣没有福分……”
    他越说声音越低,本来心高气傲的性子,居然忍不住出尔反尔,再度求问谢茂:“陛下,真不能替臣说一说吗?臣知错了,太后怎么罚臣都甘愿领受……”
    “你不怪她就不错了,她凭什么怪你?”谢茂怒道。
    衣飞石被他吓了一跳,呆呆看着他。
    “你在这儿待着!朕不叫你,不许乱走!”谢茂匆忙排驾长信宫。
    朕这老脸豁出去了!
    甭管真慈爱假慈爱,今天不给你哭一个好妈回来,朕赖在长信宫不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1很多人掏耳朵都会有类似高潮的感觉,小攻老司机哈。
    但是,人体耳垢其实是会自动清理的,说话时引起震动,耳垢就会爬出来,自己掉落。经常掏耳朵对耳道健康并没有太多好处。小受就很少掏耳朵,更没有用过耳扫,被小攻调戏惨了。
    小天使们如果觉得耳朵脏了,去医院耳科挂个号,让专业的帮你洗。不要经常掏哈。
    小衣:陛下为什么要在盒子里放个棒槌呢?这个大小,这个尺寸,……啊,不会是因为……我还没长大……陛下已经长大了?
    老谢:小破孩子你给朕滚过来,朕捶不死你!
    第57章 振衣飞石(57)
    “娘娘,晚膳仍是照旧么?”大宫女恭恭敬敬地问。
    太后坐在窗边绣香囊。她在闺中很少做女红,勉强能绣个字,花鸟虫鱼各色纹样都是进了宫之后才学会。后来朝中风起云涌,她跻身后宫洪流,每天糟心事不断,针线就放下了。
    如今儿子做了皇帝,又不必应付“丈夫”,一颗心闲了下来,没事就捡起针线来做。
    别的她也未必做得好,先绣个香囊,赐儿子一个,再赐清溪侯一个,常在宫中的侄儿林质慧也能得一个……这个绣得不怎么样的,就给慧郎吧。太后拿定主意,含笑道:“清溪侯不是进宫了吗?皇帝今晚一准儿得来蹭饭。吩咐膳房准备几样羊肉,再做些清火的茶汤。”
    太后这么殷切地期盼着皇帝与清溪侯来拜见,大宫女就不敢吭声了。
    清溪侯进宫的事,长信宫午间就得了消息。这些日子太后与清溪侯关系走得亲近,长信宫常常往清溪侯处赐衣赐食,作为太后的心腹大宫女,她怎么可能不关心清溪侯的动向?
    午后皇帝与清溪侯不来,那是时候不凑巧,过了太后的饭点儿了。于是,长信宫的厨下就开始准备晚上的膳食,知道清溪侯喜欢吃小羊,尤其喜欢乳羊,厨下还专门去尚膳监领了一头小羊羔来。
    哪晓得就刚才大宫女就得了信儿,太极殿那边刚去领了两头小羊。
    ——这不是清溪侯要留在太极殿侍奉皇帝晚膳,两位都不会来长信宫的意思么?
    大宫女本是来委婉地告诉太后,皇帝和清溪侯晚上大约不会来了,可太后这样满心欢喜的模样,她哪里说得出口?
    与针线较劲的太后专注于手里的蝠翼,大宫女张了张嘴,无声地退了下去。
    算了,先不说吧。万一太极殿那边又临时改了主意过来了呢?平白惹娘娘伤心。
    大宫女才出门向掌膳女官交代了太后的吩咐,远远地就看见皇帝的仪仗过来了,她顿时眉开眼笑,哎,这不是来了吗!她忙打发小宫人进门上禀太后,说陛下来了,自己则领着殿前服侍的三名五品女官,一众宫人仆婢,在殿前跪拜接驾。
    皇帝此来没有乘坐御辇,而是一具四人抬的卿云攀龙描金紫檀木肩舆,转瞬就抵达了长信宫正殿。大宫女领着众人磕头,照例要请安,再服侍皇帝进殿,哪晓得这回皇帝没照着规矩来,肩舆刚放下,皇帝就跨着大步径直走进了长信宫。
    只有皇帝。没有清溪侯。
    大宫女心知不好,赶忙挥退围在殿前的宫人仆婢,紧跟着进殿。
    谢茂亲手抱着太后所赐的锦盒,走进了长信宫。
    他满脸严肃,不似从前一样面含春风,服侍在殿内的宫婢都跟着紧张起来,个个伏地磕头,不敢再抬身。
    连太后都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放下手里针线,关切问道:“这是怎么了?”
    谢茂将锦盒往案上一推,说:“这棒槌还给阿娘。”
    满屋子宫人鸦雀无声。
    太后给皇帝送棒槌的事,在长信宫里不算秘密,当妈的提点一下儿子,哪怕这个儿子是皇帝,也不算出格。现在皇帝居然把棒槌又送回来,当着众人的面说要还给太后,这是反骂太后也是个棒槌?
    锦盒就压在太后绣花的绷子上,丝线娇嫩无比,被锦盒擦过去还未收头的那一截就炸开了丝,太后弄个蝙蝠翅膀弄了半下午,这就被皇帝粗手粗脚的毁了,气得哎哟一声,冲身边的大宫女怒道:“去,给皇帝端一碗下火药来!”
    她天生娇颜媚骨,哪怕发脾气都像是在娇嗔,半点不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谢茂也没想过弄坏太后的东西,见绷子上的丝线绽开,太后手上还缠了个指头,想来是做得很辛苦,那一点儿被小情人撩拨的气焰瞬间就坍塌了,心虚地咳了一声,说:“儿臣没注意……改明儿让人给您赔一个。”
    太后打开锦盒,露出那个木头棒槌,问道:“这是为何?”
    谢茂从来也没想过在太后跟前硬碰硬,太后是对衣飞石略显无情,对他可是毫无指摘之处,他有什么资格来质问要求太后?带棒槌来怼太后,不过是想弄个心理战术。哪晓得出师不利,祭出棒槌的时候弄坏了太后的绣花,活生生又被太后怼了回来。
    谢茂只得伺机下台,往太后脚边的承足一坐,双肩耷下,很是失落。
    到底是亲儿子,谢茂才摆出这个姿势,太后心里就发疼:“皇帝这是在哪里受了委屈?和阿娘说,阿娘替你拿主意。”可怜我儿小小年纪就要和一帮子老奸巨猾的朝臣周旋,手握重兵的衣尚予也立马就要回京,又是一番战战兢兢,真是难为我儿了。
    谢茂本是佯作伤怀,坐在承足上想起衣飞石小心翼翼的几次试探,那就不必再装了,直接就是真难受,说:“今日长公主差人要寻小衣晦气,阿娘知道么?”
    这时候提起衣飞石,皇帝的态度又是这样反常无礼,太后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神色就淡了些:“知道。”
    太后与衣飞石通信多日,看得出衣飞石是个规矩守礼的脾性,所以才敢差人去问衣飞石的态度。在她想来,衣飞石答应最好,若是不答应,她也不会强求。太后并未强逼衣飞石叛父投主,昨日衣飞石答得含糊,她就明白了衣飞石的态度,并未一再追问。
    哪怕衣飞石没有给她回应,她待衣飞石仍是一如既往,今天还在给衣飞石准备香囊,晚膳也交代厨下都做衣飞石爱吃的菜色……衣飞石呢?太后心中隐隐不喜。以为他是个知道分寸的人,却不想狂妄至此,竟然离间我与皇帝!
    “小衣奔进宫来求儿臣庇护,儿臣真是心疼极了。他那个娘亲,平白就要打孩子,在儿臣的潜邸时,隔着一道殿门,她就敢让仆妇用小针扎小衣的咯吱窝。扎得满身是血蜿蜒而下,就这小衣还瞒着儿臣,说没有的事。”谢茂压着脾气,慢慢地说。
    他说的这些,太后都知道。
    长公主府是典型的外严内松,外院由衣尚予所遣退伍老卒严防死守,一只蚊子都飞不出去,由长公主治理的内院则透得跟筛子似的,一旦混进去了,基本没有秘密可言。
    太后借着与衣家议婚的机会,把几个教养嬷嬷和大宫女送了进去。往日马氏是怎么苛待二儿子,怎么虐打责罚二儿子,种种消息一点点透过密报递进长信宫,连太后这样见惯阴私的人,看了都忍不住叹息。
    她对衣飞石赐衣赐食殷殷关切,一是看在儿子的份上,二是看在衣尚予的份上,更有三分是真心实意地怜惜着衣飞石。
    可是,这一切都不是衣飞石离间她与皇帝母子之情的理由!不管谢茂说得多么可怜,太后依旧神色冷淡,不言不语。
    “儿臣本想带他来长信宫给阿娘磕头……”
    太后冷笑道:“他不肯来?”好大的脾气!真是惹不起。
    谢茂居然惊讶地抬头望着太后,满脸不可置信:“阿娘没有生气么?”
    气都气死了!文帝在时没人敢这么欺负我,谢芝在时也没人敢这么欺负我,轮到我儿子当皇帝了,还有人敢这么挤兑我!太后信手抽出被压在锦盒下的绣花绷子,纤长的指甲嘎吱嘎吱撕开丝线,淡淡道:“陛下说笑了,哀家一个深宫妇人,同哪个生气?”
    谢茂拉住她造孽的手,抬头认认真真地看她,她被儿子看得不耐烦,翻了个白眼:“放肆,快松开!”
    “阿娘这到底是生气还是没生气?”谢茂涎着脸赔笑,“阿娘,莫不是个误会?”
    太后继续拆绷子,不理他。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