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带着衣飞石扮女装出门几次,谢茂已经从叹为观止到习以为常了。
    在马车里,衣飞石没有戴帷帽。他在脸上敷着纤细的白粉,腮边还涂着薄薄的胭脂,嘴唇本就不怎么厚,抿了一点儿嫣色。他这时候脸上还带了几分青涩的稚气,装扮好了也不是极度淑慎的女气,而是还未长成的天真清纯。
    他今日在双鬟上戴着两枚玉扣,坠着一个蚕豆长短的青竹玉节,动作时就晃来晃去,看上去有些俏皮可爱,又不是全然的女气。更似孩子气。
    谢茂摸他头上的包包,他就小心翼翼地躲了一下,说:“昨儿娘娘赐我的,弄坏了。”
    女孩儿用的玉扣多半都是个花鸟虫鱼,看上去娇滴滴的。谢茂才说今天这玉扣好看呢,他也不是不喜欢小衣女装,就是觉得小衣还是男人脸比较好看,跟女孩子一样戴着珠花流苏什么的,他老觉得这个小衣不真实。
    他都没想过可以给衣飞石打点更中性的首饰,太后先想到了,还打好了,赐下去了。
    谢茂也不知道该感到惭愧呢,还是高兴。自中秋步莲台赏月宴后,太后常有秘密赏赐直送大理寺狱,在衣飞石身边的医官、厨娘、仆妇,全都是长信宫的人,太后送了什么东西,谢茂没注意就真不知道。
    “娘娘还赏你什么了?”谢茂压着自己的情绪,朕才不和阿娘吃醋,不吃醋。
    衣飞石指着身上的梅花禁步,再举起双手,手腕上的雏菊玉镯,手指上的兰花戒指,说:“梅兰竹菊,都是娘娘所赐。”他见谢茂有点绷着脸,坏了,娘娘没给陛下准备,陛下不会是觉得我抢了他娘亲,生气了吧?
    他对太后戒心丝毫不减。他从不相信一个母亲会善待勾引自己儿子的男人。
    可是,太后的“面子功夫”实在做得太好了。衣飞石极度缺乏母爱,太后常常赐衣赐食,每天都要关心他的起居,听说他不听医官赵云霞的劝告,非要乱吃东西,闹得杖伤反复,还专门写了手谕告诫他,罚他抄了一遍孝经。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被训得很高兴,连被罚时都不觉得憋闷,老老实实地给太后写了请罪折子,附上自己端端正正抄写的孝经,祈求太后宽恕。
    有了这次责罚事件之后,二人的关系似乎更好了。太后捎信来问他箭术练得如何了,可有不解之处?若不懂,就写信去宫中请教。衣飞石一半是真有点晦涩不解之处,一半是隐隐约约地期盼着太后“虚伪”的关爱,便腆着脸给长信宫写信求教。
    一来二去,在谢茂不知道的时候,他和太后的关系越来越好。
    这种背着谢茂抢人家娘亲的事,衣飞石做得毫不客气,又很不好意思。他甚至一次一次告诉自己,太后又不是真的对你好,她只是做面子,暂时不想和皇帝争执罢了。一旦皇帝不喜欢你了,太后哪里知道你是谁?所以,你不是抢皇帝的阿娘,你根本抢不走。
    可是,这会儿被谢茂发现了太后赐予他的首饰,他还是忍不住心虚。
    作者有话要说:
    赵从贵:哎,老奴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第55章 振衣飞石(55)
    谢茂将衣飞石身上的首饰都看了一遍,呵呵笑说:“好看。”
    嘴上称赞,心中则暗暗较劲,朕回宫就给小衣打首饰去!太后送的都是女孩儿用的首饰,小衣能穿戴几回?朕就专送男子用的簪佩把件,一天三套不重样的……
    唔,国库好像有点紧张。三天一套不重样的也行吧?
    隔日再让小衣把这什么梅兰竹菊都送给他妹妹。好好的男子汉,用什么禁步玉扣子,娘娘腔!
    马车在四海楼前停下,余贤从打起车帘,请示道:“十一爷,到了。”
    这年月的酒楼并不单单只是吃饭的地方,有说讲,有歌舞,还有各种各样卖小东西的小贩,焌糟闲汉穿梭其间,装扮得美艳的市妓行走揽客,季节合适时,还有斗鸡斗蟋蟀的活动,热闹非凡。
    四海楼在京城不算太出名,八大名楼中压根儿就没有它的名号。
    衣飞石戴上帷帽跟谢茂一起下楼,好奇地看着这座临街的二楼小院,这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马上就要宵禁,留在酒楼里的不是本地街坊,就是拿了牌子要在酒楼过夜的客人。二楼临窗的桌子都已坐满,不时有酒客与市妓的说笑声传来。
    几个在门外缩着的闲汉眼前一亮,即刻上来奉迎:“小爷,吃酒嘛?可订上座儿了?”
    余贤从与常清平将手一展,几个闲汉就被拦在了外边。谢茂牵着衣飞石的手,将几人都看了一眼,挑中了两个笑容不那么谄媚恶心的,说道:“一时兴起。能给占上座儿吗?顶好离说书先生近些。”
    余贤从顺手就给那二人掷了拇指长短的小银鱼,得了银子的两个闲汉越发殷勤,满口答应:“能能能!爷您放心,保管给您安排得妥妥的。请进,请进!”另外几个没捞着活儿的闲汉则重新缩回了门口,继续等待上门的客人。
    这帮闲汉日日都在酒楼中帮着酒客打杂跑腿,挣点赏钱,酒楼也不必另外雇佣楼面伺候的杂工,是一个彼此依存的关系。这闲汉拿了余贤从给的银子,一个负责领谢茂等人进门,另一个就先进门找座儿去了。
    酒楼多半是个小院儿,门内天井,两边或是廊道,或有厢房,顶头方才是一座二层高的小楼。底层是粗人待的地方,柜台也在底下,沿着走廊直上二楼,四面开窗,位置好的酒楼四面都是好景,登高望远极其风雅。
    谢茂与衣飞石都是常往酒楼跑的主儿,直接就上了二楼。
    占座儿的闲汉略尴尬地说:“爷,这可不大好了。这今夜说书的先生,刚才被捉走了……听说是奸细。”这出手阔绰的小爷要靠近说书先生的座儿,当然是来听书的。现在说书先生都没了,这位置还要吗?
    谢茂四下打量,这酒楼不算小,不过临窗的座儿都被占了,中间有两席竖起屏风的围桌,还不如这个靠着空荡荡的说讲台的位置呢。当即点头道:“没关系,咱们还坐这儿。”
    才刚刚落座,一个青衣少年提着二尺宽的食盒,利落地挤了进来。
    他将食盒打开,麻溜儿地端出十多样小菜,诸如渍李、渍梨、青枣、水花生、茴香豆、香干、腌瓜皮、拌木耳……装小菜的碟子是竹制的,都只有婴儿巴掌大小。
    谢茂问衣飞石:“要么?”
    那青衣少年已从食盒底层摸出一个竹筒,殷勤地放在衣飞石面前,哈腰道:“果子五文,拌食六文,还给您送一筒子香甜解渴的石榴水!”
    如今新鲜的雪梨一只也才七文钱,这少年卖的渍梨经过加工,放在碟子里顶多只有八分之一,居然也要卖五文。那渍李干脆就只有两枚。水花生是盐水煮的,没有剥壳,堆在一起看上去满满当当,大概也只有三四颗……总而言之,因为那竹制的小碟子小,装的小食分量更少。
    不过,在场这几个人里,谢茂不必说了,几辈子犯愁的都是军饷,动辄几百万两起跳,从没花过几文钱。衣飞石也是壕得在家竖玉璧当箭垛子的主儿,出门吃饭喝酒他就没问过价钱。余贤从世家公子出身,打小就没缺过银子。
    只有常清平知道这小子东西卖得不地道,但他才懒得吱声,皇帝随便拔根毛都够这小子肥滚滚地过一辈子了,都说爱民如子,就当皇帝是爹,这小子是儿子了吧。
    衣飞石扮成女装不能说话,只点点头。
    余贤从又是一个小银鱼丢了出去,那前来贩食的少年喜出望外,忙问道:“大爷,大奶奶!小的邻家阿嫂做的蒸碗儿可是一绝!这张家巷子就没有不知道的!一碗肉食……八十文,菜食五十文!小的给您端几碗来?”
    “嗤,陆庆文,你心肝儿也太黑了吧?”闲汉抬手一耳光抽得那少年转了个圈,回头冲谢茂躬身赔笑道,“爷,那张嫂子的蒸碗确是本坊一绝。不过,肉食一碗五十文,菜食一碗三十文。您若要吃,小的给您去端——您在酒楼吃浆水小食,酒楼不抽头,若是从外边端热菜大菜回来,一个碟子酒楼抽五文钱。这是规矩。”
    见少年挨打,谢茂无动于衷,衣飞石也没什么反应,反倒是余贤从皱眉道:“不许打人!”
    闲汉冲余贤从赔笑,不再打那少年,却也没什么歉意。
    酒楼中自有一套生存法则,闲汉就是专给酒客打杂跑腿的,客人想吃什么外边的食物,也该由闲汉来跑腿领赏。这青衣少年本是卖小菜儿的,平日也多得闲汉们照顾,给他引荐客人介绍生意,他得了便宜就抢闲汉的生意,所以闲汉打他,酒楼里所有人都看着也没人替他说话。
    谢茂听见那少年的名字倒是忍不住笑了,就说这孩子看着面善,原来是他,陆庆文。
    陆庆文在前两世曾被谢茂提拔做过两任西河布政使,专管西河三郡赋税,干掉了不少隐户逃税的士绅家族。后来此人膨胀太过,在西河威福不尽、中饱私囊,谢茂瞧着也用得差不多了,一道圣旨就把他杀了。
    陆庆文曾说自己少年时在市井谋生,遍尝艰辛,原来就是在酒楼里卖高价小菜。
    谢茂不愿打乱他的人生轨迹,对余贤从说:“多给他五两银子,让他去吧。”不是谢茂小气,万一资助得多了,这少年陆庆文日子过得好了,少了那股子倔强,十多年后考不中进士了怎么办?
    ——谢茂还指着他这个未来的“酷吏”,去西河横冲直撞收拾那个烂摊子呢。
    “去端蒸碗来。”谢茂把两个闲汉也支了出去。
    这时候桌面上都摆得差不多了,酒楼真正的小二才上来报菜名。
    谢茂也不是来吃东西的,随便捡了几样招牌菜,让上了几壶稠酒,问衣飞石:“你这方不方便,把帷帽摘了?”
    衣飞石缓缓摇头,放下筷子时,一双尖头指了个方向。
    谢茂低声笑道:“怕什么?正是带你来看好戏的。”
    衣飞石在帷帽的遮掩下双眼低垂,心情略有一分复杂。他以为谢茂是带他出来看“奸细”的。这一路上,他也确实见到了朝廷清查陈朝奸细的力度。整个京城都被十户联保法细细地篦上一遍,几乎不会再有容身之地。
    可是,如今坐在四海楼狎妓醉酒姿态难看的,是他的小舅舅马万明。
    梨馥长公主少年时父死母丧,独自带大两个弟弟。大弟弟马万珍跟着丈夫打仗,年轻轻就赚了个将军当着,可惜命不好,还没娶妻就死在了战场上,小弟弟就是这个马万明了。
    马万明因是梨馥长公主亲手抱大的,和儿子也没什么两样,加上马万珍死了,马家只剩下马万明这一根独苗,长公主更是把马万明疼得跟眼珠子似的,连长子衣飞金都得在马万明跟前退一射之地。
    没了父母教养,长姐自己又拎不清,只会一味地宠溺,这马万明很自然就长歪了。
    所有贵公子该有的本事,他一概没有。所有贵公子才有的毛病,他一应俱全。
    诸如欺男霸女之类的事就不提了,常常是他这边搞完了事,长公主就提着银子带着兵上门“慰问”,肯收银子最好,不肯收银子就有兵卒堵门,也不打砸,就是守着不许出入。熬上两天,基本都要哭着把银子收下。
    往日有姐夫衣尚予镇压着,马万明勉强还算老实,至少搞出来的事他姐梨馥长公主都能摆平,如今衣尚予离京多日,二外甥进了大理寺狱,长姐都没空搭理自己,马万明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不过,他这人还算“聪明”,一贯只欺负穿戴不怎么好、没权没势的平民,世家一概不惹。
    “兄台!我看你仪表堂堂风度非凡,甚是仰慕……”
    马万明趁着酒气端着一碗酒,醉醺醺地就往邻桌的少年书生身上倒,含含糊糊地说,“呃,咱们喝一个!”
    邻桌的几人一老两少,年长者约摸四十岁许,儒雅温文,两个小的一个虎头虎脑,一个粉脸娇俏,很显然一个是真少男,另外一个却是女扮男装的少女。这三人叫了吃食和酒,身边也有闲汉候着,甚至还叫了一个市妓唱曲,可是,总体而言,这桌人很安静,彼此不交谈,静静地吃东西。
    马万明已经注意他们很久了,准确来说,他已经看上那个女扮男装的小娘子很久了。
    这一家三口特别爱在酒楼里泡着,吃饭听曲看风景,特别是那个小娘子,总是睁着一双大眼睛,无辜又好奇地望着街面上的行人,那娇憨的神态真是可爱极了!
    这时代对女子的约束不算太大,可是,正经人家未出阁的小娘子想要随意出门,也不大方便。所以,经常就有疼爱闺女的父兄,在闺女订婚以后,出阁之前,亲自带着闺女乔装成男子在街头走走看看。当然,像这种直接把闺女带到鱼龙混杂的酒楼里的,基本没有。
    马万明已经彻底沉迷在小娘子的美貌之中,脑子完全进了水,转不过这个弯儿来。
    衣飞石这会儿也看出不对来了。
    若是要看小舅舅出丑,隔壁那桌也太……不等他多想,那眼看就要被马万明占便宜的少女细掌一翻,利索地揪住了马万明的关节。
    咔嚓一声,马万明摸过来的手腕就脱臼了。非常漂亮的分筋错骨手。
    “这是……?”衣飞石小声问谢茂。
    谢茂给他斟了一杯茶,示意稍安勿躁。
    马万明发出痛苦的惨叫声,惊动了与他同桌的好几个帮闲。
    这些人平日就跟在马万明身边混吃混喝,马屁拍得山响,倒也不是全无本事。其中就有两个从衣尚予帐下退伍的老卒,因醉酒狎妓被开革,之后就跟在马万明身边混饭吃,倒也不是全无情意。
    这时候见马万明吃了亏,二人立刻拍案而起,怒吼道:“放肆!敢对马王爷无礼!”
    余贤从仿佛觉得自己听错了,马王爷?
    衣飞石差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这个小舅舅正经上不了台面,衣尚予平日都懒得搭理,却被长公主惯得无法无天。
    马万明的道理很简单,他姐是公主,那他是什么?王爷呀!公主的兄弟不都是王爷?
    马万明自称马王爷,几个帮闲拍马的也跟着起哄,居然还真被他唬住了不少市井百姓。前有文帝,后有先帝,都是给足了衣家面子的皇帝,皇帝一笑置之,底下还有谁会去找衣家的不痛快?马万明当了好几年的马王爷,一直也没人找他麻烦,他就更得意了。
    “主上……”出门在外,衣飞石不敢叫陛下,可这会儿是真的尴尬又惶恐。
    马万明这样狂妄犯上,倚仗的是谁的势?长公主。长公主又是仗了谁的势?衣尚予。说到底,马万明犯下的事,终究还要扣在衣尚予身上。衣飞石怎能不惶恐?
    谢茂将手伸进他的帷帽底下,握住他微微发汗的手,说:“看戏,看戏。”
    那边已经打起来了。
    两桌市妓尖叫着退到一边,闲汉则袖手在一边看热闹,马万明这边两个退伍老卒当主力,一个逮住中年儒者暴打,一个逮住那虎头虎脑的少年暴打,剩下几个帮闲也不是只会捧哏,在马万明的咒骂声中,几个人居然围住女扮男装的少女厮打起来,一时间碗筷齐飞,尖叫声不断。
    余贤从与常清平都老老实实地守着谢茂不动,衣飞石看了局势,皱眉道:“他们想走。”
    “再不走,缉事所的人就到了。”谢茂笑道。
    “他们是奸细。”衣飞石看着跳脚的小舅舅,拿不准皇帝的想法,“我舅舅不是。”
    谢茂依然笑声轻轻地,仿佛和人开了个玩笑:“他可以是。”
    “你阿爹已经快二十天没有战报回来了。锦衣卫也已经审出了梁幼娘同伙的供词。替你翻案也就是这三五天的事了。眼前这三个……”谢茂示意被马万明缠住的一老二少,“有条大鱼。如今十户联保,他们出不去,待不住,一直在联络的属下也进了羽林卫大牢,把他们卖了出来。”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