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53章 153
    学府的开设一开始并没有吸引任何人的实现, 开官学以往也有例子,只是没有这么广过。
    不少学子都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思在看这件事。
    周容也挑了几个帮手, 林渊告诉他, 但凡是他需要的, 林渊都会提供。
    于是周容就选了十多个学子, 这些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但有几个都曾给过周容难堪。
    此时被周容挑选出来, 脸面上都有些挂不住,狭隘的觉得周容是挑这个机会打他们的脸, 以显示自己宽厚。
    也有不狭隘的觉得周容胸怀宽广, 不记仇。
    但当他们发现, 他们招纳的学子将是百姓之子的时候,反对之意空前绝后。
    “周容!你这是什么意思!”
    “低贱小民也配读圣贤书?!”
    “我等不屑与你为伍!”
    “我自请辞, 你好自为之!”
    周容冷笑道:“诸位要走便走吧。”
    十六个人, 瞬间就走了十个,还有六个茫然无措, 不知道自己该如何。
    好不容易有个活干, 家里的大人都指望着他们借此机会出仕,此时走了,回去怎么交代?
    这六人留下了。
    周容冲留下的人说:“继续吧。”
    六人继续看书册, 他们要选出不同年龄的学子要修学的书,每人都要列出来。
    林渊给他们订好了,一共有三门主课,一门选修课。
    国学、算数、礼仪。
    琴棋书画就是选修, 学子自己选择学习哪一门。
    他们不仅是要选出书册,还要自己重新修订,十多个人都不够,更何况现在只剩下六个人,哪怕加上周容也只有七个,周容必须要再去找人。
    可惜经过那十个人的宣传,士子们都不愿意与周容为伍。
    周容现在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打击世家。
    世家的权利太大了,他们代表的是天下士子,是天下读书人,当他们集合起来反对什么的时候,连皇权都只能为之退步低头。
    如今天下刚刚安宁,世家还没有恢复元气。
    如果此时不去管,等将来一切尘埃落定,就更管不了了。
    周容抿着唇,想起自己那个借醉意问陛下,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对世家。
    陛下告诉他,他可以把权力分出去,但他可以分,别人不能主动来拿,谁拿,他就要砍掉谁的手。
    此时的林渊正在和吴长青商讨赋税的问题。
    百姓减免赋税五年,林渊倒不担心下面的人会阳奉阴违,此时他的号召力是前所未有的,免税的事没人敢背着他去瞒百姓。
    而且百姓的胆子也被他养起来了。
    尤其是高邮,很多高邮人有了点小钱,发现高邮的工作机会变少了,就主动离开家去其他大城找机会,自然也把高邮重新养出来的风俗习惯带了过去。
    许多百姓家都会供奉林渊的雕像。
    虽然林渊还活着,好像有些不吉利,但林渊也没有去制止。
    林渊治下的每一地都有人敲锣打鼓的宣传免税。
    宣传语也很简单——
    “皇上说了,五年不收田税!”
    “当官的收税要砍头!”
    当然,田税不收,别的税还是要收的。
    “个税要收,商税要收。”林渊对吴长青说,“税法要改。”
    吴长青:“微臣必然督促。”
    林渊笑了笑:“你记着,不要着急,慢慢改之,百姓经不得大变动。”
    吴长青低着头,陛下还是老样子,他对百姓就像最温柔的母亲,稍微用点力都会心疼。
    唯独对官员,那可比最严厉的父亲还要严厉。
    内侍在门外说:“陛下,宋相来了。”
    林渊:“叫他进来。”
    宋石昭走进书房,刚要行礼,就听林渊说:“先生过来,不必行礼了。”
    宋石昭走过去。
    林渊叫他坐下以后他才敢坐。
    “招你们来便是想跟你们商量。”林渊喝了口茶,“朕想重新编撰民法。”
    宋石昭连忙说:“陛下深谋远虑。”
    宋石昭又说:“陛下,乱世当用重典。”
    林渊摆摆手。
    宋石昭这个重典的意思简单,就是让刑罚更加严酷,犯罪成本加大,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反对势力,或是林渊看不顺眼的势力一起铲除,加强中央集权。
    但问题在于,这样一定会产生很多的冤假错案。
    林渊:“这次要把方方面面都完善下来,要有法可依,依法治国,而且你们听清楚了,是民法典,不是刑法。”
    宋石昭和吴长青都愣住了。
    “陛下,这恐怕……”宋石昭叹了口气,“难啊。”
    林渊:“正是因为难,朕才要把这件事交到你们手中。”
    制定了新法,治国有法可依,才能保证国家发展。
    当年法国就是靠拿破仑的《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成果,也促使法国反复扫荡封建残存势力,最后成为了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林渊不准备走资本主义道路,主要是社会发展的限制,但是他可以打下依法治国的基础。
    他不准备走得太超前。
    民法典顾名思义,管的是民生,而不是刑法。
    现在关于民生的法律文件少得可怜。
    不管是婚姻法,劳动法,几乎都没有明确的条文规范。
    大多数都是靠现有的民风民俗来治理,每一处民俗不同,官员的治理方式也就不同。
    比如有的地方,通奸是大罪,但罪不至死。
    但有的地方,通奸就是死罪,男女都要被私刑处置。
    而且很多都是一族族长施以私刑,甚至不用给官府禀明,到时候报个病死的缘由上去,这事就了了。
    百姓是不被重视的。
    犯罪了有法律,但关于民生根本无法可依。
    宋石昭摸着自己的山羊胡:“恐怕三五年内都难以修好。”
    林渊似笑非笑:“天下学子供你取用,一年内,朕要看到初版。”
    宋石昭:“臣遵旨。”
    吴长青也连忙说:“臣遵旨。”
    林渊说道:“先生,你来主编,吴卿做你的副手,你二人当齐心协力,若有拿不准主意的,便来问朕,可好?”
    宋石昭露出一个笑容,脸上褶子都挤在了一起。
    ——
    很快,吴长青便来请教林渊了。
    “宋相说要废除姬妾。”吴长青不明白,“废除了,他们就能不养小的?”
    林渊:“不能。”
    吴长青松了口气:“那废了也没意义。”
    林渊笑道:“律法上不能有妾,他们愿意养女人那是他们的事,官员抓住一个私下养女人的就革职,百姓不管。”
    吴长青懂了,这又是管官的。
    当官可真是倒霉。
    林渊:“他们要是能瞒住所有人,那也算是本事。”
    这条律法的用处是不再保障姬妾的权益,也就是说,她们除了钱以外得不到任何地位,不被社会承认,虽然孩子依旧留有继承权,但她们自己无法靠这个改变自己的自身阶级。
    随着社会平定,经济复苏,这一律法可以让很多女性不再选择去做妾。
    而官员不能纳妾,私下纳妾被抓住了就要革职。
    商人更没有纳妾的资格。
    但根除是不可能的,现代没有妾这个说法,但二奶小三也层出不穷。
    只要男人有钱,女人想要钱,就禁不住。
    可律法不会保护她们。
    吴长青又问:“宋先生说,不能有出妻,只能有和离。”
    林渊拍了把大腿,笑道:“知朕者,宋石昭是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