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小儿蹦起来,跑去屋内找母亲。
    “娘!”小儿双手放在灶边,“今日吃什么?”
    女子:“今日吃红薯饭,好不好?”
    小儿连连点头:“好!吃红薯饭!”
    女子又说:“再配些小菜,好不好?”
    小儿笑得甜蜜:“好!娘做的都好吃。”
    女子俯身扯了扯儿子的脸蛋:“看这是谁的小嘴抹了蜜?”
    小儿笑起来,扑到女子的怀里。
    饭桌上,一家人都吃着红薯饭,就着野菜吃,也颇有滋味,女子对丈夫说:“听说女子也能做工呢,要是我能做工,咱们就能早些存出钱,送大妞去读书识字。”
    大妞就是他们的儿子,生得太早,怕养不活,便取了大妞这个乳名。
    丈夫说:“你别去,我准备去从军,从军的月饷比你我做工挣得多,能早些存出钱来。”
    女子的筷子顿住:“从军?”
    丈夫摸了摸埋头苦吃的小儿的头:“别怕,军营每隔一月便能回家探亲,就算开战,也只剩下濠州和安丰,我不一定会去打,就是去了,也不会输,你夫身体强健,心有牵挂,必然活着回来。”
    女子害怕了:“打仗,刀剑无眼,你要是回不来,我和大妞就是孤儿寡母,谁都能欺负到我们头上,我是妇道人家,到时候我又能如何?”
    丈夫握住妻子的手:“我听人说了,军营里待遇很好,退伍了有钱拿,朝廷还给安排活干,伤了残了还能再拿一笔钱,若是死在战场上,我就是烈士,你和大妞就是烈士家属。”
    “烈士家属,每月你们都能拿到一笔钱。”
    “还会受朝廷照顾。”
    女子流下泪来:“你非得要去吗?”
    丈夫点头:“我意已决。”
    女子伸手抹泪:“我去给你收拾东西,我在家会好好照顾大妞,侍奉公婆,你在外头也要自己珍重,别让我成了寡妇,让大妞没了父亲。”
    丈夫:“我此生能得我妻,是天幸。”
    女子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再吃不下东西,躲到屋里去了。
    只有小儿抬起头来:“爹,你要去当兵?”
    丈夫朝小儿笑:“大妞喜不喜欢?”
    小儿不知战争的残酷,只知道当兵威风:“爹,你以后会当将军吗?”
    丈夫:“爹会努力的。”
    小儿高兴道:“那我就是将军的儿子了!”
    ——
    林渊看着罗本写好的折子,看完之后走到罗本面前:“卿可愿为大夫?”
    罗本抬头,他三跪九叩。
    “愿为陛下尽忠,此生不改。”
    这个大夫是林渊新任的职位。
    宋朝时的大夫为正三品,以宣奉、正奉大夫为首。
    而罗本的大夫,则是御史大夫,从二品,有问政,谏政之责。
    林渊将行完礼的罗本搀扶起来,微笑道:“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君。”
    第150章 150
    巍峨皇城屹立不倒, 清晨钟声响起,洪钟如雷鸣, 阳光大好, 万里无云。
    百官立于崇天门外, 穿着官服, 宋石昭站在百官之首, 烈日炎炎, 宋石昭虽然年迈,但此刻却觉得自己已经重回壮年, 他从未觉得自己如此年轻!
    这些百官都是慌忙凑的人, 其中不乏元朝旧臣, 让他们出现,就是宣告天下, 林渊为明君, 为雄主,所以元朝旧臣尽皆俯首。
    入城的三位大将就在宋石昭之后, 三人穿戴战甲, 目不斜视。
    钟声渐歇。
    崇天门外终于看到了人影。
    此人穿着黑色长袍,广袖宽大直坠腿侧,袍上锈正红色云纹, 龙腾云间,双目如矩,爪尖有火。
    他行走如风,气势非凡。
    宋石昭先一步跪下, 百官于他身后下跪。
    无人直视天颜。
    林渊立于大明门门口,文武百官尽皆俯首,此时惠风和畅,天朗气清。
    他看着跪伏的臣子,知道此时就要开始“劝进”了。
    共有三请两辞,最后一请才能应。
    宋石昭此时站起来,有他带领,其他人才能起来。
    宋石昭开始说话了。
    “时逢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贪官污吏众,天下苦元久矣!”
    “唯南王以百姓为子,以天下为家,使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所治之地百姓安居乐业。”
    “今日天下大定,臣求南王,登基为帝,以正朝纲!”
    百官应和。
    跪地请求。
    林渊此时说:“渊年轻,何德何能当此大任?天下有志之士众,渊不可。”
    宋石昭二请:“天下勇士虽众,却无人能以一己之力担负天下兴亡,南王年纪虽轻,却能令天下归一,若南王不称帝,臣万死!”
    百官:“臣万死!”
    林渊又说:“诸位都是国之栋梁,有诸位辅佐,君王必能尽得民心,渊无能,不堪为帝。”
    宋石昭三请:“当今天下,只有南王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南王称帝乃民心所向,若君不从臣之所请,臣只能以死谢天下!”
    “既然如此,渊也只能从命。”林渊叹气道,“还请诸君助我。”
    百官高声:“自当为国尽忠,为君尽忠!”
    国乐奏响,气势高昂。
    林渊:“诸君请起,与渊一同入内。”
    大明殿门户大开,恭迎着自己的新主人。
    林渊一步步走上台阶。
    明德元年,明帝渊登基,国号明。
    明德,出自《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
    新的龙椅昭示着新的主人,这把龙椅扶手为龙头,用的是紫檀木大料,染为黑色,庄重大气。
    林渊背对龙椅,待文武百官入内,才坐上龙椅,取来帝冕,帝冕垂有天子十二旒,天子之气乍现。
    林渊坐在龙椅上。
    百官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渊伸手:“众卿平身。”
    “朕初登大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今大都百姓人心惶惶,诸位可有良策助朕?”林渊问道。
    “臣有本奏。”郑清风出列。
    百官都看着他。
    郑清风是被宋石昭叫来的,他此时上前,胸有成竹。
    林渊笑道:“哦,郑卿请讲。”
    郑清风言:“开市、纳美、祭天,如此,大都安定,百姓安定。”
    “那便依郑卿所言,开市祭天。”林渊,“纳美再议,如今百姓刚刚远离战事,怎好夺人子女?”
    郑清风也没有坚持,刚登基就广充后宫确实不妥,他不过是依例提一嘴而已。
    林渊叹气道:“经过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民强则国强,民富则国富。”
    “朕念百姓疾苦,免五年赋税,众卿以为如何?”
    宋石昭先一步说:“陛下心怀天下,怜爱百姓,乃百姓之福,天下之福!臣为百姓,谢陛下!”
    话都被宋石昭先说了,后面的官员气得要吐血。
    下了朝,林渊走到了大明殿后的延春阁。
    宋石昭和郑清风紧跟其后。
    林渊让两人就坐。
    “朕想开府学。”林渊道:“让百姓之子年满六岁者皆可入学。”
    “无需学资,一坊一学。”
    “从京城开始推行。”
    宋石昭沉吟:“陛下,此事耗资巨大,适才陛下又免除五年赋税……”
    林渊:“莫急。”
    郑清风道:“陛下胸有成竹,已有良策,还望陛下指教。”
    林渊笑道:“各地世家,一家便能养活一城。”
    宋石昭猛然道:“陛下深谋远虑!可世家未必愿意双手奉上家资,若有不妥,非但无利,反而有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