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孙云舟:“绝不更改。”
    杨少伟走了,离开孙府以后,他站在门前,面无表情的看着大门,他会叫孙云舟后悔,叫孙云舟在他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
    既然孙云舟不愿顺坡下驴,他就等着,等孙云舟自己,求他给孙云舟台阶下。
    杨少伟嘴角勾起一抹笑,转身离开。
    等孙云舟发现他赖以维生的民心都不站在他那边的时候,杨少伟的目的就达成了。
    “他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贤臣。”杨少伟一边喝茶一边骂,“名垂青史?真是说的不如唱的好听,怎么不一天到晚睡觉,看看白日梦做不做得成!”
    小厮小声问:“公子可有对策了?”
    杨少伟:“若无对策,我跟你抱怨什么?”
    小厮这才松了口气,他知道公子这些日子心气不顺。
    来汉阳这么久,好不容易要得到重用了,还遇上一个硬骨头,他可不敢再去招惹公子,连忙说:“公子可要用些点心?”
    杨少伟深吸一口气:“上些来,待我吃饱了再同他清算。”
    小厮连忙下去,留杨少伟一人在屋内。
    待杨少伟吃饱喝足,招来自己的带着的人,商议了整整一晚,几人在一个屋子里和衣而睡,半夜若有所思,便将人叫起来继续商议。
    翌日,说书人重新走进了茶楼,走上街头。
    百姓们平日没什么娱乐活动,能听听书,那就算是不错的消遣了,街头的不要钱,讲完了愿意给便给些打赏,不愿意也无法。
    百姓们爱听三国,或是听霸王别姬,阵仗越大,美人越多越好。
    不过这回说书人说的不再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
    他们开始说汉阳,说汉阳的历史,说汉阳出过哪些了不起的人物,赞汉阳的水土人情。
    然后话锋一转,开始批判天完政权。
    但他们的批判是很婉转的,他们批判天完蒙蔽百姓,利用百姓,然后伤害百姓。
    百姓们很天真,他们的思考方式几乎是一条直线,他们觉得说书人前头说的事对的,那后头也不会错,又仔细想想,似乎徐寿辉当了皇帝以后,他们也没比元朝统治时过得更好。
    于是徐寿辉成为昏君,臣子自然也就成了佞臣。
    “我要告诉他一个道理,昏君之下,永不会有什么贤臣。”杨少伟站在窗台,看着街上百姓围拢在说书人身旁,嘴角含笑道,“若是贤臣,怎会跟随愚昧之君?笑煞人也。”
    作者有话要说:  孙云舟:“我就是面子思想有点重。”
    第130章 130
    “昏君!”
    无论是街头还是巷尾, 百姓们都在谈论着徐寿辉。
    这是一种很罕见的现象,一般来说, 即便上面没有刻意管制, 百姓们也不会谈论当权者。
    哪怕这个当权者已经变成了过去式。
    孙云舟每次上街, 都能听见有百姓这么说。
    这一次他终于忍耐不住, 上前与这个脚夫争论:“你凭何说皇上是昏君?”
    脚夫:“他是什么皇帝?谁让他当的皇帝?名正言顺吗?不过是欺负我们老百姓!”
    孙云舟引经据典说了一堆。
    脚夫:“我听不懂!你们这些读书人文绉绉的, 谁知道你们到底想说什么。”
    “我就知道那姓徐的当了皇帝, 我的日子也没变好,是南菩萨来了, 我才找着活干, 不用给人送礼当孙子!”
    “谁让我过好好日子, 谁就是明君!”脚夫丢下这句话,又背着自己的货物走了。
    留下孙云舟站在街边, 一脸茫然。
    好像一夜之间, 百姓们都敢于谈论天完政权了,他们有数不清的冤屈, 小吏们带给他们的苦痛永远刻在他们的心里, 这些罪过自然也被安在了徐寿辉的脑袋上。
    如果徐寿辉是明君,又怎么可能放任小吏们鱼肉乡里?
    百姓们并不会在意徐寿辉有没有实权,毕竟他们理解的简单, 皇帝是万物之主,说他没有实权,百姓不信。
    孙云舟回到家里,他失魂落魄, 不知今夕是何夕。
    他的女儿关切地询问:“爹,您怎么了?可是遇上了什么烦心事?”
    这是他唯一的女儿,他亲自教导长大,是这个家里唯一能理解他的人。
    他还给她取了闺名:孙瑶。
    “瑶瑶。”孙云舟艰难的露出笑容,“爹没事,你去歇息吧。”
    孙瑶:“爹,您别骗我了,娘说自从那南王进了汉阳之后,您就再没有展颜过。”
    孙云舟靠在椅子上,他问道:“瑶瑶,你也觉得皇上是昏君吗?”
    孙瑶没说话。
    孙云舟看着女儿:“瑶瑶,你说实话,爹不怪你。”
    孙瑶说道:“爹,女儿宁愿他是昏君。”
    孙云舟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女儿。
    孙瑶却接着说:“昏君至少能左右朝政,他必然有权才能昏庸,无权又如何昏庸?他是个弱君!软弱之君,还不如昏君!”
    孙云舟:“那不是皇上自己选的,是那倪文俊……”
    孙瑶拉住父亲的手,言辞恳切:“爹,您别再管那些事了,如今汉阳易主,您也不当官了,女儿虽不是男人,却也愿意撑起孙家门楣,就算皇上仍然在位,赵将军打退了倪文俊,依旧会有第二个倪文俊。”
    孙云舟闭上眼睛。
    孙瑶说:“爹,女儿问过了,听说南王治下所有地方都能招赘,女儿也招赘,不离开爹娘,生了孩子无论男女都姓孙。”
    孙云舟从女儿的话中听出了一丝雀跃。
    他忽然明白了,他问女儿:“你觉得南王如何?”
    孙瑶想也没想:“女儿观他行事,杀伐果断,手握重权却知人善任,且与常人不同,听说高邮等地,女人也可作工立户,养活自己,可以招赘,也能埋入自家祖坟……”
    孙云舟忽然明白了,那南王每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做法,都能收获一部分民心。
    女子立户招赘,在他们看来异常荒唐的事,却能让天下女子为之疯狂。
    好处到了她们手里,南王在,好处就在,南王不在,好处就没了,女子不是傻子,她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会拥护南王。
    那些从来不被人看在眼里的低贱小民,在南王治下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想想也知道,他们必然会成为南王最忠实的壁垒。
    孙云舟靠在椅子上,他问道:“听说那南王手底下有女管事,女人也能当官。”
    孙瑶笑着说:“爹,您看女儿如何?”
    孙云舟看着自己的女儿,这个由他教养长大的年轻女子,她就像年轻时的他,野心勃勃,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也会像以前的他一样,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路,然后致死不悔的走下去。
    孙瑶又说:“听说现在南王还在任用原先汉阳的官员,爹,您素有政绩,为官未有劣迹,您若是……”
    孙云舟打断女儿的话:“休要胡言!”
    他从没用这么重的语气训斥过女儿,孙瑶愣住了,她看着自己的父亲:“爹,咱们家现在什么情形您不知道吗?您说自己有成算,卖了铺子卖了地,连祖宅都卖了,家里值钱的全没了,娘的嫁妆如今也所剩无几,难不成咱们要坐吃山空吗?”
    孙云舟低垂眼眸,他知道现在他走到了绝境,钱花了,胡余死了,他原先以为胡余是他能走的最后一条路,却没想到胡余只是引蛇出洞的诱饵,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里。
    那南王,着实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若是徐寿辉能有这南王的一半……
    孙云舟叹了口气。
    若真能有,那倪文俊还会反?他们还会走到现在这个境地?
    “爹,汉阳已经易主了。”孙瑶轻声说,“您如今去南王手下做事,也不算背主,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天下有识之士都愿追随英主,明君贤臣相辅相成,如今有了现成的明君,您为何不放下固执呢?”
    “您曾告诉女儿,人这一生,能做的选择并不多,或是因为身份,或是因为境遇,如今您有身份,又正巧南王缺人。”
    孙瑶的话既轻又软:“跟着南王,您说不定能位极人臣,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南王一路走来,所行之事,所颁之政令,都以百姓为先,父亲想要的,不就是这样一位君王吗?”
    孙云舟瞪了女儿一眼:“你说这么多,就是想招赘!”
    孙瑶撒娇道:“女儿不愿离开父亲母亲,女儿想伺候双亲。”
    孙云舟拍拍孙瑶的手背:“别逼你父,叫为父再想想。”
    他还是有些过不了心里这道坎。
    在他看来,世上的贤臣,都该为自己唯一的君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君辱臣死,君死臣随。
    孙云舟在书房坐了一晚。
    他在宣纸上写着南王这些年所经之地,写着南王颁布了哪些政令。
    他写得仔细,写完后看的也仔细。
    当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南王下达政令后收获的一切。
    他错了吗?孙云舟有些茫然。
    他跟随徐寿辉,认为做臣子的无论头顶的君主如何,都应该“从一而终”。
    可如今他还没死,天王就已经“忠”了,连他亲手养大的女儿,都因为女人能做官,女人能招赘而心甘情愿成为南王的百姓。
    翌日清晨,孙云舟叫门房去给杨少伟送一封请帖,请杨少伟过府一叙。
    杨少伟整理衣冠,对前来禀报的仆从说:“收着吧,我说了,我要他亲自上门来求我!”
    仆从甚至杨少伟的脾性,也不多劝,只说:“公子,拖得久了,南菩萨那边……”
    杨少伟在林渊面前可是打了包票的,用的时间越短,越能证明他的能耐。
    不必为了斗气失了在林渊面前的体面。
    杨少伟深吸一口气:“备车,我这就过去。”
    等真的同朝为官了,他再慢慢跟孙云舟清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