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们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从生来开始,就在社会最底端艰难求生,人生最幸福的时候,大约就是一家人还在一起,过年的时候尝尝肉渣的日子。
    刀哥使劲吸了吸鼻子,挥手让杨子安走。
    “我再跟小二说会儿话。”
    杨子安只能点头:“大哥,也别太伤心了。”
    刀哥:“我知道。”
    人死了,可该过的日子还是得过,新来的人被剃了光头,许多人连下头的也剃了,现在天气暖和,洗澡不用烧水,打了水晒一天就能洗了。
    这些人都很惶恐,他们基本都是被主家卖给了人牙子,人牙子带着他们一路走一路卖,现在买人的也少了,他们大多数每天就只有一个豆渣饼,里头混点糠——那还是人牙子做了生意,心情好的时候。
    他们都不愿意逃跑,跑了,豆渣饼就没了,被人牙子带着,好歹还有豆渣饼吃。
    一路长途跋涉,就靠一个豆渣饼,他们早就瘦的没什么人样了。
    林渊观察着这些人,发现他们已经被原本的主人们给“驯化”了,自己不会做选择,也不会去思考,主人叫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原先家里的时候,他们听主家的,被卖给了人牙子,就听人牙子的。
    现在被卖给了林渊,他们就理所应当的听林渊的话。
    只要有主人,他们就安心。
    这些人瘦的皮包骨头,杨子安原本买了一百多人,但现在在林渊面前的,只有五十六个人。
    都是男人,杨子安没敢买女人。
    “女人和孩子我不敢带回来。”杨子安解释道,“路上太危险,买下来也活不下来。”
    林渊明白,他叹了口气:“没什么。”
    杨子安却说道:“四弟,你也别内疚,只有城墙建起来了,里面的人活命的机会才会变大,我们不出去买人,以后就只能等流匪杀进来。”
    经历过两次流匪的杨子安认真说:“做任何事,都得有取舍。”
    林渊伸手抹了把脸。
    他心里一方面清楚,如果不买人回来,不填充人口,这个庄子就不能良性循环下去。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那些人是因为自己的指令死的,而他原本可以避免这些。
    巨大的愧疚和自我怀疑快要把他淹没了。
    在现代,他做的最大的决策也不过是一个项目要不要进行下去,评估这个项目的价值可以注入多少前期投入,决定的也不过是他自己个人当月的奖金如何。
    现在,他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人命,他犯一个错,就得有人命填进去。
    林渊终于知道上战场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将军。
    一定要足够冷静,要心硬如铁,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杨子安目光坚定地看着林渊:“这件事,你没做错。”
    林渊仰头看天,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可不能哭出来,等他再次低头的时候,他的目光变得冷静锐利起来,冲杨子安说:“我们必须在明年开春之前把城墙弄出来,除了种地的以外,所有人都得去弄。”
    林渊说:“我带人打铁,把武器弄出来。”
    “炭我会想办法。”林渊说,“我会想出办法的。”
    杨子安拍了拍林渊的肩膀,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四弟,这样就对了,现在谁都可以倒下,你不行。”
    林渊现在是所有人心中的“东家”,代表的不止是决策人,代表的更是安稳的生活,一旦“东家”倒了,他们就会心慌,会忙乱,人心不稳,浮躁的时候就会出事。
    林渊:“我知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杨子安带着人挖窑,找烧砖用的土,漫山遍野的找,有时候直接睡在野外。
    林渊则是带着人去山上分辨不同种类的树,一次次的实验那种木材能烧出更好的炭,还有适合的温度——没有温度计,自己一次次的用手背去试,林渊的手背也因此全是烧伤的痕迹。
    如果能找到煤矿就好了,可惜他们根本没有人力去漫山遍野的挖可能有煤炭的地方。
    比起杨子安和林渊,反而是捕猎队的人收获要大一些,他们最近抓到了不少竹鼠,全部养在了庄子里,竹鼠能啃食木材和打洞,所以只能关在屋子里,大多数时间竹鼠都很安静,只有被抓住的时候才叫。
    吃的也很简单,跟猪一样好喂,基本是什么都吃。
    秋天的时候,不少竹鼠都已经怀崽了,林渊让他们先把竹鼠养着,每天喂点草籽和竹叶,多的猪草也能喂两把,竹鼠长成快,一窝能下好几只,等第二批长大了,就能过上有肉吃的日子了。
    兔子也打了几只,不过都瘦的可怜,回回都是单只,一共就抓了四五只,就直接给吃了。
    现在每天能尝到的肉味就是鱼汤,很多人把杂粮馒头泡在鱼汤里,馒头吸满了汤汁,也算得上是美味。
    果儿,林渊现在唯一的妹妹,因为是小孩子,失去姐姐的伤痛过去之后,就开始每天跟着二两和狗子跑。
    林老爹倒是说过几次,都被杨氏撅回去了。
    杨氏说:“我不求她日后富贵,知书达理,但求她平安长大,如今这世道,她能跑能跳,才是活命的根本。”
    林老爹讲不过妻子,说了几次没用,便也不说了。
    果儿是个黄毛丫头,她在娘胎里长得不太好,头发发黄,细胳膊细腿,二两和狗子也不敢带她去池塘摸鱼,就带她去摘山上的野果,就在捕猎队旁边,他们可不蠢,知道得跟着大人们,不能去见不着的地方。
    人多,野兽也不敢来。
    果儿拿着一个小竹篮,里面放满了深红色的小果子,每一个大概只有一颗小珍珠那么大,但是很甜,吃进嘴里,舌头都能被染红,在这个没有糖的庄子里,这点甜蜜的味道就足够让她满足了。
    “二两,狗子,吃。”果儿把篮子凑到他们跟前,她长着雀斑,皮肤偏黄,笑起来却很有感染力,“很甜,你们吃。”
    二两虽然一直跟着林渊,但以前在林家的时候,也跟果儿打过交道。
    这几位小姐和少爷一样,都是顶良善的人,得知二小姐和三小姐夭折消息的时候,二两也真心实意的大哭过。
    “谢四小姐的赏。”二两毕恭毕敬的跪下去,果儿说,“快起来,你别跪我,我不许你跪。”
    二两站起来,拿了几颗塞进嘴里,冲果儿笑:“甜,四小姐摘的就是甜。”
    说着还用手去推狗子。
    狗子本来想跪的,果儿却拦住了他,她说:“你也别跪我,不然我就跟大哥说。”
    狗子茫然无措地看了看二两。
    二两:“狗子,听四小姐的。”
    狗子站起来,果儿上手抓了一把果子给他。
    果儿说:“真甜啊。”
    “我得给哥哥多带点!”
    她兴奋极了,在山上带了几乎一天,要不是捕猎队要下山了,她能一直待在山上。
    林渊看到那些浆果的时候也很高兴,确实很甜,含糖量高,就是个头太小,他问果儿:“这果子还多吗?”
    果儿点头:“多!山上都是,就是枝上有刺,要小心些才行。”
    林渊准备先用果儿拿回来的这些果子试试,看能不能熬出糖来。
    如果可以,正好这段时间女人们也不用缝制衣服了,叫她们跟着捕猎队上山踩采果子。
    甜食,有时候真的可以慰籍人的心灵。
    作者有话要说:  果子叫什么名字我忘了,家乡长的有,小时候爬山,就喜欢摘下来吃。
    我们都叫它染色果,因为可以把舌头染红2333
    第26章 026
    林渊不会熬糖,他先把果子挤出汁水,再放进锅里小火慢煮,等咕嘟咕嘟变得粘稠了以后关火,自然温度降温——做出来的东西更像蜂蜜,很粘稠,也足够甜,但是不能像红糖和白糖一样变成硬块。
    这样的糖浆不便于携带也不利于储存,但在缺少糖分的现在,也已经足够了
    烧好的木炭也投入使用了,然而并不能锻造钢铁,温度还是不够。
    所有烧炭的人都很失望,怎么找到煤,这才是重中之重。
    但好消息是,杨子安找到能烧砖的土了,而木炭正好能用,在砖窑里闷烧,烧出来的土砖是暗黄色的,虽然大小不太规范,但确实能用。
    新一批被买进来的人这段时间一直跟着下地干活,有些身体特别孱弱的,就跟着女人们一起上山采摘,他们适应的非常好,准确来说,应该是太好了。
    搞得原先跟着刀哥和杨子安过来的人都十分不解。
    有人问他们:“你们都不怕的吗?”
    那些人回答说:“为什么要怕?凡事有东家呢!”
    大不了就是再被卖一次,只是希望如果下次被卖的话,遇到的也能是个好东家。
    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饱过肚子了。
    现在有粗粮下肚,哪怕只是豆渣饼,能填饱肚子就很幸福了。
    “我们过来的时候,人牙子都说,再卖不出去就只能把我们扔了。”有人心有戚戚,“不然白费粮食。”
    “路上的时候,那些人典儿卖女,只要有盆豆料就卖。”
    “连老妻都卖呢,我看到一个,他老妻没人买,他就把她丢在集市上,再没回去过了。”
    “那老妻被带走的时候,还惦记着她男人,惦记着她孩子。”
    有人胆战心惊地说:“我们旁边也有人牙子卖人,里头有个人,把一起的人捂死了好几个。”
    “好多人这么干,人少了,被买走的机会就大了。”
    听他们说话的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我们现在多好啊。”新来的里面有人感叹道,“东家说了,木炭多,冬天都有木炭烧,烟少呢,比柴火耐烧。”
    “还有衣服,我瞧见了,鼓鼓囊囊的,一看就暖和。”
    “有床睡!我这辈子就没睡过几回床!”
    众人问:“你平常不睡床,你睡哪儿?”
    那人嘿嘿笑道:“我以前在主家看马棚,我就睡那儿,冬天睡在马的肚皮底下,暖和。”
    “你还养过马呢?”
    “那可了不得,我就见过大官儿骑马,那些太太小姐们坐马车,我连马屁股都没摸过。”
    那人笑得得意:“我可会养马了,我养的马喜欢吃什么我都知道,母马生崽,我还会接生。”
    “那你怎么还被卖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