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姜桂的胡子都长长了不少,人看起来比五天前沧桑多了,林渊倒还好,他这具身体实岁才十五,激素还没有姜桂分泌的那么多,只冒出了一点点胡茬,还只是几根——被他被拔了。
    长几根胡子在下巴上……那像话吗?!
    “快到了!”姜桂兴奋起来,摇了摇坐在身旁的林渊,林渊揉揉被颠得生疼的屁股,睁大眼睛看着突然开阔起来的道路。
    路边甚至有当地百姓摆的茶摊,供过往的行人和客商饮用,当然,是要收钱的。
    这里好像一点也没被流民波及,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论男女都有自保的能力,连小孩子都是还没学会走路,就要学会拿弓。
    林渊还仔细问过姜桂,确定了这里大部分都是汉人,只有一小部分蒙古人。
    这里的蒙古人都不是官,就是普通百姓,和汉人们混居通婚,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
    “大娘!”姜桂把牛车赶到路边的茶摊,招呼人过来栓牛。
    大娘大约四十多岁,已经有几分老态了,但是身体结实,不看脸的话,说她三十出头也有人信。
    “喂豆料还是草?”大娘摸了摸牛。
    姜桂看向林渊,林渊说:“喂点豆料。”
    这里的豆料竟然还能拿来喂牛,林渊觉得自己简直发现了宝藏。
    大娘给他们上了查,还有一碟小菜和两碗粥,这时候没有别的客人,大娘就抱着孙子坐在一旁,一边哄一边唱着当地的童谣。
    林渊喝完粥,觉得自己总算活过来了,这才问道:“大娘,我们从外地来,想买点粮食回去。”
    他不担心这是黑店,没有黑店老板会是女的,也没有黑店老板不仅是女的还抱着孙子。
    并且这家店还用得起豆料,煮的了白米粥,不会为了钱铤而走险。
    大娘转头,脸上有了喜色:“陈的要不?”
    她家收了新粮,粮仓放不下来了,但陈粮卖不出价,她当家的一气之下说不卖,这下可好,砸手上了,陈粮吃起来有一股霉味,大人孩子都不乐意吃,他们这儿又偏僻,距离最近的邻村都得赶牛车走三天,没有大路,买了粮食也难运,路上说不定还有流匪,大娘已经为那批陈粮头疼许久了。
    几乎当地家家户户都为这个头疼。
    外面饿得饿死,他们却在发愁自己粮食太多,林渊知道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也算是世外桃源了。
    第17章 017
    收粮比林渊想的还要简单些,大娘姓赵,她男人姓张,周围的人有些叫她赵大娘,有些叫她老张家的,她都应,她把自己男人从地里叫回来,叮嘱道:“你别犟,就算价低些,也比一直堆着好。”
    她男人不耐烦:“知道了。”
    赵大娘:“记住了啊!”
    价格好谈,两边都便宜,姜桂把赵大娘家的陈粮包圆,又买了几家的陈粮,堆满了十架板车。
    牛是买不起了,要么雇人,人力拉板车回去,要么就买人。
    “还有多少钱?”姜桂递了一碗水给林渊,林渊这才觉得嗓子发干,他在心里算了一下,小声说“还剩五十两。”
    他们几乎把所有钱都带上了。
    姜桂:“买人。”
    林渊点头,他们得去另一个镇上买人,这个镇子可没人能买,粮食就放在这儿,也不会有人偷,他们自己都不想要陈粮,赵大娘满口答应,保证会把这些粮食看好。
    五十两看起来不多,现在卖身的人,壮年男子一人才二两银子,女人和孩子都是一两,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如今估摸着壮年男子也就一两,女人和孩子半两都不一定要得了。
    林渊也不准备坚持现代道德观,在现代,人口买卖当然是罪大恶极,但这时候的人口买卖,都是活不下去的穷苦人,想要卖个好主家,活下去。
    目的和时代不同,就不能用同样的道德观念去看待。
    赶着牛车走在小路上,林渊冲姜桂说:“姜哥,你觉得这个世道会怎么样?越来越差,还是慢慢好起来?”
    姜桂看着前方,他的表情有些复杂,最后悠悠地叹了口气:“越来越差,我在衙门里,知道如今的皇帝老爷不管事,下头乌烟瘴气,出事以前,牢里关的都是平民百姓。”
    “北方有了人瘟,北人南下,人瘟也会南下。”
    林渊知道人瘟,这是种传染病,算是元朝灭亡的一个关键原因,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元朝的人瘟就是西方的黑死病,但是并没有得到论证,只是一个猜测。
    在这个时代,人瘟是无法被治疗的,被传染上的人只能苟延残喘,躺着等死,任由自己被绝望一天天的包围。
    只是林渊没想到瘟疫会来得这么快,让他猝不及防。
    他以为应该是在元朝灭亡的最后几年出现,然而现实和他的预想有很大的出入。
    “四弟。”姜桂忽然说话了,他摸摸下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坞城出事的时候,我和你嫂子都害怕,害怕你不会收留我们。”
    林渊正要说话,姜桂又说:“你要是不愿意收留我们,我也不怪你,都是命。”
    那种情况,换成是自己,或许都不能一口答应。
    姜桂说:“四弟,哥哥这条命都是你给的,你要是有事,跟我说一声,哥哥这条命都能豁出去不要。”
    林渊笑了笑:“三哥,我们得过好日子呢,往好处想想。”
    “能吃饱穿暖,就是好日子啦。”姜桂笑了笑。
    林渊发现,自从坞城出事以后,姜桂就变得越发沉默寡言,人更稳重了,他的压力估计不小,一家六口全顶在他一个人的脑袋上,所以他战战兢兢,不敢偷一点懒。
    大概是害怕一旦他也倒了,他们一家就待不下去了。
    义兄弟说起来好听,但是有多牢靠?
    到达白山镇的时候林渊觉得自己的体力已经耗尽了,路上走了三天,看到镇口石碑的时候差点被激动的晕过去,怪不得柳镇没什么外人,从这条路进出实在是太艰难了,路烂不说,还抖,他们在路上都是人在地上走,牵着牛。
    和柳镇相比,白云镇就显得可怜多了,路边都是衣不蔽体的乞丐,还有自卖自身的穷苦人,街边也没有摊贩,茶摊和酒楼都关了,一片萧瑟景象,不过是三天的路程,可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好在客栈还是开着的,林渊他们去开了间房,没几个人住客栈,客栈的要价也低。
    小二是个面黄肌瘦的年轻人,他殷情地在林渊他们身边跟前跟后,期待着客人会给他一点打赏。
    林渊知道,再过不久,钱就没有多少购买力了,重要的是粮食。
    到时候造反的号角响起,粮食就更重要了。
    所以林渊这次买人,还是准备买壮劳力,没事的时候种地,有事的时候就得抗击流匪。
    一条街上都是自卖自身的人,有些是遭遇了流匪,一家全死了,就剩自己独一个。
    有的是一家人全部上街,希望遇到好心的,能把一家人全部买走。
    林渊和姜桂走了几圈,确定下来要买哪些人了,年轻的男人和女人,最好都是有家庭的,而且最好的是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或是孱弱的老人。
    这些人最不容易背叛,因为家人永远是软肋,他们不会只想着自己活命,还要让家人活下去。
    不过林渊也说了,如果要带上家人的话,他不会付多的钱,只会付他们一个人的钱,但是他能保证他们的家人有饭吃。
    这群人都肯。
    不用流离失所,有饭吃,至于有没有卖身钱,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些人要在第二天清晨跟着林渊他们离开,他们也没什么行李,不用收拾,说走就能走。
    他们一共买了四十人,还附带了八十人……
    来的时候两个人,离开的时候浩浩荡荡的一群。
    这一路,几乎所有人都是徒步走过去的,包括林渊和姜桂——没法子,架着牛车走这么陡的路,那基本是不想活命了。
    这些人倒是对林渊很敬畏,也不敢说话,只埋头朝前走,牛车里放着粮食,就是写干饼,没水,但是林子里有溪流,赶路的时候也没人去烧,就连林渊都是直接在溪边喝水。
    活水有寄生虫和致病细菌的可能性比较小,林渊只能这么安慰着自己再去喝水。
    十板车的粮食,一辆板车要四个壮年男人才能拉动。
    好在还有一头牛,勉勉强强人也够了。
    是该往回走了,林渊归心似箭。
    第18章 018
    “前面像是有人!”走在前面的人往回传话。
    林渊的脸色变了,他们可没有武器,为了保证安全,他让身材瘦小的几人走在前面,充当斥候的角色,一旦前面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得马上回来报告。
    但是他们毕竟也是第一次当时候,不知道消息该怎么传达,模糊的一句有人,连这些人什么穿着打扮都没看清。
    “停下。”林渊发号施令。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他们一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姜桂也很害怕,他问:“四弟,眼下怎么办?”
    “先不急。”林渊说,“等前面的消息。”
    他们这么多人,藏是藏不了的,也不可能往后撤,带着这么多粮食根本跑不快,不到万不得已,林渊真的舍不得这些粮食,这些粮食代表的是明年秋收前那么多人活命的本钱。
    前边又传来消息。
    “是一群乞丐。”
    林渊松了口气,乞丐,身体素质还比不上这些被他刚买来的人,至少这些人在自卖自身前还是吃过饱饭的,而乞丐一般都过不上什么好日子。
    很快,他们就和那群乞丐遭遇了。
    一群老弱病残,徒步走在山林间,他们几乎是逮着什么吃什么,一个个都佝偻着身子,面黄肌瘦,双目无神,宛如行尸走肉。
    他们看到板车上装着粮食的粮袋时,一个个就像狼一样,双眼冒着绿光。
    围在粮食旁边的人们则是如临大敌,他们知道这些粮食也是他们的活命之本,冬天就要到了,只要跟着新主人到主人的庄子上去,他们就能活下去。
    如果这群乞丐抢走了粮食,伤了新主人,他们也就完了。
    但这群乞丐并没有贸然上前,他们只是站在原地盯着,一动不动,像是一尊尊石像,外界的变动无法影响他们的行为。
    林渊也没动,双方就这么僵持着,隔着树木和草丛,寒风吹过,竟有种绝世高手在对峙的错觉。
    过了半个时辰,林渊实在不想浪费时间在这儿干耗着,于是高喊道:“你们那边有领头的吗?出来说话!”
    乞丐们这才变了表情,他们似乎是在商量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才走出来一个年轻男人。
    林渊也走了过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