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常家主母(重生) 第1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老太爷摇摇头,不与妇人一般见识,又与他们道:“这事到底起头在哪里,可能问问你们三舅就知道了,他现在出去了,就在我们胡同里一家人家里头吃酒,过一会儿我让兴楠去把他叫回来,你们问问他就知道了。”
    老太爷说着沉吟了一下,又道:“伯樊的名头是怎么传到圣上耳朵里的,这事老夫倒是有个猜测。”
    “外祖父,请说!”苏居甫立马激动道。
    老太爷“嗯”了一记,手轻点桌子提醒他道:“你忘了,京畿尉?”
    苏居甫恍然大悟,一拍脑袋很是懊恼道:“我怎么就没想到?”
    他是想到了,但常伯樊和苏苑娘不明所以,苏苑娘全然不懂,困惑地朝外祖母看去,小声问老外祖母道:“外祖母,那是什么呀?”0
    第230章
    佩老夫人朝外孙女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她听她外祖父他们说。
    这厢常伯樊在看了眼妻子后,就看向了舅兄。
    京畿尉,也就是京辅都尉府乃当今陛下亲手所立,统管京城内外所有事务,应天府也得受其调谴。苏居甫乃应天府县尉副手,寻常百姓可能对这神龙不见首尾的不甚熟悉,他却是知之甚详,并与之打过交道。
    他是知道的多的,且因着他身居县尉典使之位,还有外祖家的诸多提点,他知道的可不比他的上峰汤县尉,以及上峰的上峰左府尹来得少。
    “京畿尉,也就是京辅都尉府,是替圣上守护国都内外安危之所在。”苏居甫扭过一点头,朝常伯樊这边道:“他们替圣上守卫国都,另一个,他们也是圣上的耳目,你没在京城呆过,不知道皇城底下这三街六巷,四坊五市皆了如指掌,我还听说……”
    苏居甫说到这顿了一下,看向了佩老太爷。
    老太爷朝他抚须额首,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苏居甫便接着往下与妹夫道:“圣上每一年过年前都有让都尉府儿郎全员出动流入大街小巷打听京城各处消息的习规,多年下来,可说这京城内外的事情,如去年哪条街长了,哪家坊市开了什么铺子,对这些圣上可说是如洞若观火,烂若披掌,事事皆明了。”
    “你有汾州街临苏巷子里开的那几家铺子,红火罢?”苏居甫此前还是半瞟着常伯樊说话的,这些他已正眼看向了常伯樊,眼睛定定看着人未动。
    常伯樊的几家铺子前几天是红火,但常当家也总结过,一来是他带来的货物新奇,二则也不贵,他虽没做赔本买卖,但也是用低价赚了不少吆喝,到大年三十那天,他三家铺子里的什物东西几近卖空。
    在临苏城汾州城常伯樊的生意就是这般做起来的,只是当初临苏城和汾州城的生意没这般好做,要几个月才能做出名气来。但京城的生意比在临苏汾州两地时要好做多了,京城百姓家中富余的多,就是郊外也有不少进城买得起小而不贵的一些新奇物什的富农,这些人比他们汾州买的人多了不知几何。
    且在京城城内居住的百姓更是他们临苏、汾州的数以倍计,是以但凡这京里出了什么稀奇物件,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两天,全京城至少有一半的人都会听说到。
    常伯樊首饰铺子里那花俏的发带就是因着这个几日就卖光,以至于到年底那两日还有随父母来铺子里的小娘子因买不到心仪的发带站在他们铺子门口双手擦眼泪的。
    “还可以。”面对舅兄的发问,常伯樊轻颔首。
    还可以?苏居甫鼻子里哼了一记,他衙门里的兄弟可不止一个两个来他面前贺过喜了,他还为此自掏腰包请一干衙役吃过一圈。
    不过这不是与他这妹夫计较这个的时候,苏居甫接道:“之前我跟你说了,但凡京城里出现了什么新奇样子,圣上都是知道的,这京里,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你今年算是出了个小小的风头,经都尉的嘴里传到圣上耳朵里,倒不是奇事。”
    “之前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苏居甫说着又是懊恼轻拍了脑袋一记,闭眼悔不当初道。
    “现在明白了就好了,哪有人一时之间面面俱到的,你这也是关心则乱,一时没想起也是于情可通。”佩老太爷这厢道。
    苏居甫朝外祖父拱手作揖,苦笑道:“是居甫年轻了,尚不够稳重。”
    他这外孙,自幼对自己苛刻,严以律己,这别人家的小儿郎小公子爷还在招猫逗狗,招惹是非之时,这孩子就已开始走一步看三步了,小小年纪就心思沉重,活得比谁都辛苦。老太爷是真真心疼他,却也无话可说,他对儿孙的要求也自是苛刻严格,总不能因着可怜外孙,就让外孙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若是如此,他们家也就真的无出头之日了。
    也是多次了,老太爷看着有些心疼他,但劝说的话到了嘴边又说不出口,末了只得在心里轻叹了口气,嘴里安慰外孙道:“你知道你还年轻就好,不必太苛责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老太爷虽有时嫌他过于谨小慎微,身上勇猛不足踌躇有余,可也知依外孙和外孙家里如今的家境,他现如今的处境是容不得他过于勇猛的。
    这有点家底的人失败了尚可卷土重来,他这外孙若是受了重创,就是他老头子也不敢夸下海口能保他这外孙东山再起。
    没有两全的事啊,老太爷心中也是无奈,这厢又听外孙女婿开口接话道:“那依兄长所言,伯樊的名字能传到圣上耳里,是托都尉府之福,而不是户部那边的关系?”
    苏居甫与佩老太爷对视了一眼,苏居甫先是没有开口,而是看着随即陷入了沉思当中的老太爷。
    苏苑娘在旁侧听着真是紧张不已,不由地急急朝常伯樊看去。
    其实他们还有事没跟外祖父坦明的,就是他们对本家下手之事,此事就是兄长没跟她叮嘱过,苏苑娘也明白那等事情是不能污了外祖父的耳的。
    佩家可是再清白不过,不与人勾心斗角的人家。
    兴许别人听不明白,苏苑娘可是知道常伯樊嘴里指的户部,可能是在暗指当今对他知之甚详。有了那所谓耳目通灵的京畿尉,当今可能也就知道了他使了人传了苏护国公爷的事,这才跟苏家的人提起了他的名来。
    他们当初让人在人群中散了传言是想让护国公府自顾不暇,常伯樊也是大胆,甚至想到了护国公会因此在当今面前折了恩情,可事情不过两三日就到了如厮境地,苏苑娘此时此刻竟有了些慌张。
    这慌张不是为她自己,而是她怕常伯樊出事。
    常伯樊正随舅兄一道静候佩外祖父说话,觉察到苑娘那头的视线,便偏过头去看她,只见她着急万分地看着他,眼睛里还因着急泛起了水雾。
    常伯樊那紧绷的心瞬息又安定了一些。
    前程险峻崎岖又有何妨?她在着的。
    她在着就好。
    常伯樊朝她温浅一笑,朝她缓缓颔首点了一记头就回过了头去,看着老外祖父,与舅兄继续一道等老太爷说话。
    老太爷沉思之间眼睛在他和外孙女身上打了个转,小夫妻俩眉目之间的眉眼官司已映入眼睑。
    小夫妻俩之间倒是确有几分深情,佩老太爷心思着,随即话也出了口,“伯樊,你究竟想问什么?”
    常伯樊心口一凛,他竟不知老外祖竟如此敏锐。
    苏居甫本以为他问的是不是因着他讨银子一事户部把他写到了奏本里让圣上看到了,老外祖父这话一出,他这才觉察出常伯樊的话里还有深意,他当即倒抽了一口气,朝常伯樊看去。
    这厢常伯樊已镇定下来,朝老外祖拱手道:“伯樊想问,圣上可会因着这几件事把伯樊查个底朝天?”
    常伯樊大胆,丝毫未透露出他与苏府的事来,只是省其一问了老外祖一个大概。
    他与他舅兄的多顾虑不同,他如今种种,皆以小博大,趟险而来。
    闻言,老太爷不禁摇头。
    果然如此,他这外孙女婿心眼可真不比他外孙少。但此子与他外孙女有缘,两人已结为了夫妻,他女婿择此子为婿,想的许是他们苏家要的也是这种女婿罢,这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呐,老太爷摇头道:“你能上户部尚书的案头,是因户部有人把你递到了尚书的案头。你这身份,还不到让户部把你写进奏本里,送到圣上案头的份,莫说过年这段,是各部都想让圣上欢心过年的时候,户部那位大人就是想触圣上的霉头,他也不至于这个时候发疯。”
    “说的什么话?”老夫人一听他那话意就不满了,怒道:“伯樊只是想要回户部欠他的银子,这都多少年没给过他银子了,这不给是让他一家老老少少上上下下都喝西北风吗?”
    “那也是触霉头,圣上最不喜户部跟他说没银子。”
    “就你知道!”
    老太婆又跟他吵起来了,老太爷也是头疼,瞪她道:“我好好说着嘴,没招你惹你的,你让我好好说行不行?”
    老夫人白了他一眼,回头朝常伯樊慈爱道:“你的意思外祖母听明白了,放心好了,圣上不会因着这个对你有坏印象的。他要是真知道你是谁,兴许还会更喜欢你也说不定,你是个难孩子,圣上呢,他也是难过来的,你是不知道,朝廷里啊,他是最最喜欢那百折不回,又能立又能干的臣子,连你三舅那种油嘴滑舌,但还能埋头苦干做点小事的小臣子他都欢喜得紧,他是求才若渴啊,像你这样又有本事又立得住的好孩子,老身觉得只要那些尉郎们只要实言相告了,他指定是喜欢你的,那苏府的事你就别多想了,正如苑娘所言,肯定是说了你什么好话,想拉拢你过去,这才大年初一就叫人上门来请了,他们家啊,那当家的还有那当家的婆娘,这两个人我都是知道的,最是沉不住气了。”
    老太婆这话才不像样,老太爷又瞪了她一眼,道:“别以为不出门了,外面的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让苏家的人听到了,你可莫说他们又说你。”
    老夫人挺直背,理直气壮道:“我现在就是说了,日后我不认就是,还不兴我改明儿改变心意又一个说法啊?”
    “滑头,老三就是像了你。”
    老夫人撇过头,拉着外孙女的手继续与外孙女婿笑道:“你外祖父的话也能听听,但作不了数,等你三舅回来了,你们还和他聊一聊,什么话都听一听,但这些啊都是作不了数的。你明天找个时辰就去一趟苏府,这里头究竟是个什么子卯寅丑,你走一趟就能见真章。苏家的人我打过不少交道,他们家啊得意的时日太长了,脑子早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没那个耐性跟他们打心底看不起的人周旋,外祖母跟你们保证,你们一趟就能把他们从头到尾打量个遍。”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0116:20:46~2020-02-0715:08: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勿试物语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棵树10瓶;2541随便看8瓶;钝刀子慢磨、烈火如歌、一平5瓶;珞灬玲、bertiliu3瓶;读者之中、simeny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0
    第231章
    老夫人说得这甚是真心。
    这靠人人会死,靠山山会倒,他们这些个老人长辈,能教后辈的无非就是些道理,但路要怎么走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的,当面去面对面经历,他们才能确切知晓这世间的真相。
    佩老夫人的话,佩老太爷是赞同的,闻言颔首道:“你们外祖母这话粗理不粗,是这么个道理,你们明天还是要自己去走一趟。”
    “伯樊知道了。”
    等又说了会儿话,老太爷让苏居甫去叫孙子进来,佩兴楠端着茶盘站在外面,茶早就凉了,等表兄拉开门探出头来喊他,他无事人儿一般笑道:“表哥,茶凉了,我去换两杯热的,去去就来。”
    佩兴楠这次去而复返得很快,很快端了热茶上来,这茶将将送到苏居甫他们手中,又被佩老太爷使唤着去找他父亲回来。
    “是,孙儿这就去。”佩兴楠朗声应着,不见丝毫不快,拿着茶盘着又出了门去。
    苏居甫定睛送了他出去,等他带上门,方回头与老太爷轻声道:“兴楠这波澜不惊的心性,往后可不得了。”
    “往后还长了去了。”老太爷抚须笑道:“现在也就看着还行,但到底没经事,比不得你,等他下场再多考两场,以后找了差事做,但凡能比得上他爹,我和你外祖母到时候也就能瞑目了。”
    这厢苏苑娘也是随着兄长的视线收回眼,等外祖父话毕,跟挨着手的外祖母小声道:“外祖母,苑娘到现在都没有兴楠弟弟一半的厉害。”
    换以前的她都看不懂兴楠弟弟厉害在哪,多经一世,这才长了点看明白一个人的智慧。
    “他厉害什么呀?”老夫人拍拍她的手,笑道:“无非就是有点耐性,出去了算不得什么。”
    “可这沉得住气,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能耐。”苏苑娘想也不想回道。
    老夫人听着愣了一下,其后她点了点头,默认了外孙女说的这话。
    苑娘说得是对的。许多人就是忍不了一时之气,为此轻则断送前程,重则断送性命。是以但凡一个家族想走得长远,对子孙后辈的打磨是必不可少的,只是随着严厉的家教而来的还有后辈子孙的憎恨,蜜糖里长大的恨长辈明明什么都有却是不给,还非要压着他们一头,好在他们佩家单传了许多代,对儿孙尽心尽力之余也是关怀备至,这才让她家老太爷没跟她公公婆婆离了心,到了她这代,她几个儿女也未跟她离心。
    养育儿女可不是什么易事,老夫人牵着外孙女的手,满脸慈爱道:“你也是要当娘亲的人了,以后可要好好的心用对孩子,只要你用了心,他们自是明白的。”
    苏苑娘颔首不已。
    她明白的,以前愚钝的时候都能明白一些,现在更是明白了她爹爹娘亲对她诸多的良苦用心。
    佩兴楠这一去请父亲,佩家老三佩老爷很快随了儿子回来,等到关起门来再一细说,他说的话与佩老太爷说的话大致相似,还着重提醒了苏居甫常伯樊这郎舅俩道:“陛下这是与谁说的,你们要问准了,不要让其含糊过去,若是跟护国公说的,那就是护国公府那边要找你们。这里面水深得很,这朝廷上的官员,能常进出宫的人,多的是人亲带着亲,陛下可不是常当着人的面提起其亲戚的人,他是为何要当着人的面提起伯樊,你们要仔细想想这里头可能藏着的名堂。”
    常伯樊与苏居甫对视了一眼,不等苏居
    甫说话,常伯樊先开了口,只见他沉声道:“请问舅父大人,依您之见,圣上是从哪里得知我跟苏护国公府、苏家的关系的?”
    他一说罢,苏氏兄妹齐齐看向了佩老爷佩准,一个显得比一个着急。
    两双着急的眼眸下,佩准抚了抚下巴处那一小撮短须,沉思了一下方道:“这第一头,可能是从你这里得知的……”
    佩准看向了他外甥。
    苏居甫诧异道:“我这处?可居甫只是应天府一介小吏啊?”
    “你为你妹夫这讨钱的事动静可不小,都尉府知道了,也不意外。”
    佩准这话一出,只见屋子里有人倒抽了口气,随即他就听他的外甥女急急道:“可哥哥也没犯事,他只是帮当家要了要银子的条子。”
    且银子都没到手,苏苑娘这会儿真真是体会到了急得想哭的滋味。
    见小外甥女急了,佩准忙道:“这是常事,陛下是不管的,这是下面极小的事,陛下顶多听一耳朵,绝不会过问的,苑娘放心,他不会怪居甫与你夫郎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