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常家主母(重生) 第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又能说什么呢?为了让她能穿金戴银,他已尽力,她也只能陪着他。
    *
    常守义一家那一顿闹,不等下人来说,苏苑娘很快就从三姐嘴里知道了守义公家里人来做什么了。
    胡三姐是个不能静站太久的,是以苏苑娘身边要跑腿的活,皆被她抢了去。
    三姐在府里四处穿梭,也给苏苑娘带回了府里各处的消息。
    现在常府里,有人不知道当家夫人从娘家带
    过来的大丫鬟叫知春,但谁都知道夫人身边有个丫鬟叫胡三姐了。
    “您是不知道,那家人那个哭法呀,都要把屋顶哭出一个窟窿来喽,不过我们姑爷一声暴喝,全打住了嘴,谁都不敢放肆,姑爷就是这个……”胡三姐伸出大拇指,绘声绘色给娘子口述她从下人嘴里听来的事。
    “娘子,这事姑爷没叫您,您是不是要问一声?”三姐的声音太大了,知春头疼,揉了揉额角,方才朝娘子道。
    “不用。”苏苑娘摇头。
    “那等姑爷回来了,您问一句。”
    苏苑娘看了知春一眼。
    上一世,知春也是无时无刻提醒她要关怀常伯樊的去向动静,她没都做到,只有想起来的时候才会照办,等到后来,她方才知晓,知春的提醒皆是娘亲释意。
    娘亲知道她性子寡淡,不喜关注他人,不想她跟丈夫的关系也是如此。
    “好,我问。”这是娘亲的好意,也是知春的好意,苏苑娘明白回了她一句。
    “欸。”听娘子应了,知春欢欢喜喜地答应了一声,雀跃地朝娘子福了一记腰。
    夫人吩咐的,她总算做到一样了。
    “娘子,还有更厉害的,姑爷他……”胡三姐的声音又如炸雷一般,在飞琰院的大书房里响了起来。
    “招娣妹妹,你小声一点,娘子头要疼了。”这大咧咧,一点不像个女儿的娘子也太不像个女儿家了,知春哭笑不得,但也明白了娘子非何要找她代替了冬的用意。
    光这些消息,就不是一般人能打听得来的。
    “写字罢。”三姐说了不少了,苏苑娘不想听到更多的姑爷,笑笑摊出纸,抽出笔,“来,知春她们已经写过了,你写她们写过的。”
    三姐拿过笔,苦着脸,可怜兮兮地望着娘子:“娘子,不写行吗?”
    “不行。”
    “娘子,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没扫院子呢。”
    “扫过了。”
    “娘子,您不是想要枝梅花插那个如意花瓶吗?我这就……”
    “三姐儿。”
    “三姐在!”
    “梅花取来了,你该练字了。”苏苑娘挑了一下,没挑自己的字,而是选了不好不坏的知春写的字送到她跟前,“写罢,本来每个只让你写十个的,我现眼下改了主意,每个写三十个罢。”
    “娘子……”
    “四十个。”
    胡三姐不忍卒睹闭眼,一手拦着眼睛,一手拿过笔,悲惨地低头一笔一划写了起来,一个字都不敢再多讲。
    见三姐认服了,知春她们憋着笑,好不容易才没笑出来。
    苏苑娘看看三姐,又看看她们,心中不由地也跟着高兴了起来。
    这一世,她会让她们都好的。
    **
    常苏两家这门亲事,直到四月中旬,才在临苏城里散尽余味。
    这余味一散,苏谶打听到女婿还没出城,颇为满意,跟夫人嘀咕,“你说我们带苑娘去上香,要不要带他?”
    苏谶有每年四月带妻女去山上的“药王庙”去上香的习惯,这一是去请求药王爷保佑一家康健,小女活泼;二是带妻女出去散心的。
    临苏三月雨水多,路上泥泞,山间潮湿,不好踏春,四月的阳光一来,到处
    都干燥了,花儿开的也多,四处飞着蝴蝶,苏谶就会带着女儿去山野花多的地方去扑蝴蝶玩。
    为了让小女高兴,性子活泼些,苏谶是想尽了办法。
    现下女儿是嫁出去了,但苏谶不放心,一到了这个时候,就想带女儿出去。
    他也想他家乖乖了。
    他想女儿,佩二娘也想,且作为岳母,她比苏谶对女婿要宽容多了,闻言,她白了哪怕现在都看不顺眼女婿的老爷一眼,“不带他,你还想把人家媳妇儿带出他常府的门啊?”
    也不看看她现在是哪家的人了。
    “他不是忙吗?”苏老爷讪讪。
    “你别使妖蛾子,好好去跟他说,兴许一家人能高高兴兴出趟门。”佩二娘沉吟了一下,特别提醒了下老爷,“一定要叫上他,还要一道玩的欢欣,让他欢欢喜喜出门,欢欢喜喜回家,有了第一次,才惦记第二次,且……”
    她握住老爷的手,看着他的神色温柔了不少,“等我们不在了,我们还盼着他带我们苑娘,对她好呢,就是为着我们孩儿,你对他也要多担待点,对他好,说到底,不就是对我们孩儿好吗?”
    “我能不知道?”苏谶嘀咕,“上次我去,就差给这小子赔笑脸了。”
    “是了是了,你受委屈了。”佩二服看他一脸“我不服,但我憋着”,她扭过头,不禁偷笑了两声。
    这边苏谶一派人过去问话,常伯樊当天下午就来了苏府。
    常伯樊手中还提了两件小礼登门,一样是一本诗集,是京城那边的书坊最新出的诗集;另一样是给岳母的,是一个蜜粉、香粉、镜面、梳子皆有的上等檀木香奁。
    苏谶本来得了诗集很高兴,一看香奁打开,里头应有尽有,说这个香奁就是汾州城也没几个夫人能得,临苏城里他夫人是第一位,这话把夫人逗得眉开眼笑,花枝乱颤,苏谶顿时就不高兴了,浑然忘了之前要对女婿宽容一点的想法,在夫人的娇笑当中,冷着脸对女婿道:“岳母是第一位,你媳妇呢?拿别人剩下的?”
    岳父脸色又跟之前考校他时一样了,常伯樊嘴边的淡笑僵住,握拳轻咳了一声方缓过来,放低口气跟岳父禀道:“苑娘不喜欢上妆,尤为不喜香重的,小婿特地跟上香坊的东家打过招呼,让他吩咐香工做一套香味淡的出来,这中间需费一些功夫,还要等上些时间才能拿到手,是以耽搁了她的,回头小婿会去催一催,尽快拿回到苑娘手里。”
    看女婿小意委婉,佩二娘悄步移动着脚,踩了老爷一记,在他的抽气声中回过头,笑靥如花:“别理你岳父,苑娘嫁给你那口气,他现在还没顺过来呢,你有心了。苑娘是不喜欢香味重的,不过也别太麻烦人家,没有就没有,她嫂嫂说京城里没有香味的多的是,回头就给她捎最最新的来,她现在用的,也是京城里出的。”
    岳母看似比岳父和气,但只是看似罢了,话里行间无一不跟常伯樊说着,她的女儿用的就是那最最好的。
    他给的也是最最好的,只是尚不知苑娘喜欢与否,常伯樊笑着,眼睛闪烁,看着岳母微笑道:“是了,苑娘从小到大用的就是那最好的,岳母放心,伯樊心中明白,不会委屈了她。”
    第43章
    “知道你有心,来,吃块点心。”
    “小婿谢过岳母。”
    “已经是一家人了,不用这么客气。”
    “是。”
    “苑娘这些日子在府中可还像样?”
    “好得很,府里被她管得井井有条。”
    “是罢?”佩二娘不是很信,但女婿说出好话来,她姑且当好话听着,又道:“苑娘还小,在家里我又有点宠着她,不让她插手过多庶务,还是你们婚期定了,她爹爹叫我狠点心,这才让她帮着我治理庶务上了几个月的手,她手生着呢。这她年纪太小,又没经过什么事,知道的不如你多,有些事她要是没顾及到,你也替我们老俩口照顾着她点,点拨她几句。”
    说起这个来,佩二娘也心酸。
    自己夫妻俩千娇百宠的女儿,到了别人的家里,就要过那瞻前顾后的日子。可女儿不能留在家里,就是留到这个年纪,本家那边都来过几次信了。而把她嫁了,佩二娘就是心疼,也不愿意女儿过像家里的日子,他们夫妻能把她宠得无忧无虑的,是因她是他们的儿,是他们的骨肉,别人家里又怎么可能把她当亲生女儿待。
    佩二娘也是嫁进苏家的人,知道一家主母的位置没那么好坐,皆半靠的是自己,娘家再好,也有太远伸手够不到的时候。
    常伯樊对他们苑娘是真心,佩二娘是知道的,但她不是一般妇人,从京城到临苏,她经过坎坷无数,无数血淋淋的过往告诉她,一个女人只有把那个家握在手里,那个家才算得上是她的家,单靠男人的宠,是成不了气候的。
    是以就是心酸舍不得,就是用逼的用推的,佩二娘也想女儿能好好做一个当家主母。、
    “苑娘做的很好。”
    “也是你宠她,但她毕竟是你的夫人,常氏一族的主母,你啊也别太惯着她。”佩二娘没当真。
    “咳……”见夫人和女婿说起来没有停的时候,苏谶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他们的话,见他们停了,朝他望来,苏谶满意抚须,朝常伯樊道:“你可记得我家苑娘认了苏山上的药王爷当干祖父的事?”
    记得。
    当年就为让女儿认一个野庙里的药王像为干爷爷的事,当年临苏城里没少对岳父的风言风语。
    但岳父乃金科状元,临苏这个小
    城很少有他这般出类拔萃的书生,他做出此等卓尔不群的事来,倒让本地的书生对他推崇不已,认为这才是大学之士的风采。
    苏府在临苏,有如鹤立鸡群,独树一帜。常伯樊能战过颇多因对苏状元景仰改而对其女心怀仰慕的诸多学子,也动用过心思手段,对此,他岳父心知肚明,却并没有觉他行事偏激,而是默认了他的用心。
    岳父的特立独行,常伯樊在求娶苑娘的这几年再深知不过,闻言笑道:“小婿记得。”
    “现在都四月中旬了,该给药王爷上香了,往年都是这个时候去,你家里的事忙完了罢?”
    “忙完了,不知是哪天去?是明日还是后日?小婿这边皆听您俩老的安排。”
    “要不后日?”苏谶试问,知晓像女婿这样握着一家甚至一族生计的人,不提前做好安排,临时是出不了门的。
    “后日不行,推迟两三天也可。”苏谶又道。
    “就后日罢。”常伯樊笑道。
    “那就这么定了。”看他没什么为难之色,苏谶拍板。
    因常伯樊说要回去和女儿一道用晚膳,苏谶夫妇没有留他用膳,苏谶亲自送他出门,常伯樊连连推拒不成,便领了这份情。
    送出门口,翁婿作别,常伯樊接过南和牵过来的马,握紧缰绳走了几步,欲要上马之即,临时回了下头,居然看到岳父还在。
    苏谶见他回头,扬起手背朝他挥了挥,让他走。
    常伯樊朝他拱手,翻身上马,马儿跑了一小段,后面紧跟的南和在他侧后一方道:“爷,苏翁大人还在呢。”
    常伯樊侧首,看到了岳父背手而立,遥望他这方,看到他回头,似乎还笑了。
    模模糊糊的一眼,常伯樊回过了头,握住缰绳,大声喊了一句:“驾。”
    他能明了苑娘对她父亲的依恋。
    那是一个宽和的长者,即便是对他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嘴里说的再不好听,爱护他之心却是从未少过。
    *
    常伯樊但凡晚上没有要紧的事,就不会在外逗留,每日准时戌时前半柱香回府,洗手换衣,等候晚膳。
    苏苑娘每日晚膳戌时开,这是她在家里用膳的时辰,嫁到常府,因未有公婆需要侍候,府里也没有其余长者照顾,府中皆由她做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