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本来白天日理万机晚上忙碌不停的他,看到使团费劲周折又是电话、又是书信请示一件他曾经拒绝过的事儿很是生气,然而他在最后一封请示函上面,发现了大清国的四阿哥邀请的字样,把四阿哥的资料从他记忆力超人的脑袋里面调出来后,他就做了同意的批示。
    “能够有机会聆听太子殿下的教诲,是孩子们的荣幸。”
    太子殿下虽然猜到路易国王会同意。却没有猜到这个小事件带来的结果。
    因为王太孙在大清国的这一年过得太过愉快,咳咳,学了“老庄”思想,导致他在路易国王去世以后,做了几年国王就把王位传给了他的二儿子,原本历史上的路易十五,然后领着一家人来到大清国定居养老。
    本来因为疟病药物和天花疫苗的出现,挽救了波旁王朝一家人性命,眼看法兰西皇室的命运就要有改变,却又因为王太子的爱子之心和太子殿下的一时心软,又变回了和原来的历史差不多的轨迹。
    当然,这个世界因为太子殿下的影响,法兰西人们,包括全世界人们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总之,一切都是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半个月后,在大清国人开始准备艾叶包粽子过重阳节的时候,忙的昏天暗地的理藩院众人在各部同僚们的帮助下,终于把欧洲使团欢声笑语的挨个送走,把要留下来的孩子们送进学院,把不舍得走的欧洲文人安排好,此次接待任务圆满结束。
    因为现在的大清国底气足,不再和以前那样需要花一车一车的礼物去拉拢人心,这些年天天和外国人打交道的阿嘞尼大人也就变得越来越“抠门”。还好他这次心里高兴,给使团的每一个人都送了一份精巧有面子的礼物回去。
    实在是殖民地众多的欧洲各国,各国皇室都是富得流油,他们这次来的时候,都是带足了重礼,没有让阿嘞尼大人因为报上来的接待费用捂着胸口喊心口疼。
    当然,大清国周边仅剩的几个藩邦属国每次来大清也都是备足了厚礼,都已经习惯了大清国从“冤大头”到“只进不出小抠门”的变化。没奈何,大清国越是抠门,他们越是高兴。作为大清国的属国,大清国人大口吃肉,他们喝汤也是美滋滋的吆。
    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金秋九月里,热热闹闹的重阳节刚刚过去,小娃娃们额头上的祝福片糕有的还没摘下来,差点儿被晒成黑人的大阿哥,带着满满的几大船金银珠宝,各色酋长国王们的大礼从非洲回来。
    康熙皇帝亲自给他们这帮军事学院出来的娃娃兵做了接风宴,对于他们的成长很是欣慰,对于他们把大清国版图扩大了一丝丝的成绩,更是欣慰。虽然这一丝丝是远在烈阳如火、穷困原始的大非洲。
    兄弟们欢欢喜喜的聚了一场,聊了聊彼此这一年来的变化,都是感触颇深。
    太子殿下看到大哥说起大福晋的这一胎应该是阿哥的时候,那个满怀期待的样子,欲言又止。还是不说吧,或者大嫂这一胎是个阿哥那?反正大哥大嫂都有了变化,就算还是个格格,他们也都一样的喜欢。
    三阿哥注意到了太子二哥那一瞬间的神色变化,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虽然已经给那个偷偷怀孕的侍妾灌了打胎药,但是他和三福晋之间的裂痕已经存在,导致他最近的小日子过得没滋没味,对啥都提不起来劲儿。
    忙忙碌碌的国事忙完,就轮到了家事。当前大清皇家的家事,当然就是待产的太子妃。
    九月初十五的黄昏,因为太子妃撑过来九月还没有早产的迹象,太子殿下躺在壕濮间回廊上的躺椅上,看着郁郁葱葱的小松树,快要掉光了叶子的小树林,还有小湖里稀稀疏疏的几朵犹自开放的睡莲,心里很是开怀。
    工部已经对那六个园子进行选址规划,玩具处的计算机研制实验已经有了进展,飞机也已经开始载人。这个已经有了计算机、飞机、坦克、拖拉机的世界,最终会变成什么模样,他自己也不知道。
    哪怕还和历史上一样发生那两场一战和二战,应该也有所变化吧。
    太子妃美美的睡了一觉,收拾好后从寝殿出来,发现他这幅休闲自在的小模样,脸上就有了笑容。
    两个人安安静静的用了迟来的晚饭,给宝宝们做了一轮日常胎教后;太子殿下在书房忙乎好后;回到寝殿沐浴梳洗完毕,拉过太子妃的手腕认真的诊脉后,伸手捏着她的小鼻子,语气轻快,眼带欢喜,“估计还有半个月就会生产。”
    “这段时间,有任何异常动静或者不舒服,都要及时说出来,明白?”
    “明白。”终于要把肚子里的四个小肉团团卸掉,太子妃比他更欢喜。“确定是两个男娃娃两个女娃娃?”
    “···不确定。”太子殿下有些犹豫。
    太子妃有点惊讶,“有男娃娃吗?”太子殿下眨巴一下眼睛,“应该--有--两个。”
    考虑到b超对于急于生男娃娃的家庭的影响,这项研究一直是在保密状态,虽然进展有点儿慢,但是也已经可以使用,只是有他和孙老御医在,一直没有考虑给太子妃用过。他们都摸不准的脉象,b超机器估计更看不准。
    太子妃也没对他的含糊其辞细究,如果这胎四个宝宝没有一个男娃娃,那就再生一胎好了。下一胎总不可能还是四胞胎,看着怀着单胎的大福晋,轻松的很。
    她不知道,即使这胎是四个女娃娃,太子殿下也不打算要第二胎。
    在众人的紧张期待中,在晚怀孕的大福晋都已经生产过后,太子殿下的四个小宝宝还是没有出生的打算,眼看着就要过满十个月,整个紫禁城、畅春园、四九城、乃至大清国,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怀疑太子妃是不是要生个哪吒出来的时候,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俩人反而是最轻松的。
    太子殿下轻松是因为小宝宝已经可以和他互动,他知道他们很好,只是因为多胞胎的原因,比单胎的孩子发育的迟缓一些,如果他们要晚一些日子出生,那就随他们。太子妃轻松是因为太子殿下轻松,只要他不紧张兮兮的折腾自己,她多挺几天大肚子完全没问题。
    憋到了十月初十五,太子妃还没有生产的动静,太子殿下再也淡定不了了,因为太子妃的肚子被撑得就好像是小茶杯一样透明,纸一样的薄,小娃娃的手脚都可以看到。就连康熙皇帝也在问孙之鼎要不要催产,奈何孙之鼎也不敢拿主意,毕竟是四胞胎。
    朝野上下又是欢喜又是紧张,难道皇太孙真的是个哪吒?哎吆吆,那简直不要太好。皇太孙您别怕,太子殿下不是李天王,保证不会当场给你一剑,我们都会很喜欢的你吆。
    “你别怕,我没有任何不适,和七八个月的时候一样。”这个时候,反而是太子妃本人最镇定。
    “我不怕。太子妃不要怕。孤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太子殿下努力地深呼吸,奈何他就是克制不住自己的紧张。向来好睡的他,现在每天夜里都是时不时的被自己惊醒,太子妃的肚子有个风吹草动,他就会睁开眼睛。
    康熙皇帝担心他熬不住,给他放了“陪产假”。可是他哪里能放松下来。
    “生完这一胎,我们不要再生了,好不好?”
    瞅着他眼里的期待,太子妃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全是女娃娃也不生?”
    “不生。”太子殿下非常坚决。如果有下辈子,他也不想再生了。
    “行。都随你。”
    “谢谢太子妃殿下。”
    阿茹娜看着他眼里的真挚,甚至还有一丝带着歉意的痛楚,轻轻摇头。即使知道自己会怀四胞胎有某些她不知道的原因,还是他无法言说的原因,她也不需要他的内疚。胤礽知道她的心意,也感激她一直以来的“不闻不问”。可越是这样,他就越是愧疚的慌。
    进入十一月的时候,因为太子妃迟迟不生产,整个四九城乃至整个大清国都笼罩在紧张不安的气氛里面。寺庙道馆的香火越烧越旺,全国老百姓都自发的祈求满天神佛保佑他们的太子妃母子平安。
    大清皇家的一家人都把自己当担忧焦躁憋在心里,不敢表露出来。因为太子殿下他简直要崩溃了。
    桃花眼上破天荒的带上了黑眼圈儿,吃饭都能送到鼻子里。心里本来因为迟迟不生产有了一丝担忧的太子妃,被他这个模样弄得啥担忧也没了。十一月初十这天夜里,小宝宝们好像终于感受到了父母的期待,终于要出来和熬不住的“傻阿玛”打个招呼。
    因为小宝宝的踢腾早就醒来的太子殿下,慌张失措的问迷瞪中睁开眼睛的太子妃,“怎么样,是要生了吗?你感觉怎么样?”
    作者有话要说:  胡格诺派教徒是法国的新派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天主教为主的法国在当时容不下他们。凡尔赛宫的事儿,是真的,真的很臭的,那个时候,因为人挤人。不洗澡不洗衣服是真的。房间里面没有厕所也是真的。
    里弗尔 法国那个时候的货币。蠢作者对于双十一的怨念和喜爱。好复杂。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嘟嘟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6章 庆高闳此际
    太子妃眨巴一下眼睛, 感受了一下,不确定的说道:“好像-是要生了。”太子殿下直接呆愣住。
    瞅着他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阿茹娜反而笑了,轻声安慰他,“别怕。我和宝宝们会很好,我们都会很好。”说着话, 她就自己按了床边的响铃。胤礽听到她说话, 堪堪回过神来,发现她正要起身,顾不得多想,赶紧把她扶下床。
    值夜的春兰姑姑进来, 就听见太子妃平静的说道:“春兰姑姑,你来扶我去产房。”春兰姑姑发现她身下已经见了红, 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后,特别大声的答应了一声,“哎。”小祖宗啊, 你们可终于要出生了。
    胤礽拿着她的袍子刚要动弹,就被春兰姑姑一把接了过去,还被太子妃制止了他接下来的所有行动, “让魏忠伺候你穿衣服,然后安心等着我。”太子殿下想反驳一句自己不会添乱。奈何春兰姑姑一边给太子妃披外袍, 也一边不放心的劝说他,“太子殿下,您尽管安心的等着就是。”
    有心想要上前又不敢的太子殿下, 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妃在宫人的扶持下走进了旁边的产房,然后木愣愣的在魏忠小管事的帮忙下,终于穿好了衣服。
    产房外头,被宫人的通报吓到匆匆赶来的康熙皇帝、皇贵妃等人,都简单的披着个袍子坐在那里等候,看到他脚步飘忽的走过来,众人都是一脸的欲言又止。想说你不要担心,可是又觉得说不出口。
    太子殿下的脾气可不是当年的康熙皇帝,如果太子妃或者小宝宝们有个闪失,真不敢想象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没人找他说话,他也不想说话。两眼木呆呆的,一副神思不属的样子。只有在嬷嬷们给太子妃准备吃食,领着她散步的时候,眼里才有一点动静。
    夜里三点的时候,太子妃终于发动,羊水破了以后,一波又一波的疼痛每隔几分钟就从腹部蔓延全身的神经。一开始的时候还好,不大不小的疼,好像被温水煮着的青蛙,她就一直忍着。等到疼痛逐渐加剧,她知道他就在外头,怕他担心之下冲进来,还是忍着。
    太子殿下坐在外头,一直听不到她的声音,就很是着急,正好找人进去看看,就听到康熙皇帝让皇贵妃进去问问情况。强行忍住焦躁,得知接生嬷嬷们都在夸太子妃不怕痛,一直在忍痛不出声的时候,再也安耐不住。
    “皇贵妃娘娘,拜托你再进去一趟,告诉太子妃,孤没事。让她哼出来。”
    阿茹娜得知因为自己没有“哼哼”,他反而更担心,就放心的哼哼出来。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剧痛袭来,肚子、臀部的撕裂感疼的要人命,她什么多余的心思都没了,耳朵里只有接生嬷嬷指挥着她怎么吸气,呼气,怎么攒力气,如何用力的声音。
    胤礽把她一声声压抑的呜呜声听的一清二楚,感觉自己好像已经神不附体。
    他知道因为是四胞胎所以没敢打麻醉;他知道女子分娩时的疼痛虽然不是持续性的,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处,是六到八级的疼痛度,好似骨折,应该在她的承受范围之内;他也知道她这个时候没有大声喊出来更好,节省力气。
    知道自己现在所有的动作都帮不上忙,反而是添乱,所以他只能是努力的压制自己,一动不动的等着。
    理智和感情好像撕裂开来,把他这个人撕成了两半儿。
    孙老御医的大女儿领着医女们站在另一件屋子里,各个都在心里求神拜佛,真心的希望今儿太子妃可以顺产,用不到她们进产房。
    早起的阿哥们知道了太子妃今儿生产,各个惊喜的恨不得跳起来,小侄子小侄女终于要出生了。
    东方破晓,晚起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个人早上醒来才得到消息,知道孩子们是不想让她们担心,也知道自己不能慌,不能给他们添乱,就强行按住心里的焦躁,配合着宫人伺候她们穿衣梳洗。
    七点钟的时候,参加早朝的臣子们到了九经三事阁得知今儿早朝取消,太子妃在生产,呆愣过后都是大松了一口气,娘吆,小皇孙终于要出生了。倭黑大人知道自家闺女终于要生产了,撒腿就朝西花园跑。索额图等和皇家沾亲带故的大臣当然也是朝西花园跑。
    好嘛,大家伙儿都去西花园好了,省的在这里等的心烦意乱。
    可是他们才刚刚迈开腿儿,太子妃这里却是已经把头胎生出来。胤礽在外头听到嬷嬷们喊着“看到头了,太子妃用力。”额头青筋直跳。听到她几个深呼吸攒够了力气然后一声呜咽,一口气就提到了嗓子眼;听到嬷嬷们的欢呼声,“出来了!出来了!”他的呼吸停止。
    紧接着小娃娃刚刚出生的大哭声传进耳朵,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在那一刻停止了跳动,神魂归位。
    太子殿下刷的站了起来,把康熙皇帝等人吓了一跳,害怕是里面出了什么变故。皇贵妃发现皇上脸色发白,赶紧跑到产房里面看情况。
    “皇上,太子殿下,生了,生了。”
    跑回来汇报消息的皇贵妃娘娘前所未有的失态忘形,声音颤抖。康熙皇帝瞅着天边刚刚露头的大太阳,长长的呼出来一口气。生了就好。生了就好。哪怕是四个格格也行。
    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心思计较儿子吓唬人的动作。只是紧张的看着产房门,等着嬷嬷们把孩子抱出来。
    满脸喜气、走路飞起的春兰姑姑,中气十足的指挥着人在西花园的各个大门上前挂上象征着吉祥的红布条,告诉等候在外的人们,先出生的是个小格格。
    因为不知道皇太孙什么时候生产,众人也不敢催,一直到太子妃进产房后,两位念喜歌的接生嬷嬷才匆匆的把钦天监早已选定好方位的,掩埋小皇孙胎盘脐带的四个“喜坑”挖好,把寓意太子妃快生贵子的筷子和红绸、金、银、八宝等物安放在喜坑内。
    此时此刻,一直等候在一旁的这两位接生嬷嬷接过小格格的胎盘脐带后,简直感动了要哭了有没有。小主子哎你可终于出生了。
    等到小娃娃被嬷嬷们清洗干净,放进明黄色的被褥里抱出来的时候,西花园所有的人,一瞬间眼眶都红了。
    可算是把你们等出来了!
    知道现在皇上和太子殿下都没有心思抱孩子,自觉这里她最大的皇贵妃娘娘上前一步,小心翼翼把这个“磨人”的小格格抱在怀里,满脸都是抑制不住的慈爱和欢喜。
    皇上还好,知道头胎顺利后面就很顺利了。可是看似安坐如山太子殿下,却还是不敢有一丝放松紧绷着的心神。
    父子俩继续眼巴巴的望着产房的门。
    自觉还挺精神的太子妃在生完第一个小宝宝后,被喂着喝了几口鸡汤,听到嬷嬷们说小格格很健康,哭声特别响亮,感觉自己浑身又有了力气。过了半个小时左右,肚子里又有了动静,第二个小宝宝也要出来和大家见面。
    果然生第二个小宝宝的时候更顺。康熙皇帝听到这是个小阿哥的时候,再也坐不住,几步窜到产房门口,眼巴巴的等着。
    红通通皱巴巴的小阿哥被抱了出来,康熙皇帝一把接在怀里,眼泪哗啦一下子冒了出来。紧赶慢赶的赶到西花园的朝臣们,还没进大门就看到了大门上挂着的红色布条和金色小弓箭,各个都是眼眶湿润。
    进到得闲小筑里面的时候,发现阿哥们都已经等在这里,一个个都是一蹦三尺过的欢呼。
    太子殿下还是端坐不动,任由众人夸奖孩子们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虽然嬷嬷们都说太子妃的的状态很好,但他还是担心她到后面没有力气,怕第四个孩子憋在肚子里久了受不住。
    太子妃的状态确实很好,虽然生完第二个小宝宝后疲惫的很,但是生产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折腾,非常顺利,所以这种程度的疼痛和疲惫对于对于功力深厚的她来说,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接生嬷嬷虽然也觉得太子妃的状态很好,但是不到圆满结束她们都不敢放松心神。毕竟一开始顺利的很,生产到最后却出现大问题的产妇太多了。更何况,太子妃的肚子里还有两个小娃娃。
    被喂着喝了半碗鸡汤后,又被扶着更衣,特别不自在被陌生人这么折腾的太子妃坚持要自己净身。艰难的把自己整理干净,感觉比生个孩子还累。
    想到太子殿下曾经说过,生产过后他会照顾她,心里才稍稍舒坦一点儿。如果整个坐月子期间都被嬷嬷们如此摆弄,她真要崩溃。
    等到她第三次发动的时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以及收到消息匆匆赶来的赫舍里老福晋、钮钴禄福晋终于赶到了西花园。四位长辈一进来就被两个小宝宝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哪里还顾得安慰兀自紧张的“傻阿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