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胤礽可不是又惊又喜吗?他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深以为憾。没想到峰回路转,居然会把那堵粉墙给找了回来。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那堵粉墙可是彻底的消失了的。
    大相国寺的“酒色财气诗”的故事,是发生在民风自在,文豪辈出的北宋时期。
    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有一次到大相国寺探望好友林了元,即佛印和尚,不巧,佛印和尚外出,住持和尚就请苏东坡在禅房休息,并特意端上了香茗美酒素肴款待。
    东坡先生独自斟酌,不觉有些微醉,偶然一抬头,就看见粉墙上新题的佛印和尚的一首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性情豪爽乐观,一向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东坡大文豪,发现这首诗写得虽然是颇有哲理,却是四大皆空,禅味太浓,读来有意志消沉之感。
    他做人的态度一向是,既然人世间离不开酒色财气,想躲也躲不开,那为何不能来个因势利导,化害为利呢?问题的关键,不过是如何掌握一个“度”而已。
    于是,苏东坡先生当即就在佛印和尚题诗右侧,题上了《和佛印禅师诗》一首,诗中写到:“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题毕,把笔一掷,乘着醉意,他就离开了禅房。
    第二天,神宗皇帝赵顼在臣子王安石大人的陪同下,恰巧也来到大相国寺休闲赏玩。
    神宗皇帝看了佛印与东坡的题诗,觉得很是风雅,别有一番潇洒不羁的斗诗情趣。于是就笑着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和诗一首?”
    王安石大人闻言遵命,略一沉吟,当即挥笔在佛印题诗左侧,题上了《亦和佛印禅师诗》诗一首,“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王安石先生乃是华夏几千年来难得的大政治家,大改革家。
    他以诗人的才情聪慧,跳出了前人古人的老套子,机智巧妙的将酒色财气与国家社稷,百姓生计结合起来。给人人恐惧的“酒色财气”四大害,赋予了新的勃勃生机和喜庆乐呵的色彩。
    神宗皇帝对于爱卿的才华抱负深为赞赏,乘着这大好的兴致,就在粉墙最上面写了一首诗附和,“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这一段君臣与民同乐的趣事被后人津津乐道,那堵粉墙也被大相国寺当成了宝贝一样,供起来给香客游人参观。可是前朝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大相国寺在一次人为的黄河决口中被大水淹没,那堵粉墙就不知所踪了。
    大清入关以后,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下令重建大相国寺。
    康熙十年,康熙皇帝下令重修藏经楼,这些年更是不断的翻修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等,大相国寺恢复了以前的“金碧辉映,云霞失容”。
    巍峨壮观,辉煌瑰丽的大相国寺,又有了以前名动天下的气势,香火鼎恒,游客如织,慕名前来学习佛法的各国僧人络绎不绝。
    作者有话要说:  撒娇打滚儿求评论,还差50就到四位数了,嗷
    第111章 飞机
    得益于历代帝王的崇奉, 声名显赫, 历久不衰,历经大水之灾, 洗劫之难,却又被几番重建重修的大相国寺, 虽然是宝刹重光,再现辉煌, 可是那些遗失的历史古迹,文人墨宝,却是后人们心中永远的一大憾事。
    唐宋大家们倾注在大相国寺的心血,如今也只剩下一声叹息。
    “画圣”吴道子先生那堪称神来之笔的《文殊维摩菩萨像》不见了,只留下一个“吴带生风”的典故给后人怀念。
    “塑圣”杨惠之先生汲取绘画艺术的养分, 创造了古华夏雕塑中的新形式, “壁塑”, 又为了和他的师弟吴道子先生互别苗头,倾尽心力在大相国寺创作了, 跟真人一样立体形象的五百罗汉像,如今当然也是不见了。
    就连杨惠之先生的那本《塑诀》著作,也没有流传下来。
    胤礽在心里感慨的又是叹了口气,江山代有人才出,就好像傅山先生留在杏花村的“得造花香”的碑文一样, 华夏大地总是不缺少异事奇迹的。
    回过神来的胤礽,发现老先生正眼巴巴的看着他,一脸的委屈, 情不自禁的笑了出来。
    “先生放心,你既然告诉了孤这个好消息,孤自然是答应你。等孤满了十五周岁,过了成人礼,就和先生找个诗情画意的时候,畅饮一番。”
    ···
    “太子殿下,一般人家,十二岁就开始锻炼酒量了。而且你这马上都要大婚,成家立业了。更是不需要等成人礼了。”
    胤礽眨了眨眼,“先生,太医院的研究也是证明,女孩子十五岁笄礼之后,再行婚嫁,十六岁以上生育最好。大格格今年满岁才十一岁。”
    ···
    傅山先生被太子殿下的厚脸皮气得差点儿蹦起来,“太子殿下,你当老夫无知不成?皇家都是十二,三岁就成人。”这天下谁不知道,当今皇上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出生的?
    “那是以前,现在和以后不会了,都是最低满岁十五。”
    ···
    傅山先生郁闷,不用问,这肯定是“黄包子”的意思。
    虽然天下人都知道,在父母十五岁以前生育的孩子,大多都不好养活,可是对于皇家来说,却是一向不在乎这些的。否则历朝历代的皇帝,怎么会有那么多夭折的孩子?就拿当今皇上来说,在他十八岁之前,夭折了多少个孩子?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番难得的善心。所以,他为了能和“黄包子”畅饮一回,要等到四年后?
    烦躁的在屋里走了几步,傅山先生终于妥协道:“行,行,就约四年后。不过先说好,不允许用功力把酒力逼出来,要真真正正的喝一回。”
    别以为他老人家没有练习内家功夫,就不知道黄包子刚刚瞬间神志清明,脸色恢复正常的原因。
    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五点了,估计康熙皇帝马上就要来检查“黄包子”的功课,老先生习惯性的提前开溜,免得见到康熙皇帝。
    到时候,不管行不行大礼,俩人都尴尬,反正今儿能得到“黄包子”的一句承诺,可以心满意足了。
    所以,等五点十分,检查完四阿哥和五阿哥功课的康熙皇帝,来到胤礽这儿的时候,就发现了儿子独自一人,正缩在躺椅上,对着窗外的石榴树发呆。
    “瞧你那没精打采的样儿。”
    胤礽慢腾腾的起身给一脸嫌弃他的自家皇阿玛,行礼,“皇阿玛,儿臣是在思考。”
    “思考?”已经闻到屋子里还没消散干净的酒味儿的康熙皇帝,嗤笑一声,“那老头是不是又蛊惑你喝酒了?”
    “皇阿玛英明,一猜就准。今儿傅山先生不光是一个今儿的劝说儿臣,还一挥而就的写了一篇草书,《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您来看看。”
    随着儿子的视线,康熙皇帝就发现了屋子里的三篇书法作品。
    皇家有收藏傅山那个老头以前写的巨幅字轴《草书立轴》,和这幅《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的水平不相上下。都是痛快淋漓的挥洒泼墨,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康熙皇帝更为关注的是,儿子的书法神-韵变化,尤其是那两个大字,“华夏”。虽然是新的字体风格,但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只有太子才能写出来磅礴浩瀚。
    太皇太后就曾经说过,太子的眼睛里,有着对天下万物的慈悲怜悯,也有着漫天星辰汇聚的星海光辉。
    此时此刻,康熙皇帝从这两副字里面,也好像看到了那飘渺无极的星辰大海,它们就和太子眼里的清透疏旷一样,迷离飘忽,容易让人沉溺其中,找不到尽头和方向。
    看到皇阿玛脸上慢慢变得凝重的表情,胤礽无奈,他就是写了一副字而已,“皇阿玛,请您也不要多想,儿臣就是随手写写。”
    “不过今儿傅山先生特意告诉儿臣,大相国寺的那堵粉墙找回来了。儿臣就答应了老先生,等儿臣满了十五岁,就和他畅饮一番。”
    康熙皇帝纵是心里还放不下,可也忍不住笑了出来,伸手点了点耍无赖的儿子的光脑门,“看他每天那老当益壮,越活越年轻的样子,等你十五岁,或许真有可能。”
    “恩。”胤礽想起来一件事儿,觉得应该告诉康熙皇帝一声,“皇阿玛,梅文鼎先生告诉儿臣,他在女子学院发现了一个算法天才,熊文林小姑娘,今年十二岁,是熊赐履的庶出幼女。”
    “哦?熊赐履的幼女居然留在了京城的女子学院?”
    “儿臣也有点儿吃惊。中午的时候,儿臣让人给阿茹娜格格传了话,让她去接触一下熊姑娘。如果合适的话,儿臣想把熊姑娘接纳进玩具处的第四个院子,参与飞机的研制。”
    “以后但凡在女子学院发掘出来的人才,只要她们本人愿意,都照此办理,皇阿玛觉得如何?”
    “咳咳”,康熙皇帝对于儿子的做法很是无言。
    明明还有三格格,五格格也都在女子学院里头,苏茉儿姑姑还身为院长,可是儿子的第一个念头,居然还是找大格格帮忙。
    他就没想过,让阿茹娜那个醋桶子去帮他接触其他女孩子,弄不好就会有什么后果。
    不过看着还在眼巴巴的等他回复的呆儿子,康熙皇帝还是先点头回应,“可以,那些女孩子,既然培养出来了,也确实是有过人的天赋才华,当然是不能浪费了。”
    “先和一等宫女一样待遇,如果做出来成绩,就封以女官,到二十五岁以后,再出宫商议婚事。”
    二十五岁?胤礽惊讶的睁大眼睛。不过,他随机也反应过来其中的原因。
    这个时代,女子一旦嫁人,就会不停的生孩子,相夫教子,如果没有一定的毅力,先坚持个十来年的研究生涯,也确实是没有继续培养的必要。
    毕竟,培养一个人才出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等等,综合的算下来,成本实在是太过高昂。
    “皇阿玛,女子的嫁人生育问题,确实是儿臣思虑不周。说起来这个,儿臣倒是想到一个给男子用的,非常有用的的东西,可以安全无害的避免女子怀孕。”
    本来正要迈步领着儿子离开无逸斋,去乾清宫一起用晚饭的康熙皇帝,一只脚就那么保持抬起的姿势,站立不动,头慢慢的,慢慢的转向,说出这句话的呆儿子。
    对于皇阿玛难得的呆傻迷茫的表情,胤礽忍不住笑出来。
    避孕套可是堪称人类的一个最伟大的发明。它让人类的繁衍和爱情彻底分离,完成了人类向高级物种进化的一大步跨越。不仅能够有效避孕,还可以预防因为爱情行为带来的各种传染疾病,带给人们更为愉快自由的情感体验。
    人类最早的避孕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时期。那个时候的避孕套雏形是一种叫做阴-茎-套的饰物,而佩戴阴-茎-套出门,在当时还被认为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因为在古希腊神话里,被诅咒的天神米诺斯的体-液里面含有蛇和蝎子的剧毒,为了保护他的伴侣,米诺斯就用山羊的膀胱做了一个女用避孕套。引申开来,男子的避孕套当然就是贵族们身份的象征,穷人是不能用的。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因为梅-毒疾病的大肆传染,就跟大清人曾经人人惧怕的天花病毒一样,欧洲各国的男子为了保护自己,都自动的戴上了用鱼鳔和小羊盲肠制作的避孕套。
    后来因为橡胶和乳胶的发明,人类就不停的改进避孕套的材质,形状,让它越来越轻薄,舒适,透气,也让年轻的人类男女们碰撞出更为激烈的爱情的火花。
    当然,古华夏也有用绵羊肠子制成的避孕套。它是用一截猪肠或者羊肠制成的,一端以丝线缝密,另一端的开口可以拉紧,防止滑落。
    因为是动物肠子做成的,会发干发硬,所以在使用之前,要先以暖和的奶汤将避孕套隔夜浸泡一整天,泡软为止。
    康熙皇帝当然也想明白了这一点,就因为想明白了,脸皮才控制不住的抽动了几下。
    为什么呆儿子可以脸色平静,理所当然的提出这么个想法儿?
    这是要把大清的正常男人都送刑部大牢不成?可是,哪怕是刑部大牢里头,也有很舒适的,可以自由活动的单间儿。
    “皇阿玛,这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正好我们的橡胶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几个作坊的产量都非常的稳定。或者可以再建设几个作坊,专门用来制作避孕套。”
    ···橡胶?那个不透气,硬硬的东西?甚至还有一种“橡胶味儿”的橡胶?
    康熙皇帝脸皮直接龟裂了。
    他简直不敢想象,把橡胶制成的“大肠”带在身上的感受,估计一大半的正常大清男子,都恨不得直接剃头出家做和尚得了。
    胤礽看到自家皇阿玛脸上毫不掩饰的嫌弃和厌弃,甚至是恐惧惊吓的表情,赶紧认认真真的解释,“皇阿玛,橡胶是可以再加以改进成乳胶的。”
    “乳胶不光非常的轻薄透气,还特别的安全,干净,没有任何的异味。直接使用,用完就扔,非常的方便简单。”
    “哦?”听到轻薄透气,干净无异味,康熙皇帝终于找回了声音,找回了自己僵立不动的腿脚。
    “皇阿玛,虽然儿臣也认同多子就是多福,可是儿臣更认为,孩子生了就要好好的教养,生一个养好一个,优生优育才是正理。”
    说起来这个,胤礽的脸色就变得有些严肃。
    大清目前有的家庭的情况是,男子控制不住自己,贪图一时的爽快,自己的老婆却是要一年一个孩子,不停的生。这简直是一种,让他怎么也无法接受的行为,太有背于人类基本的人权了。
    “那些家境不够富裕,养不起很多孩子的;夫妻双方身体不够好,需要休养一段时间的;女子刚刚生产完,身体受损,暂时不宜再生育的;等等的这些情况下,暂时的避孕措施,不光是非常有必要做,而且要做好。”
    “现在有些家庭,生孩子跟喝水吃饭一样,一家七八个孩子,生了却又养不起,更是供不起孩子读书识字,甚至把孩子当私产一样的送人或者变卖,儿臣看在眼里,心里很不舒服。”
    “因此,儿臣觉得,橡胶或者乳胶制成的避孕套,可以大量的量产,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甚至是的发放到老百姓的手里也行,让他们切实的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合情合理的生育。”
    康熙皇帝的皇帝脑袋转了几圈,就明白了呆儿子的意思,冷哼一声,“小子,你说的再好听,皇阿玛也听出来了,你就是要让这天下的女子摆脱生孩子的责任,可以和男子一样,专心做事儿。”
    胤礽大方的点头承认,“这个当然也是一个方面,可是皇阿玛,你看这京城的秦楼楚馆越禁越多,原因何在?”
    “不就是这天下不断进化的人类,已经脱离了以繁衍为目标的家庭生活行为,转而追求个人自由的私生活了吗?”
    “不光是女子有这方面的基本要求,男子更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