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阿茹娜格格一脸的倔强,“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我会帮你把毓庆宫的后院打理的妥妥当当的,太子殿下只管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好。”
    小太子却是一脸真诚的建议道:“阿茹娜格格,大清国的好儿郎很多,你现在年龄还小,慢慢的挑个十年二十年都可以。”
    “你几次进宫,都很不开心,孤都感受的到。既然紫禁城都是格格上辈子不愉快的记忆,何必要勉强自己?在外面天高海阔的四处游山玩水,不是挺好?”
    但是小格格对于他的提议,只有一脸坚定的拒绝,胤礽更感到无奈了。“格格,刚刚你一开始哭泣,是愤怒于皇阿玛又给你这辈子的人生做安排。”
    “第二次大声哭出来,应该是对着孤有所不满,虽然孤现在还是不明白,到底是哪方面的问题。”
    “不过孤自知性格上的缺点,稍想一想也大体明白。若是孤就有什么地方没做到位,自己还没有察觉,因而怠慢了格格,还请格格您大人有大量,直接明白的和孤讲出来。不要憋在心里,只顾自己生闷气。”
    “但是,这只是一个孤的说法儿。格格,孤可以很诚实的告诉你,像今天这样安慰你的事情,并不是你每次不开心的时候都有。”
    “今儿个,孤没有其他重要的事情,恰巧可以照顾你,任你痛哭出来。可是以后在孤做事的时候,你可能根本闯不进来见到孤。”
    “而且就算是孤知道了你有不开心,也可能因为要忙于一些事情,顾不上照顾格格的情绪。”
    小格格被胤礽这番话刺激的越发倔强,“生活中我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不用太子殿下操心。”
    胤礽感觉有点儿头疼了,甚至是有点儿苦口婆心的谆谆告诫着:“格格,孤曾经和你说过,孤有很多事情要做,将来会更忙碌;而且孤也确实不懂女儿家的那些小心事,实在不是作为夫婿的好人选。”
    哪怕是上辈子年轻的时候,胤礽也是不大懂得什么是“知好色则慕少艾”,天天不修边幅的泡在研究室里头。更何况是是再世为人的现在,更是没有了那些儿女情长的心思。
    沉默了片刻,在心里琢磨一下小太子的意思,小格格是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却也是更委屈了。
    泪花儿又冒了出来,阿茹娜格格小声的抽泣几声,自己擦了擦了腮边的泪水,缓了缓激动的情绪,才开始慢慢的诉说:“刚刚阿茹娜跑过来找太子殿下,不是要太子殿下取消亲事。嗝,就是气不过皇上。”
    “上次见面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门亲事的,错以为皇上是要我和太子殿下把“保成太子”生出来,全了他一个念想。结果进宫发现你那么呆,不知道算计这些,嗝,就更气不过,才故意讲那些刺激你的。”
    “刚刚生你的气,也只是气不过你把我当成洪水猛兽的一样的避嫌。”
    胤礽捏了捏眉心,不管是什么朝代,什么种族,都对于血缘有着执着的信赖,他很理解掌控欲极强的皇阿玛,安排他娶个满人姑娘生几个孩子的心理。对此他也早有心理准备。
    可是他对于小格格的想法儿只有无奈再加无奈,“今年孤和格格你,都已经周岁七岁了。不管是到了那个时代,女儿家的声誉总是要紧的。”
    而且,他活了这两辈子,已经习惯了和别人保持距离,实在是不大习惯小格格这样的亲近行为。
    “你,你和皇上一样。”阿茹娜格格真心愤怒了。
    她挺直了腰背,居高临下的瞪着小太子,通红的眼睛里像是有两簇小火苗在烧,噼里啪啦的火光四射,“皇上要我嫁,你却不让我嫁。阿茹娜谁也不听,自个儿心里自有决定。”
    看小太子还是皱着眉头,一副不认可的模样,阿茹娜发狠,怒不可歇的吼了出来,“总归将来若不能随了心愿,我就直接抹脖子算了,反正这辈子本来就是捡来的。”
    ···
    房间里顷刻间死寂沉沉,剑拔弩张。
    最终小格格被胤礽不知觉散发出来的逼人气势吓得退缩了,后悔委屈的低了头,连呼吸都是轻了又轻。
    看到小格格自知失言,一副羞愧,委屈,怯生生的模样,胤礽心底冒出的那丝火气也消散了。
    他察觉到自己的失态,就迅速的收回外放的气势,表情温和的开口:“是孤一时失控,格格莫怪。请格格稍等两分钟,孤去换身孝服,送格格回去休息。”
    说完他也没等小格格的反应,站起身来,抬脚走进这件屋子的小隔间里面,迅速的脱掉身上已经湿了一大片,而且皱的不成样子的孝服,换上一件崭新的备用孝服。果然上下就两分钟的功夫。
    可是等到小太子快速的回到房间,却是发现小格格还是站在那里,一副孤零零无依无助的模样,泪水磅礴,连脖子那里都有了眼泪,却是静静的,没有哭声发出来。
    感受到小格格好像真的是被他伤到了心,胤礽在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他终究是没有忍得下心,走上前,顺了顺小格格的头上有些散乱的发丝,又拿出新帕子给轻轻的擦了擦脖子上和脸上的泪水,“孤会找时间和皇阿玛讨论这件事,一切以格格的意思为先,如何?”
    “一直以来,孤都是把格格当做自己的亲弟弟妹妹一样,将来不管如何都不会有改变。格格莫要害怕。至于我们的亲事,如果格格将来不改初心,孤也保证绝不敷衍格格,会找时间认认真真的思考的。”
    小格格虽然还是非常不满意胤礽的推托之词,可好歹是收住了下雨一样的泪水,轻轻地说了一句:“太子殿下,阿茹娜讨厌你。”
    胤礽怔楞片刻,不知道该做何回应为好。
    他想了想,觉得小格格好像还在生他的气,于是真诚的说道:“格格若是还没有消气,哪天有力气了,再咬孤一口也行,或者要孤怎么给你赔礼都行。只是今天格格这场大哭太耗心神,需要尽快安歇。”
    一路沉默的把犹自喷喷不平的小格格送回了她休息的地方,在小格格的爱理不理的冷哼声中分开。
    胤礽有点儿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正要赶回去继续写大字,哪知道一回头,居然看到了一直候在门外不远的倭黑大人。
    “奴才参见太子殿下。”
    “倭黑大人免礼。倭黑大人可是在等格格回来?格格的眼睛这两天还是要冷敷几次,注意多休息养养精神。”小太子面色平静的和倭黑大人嘱咐着。
    却不知道他的话让倭黑大人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太子殿下没有觉得自家大闺女不懂礼节,只会任性哭闹的惹他烦恼就好。“奴才一定照顾好大格格,太子殿下放心。”
    ···倭黑大人,你是格格的阿玛,让他一个外人放心?“倭黑大人,孤今晚还有事没做完,先走一步。”
    “恭送太子殿下。”
    闹闹腾腾了一晚上,自觉终于可以清静下来的小太子,回去后收拾收拾心情,摒除各种杂乱无章的思绪,静下心来继续抄写他的《金刚经》。
    第二天一大早,康熙皇帝和小太子一起用过清淡无味的早膳后,康熙皇帝一边看着小太子交上来的《金刚经》,一边和小太子说话。
    “恩,字写的不错。第一章和最后一张的字迹没有变化,很好。”被阿茹娜那么一番哭闹折腾后,还能静下来专心致志的写完这几篇《金刚经》,心性之稳定可见一斑。
    对于皇阿玛这么一副要看他笑话的架势,胤礽直接当做没看见,干巴巴的回到:“谢皇阿玛夸奖。”
    见儿子有点儿没精打采,明显的昨晚上睡眠时间不足的样子,康熙皇帝难得的生出来一眯眯小愧疚。“咳,距离下葬仪式还有二十分钟,胤礽随皇阿玛去见见白马寺的主持如诱大师。”
    父子二人快步来到诵经楼的时候,里面好多喇嘛和尚都在准备马上要开始的大法事。康熙皇帝领着小太子,径直的来到洛阳白马寺如诱住持的房间。
    “阿弥陀佛。”和普天下所有德高望重的大师们差不多模样,这位如诱住持也是慈眉善目,心气平和,眼睛明亮睿智,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声音洪亮。他站在房间门口迎着康熙皇帝和小太子的到来,双手合十,念了声佛,低头鞠躬行礼。
    “大师有礼。劳烦大师给太子念几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或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诱大师垂目一看,面前的大清太子应该是因为休息不足,眼神有点儿暗淡。但却是难掩其中的灵光闪动,梦幻迷离,就像这三月里娇嫩的桃花花瓣儿一样,粉红粉红的,好像盛放着整个春天的似水柔情。
    稍稍有点儿发红的,水汪汪的的大眼睛被下面一双标准的椭圆形卧蚕衬托的,更为干净明亮,魅力过人。眼睫毛又长又翘,眼尾也稍向上翘。在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之间,却又好像是悟透了佛教的“缘起无自性的空性”,超越了六道轮回的因缘。
    “阿弥陀佛。陛下,太子殿下乃深具慧根之人,老衲能为其效劳,是为一件兴事。” 如诱大师说着,也没等康熙皇帝的反应,就在一个老旧的蒲团上盘坐下来,闭着眼睛,开始低声的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或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胤礽垂眸,认真的听着如诱大师诵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好像明白了何谓心“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在大乘佛法中,以《心经》和《金刚经》最为精要,深奥微妙,文字也最为短少。“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大致的意思乃是有关于“空性的问答”,解除世间烦恼,亲证般若智慧,净化蒙尘的灵魂,到达不生不灭,五蕴皆空的“脱俗”境界。
    而这两篇经典经文在目前广为传颂的译本,乃是当年大唐玄奘法师翻译著作的,共有二百六十个字。译文内容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读起来却又朗朗上口,直指要义的说明了般若心经血脉骨髓之精华。
    几遍《心经》和《金刚经》听下来,确实是眼更明,心更亮了,昨晚上遗留的那丝烦恼担忧,乃至昨天一天的“贪、嗔、痴”,也真的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心净,心安,一种神奇的宇宙磁场围绕着他,和他的精神力场产生共鸣,好像要脱离一切人间苦难晦气,获得了无上智慧和勇气,可以再一次的遨游星际,沐浴星河一样。
    小太子没有说话,只是在心里暗暗琢磨,佛度世人,可是佛本身却也是世人之一。不入世,如何出世?
    胤礽和如诱大师行了佛礼,跟随突然沉默下来的康熙皇帝退了出来。父子二人安静的朝停放两位皇后娘娘梓宫的陵寝门的方向迈步。
    第79章 电
    到了陵寝门, 呆了不到几分钟,小太子看着皇阿玛流露出很是伤心不舍的表情, 就开口劝说,“皇阿玛, 您先回去吧。儿臣把今天的仪式流程都已经熟记于心,您放心就是。”
    康熙皇帝自是信得过太子做事,他也知道自己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义,沉默半饷,强忍着悲痛,点了点头。
    今天是葬礼仪式中最重要的日子,小太子率领三品以上的文武满汉大臣们, 做完一套三跪九叩的祭拜大礼,先将两位皇后的梓宫转移到康熙皇帝的景陵前方。
    接着众人在各自的位置站好后,在做大法事的和尚喇嘛们一声声低沉, 却震人心魂的《地藏经》做诵中,由康亲王杰书先开始唱读写给两位皇后的祝词, 然后是庄亲王博果铎。
    两位亲王读完祝词, 行过祭拜大礼过后, 就是小太子带领诸位大臣们,对着两位皇后的梓宫再一轮的三跪九叩祭拜大礼。
    行礼完毕,就要把两位皇后娘娘的梓宫, 移到景陵地宫上面的享殿主殿停放。
    至此,整个送葬仪式算了结束了。明天上午梓宫入地宫主殿,正式安葬的事儿, 和这些大臣们就无关了。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一个个额头红肿,饥肠辘辘,甚至有的双腿打颤的大臣们都在心里狠狠的舒了一口气。
    终于是坚持到两位皇后娘娘的整个安葬仪式圆满结束了。
    额头上肿的更严重的小太子虽然身体素质比常人好一点儿,可是他毕竟是才7周岁的孩子身体,今天这一场仪式能全程完美无错漏的坚持下来,已经是很难得了。
    因此当他给额头上擦完药膏,坐在餐桌前用晚膳的时候,已经是饿的肚子咕咕叫唤,眼冒金星,却是累的实在吃不下多少膳食了。
    康熙皇帝顾不得自己的伤心悲痛,着急的安排着小太子先去休息一会儿。下午可还有不少事儿需要太子这个嫡亲的孝子亲自出面。
    胤礽沉沉的睡了一个小时,勉强恢复了些精神,开始陪着礼仪官们和几位亲王叔伯们,把葬礼仪式后续的一些事儿,都给裁决处理了。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太阳已经要落山了,落日的余晖洒在寂静无声的孝陵陵区的各个建筑上,好像给它们都镀了一层薄薄的金光。
    小太子和阿茹娜格格二人快步来到景陵享殿的时候,就见到了已经在这里,独自一人呆了一下午的康熙皇帝。
    胤礽对于皇阿玛今天的行为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当然,有着上辈子记忆的阿茹娜格格更是已经习以为常。
    《康熙起居注册》的记载中,除非朝中有重要祭祀或者大事,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在仁孝皇后的忌辰,也就是“胤礽太子”的生辰,五月初三日这天,都是破例不到乾清宫处理政事的,更不要说给“胤礽太子”庆贺生辰。
    因为那一天他都是要亲自来到孝陵陵区,祭奠仁孝皇后的山陵,再和仁孝皇后说说话,抒发一下自己的怀念思念之情。
    小太子想到因为仁孝皇后,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对于“胤礽太子”那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极尽溺爱,以及后来废黜他的时候那句“生而克母”,就忍不住有点儿同情的看了一眼已经泪眼婆娑的阿茹娜格格。
    当然,他的这一个眼神,换来了小格格一个愤怒的瞪视,也让阿茹娜格格憋在那双,因为昨晚上的痛哭现在还红肿着的眼睛里的泪水,再也忍不住,缓缓的流了下来。
    康熙皇帝有点儿无奈的看着这对小儿女的眉眼官司,他的太子总是有办法把他从悲伤中拉出来,用一种笨拙的,没心没肺的,让人哭笑不得甚至是愤怒不已的方式。
    “事情都处理好了?胤礽?”
    “回皇阿玛,康亲王和庄亲王,以及一些叔伯们,陪着儿臣,把需要儿臣决定的事儿都已经处理完毕。”
    “那就好。阿茹娜,擦擦眼泪。”这都活了两辈子的人了,怎么还是这么多眼泪?
    “你去年说过的那些话,朕都牢记于心。此生朕不会再溺爱太子,当然,也不会溺爱你。”
    康熙皇帝看着阿茹娜只是哭,不理会他。就叹息一声,“朕虽然没有你们的奇特经历,但是此刻在仁孝皇后面前,朕只想要和你俩说说,这辈子都要好好的过,不要总是一副长不大的孩子气。”
    “你们俩个孩子都好好的,让你们皇母的在天之灵,可以放心。”
    “儿臣谨记,皇阿玛放心。”胤礽一脸认真的回答。
    他看着表情称得上平静的皇阿玛,感受到他内心深处那份最真切实在的悲痛无力,只有暗自一声叹息。多情又真情的康熙皇帝,到底是付出了一颗“龙”心,做了决定。
    莫名的,小太子想起了在康熙十三年册谥大行皇后的时候,皇阿玛亲自撰写的那道情真意切,质朴感人的昭文:
    “···月掩椒涂,鉴亡兰殿。朕心伤悼,率土悲哀!怀哲思贤,惓徽音于靡尽;扬休宣誉,垂鸿号于无疆。彝典式遵,崇褒用锡。特以册宝,谥曰仁孝皇后。···”
    他给了元皇后一个“仁”字。而在他百年后,他的臣子后人,所有崇拜他的人,在称颂他的一生功绩,把他誉为大清一代最有作为的皇帝的时候,也是这么一个“仁”的谥号。
    在古华夏人的思想中,对于“仁”这个字,应该是最至高无上的崇尚了吧?孔圣人儒家思想的精华提炼出来,也就是一个“仁”字。
    “记得就好,天色黑下来了,一起给你们皇母磕个头,就回去吧。”
    静静的看着,规规矩矩的跪在仁孝皇后的梓宫前面,磕头行大礼的小太子和阿茹娜,康熙皇帝心情虽然不是去年的复杂酸楚,却也是不想再开口说什么。只是扶着仁孝皇后的梓宫,沉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